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等研究領域國際領先

文匯網 發佈 2021-08-03T06:17:25.338877+00:00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在研討會上作《絲綢之路天山廊道研究》報告記者今天從正在西安召開的「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上獲悉,西北大學傳統優勢學科——考古學科已構建起文化遺產管理「三位一體」學科體系,在「周秦漢唐文明」「絲綢之路考古」「文化遺產價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在研討會上作《絲綢之路天山廊道研究》報告

記者今天從正在西安召開的「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上獲悉,西北大學傳統優勢學科——考古學科已構建起文化遺產管理「三位一體」學科體系,在「周秦漢唐文明」「絲綢之路考古」「文化遺產價值認知與保護」等研究領域保持國際領先地位。中亞國際考古在月氏、康居等遊牧聚落考古領域填補了國際學術空白,彰顯了西北大學考古、中國考古的世界影響力。

在今天的研討會開幕式致辭中,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教授介紹說,西北大學肇始於1902年的陝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是中國西北地區建校歷史最為悠久的高等學府。作為一所具有118年歷史和文化積澱的綜合性大學,西北大學始終與時俱進、守正創新,彰顯出頑強的學術生命力和學科創造能力。學校是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不但擁有地球科學、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臨床醫學學科、藥理學與毒理學等一批進入ESl全球前1%的理工類學科,也建設有考古學、歷史學、經濟學、文學、管理學等一批具有中國特色和優勢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可以說,西北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格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副院長溫睿介紹「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組建成立的前前後後

西北大學的絲綢之路研究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學術積澱。早在1938年,西北聯大師生就對古代絲綢之路先行者張騫墓進行了科學的調查發掘。此後,老一輩西大學人懷著高昂的愛國熱情和探索精神,對絲綢之路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考察研究,該校教授主持了我國第一支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勘正並繪製了新的張騫鑿通西域路線圖,在匈奴學、鮮卑學、突厥學等領域取得開拓性研究成果,提出的文明交往論成為中國世界史研究的三大理論之一。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院長馬健與2020級新生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學第一課」上

近年來,圍繞絲綢之路,西北大學開展了多領域、多學科、多渠道的科學研究和應用,率先成立了絲綢之路研究院、中亞學院和國際漢唐學院,在絲綢之路沿線的文化遺產保護、多種文明交往與融合、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石油勘探合作開發和國際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獨具特色和優勢的研究和服務方向,在服務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促進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對話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研討會分組討論

郭立宏說,作為本校的傳統優勢學科,西北大學考古學科堅持「立足長安、面向西域、周秦漢唐、絲綢之路」的發展定位,構建了以考古學為核心的文化遺產研究、以文物保護技術為核心的文化遺產保護和以大遺址保護規劃為核心的文化遺產管理「三位一體」學科體系,在「周秦漢唐文明」「絲綢之路考古」「文化遺產價值認知與保護」等研究領域保持國際領先地位。中亞國際考古在月氏、康居等遊牧聚落考古領域填補了國際學術空白,彰顯了西大考古、中國考古的世界影響力。2016年6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發表署名文章表揚、親切接見、鼓勵問候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為考古學科乃至整個西北大學的建設和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郭立宏表示,「圍繞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開展相關工作,西北大學既有歷史積澱和學科優勢,也有崇高的使命追求。」

他說,「西北大學在此次研討會上發起成立「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聯盟,希望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與相關單位和專家學者共同開展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價值闡釋、保護與傳承領域的國際合作研究,培養高層次人才,打造國際一流學術平台,為促進區域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和經濟社會綜合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文:文匯報駐陝記者韓 宏

圖:韓 宏,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

編輯:趙征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