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李安欲語還休的家庭溫情

影視劇材優選 發佈 2021-08-03T07:32:16.615890+00:00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難!《飲食男女》是李安"家庭三部曲"中最巔峰的一部。也將"飲食男女,人之大欲"這一人性最基本的本能詮釋了出來。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難!

《飲食男女》是李安"家庭三部曲"中最巔峰的一部。於1994年出品,講述了一位每周末等待三位女兒回家吃飯的退休廚師,面臨的家庭問題與兩代人的代際衝突。影片還表達了老人在老年之後的個人追求和影片中主人公們的個性解放。

食慾和性慾是人與生俱來最基本的慾望和本能,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在放縱和克制之間找到平衡點。筆者在看完電影後,久久無法敲定自己對影片的看法。導演李安並沒有將飲食和男女之情大肆渲染,也沒有極度煽情或者針對性的敘述故事中的生死別離。他藉助了隱喻來表達人物內心的變化,沉穩而又平和的敘事節奏,客觀的讓觀眾多角度對影片內核的了解。

探索傳統與現代倫理矛盾的標杆人物:李安

導演李安成名之前,曾經在家經歷了6年漫長而無望的等待,這六年老婆負責賺錢養家,李安則負責煮飯、帶孩子和料理家務。在中國他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男性回歸家庭的代表。這也奠定了他之後為什麼能拍出如此優秀的"家庭三部曲"題材電影。

李安讓人稱奇的是將中國文化中平衡與和諧,西方文化中的衝突與釋放,完美融合和呈現出來。在"家庭三部曲"中李安選擇了三個隱喻來分別對應影片的主題。《推手》選擇了太極;《喜宴》選擇了結婚;而本次我們所講的《飲食男女》則是運用了飲食來暗示

《飲食男女》是一部故事性很強的家庭倫理電影。傳統的戲劇結構,導演將人物內心和外界現實衝突拿捏的恰到好處。

每個人物形象都極具戲劇性和衝突性,大女兒看似最穩重傳統,最後卻閃電結婚。二女兒家倩是一個剛強獨立的女強人,也是最叛逆的一個,但最後卻是唯一一個留在父親身邊的。小女兒家寧,單純乖巧,卻在大學就懷上了孩子,最後早早結婚。

最大的衝突是設在二女兒家倩身上的,父女關係不和諧,家倩從小耳濡目染夢想當一名像父親一樣的大廚,然而父親卻將她趕出廚房。去前男友家裡做菜,對菜品的烹飪手法和研究充分表明了家倩廚藝的精湛,導演在這將父女之間的衝突最大化的展現在觀眾面前。

當人物的前後形象發生無法預料的變化時,李安恰達好處的將這種戲劇性以完美的姿態呈現出來,觀眾不會覺得突兀,甚至會覺得這些人物內心的變化都在情理之中。

李安導演的御用父親角色,依舊由演員郎雄飾演的父親(老朱)。他是一名精通川、揚、潮、浙菜的頂尖大廚。手中的食材可以花樣百出,任他雕琢,但家中三個性格迥異的女兒,卻讓他有些束手無措。

每周日四人必回的家庭夜宴,老朱都會精心準備一桌色香味美的飯菜等著女兒們回來,這也是唯一維繫家庭關係和聯絡父女感情的渠道。影片中父女之間的感情就是許多中國家庭的縮影,欲說還休卻無法吐露彼此內心真實的想法。

在三個女兒當中,二女兒家倩是導演塑造性格最突出的一個角色。老朱家沒有兒子,在三個女兒中,家倩的性格最為剛強,也最為獨立自主。所以老朱無形之中也將家倩當作兒子來看。

在中國的傳統中,重視"傳宗接代"是漢文化的一個核心觀念。而影片中老朱因為沒有兒子,相當於中國傳統中的"無後"。所以他二女兒家倩趕出廚房,並且在她身上寄託了很大的希望,以此來彌補自己無子的缺憾。

自從父親將家倩趕出了她最熱衷的廚房,家倩就對父親頗有意見。就像家倩自己說的:"從來沒有人問過我,領不領這個情",可見她對父親是存在埋怨的。

她無時無刻不想離開這個家,但買房被騙,姐妹接連結婚懷孕,父親悄悄去醫院檢查,又又叔叔去世。這些事件的接連發生,讓家倩終於注意到父親的孤獨與無奈。

影片的最後導演點睛之筆,將整部劇飲食男女的中心思想貫穿。三個女兒長大成人,都到了結婚出嫁的年齡,父親的壓抑和孤獨就如同那漸漸退化的味覺一樣。當自己終於鼓起勇氣追尋自己的生活時,那失去已久的味覺居然回來了

正如片中老朱所說:"其實一家人住在一個屋檐下,照樣可以各過個的日子,可是從心裡產生的那種顧忌,才是一個家之所以為家的意義。"

最後老朱挨個目睹女兒們追求自己的生活時,他也鼓起勇氣說出了那段晨昏戀,搬離那個守了一輩子的家之後,卻奇蹟般的恢復了味覺。都印證了那句話: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難!

