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鯨魚屍體不能靠近?科學家:那是個「不定時炸彈」

科學蟲洞 發佈 2021-08-03T07:39:08.713024+00:00

文|科學蟲洞鯨魚死後,屍體基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去向,一是墜入深海形成"鯨落";二是停留在岸邊,成為人類避之不及的存在。為什麼鯨魚屍體不能靠近?到底有什麼恐怖之處?不過,雖然無數人警告過要遠離,但每次出現鯨魚屍體都會有人好奇圍觀,其實這類行為真的很危險。

文|科學蟲洞

鯨魚死後,屍體基本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去向,一是墜入深海形成"鯨落";二是停留在岸邊,成為人類避之不及的存在。為什麼鯨魚屍體不能靠近?到底有什麼恐怖之處?

不過,雖然無數人警告過要遠離,但每次出現鯨魚屍體都會有人好奇圍觀,其實這類行為真的很危險。

鯨落:生於斯,長於斯,歸於斯

鯨魚的祖先是生活在陸地上的,隨著進化,它們向海洋邁進,體型也越來越大。如今的鯨魚處於海洋食物鏈的頂端,這些龐然大物對海洋生態、地球生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們是環境資源循環的關鍵參與者,也會將海洋底層的營養物質帶到表層,在平時直接或間接地為海洋的生物提供食物。

在死後,鯨魚的屍體會一直下沉,墜落到深海,形成"鯨落"。"鯨落"不僅具有文學上的詩意,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也美得令人讚嘆。

相關數據表明,鯨魚的龐大身軀落到海底之後,最多可以為那片海域提供長達100年的養分。鯨落對海洋的"饋贈"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接受這份禮物的,是海洋深處的食腐動物

在鯨落的第一階段,睡鯊、盲鰻等嗅覺靈敏的動物,會循著鯨魚屍體的味道而來,一些甲殼類生物也會趕來享用這頓豐盛的大餐,這場盛宴能持續約2年的時間。

鯨落的第二階段,大型食腐動物退場,這裡就會成為小型動物的天堂。它們不僅能夠飽餐一頓,蛤蜊等軟體動物、螃蟹等甲殼類動物還能在這裡安居,繁衍生息,這個階段的持續時間依舊是2年左右。

到了鯨落的第三個階段,鯨屍只剩下一堆白骨,連骨髓都沒了,但這些骨架對於細菌來說依舊是很有價值的寶貝。而細菌們在這裡落戶聚集之後,又會吸引一些小型海洋生物的到來。這是鯨落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持續最久的,可達到50年。

深海沒有陽光、十分貧瘠,所以鯨魚一旦沉底就是巨大的能量來源。科學家們發現,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種、1萬多個生物依賴鯨落而生存,可謂"一鯨落,萬物生"。

不過,人類發現的鯨落卻很少,迄今為止不到50個。今年,我國科學家在南海1600米深處首次發現鯨落,該鯨落大約3米長,被發現時還圍繞著白色鎧甲蝦、紅蝦等生物,科學家判斷,這是鯨落的第一個階段。

無法形成鯨落的鯨屍去哪了?

鯨落之唯美讓人感慨,但不是每一隻鯨魚都能形成鯨落。除了沉入海底之外,在海洋中死亡的一些鯨魚會漂浮在海面上,部分在漂流的過程中被逐漸分解,部分被衝到岸邊。此外,還有一些鯨魚是擱淺的,它們死在了岸上,顯然沒有墜入深海的條件。

這些鯨屍,無論是漂浮在海面上還是停留在岸上,都會面臨屍體腐敗的過程,不光皮膚剝落、散發臭味,頭部還會膨脹,看起來有些嚇人。

為什麼鯨魚屍體不能靠近?

如果僅僅是"不好看"、味道難聞,似乎不足以成為讓人們避開鯨屍的理由,最重要的原因是,鯨屍有可能爆炸。

20世紀90年代,丹麥的一個沙灘上發現了一頭擱淺的鯨魚,由於處理不當,屍體發生了爆炸,鯨屍的體液和部分內臟都噴了出來。

21世紀,人們也遇到過鯨爆。2004年,我國台灣發現了一頭巨型抹香鯨的屍體,長約17米,重達50噸,是名副其實的"大傢伙"。為了將它帶回來研究,超過50位工作人員動用了3輛起重機,耗費了13小時才把鯨屍裝運上車。

為了最大降低對民眾的影響,運送的時間特地選在凌晨,然而還是有不少民眾來到途經地點觀看。可惜鯨屍並沒有完整地抵達目的地,而是在途中爆炸了。

半腐敗狀態的鯨屍在路上自體爆裂,周圍的商店、車輛、目擊者,不可避免地被鯨魚的血和內臟擊中,鼻腔也充斥著濃濃的惡臭。官方緊急派出清潔隊消毒善後,花了差不多半天時間才清潔完畢。

可以說,不管是在民眾還是在科學家的眼裡,鯨屍就相當於大自然的一個"不定時炸彈"。一旦爆炸,離得越近的人受到的衝擊就越大,甚至會出現傷亡,所以人們才會警告"不要輕易靠近鯨魚屍體"。

發現鯨屍,科學家都是想辦法儘快處理,為了避免鯨爆,有些科學家會直接"全副武裝",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就地開始解剖,用於製作標本。

為什麼如此美麗的鯨魚,擱淺後屍體居然會發生"鯨爆"呢?科學家解釋,這跟鯨屍的變化有關。

鯨魚死後,肉身內外都會開始腐敗,體內的細菌極速擴散、蛋白質迅速分解,產生大量的甲烷、氨、硫化氫等氣體,對其腹部和腸道造成巨大的壓力,導致鯨屍膨脹成一個圓滾滾的大氣球。

如果處置不當,鯨屍就很可能發生爆炸。學者調查了抹香鯨屍體在運輸途中爆炸的原因,發現爆炸的部位曾經遭受船隻撞擊,導致這頭鯨魚在海邊擱淺死亡,並且被撞擊部位無法承受住體內因為腐敗而產生的氣體。

發現鯨魚屍體後,我們應該做的是遠離,讓專家來處理這樣的情況,而不是因為好奇而湊近觀察,否則一旦遇到鯨爆,遭殃的就是自己了。

————————————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