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隋唐考古綜述

內蒙古自治區文旅廳 發佈 2021-08-03T07:56:46.381346+00:00

經過東漢末年以來三百多年的分裂動盪和遷徙融合,隋唐重建大一統,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時期之一。內蒙古隋唐考古工作主要圍繞隋唐王朝北疆的州縣、羈縻府州城址及周邊墓葬而開展,此外還對一些遊牧民族文化遺存進行了調查和發掘研究。

經過東漢末年以來三百多年的分裂動盪和遷徙融合,隋唐重建大一統,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時期之一。內蒙古隋唐考古工作主要圍繞隋唐王朝北疆的州縣、羈縻府州城址及周邊墓葬而開展,此外還對一些遊牧民族文化遺存進行了調查和發掘研究。

一、城 址

新中國成立以來,內蒙古地區隋唐城址的考古發掘研究工作最早始於呼和浩特美岱古城與和林格爾縣土城子古城。1959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發掘美岱古城,在外城東北部發現了唐代遺蹟。1960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等單位聯合對和林格爾土城子古城進行了勘探和試掘,在北城發現了北朝晚期及隋唐以後的文化堆積。1997年至2005年間,在基本建設項目的推動下,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和林格爾土城子古城進行了4次大規模考古發掘,進一步確認北城2-4層為唐代文化層。2015年,在南城也發現了唐代遺蹟,出土了連珠紋瓦當、開元通寶銅錢、白瓷片等唐代的典型遺物。2016年在北城發現了一處東西長50、南北寬15米的長方形唐代建築基址,台基周圍發現了大量蓮花紋瓦當、繩紋磚、滴水等建築構件。通過多年來的考古工作,和林格爾縣土城子古城的結構布局和城市建設歷史已基本明了。古城分為南、中、北三城,其中北城始建於唐代,規模最大,城內的建築遺蹟規格最高。唐王朝建置單于大都護府,使其在唐朝邊疆防禦體系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8年6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新忽熱古城的東城門、東瓮城門以及城內一處建築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者認為該城為唐代橫塞軍城遺址。同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了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大同城,發現灰坑、水井、城門、石圈等遺蹟,出土了唐代的磚、板瓦、動物骨骼等遺物。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傍河東壖屈曲東北行千里,有寧寇軍,故同城守捉也,天寶二載為軍」。大同城即為寧寇軍治所。


除上述考古發掘工作之外,考古工作者還調查了許多隋唐城址。1957年,張郁調查了察右中旗園子山古城,推測為唐代城址。1963年,李逸友和李作智對準格爾旗十二連城古城及其東約9公里的天順圪梁古城進行了考察,李作智認為十二連城古城為隋唐勝州及州治榆林縣所在地,李逸友認為天順圪梁古城當為唐河濱縣城址。同年張郁先生調查了鄂托克前旗大池古城及巴拉廟古城,認為大池古城為唐代鹽州所屬的白池縣,巴拉廟古城為唐代蘭池都督府的治所!。李逸友先生調查了位於托克托古城內西北部的「大皇城」,將其考訂為張仁願所築的東受降城。1982年,劉幻真調查發現包頭市南郊敖陶窖子古城,將其確認為中受降城!,後來又將城北部的「凸」字型建築台基考證為唐拂雲祠!,但陳凌對此說持反對意見!。1994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了包頭市土默特右旗水澗溝門唐代邊堡遺址外圍的一處區域,出土了板瓦、筒瓦及少量陶片。內蒙古地區隋唐城址還得到一些歷史地理研究者的關注。王乃昂等人多次赴毛烏素沙漠考察,調查了鄂托克前旗巴郎廟古城(即張郁所記「巴拉廟」)、烏蘭道崩古城、敖勒召其古城、查乾巴拉嘎素古城、蘇力迪古城、巴彥呼日呼古城、大池古城,並將部分城址和「六胡州」聯繫起來。除此以外,經調查且被確認為隋唐城址的還有托克托縣蒲灘拐古城、哈拉板申西城址、烏拉特前旗庫倫補隆古城、額爾登布拉格賽胡同古城(已被烏梁素海淹沒)、西土城古城、臨河市八一古城、古城鄉古城、烏拉特中旗奮鬥古城、城圪卜古城、鄂托克旗包樂浩曉古城、鄂托克前旗城川古城、巴格陶利古城、准格爾旗古城圪梁城址、烏蘭察布察右中旗大灘鄉土城子古城、赤峰林西縣櫻桃溝古城等。

