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縣治——辟望

大潮汕灣視點 發佈 2021-08-03T07:35:23.428618+00:00

(原創: 阿敏,來源:地名解讀 ,只做學習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鳴謝,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辟望村在今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是舊縣城的古稱。澄海置縣前屬海陽,位於下外莆都,挾抱於韓江東溪西溪兩河之間。清末陳善圻《澄海縣輿地圖說·山川》:「橫隴溪,距城西北二十里上外莆都。

(原創: 阿敏,來源:地名解讀 ,只做學習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鳴謝,如有侵權,立即刪除)


辟望村在今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是舊縣城的古稱。澄海置縣前屬海陽,位於下外莆都,挾抱於韓江東溪西溪兩河之間。清末陳善圻《澄海縣輿地圖說·山川》:「橫隴溪,距城西北二十里上外莆都。上通韓江,東分一派經東林程洋岡南洋,繞縣治之東北,至北港入海。西分一派經南界冠隴,繞縣治之西南,至南港入海。」民國饒宗頤《潮州志·水文志》韓江下游:「韓江自潮安以下脫離山地,流速突減,立即步入三角洲之範圍。水道主要分三支,一由澄海樟林入海,曰北溪,一由澄海出北港,曰東溪,一經澄海出南港,曰西溪。」北宋初期已成村落,因是海灘沖積地,放眼野茅處處,先民至此,大力『辟芒』,故名辟望村。明《永樂大典》所附「潮州疆域圖」中稱白望村。明洪武二年(1369)在此置辟望巡檢司。嘉靖四十二年(1563)為抗倭寇襲擾置澄海縣,首任知縣周行定縣治於此。巡檢司外遷,在此另置澄海守御千戶所。清康熙八年(1669)建澄海協水師副將署。乾隆十五年(1750)粵海關在此設南關正稅口。辟望村是韓江主流的沖積地,成為南北商船往來必經的停泊點,南宋末年已成為聞名的海港,也是海防要衝,千船萬舶,商旅輻輳,為「潮之門戶」。

(明《永樂大典》所附「潮州疆域圖」)


辟望包括南門外一帶(嶺亭、詹萊二村),衙前港有起卸杉木的碼頭和裝卸糧食、土產、藥材、雜貨的碼頭,有辟望司、南關市、周圍的鋪間、街路,市廛繁鬧,俗語有謂「熱過南門頭」。所在的舊縣城由第一任知縣周行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設計。城垣石砌,周長925丈4尺,牆址寬1丈8尺,高1丈1尺,腰牆和雉堞均3尺,共高1丈4尺。分東、西、南、北及小北門共5個城門;城樓5座。城北設水關通三川溪。1951年,城垣因阻塞交通被拆除,城基及內外馬路闢為環城路。外有護城河,也稱城池,明萬曆十六年(1588)潮州同知王懋中建議開鑿,深1丈,寬5丈4尺,可通南橋溪,後屢壅屢塞,逐漸荒廢,現存人民公園前至八角樓一段和小北門至南橋關一段。

(康熙版《澄海縣誌》卷之首 疆域)

縣治相應的設施縣署、八角樓(奎宿閣)、學宮(孔廟)以及龍潭寺、文祠、城隍廟、景韓書院、鳳山書院、校場、協副將署、海防公館、中軍府、駙馬祠、水關亭、各城門城樓、公婆宮等各宮廟、各牌坊、蜈蚣橋、便生醫院等歷史建築、文物已大量毀滅,現存有番仔樓(天主教榮祿格堂)、「五馬垂芳」、劉厝館、辰祖祠、南橋、「於門金橋」等。

景炎元年(1276),簽書樞密院事陸秀夫因與丞相陳宜中不合,被貶謫退居潮州辟望港口,為今陸厝圍一帶,有秀夫路、秀夫紀念亭。1928年日寇在濟南製造「五·三慘案」,澄海人民義憤填膺,將衙前更名「五三路」,以為紀念。1935年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將原鞋街拓寬裁直,更名中山路。因1922年「八二風災」而建的綜合性醫院便生醫院日據時成了日軍司令部;1939年7月16日起三天,日寇屠澄海城,蜈蚣橋上屍體枕藉。1940年2月南橋激戰,李少如部給了日寇以沉重的打擊。

1915年在參將廢署(今大眾戲院)創建澄海中學,歷經遷徙,1946年擇定學宮舊址籌建新校,王鼎新題校名「澄海縣立中學」。歷史人物蔡盤溪、郭大鯤、佘志貞、黃璧、陳時謙、高滿華、林質蘭、高暉石、高繩芝、黃際遇、陳鎮庭、陳凌千、王遠勃、邱亦山、侯楓、高哲睿、李新魁等等,都是辟望舊地聞達賢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