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從中國寄來的防護包裹背後的信息

美國僑報網 發佈 2021-08-03T07:48:58.464682+00:00

【僑報訊】記者、金融專欄作家吉莉恩泰特在《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文章《從中國寄來的防護包裹背後的信息》,全文摘譯如下:

【僑報訊】記者、金融專欄作家吉莉恩•泰特(Gillian Tett)在《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文章《從中國寄來的防護包裹背後的信息》,全文摘譯如下:

上周,我在紐約的家中收到了一位中國朋友給我寄來的包裹。裡面是一些個人防護設備(PPE),包括備受追捧的N95口罩。我的朋友解釋說:「在中國買PPE更容易一點。」 他聽說美國、英國以及其他國家出現了嚴重的PEE短缺問題,感到非常震驚,所以特意送來了慰問品。

3月2日,中國重慶市渝北區一企業工作人員在生產醫用N95口罩。(新華社)

我也將受到的口罩送給了屬於易感人群的鄰居和一些醫務工作者,此時我突然意識到這是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時刻。

首先、也是最明顯的,它凸顯了地緣政治秩序的變化。幾十年前,例如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援助和同情往往是從西方流向東方,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正在發生逆轉。

第二,對於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PPE短缺暴露了一個更大的問題:應該在多大程度上依賴自由市場提供基本商品?在危機時期,又應該允許國家干預到什麼程度?

當然這些問題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更沒有一個固定的國家觀點。

無可厚非的是在疫情來襲時,美國人準備得很不充分。

醫務人員需要適當的防護裝備、比如N95口罩,許多其他的一線工作人員也是如此。同時,紐約等州的州長最近呼籲公眾戴上口罩——哪怕是最簡單的布質口罩也能防止一部分傳染。

但是在疫情暴發時,聯邦衛生與公眾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的口罩庫存量只有4200萬個,其中3000萬個是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僅有1200萬個。而根據該部門自己的計算,這些物資只是疫情中所需物資數量的1%。更糟糕的是,它沒有任何辦法迅速生產更多的口罩。

其結果是,隨著各個機構爭相搶購稀缺的物資,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哄抬價格和搶購風潮,這讓無數的一線工人因為缺乏PPE而無謂地死去。

上周,一位朋友給我看了一張她的兒子妻子的照片,這位女士是費城一家醫院的護士,由於缺乏個人防護用品供應,她只能戴著潛水眼鏡和垃圾袋工作。

雖然PPE的缺口很明顯,但填補這個缺口的方法卻不甚明了。雖然有企業在製作和銷售簡單的口罩,但是考慮到圍繞材料的供應鏈問題,這些自下而上的努力不太可能足夠快的生產出大量產品。

因此,州有機構現在正在建立公私合作夥伴關係:上周,位於東北地區的7位州長齊聚一堂,宣布了一項發展自己供應鏈的倡議。與此同時,還有醫生髮起了「今天就要有口罩」(#NeedMasksToday)活動,要求白宮大規模援引《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生產個人防護裝備。

雖然川普總統最近幾周偶爾援引《國防生產法》,例如指示通用汽車公司製造呼吸機等,但是他沒有發起全面的行動——用法律要求私人企業大規模生產PPE。這可能反映了其背後存在強大的商業遊說。

但另一個根本問題是,人們普遍反對政府干預市場。或者正如川普自己最近所說的那樣:「我們是一個不以國有化為基礎的國家。」這種情況會改變嗎?我希望如此。因為新冠疫情已經顛覆了所有的規範,援引《國防生產法》完全合理。

與此同時,從中國寄來的防護用品正擺在我的廚房裡,這正是世界發生改變的跡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