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袁世凱一死,中國就開始軍閥混戰?一切得從曾國藩開始說起

蘇文說歷史 發佈 2021-08-03T07:52:44.197183+00:00

"軍閥"一詞,據說是梁啓超從日本翻譯過來的,感覺一聽就不是什麼好詞。古代中國也有軍閥,不過那時候叫「藩鎮」,比如康熙滅的「三藩」就是所謂的「軍閥」。所以,軍閥勢力的存在,一般就意味著「動盪」、「動亂」。

"軍閥"一詞,據說是梁啓超從日本翻譯過來的,感覺一聽就不是什麼好詞。古代中國也有軍閥,不過那時候叫「藩鎮」,比如康熙滅的「三藩」就是所謂的「軍閥」。

所以,軍閥勢力的存在,一般就意味著「動盪」、「動亂」。

不過實事求是地說,「三藩之亂」那時候的社會再動盪,跟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比起來,也是小巫見大巫。

民國時期,中國大大小小的省份基本都有軍閥勢力,從一開始最大的北洋軍閥,到後來的直系、奉系、皖系、蔣系、馮系、滇系、桂系等等等等。

大軍閥敗了之後,衍生出無數小軍閥,小軍閥變大後再衍生出更多的小軍閥,總之是數都數不清。

形象一點地說,軍閥混戰時期的中國,就像是一個很大的黑社會,東南西北中都有黑社會老大,如果老大被殺了,沒有新的老大上台,於是老二、老三、老四等等各自分家自成一派,相互廝殺、爭權奪勢。

中國有句老話叫「亂世出英雄」,聽起來豪言壯語,但用現在的話說,這其實就是一碗毒雞湯。

亂世確實是容易出英雄,但是平頭老百姓誰願意生逢亂世,打打殺殺的社會裡,死傷最多、活得最慘的還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

所以,其實我們還是得感謝共產黨,最起碼建國70年來,國內沒有發生過什麼大規模的衝突,政權穩定,社會穩定,至少不用經歷民國軍閥混戰的亂糟糟。

話題扯回來,今天想和大家討論的是,民國時候中國社會為啥亂糟糟?為啥會有那麼多軍閥勢力天天打架?這些和袁世凱之死有什麼關係?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一下那時候是怎麼亂起來的,也許能幫助我們防患於未然。

接下來就通過倒敘的方法,一步步慢慢展現這個過程,從北洋軍閥追溯到北洋新軍,從北洋新軍追溯到湘軍、淮軍,從袁世凱追溯到曾國藩、李鴻章。

以上所有內容,貫穿中間的最核心議題,是中央和地方相愛相殺的微妙關係。

如果從時間上劃分,上世紀的軍閥統治,大致是從1912年袁世凱竊國開始,到1949年南京政權垮台截止,中間大概經歷了37年的時間。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不到6歲的宣統皇帝溥儀被迫退位,清朝封建統治被徹底推翻,理論上講中國應該進入民主共和時期。

但是,理想雖然美好,現實卻相當冷冰冰。

隨著孫中山被迫讓位給袁世凱開始,中國離孫中山設想的「三民主義」就已經越來越遠了。

可以說,袁世凱幾乎沒費一兵一卒,就登上了人生的巔峰,非常和平地從清朝手中接過了政權的指揮棒。

這裡補充說個問題,為啥孫中山把辛亥革命勝利果子,這麼輕易就讓給了袁世凱?

說起來可能是因為,當時袁世凱手裡有「三多」:人多、槍多、錢多,而且背後還有西方列強的勢力。

處在那樣一個特殊的社會情境裡,讓位雖然不是最佳選擇,但卻是相較之下的唯一選擇。

要說當時袁世凱的北洋軍閥為什麼厲害,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權有權?

說起來可能還得感謝他的兩個前輩——曾國藩和李鴻章,如果沒有這倆人在前面鋪路,袁世凱手下的北洋軍也不會發展得這麼順風順水。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解釋一下袁世凱北洋軍的發跡過程。

當時袁世凱手裡的軍隊,一般都叫「北洋新軍」,這是一支陸軍部隊,它緣起於19世紀末。

1895年甲午戰爭清朝慘敗,歷時7年建起的北洋水師幾乎全打沒了,清朝軍事力量受到重挫。

在此形勢下,袁世凱奉命在天津一個叫小站鎮的地方,督辦新式陸軍,這就是歷史上的「小站練兵」。

之後我們熟知的很多大軍閥頭子,都是從這個小站練兵走出去的,比如段祺瑞、馮國璋、曹錕、吳佩孚等等。

袁世凱的北洋軍,就是從小站練兵開始,人數從一開始的四五千人,一直發展到辛亥革命前的七八萬人。

短短十幾年時間,袁世凱不斷擴充自己的軍事力量,到清末時候,其軍事實力已經足夠威脅到清王朝的統治,還好袁世凱沒有謀殺皇帝的想法,不然又是另一種局面。

那麼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光緒對袁世凱這麼放心,眼睜睜放任他的北洋軍獨霸一方?

