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清零」後近20家平台被立案調查,上海新新貸被立案,仍有21.5億未兌付

華夏時報 發佈 2021-08-03T07:38:34.392000+00:00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胡金華 見習記者 趙奕 上海報導曾經盛極一時的P2P網貸,如今已經成為歷史,與此同時,近期有多家P2P平台被相繼立案。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胡金華 見習記者 趙奕 上海報導

曾經盛極一時的P2P網貸,如今已經成為歷史,與此同時,近期有多家P2P平台被相繼立案。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12月28日,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發布警情通報顯示,根據投資人報案,已對新新貸(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新新貸」)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立案偵查。目前,公安機關已對「新新貸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某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12月29日,新新貸針對被警方進行立案偵查一事,發布聲明表示,原公司高管、部門主管、理財經理、業務員、信貸部等相關人員,自通報發布之日起,全額退繳所獲工資、佣金、提成、返點等非法所得至公安機關指定的退款帳戶。

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政治處崔警官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當中,尚不方便透露具體進展,後續情況將會第一時間通過官微向公眾通報。同時,《華夏時報》記者多次致電新新貸公司,但其官方電話已經暫停服務,客服電話也一直無人接聽。

「對於已經立案的P2P平台,司法的介入有利於欠款的清收,但也存在一定的難度,關鍵看資金使用的方向,是否投向實體經濟,有沒有已被揮霍浪費,或者已經形成損失。對於資金提供者,要及時按照司法部門要求進行登記,避免更大的損失。」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員李鳳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尚有21.5億未兌付

根據上海警方通報,經查,自2013年10月起,「新新貸公司」在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的情況下,設立「新新貸」線上理財平台,以承諾支付5%至10%不等的高額收益為餌,通過銷售各類理財產品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公眾非法募集資金。集資款被用於公司運營、還本付息、對外出借等。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已凍結相關銀行帳戶,追贓挽損工作仍在全力進行中,最終清退將由法院依法進行。公安機關已獲取「新新貸公司」相關數據,同時聘請專業司法審計機構對每位投資人的投資及出藉資金進行確認,並追查資金去向。

天眼查信息顯示,新新貸平台成立於2012年2月,註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隸屬於新新貸(上海)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上海,法定代表人張揚。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新新貸在12月29日的聲明中表示,新新貸所涉借款人應依法履行還款義務。請平台借款人將還款本息依法匯入公安機關指定的退款帳戶,未及時還款的,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追繳。同時,目前公司尚未接到任何關於停止兌付的通知。

通過梳理,《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12月7日,新新貸官方曾發布公告顯示,截止2020年11月4日,新新貸未兌付本金21.6億元,2020年11月5日兌付本金315萬元。2020年11月5日至12月6日期間,新新貸高管及其他人員主動退賠收入0萬元:其中採用現金方式退賠收入0萬元,採取未兌付本金抵扣收入0萬元。新新貸以實物抵償債權本金73.92萬元。綜上所述,截止2020年11月4日,新新貸未兌付本金21.5億元,可以用於本次兌付總額為35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9月,就曾有媒體報導新新貸「被立案」的消息,當時新新貸官方還在澄清公告中表示,其存量業務清理工作目前穩步推進。

多家P2P平台被立案

今年11月中旬,中國銀保監會監督管理委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公開場合宣布,我國P2P網絡借貸機構正式清零。

「P2P清零是監管部門強化金融科技監管,依法整治和維護金融秩序,嚴格實行『持牌』經營的一項重要成果。」李鳳文對《華夏時報》表示,「P2P由最高峰的5000多家實現清零,經歷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監管部門一直在進行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的整治工作。金融是一個經營貨幣資金的特殊行業,專業性強,涉及千家萬戶,影響到國家經濟金融的安全,如果不實行嚴格的牌照限制,就會出現亂辦金融問題,給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歸零之後的P2P迎來了「立案潮」。12月11日,根據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警情通報內容顯示,因匯聯匯理財無法在區P2P網貸風險應對專班督導下兌現清退承諾,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經綜合評估,南山警方於12月3日依法對深圳市匯聯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立案偵查。

11月16日,深圳市公安局官微「深圳經偵」發布多家涉案P2P網貸平台通報,「宜聚網」「車行金服」「多寶庫」等P2P網貸平台,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已被深圳警方立案偵查。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宣布清零至今,已有近20家P2P平台被立案偵查。

零售金融行業專家蘇筱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P2P平台被立案,意味著平台涉嫌違法行為,已被立案與能否回款不具有必然聯繫,主要取決於底層資產質量,如果有大量的企業貸造假項目,那麼不容易回款;如果有大量小額分散的真實消費貸項目,那麼後續回款有較高機率,此外還牽扯到公司原有帳上的資產情況及變現能力,因此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蘇筱芮強調,投資者應當積極配合公安登記,理性等待案件處置結果,平台的財務盤點、資產處置等可能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

P2P的短暫歷史起到了警醒的作用。「如何平衡創新與審慎,是近年來市場熱議的話題。」蘇筱芮認為,今年以來在各地陸續開啟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正是創新與審慎平衡的一個重要表現,過度創新可能造成市場風險,過度審慎又可能抑制創新,因此,目前的基調是建立包容審慎、富有彈性的金融科技創新試錯容錯機制。

對此,李鳳文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對於金融科技創新必須強化監管,相關部門要形成合力,對於非法金融要露頭就打,不能任其發展。同時金融創新也要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創新,不能打政策擦邊球,要守正創新,不能搞偽創新。金融創新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不能偏離服務宗旨,更不能無視金融監管而擴大風險,要嚴格控制創新所帶來的各種風險,提前預案,早做準備,有效防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