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中凝鍊出來的歌

少陵後裔 發佈 2021-08-03T07:06:53.271971+00:00

――《湫山社火曲詞集萃》代序 社火曲演唱活動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鄉土文化之一,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流淌著濃濃的鄉土氣息,也是勞動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見證。

――《湫山社火曲詞集萃》代序

社火曲演唱活動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鄉土文化之一,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流淌著濃濃的鄉土氣息,也是勞動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見證。流行於禮縣湫山一帶(包括岷縣、武山部分山鄉)的社火曲詞演唱及表演活動,又是氐、羌文化延續的表現形式之一,其產生源於上古祭祀活動及節日慶典,歷經演變,終成一統。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

社火表演時,尋一塊空曠寬闊的平地,點燃幾堆篝火,擂著大鼓、銅罄,演員們身著古裝,手摯長柄彩燈扭擺出場,先列八卦陣,開四門、拜八方,人如行雲流水,燈似飛馳長龍,絢麗奪目,應接不瑕。揶場結束後表演正式開始。

有列陣演唱,有轉圈扭唱,有武術表演,有狂獅子、舞龍燈,有搬花船引唱、對唱,還有類似相聲小品的對白演唱,形式多樣,在山鄉文化活動貧乏時期,不失為一種老幼皆喜的文化娛樂活動。

湫山社火演唱的風格接近於民歌風味,但又與其有著本質的區別,仔細道來,它有如下特徵:

首先,表現在曲子的韻調上;社火曲音調或平緩、或悠揚、或高亢、或莊重,剛柔相濟、抑揚頓措、充滿激情。曲子易學動聽,朗朗上口,容易記憶,男女老幼皆宜;

其二,曲詞來源於民間口頭說唱藝術,真正是土生土長的民間文化,它引用歷史經典愛情故事,藉助歷代忠臣良將之事跡弘揚真、善、美,教育民眾,點化人生。

有些歷史故事、人物雖與歷史有較大的出處及差異,但其用意是明顯的;民歌主要以表現男女愛情為主題,而社火曲詞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如彰顯文明、傳承道德、以忠孝仁義為主題的曲子有《勸世人》、《王祥臥冰》、《丁郎刻木》,讓人們盡忠愛國的有《十二將》、《十大將》;催人奮發進取的有《進狀元》;頌揚愛情的有《十里亭》、《繡荷包》、《蘭巧擔水》;歌頌秀美家鄉的有《轉花園》等。

還有嚮往美好生活,勸人勤勞苦幹、以農為本的曲詞如《莊農曲》等,雖然充滿濃濃的泥土味,但那確實是從鄉土生活中凝鍊出來的文化。其三,在古代,社火表演主要在盛大的節日、重要的祭祀活動或過春節時演唱。它要預先排練,曲詞及演唱形式在歷史滄桑歲月的輪轉中不斷演變、趨於完美。形式也更加豐富多樣,並有鼓樂伴奏,顯得莊重而激越,看傳統的社火表演猶如看大秦新軍操練,同時也顯露著高山夷族後裔粗獷神勇的痕跡。

每逢節令,遠遠便聽見鼕鼕鼓聲和悠揚的演唱,猶如喝了醇香美酒,你不得不走出家門一睹為快。而山歌屬清唱,可獨唱也可對唱,沒有器樂伴奏,沒有或少有觀眾相伴,只有在空曠的山野中勞作或入林採擷野菜、 尋采山藥、狩獵時展喉高歌,如引出對唱將達到高潮,充滿激情與浪漫。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社火表演已由盛轉衰,原因是新中國廣電事業的迅猛發展將使這類民俗文化萎縮以至於消失。如今電視普及、影視節目豐富多彩、各種傳媒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趨使農村社火、秦腔逐步退位,尤其社火是以口頭說唱為表現形式的一種文化形式。從古到今,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即使有也是傳抄形式的。有時,一個曲子在兩三個地方唱詞不一,其意就更是大相逕庭了。唱腔有別,唱詞也不盡一樣,加之現代文明不斷進步,文化活動內容日益增多,年輕人大多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接受新文化。老年藝人記的東西年輕一代並不感興趣,將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被帶入土中。現代人生活中將少一朵泥水澆灌中成長几千年的絢麗奇葩!

為了搶救和挖掘地方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使久經風雨滄桑的社火曲詞免於流失,王傑文先生潛心收集多年,在眾多的社火曲詞中精選三十多首,內容大多以弘揚真、善、美,抨擊假、惡、丑為主題,對那些思想不健康,唱詞粗俗的曲詞一概棄之不收。由於王傑文先生上世紀七十年代執教多年,懂音律,善譜曲,

在研究青海、武山洛門鎮、通渭等地方民俗文化及本地社火曲詞的基礎上近幾年來創作了如《打工曲》、《拾棉花》、《懷胎歌》、《戒賭曲》、《趕集》、《回娘家》等二十多首新曲詞,富有時代特色,以弘揚正氣,嘔歌黨的富民政策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發展成果,歌頌富民政策給農村帶來的新變化。現一併收編列印,以饗讀者,作為資料也便於保存。同時相信也會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為挖掘更多的地方社火曲詞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讓它在人們今後的社會文化生活中熠熠生輝,永放光芒!

由於新舊兩代人的文化差異較大愛好興趣有別,加之銜接上的問題,搜集整理工作較為艱難,好多同一首曲子由於地方不同曲詞長短不一、詞句也不盡相同,有時很難選擇上乘之作,故錯誤疏漏在所難免,懇請曲詞愛好者批評指正。王老先生也會不遺餘力的做好搜集創作工作,使這種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社火曲詞藝術日臻完善,更加發揚光大,使之源遠流長!

(作者:杜文明,筆名杜舉,自號少陵後裔,《人民網圖說中國》隴南版主,天水市孔子文化研究學院會員,秦州書協會員。)

2010年1月22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