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戒規則》出台,能否解決教師「不敢管」的現象?

孖無悔觀教育 發佈 2021-08-03T07:56:15.028746+00:00

教師不敢管學生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自從提倡素質教育以來,賞識教育就成為了一種普遍的教育理念被推廣開來,再加上《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學生一夜之間就成了「重點保護對象」,從家長到學校,教師,社會都給予中小學生極大的寬容。

教師不敢管學生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自從提倡素質教育以來,賞識教育就成為了一種普遍的教育理念被推廣開來,再加上《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學生一夜之間就成了「重點保護對象」,從家長到學校,教師,社會都給予中小學生極大的寬容。

寬容過度了,就產生了「學生不好管,老師不敢管」在一些地方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甚至出現了像「楊不管事件」這樣的極端案例,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學生個性張揚,難以管理。

現在的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往往會盡其所能滿足其要求。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起來的孩子,不僅容易任性嬌氣,而且一旦遇到挫折常常難以承受。這是教師不敢管學生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位連續七年擔任班主任的教師說,他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不管自己對不對,只要不高興,就威脅老師要去報社反映,有的甚至以死相逼。找有關家長溝通,竟說這樣做是「個性表現」。

二是個別家長一味袒護孩子,不支持不配合。

一些家長過於溺愛孩子,在子女教育問題上缺乏理性,一旦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就容易出現過激言行。擔心在教育學生過程中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害怕與學生家長發生中突,也是令教師不敢管學生的原因之一。

三是社會輿論「一邊倒",學校老師顧慮重重。

比家長的某些行為更讓老師顧忌的是一些學生脆弱的心理。近些年來學生因為受到老師批評或不堪學業壓力而自殺的案例屢屢見諸報端。類似的事件發生時,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老師不對、學校不對,形成了一邊倒的奧論氛圍。 這在助長了一些些學生的不良行為以及家長對孩子驕縱的同時,也使老師在需要批評學生時顧慮重重。

正是要解決中小學教師「不敢管」的問題而出台這個《懲戒規則》,希望中小學教師在面對學生的過失和錯誤時,管理學生不再縮手縮腳,能夠以適當的方式批評、教育和管理學生。

所以,這項《懲戒規則》出台,許多教師紛紛表示支持,認為它確實很有針對性。但是也有很多教師表示「《懲戒規則》完全是搞文字遊戲,懲戒界定也很模糊,其出台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他們表示,即使真的實施了很多教師還是不會用,明哲保身還是未來絕大多數教師的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