文化對立的矛盾—溫情的和解

從傳統倫理到現代,飲食男女,在影片中的每個主人公都迎來了角色的內心轉變。大女兒和小女兒的戲劇化婚姻;二女兒在完全現代的生活中,最後選擇了家庭的回歸;老朱摒棄掉傳統倫理去追求自我。家庭的解體和重構,也象徵了中國傳統思想受到西方思想新浪潮衝擊後的改變。

1991年的《推手》是李安"家庭三部曲"的第一部,他在家庭元素之外,還加入了中西文化衝突。老朱和美國媳婦對於中西文化的交鋒,一個熱愛中國菜的油煙氣息,一個卻是用著烤箱,自此家庭內部矛盾展開。

兒子在美國妻子和中國父親中間夾著,更加深了彼此的矛盾。為了維持家庭,最後兒子選擇將父親送進老年公寓。這個決定也直接瓦解了父親對承歡膝下,享受天倫之樂的傳統思想。

不過隨著故事和人物內心的變化,父親漸漸理解了美國式民主,而媳婦也喜歡上了太極這應該也算是中西方文化某些層面上的融合了。

在1992年後,李安推出第二部家庭片《喜宴》。同樣是以家庭關係作為主線,這次他在裡面加入的是同性戀關係。中國的傳統倫理和西方同性戀取向問題形成了又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

在中國傳宗接代的思想深入骨髓,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當兒子的同性戀取向被父親知道,這裡就出現了"延續香火"的衝突。但在結尾父親在安檢時舉起的雙手,無疑是對家庭和中西文化差異的妥協。

李安用他獨特的手法,將我們認為不可調和的矛盾巧妙的弱化處理,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達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就像《飲食男女》中,李安將家庭倫理和兩代人之間的衝突完美融合在一起,讓觀眾看到了最溫情的和解。

李安以家庭關係作為一個載體,以父子和父女情作為切入點,通過親情的衝突和和解,將"家"重新解構再重組。家庭傳統倫理和現代衝突的組合,將中西文化差異深刻的表達了出來。其內核是希望不同的文化能夠被互相理解,達到平衡和包容的狀態,讓衝突變成融合。

話劇《雷雨》也是以家庭作為故事主線。兩個家庭,八個人物,三十年日積月累的恩怨和家庭矛盾糾葛,這些矛盾都在一個雷雨天爆發了出來。

與之不同的是《雷雨》更加偏向於封建傳統,《飲食男女》在講述傳統倫理家庭時候加入了現代化衝突,讓整個故事更加具有通俗的魅力和戲劇性。

《飲食男女》可以說是影視界中,將傳統倫理和現代文化碰撞拍得最讓人折服的巔峰之作。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飲食男女,人之本性。飲食指食慾,男女指性慾。食慾和性慾對於人來說都是同等重要的,無論是哪一個,都和我們密不可分。

民以食為天,古語有云:食色性也!無論是什麼年齡的人,都無法脫離食、色、性而獨立存在

在中國傳統道德倫理中,父母追求黃昏戀和老少戀的少之又少,而西方國家則恰恰相反。老朱在結尾決定宣布自己的老少黃昏戀時,正是對中國傳統家庭理念的顛覆。也將"飲食男女,人之大欲"這一人性最基本的本能詮釋了出來。

當我們礙於傳統的禮義廉恥和身份時,刻意去克制自己的本能(慾望),無論是在家庭還是社會,天平就會發生傾斜,不再平衡。

就像《飲食男女》中,大女兒壓抑內心,造成多年都未戀愛;二女兒熱愛的廚藝被父親扼殺,所帶來的只是父女之間不可逾越的隔閡;老朱因為身份原因,克制住了自己的慾望,卻失去了味覺。

如果克制了男女慾望,那麼家庭一定無法維繫,也不會和睦。無論男女老少,都有自己內心的需求,只有遵循食色性也的本能,才會讓家庭更加和睦溫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