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種抑鬱症!三招自測你是不是真正的快樂

人民日報數字傳播 發佈 2021-08-03T07:51:10.002158+00:00

從張國榮到喬任梁,陳百強到崔雪莉,許多公眾人物,正因不堪忍受抑鬱症的折磨而選擇結束他們本應絢爛多姿的生命。惋惜之餘,我們不難發現,抑鬱症已然成為威脅我們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兇。

從張國榮到喬任梁,陳百強到崔雪莉,許多公眾人物,正因不堪忍受抑鬱症的折磨而選擇結束他們本應絢爛多姿的生命。惋惜之餘,我們不難發現,抑鬱症已然成為威脅我們生命健康的一大元兇。

其中有一類特殊的人群因為各種原因(如激烈的競爭,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在他人面前顯示自己的優越,要能「鎮住」他人,爭取更多的「粉絲」等等),他們總是向周圍的人隱藏自己的負面情緒,表面看似開心,過著與正常人一樣、甚至要優於正常人的生活,但內心實則抑鬱。事實上,他們有可能患了微笑抑鬱症。通常情況下服務行業人員(如服務員、推銷員、空姐、護士等)、職場白領等更容易如此。

今年5月8日,是第72個「世界微笑日」。1948年,世界精神衛生組織將國際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定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過微笑促進人類身心健康,傳遞愉悅與友善。但我們的微笑,真的都是發自內心的快樂嗎?

如何簡單自測自己是否出現微笑抑鬱症的傾向,不妨試試下面這三招:

首先,外表很樂觀,總是選擇將自我真實的情緒積壓,並且不能及時調節和宣洩負面情緒。

其次,興趣缺乏,對任何事情,包括之前感興趣的活動,都難以提起興致,行為被動。

最後,快感缺失,身體總是疲乏無力,內心沒有輕鬆愉快的感覺,生活中明顯感覺精力下降。

如果你出現了上述現象並已持續一段時間,一方面可以進行自我調節,如回憶一些以往經歷中積極的一面,在這種回憶中接受積極反饋,引起自己發自內心的笑容;也可以一開始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微笑,哪怕是「裝」,也要裝一下。因為大笑,甚至微笑,都是動作反應,情緒可易引起不一樣的動作,反之,動作也會引起不一樣的情緒。大笑或者微笑這樣的動作反應總是與積極的情緒聯繫在一起的,經過「裝笑」的動作,引起積極的情緒反應,再多想想積極的事件,情緒會受到良好的調節,等等。

如果自己一時確實調節不了,建議儘快前往醫院,由專業人士評估診斷後,接受相應的心理干預或藥物治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