在上述城址的基礎上,許多學者對三受降城及六胡州城址的具體位置展開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仍未完全達成共識。


二、墓 葬

內蒙古隋唐墓葬的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內蒙古中南部地區,最早開展工作且發掘隋唐墓葬數量最多的是和林格爾縣土城子古城外圍墓地。1960 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工作隊發掘了和林格爾縣土城子古城北約二百米處11座晚唐時期磚室墓,其中10座為圓形磚室,墓室北部均有磚砌棺床,墓室內有磚砌仿木結構,墓壁繪有壁畫。1988 年,孫建華等人發掘了和林格爾土城子古城西南15公里的舍必崖鄉大梁村唐元和二年(807年)李氏墓。1994年,魏堅等人發掘了和林格爾縣土城子古城西南約1.5 公里的南園子墓葬,墓室為磚券圓形仿木結構穹廬頂,出土的塔形器、鳳首瓶非常精美,發掘者認為墓葬年代為晚唐至五代時期。1997-2005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和林格爾土城子古城外圍墓葬進行了9次勘探和發掘,發掘唐墓186 座。2010-2014年,發掘唐墓37座。和林格爾土城子周圍發現的唐墓可分為磚室墓和土洞墓兩大類,數量上以土洞墓居多。磚室墓多為合葬墓,土洞墓以單人葬為主,以木棺為葬具,葬式多見仰身直肢葬。隨葬器物主要有塔形器、陶罐、陶盆、白瓷碗、瓷缽、白瓷香爐、瓷盞、雙系瓷罐、銅鏡、銅帶飾、銅釵、銅鑷、銅錢、鐵剪、鐵刀、骨梳、貝殼等,部分墓葬出有墓誌,志文內容進一步證實土城子古城即為唐之單于大都護府。

1963年, 張郁在鄂托克前旗二道川鄉大池村發掘了3座唐代的方形磚室墓。1976年,張郁發掘了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額爾登寶拉格鄉賽胡同大隊唐長慶三年(公元824年)王逆修墓,出土墓誌為探尋唐天德軍城具體位置提供了重要線索。

1993年,魏堅帶隊發掘了烏審旗納林河鄉張馮畔村郭梁社2座隋墓和12座唐墓。這批墓葬均為帶斜坡墓道土洞墓,墓道西北向。隋墓出土遺物有陶壺、陶缽、殘鐵器、五銖銅錢等。唐墓中部分墓帶天井,有單人、雙人或三人合葬三種埋葬形式,葬式分仰身直肢和俯身直肢。隨葬遺物有陶罐、陶壺、瓷碗、泥俑、鐵鐎斗、鐵剪、鐵刀、漆器、銅鏡、錢幣及貝殼等。唐墓中出土墓誌兩方,分別為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6年)李操墓誌及元和年間麻令昇墓誌,志文內容進一步明確了統萬城即為唐代夏州治所朔方縣。在統萬城周圍的烏審旗納林河鄉發現的隋唐時期墓誌還有梁師都永隆二年(618年)梁明達、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徐買、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武征、久視元年(700年)梁才、唐隆元年(710年)劉保、貞元二十一年(805 年)王忠親、大和五年(831年)高諒、咸通九年(868 年)臧允恭等墓誌。此外,內蒙古博物院1998 年在烏審旗徵集到唐天寶十載(751年)權崇墓誌。