要知道袁世凱雖然名義上是在為清廷訓練軍隊,實際上卻是把它當作自己的私人財產來管理的,不僅是兵權,就連新軍的人事權、財權都是袁世凱說了算。

對此,梁啓超曾評價,當時袁世凱的天津督署就像是「中國第二政府」,「一兵一卒,一餉一糈,朝廷皆拱手待之督撫」。

而光緒之所以這麼信任袁世凱,一方面是當時清廷自己的八旗、綠營早就衰敗了,另一方面是朝廷從曾國藩、李鴻章開始,就已經形成了對地方漢族勢力的完全依賴。

這種「依賴」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經過了幾十年的的考驗之後,才慢慢形成的。

當年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就是1840年開始,面對英國軍隊的入侵,清朝皇帝引以為傲的八旗、綠營這些人根本打不過,結果是輸得一敗塗地。

緊接著又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面對洪秀全領導的一幫農民,八旗、綠營還是無能為力。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殺掉洪秀全,咸豐皇帝才不得不把希望轉移到地方的漢族勢力身上。

此後,就有了曾國藩的湘軍。

不得不說,咸豐的這一選擇還是正確的。

曾國藩帶著湘軍順利鎮壓了太平軍,維繫了清王朝的統治。

最難能可貴的是,「天京事變」掀翻了太平軍之後,曾國藩很快就主動砍掉了自己十幾萬人,一方面是給朝廷表忠心,另一方面是曾國藩本人確實謀害皇權的想法。

隨著湘軍的日漸衰弱,李鴻章的淮軍慢慢崛起,先是幫朝廷鎮壓了捻軍起義,後來又在中法戰爭、甲午戰爭中充當頂樑柱。

可以說,從湘軍到淮軍,隨著軍事權力的下移,中央皇權越來越形式主義,地方勢力越來越強大,很多重要權力都下放到了地方手裡,比如人事權、財權。

中央財權里最重要的一條,叫徵收厘金,就是現在的徵稅。這麼重要的來錢渠道,當時基本是在地方手裡,中央拿到的很少。

不過萬幸的是,曾國藩李鴻章手裡雖然權力很大,但他們對朝廷還是非常忠心的,雖然爭權奪利,但本質上還是為了挽救清王朝的統治。

就這樣,有了曾國藩、李鴻章前輩們留下的「好口碑」,清朝皇帝對漢族地方勢力,一直都是非常信任和依賴的。

所以,當李鴻章的淮軍破敗之後,袁世凱的北洋新軍應運而生。

然而,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開始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

袁世凱不是曾國藩,也不是李鴻章,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他可能更看重的是後者,他的私心和野心更重。

因為曾國藩、李鴻章都是通過科舉考試一路提拔上去的,他們內心是感覺受著皇權的庇蔭,理應為朝廷效力。

但是袁世凱不一樣,他祖上是地主,自己也參加了幾次科舉考試,但是都落榜了,一怒之下去當了兵,所以他的很多作為都是以自己利益作為出發點。

在訓練新軍之初,袁世凱已經打算著搜羅各種黨羽,然後擴充自己的實力,維護自己的聲望和利益。

所以,在清末時期,中國就慢慢形成了北洋軍擁兵自重的現象,對此朝廷雖然心裡不爽,但是也毫無辦法。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師必有其弟」。

袁世凱時期形成的這種軍閥擁兵自重的習慣,自然也就傳遞給了其手下的那些將領們,後來混戰的軍閥頭子裡,很多都是袁世凱手下。

袁世凱沒死的時候,這些人都有袁世凱管著,但是一切都隨著袁世凱之死就開始亂了。

1916年袁世凱死了之後,沒有哪個人能挑起北洋軍閥的大梁,於是北洋軍閥分裂成了直系、奉系、皖系等小的軍閥勢力。

之後中國形成了大大小小很多個軍閥勢力,誰打贏了誰上台,從1916年到1928年的12年間,政府首腦就換了9次,每個人平均在位時間不到16個月。這種軍閥混戰的局面,應該說知道1949年才算是真正結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