2012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紅城鄉榆樹樑行政村雞鳴驛遺址發掘唐墓6 座,分為土洞墓和豎穴土坑墓兩種,無葬具,有單人葬和雙人合葬兩種埋葬形式,隨葬器物有塔形器、雙耳陶罐、白瓷碗、銅帶扣、銅鏡、鐵馬鐙、鐵鏃、鐵刀等。

2015-2016 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准格爾旗十二連城古城城南發掘磚室墓20座。


墓葬坐北朝南,墓道為斜坡形,墓葬結構可分甲字形墓、船形墓、主室一側建有側室墓、墓道一側建有側室墓四類。單人葬、雙人葬、三人葬、四人葬皆有發現。大多數墓葬已被盜,出土遺物主要有陶碗、陶壺、陶俑、泥俑、瓷瓶、漆盤、漆碗、漆盒、銅鏡、銅帶飾、銅鎖、銅項飾、銅錢、鐵鍋、鐵剪、鐵刀、石像生、石硯台、石球、鎮墓石、蚌殼等。出土墓誌12方,可辨認身份信息的有8方,皆為潁川陳氏家族成員,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先天二年(713年),最晚的是開元廿七年(739年)。此外,十二連城古城附近出土的墓誌還有開元十九年(731年)姜義貞墓誌#0、准格爾旗博物館藏開元廿四年(736年)劉揩墓誌、托縣博物館藏開元九年(721年)白休徵墓誌等。十二連城古城周邊墓葬為研究唐代勝州社會歷史、潁川陳氏的遷徙流布及葬俗葬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

三、遊牧民族遺存

隋唐時期,在內蒙古地區還生活著突厥、回紇、契丹、室韋、奚、霫、吐谷渾、党項等遊牧民族。陰山以北草原地區的突厥遺存主要為石板墓和石人,早在20世紀50、60年代,張郁就曾在錫林郭勒草原和陰山以北發現石人、石堆墓。1972年,丁學芸等人對阿巴嘎旗巴彥圖嘎石人和石堆墓進行調查,並清理了其中兩座帶有石人的石堆墓,未發現遺物,推測為突厥火葬墓。1975年,鄭隆、田廣金調查了錫林郭勒草原上的石頭墓及石板墓。1978年,蓋山林在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發掘了7座突厥石板墓,其中忽笑墓群的石板墓中出土了鐵馬鐙、上肢骨及羊殘骨。1980-1983年,蓋山林在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百靈廟一帶進行調查,發現了許多突厥岩畫、石人、石板墓。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內蒙古文物工作者在阿拉善至錫林郭勒盟的廣大草原地區,發現石板墓群約150處,由於突厥石板墓和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石板墓的外觀相近,不排除部分墓群的年代在調查登記時有所混淆。

室韋是活動於我國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之一,唐王朝為了加強對室韋的管轄,在其地設室韋都督府。1986年和1995年,呼倫貝爾盟文物管理站先後兩次搶救性發掘了陳巴爾虎旗西烏珠爾墓地,共清理了6座墓葬,出土並採集到一批陶器、鐵器、銅器、樺樹皮器等隨葬品。其墓葬形制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葬具有獨木棺、木板棺、樺樹皮葬具三類,保存較好的3座墓葬的墓主人均為仰身屈肢單人葬。86MCXM2棺木的樹輪校正年代為距今1250±55年,代表呼倫貝爾草原公元7~8世紀左右遊牧民族的文化遺存。1993年7月,內蒙古東部地區文物工作會議上,將西烏珠爾墓葬確定為室韋遺存。1997-199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調查發掘了謝爾塔拉墓地中的10座墓葬,墓葬形制全部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普遍採用木質葬具,以單人葬為主,出土遺物有陶罐、陶壺、樺樹皮罐、木盤、木杯、鐵盤、矛、弓箭、刀、馬具、動物骨骼等,發掘者將墓地年代確定為公元9~10世紀。2013-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發掘了崗嘎墓地,共清理墓葬22座,墓葬形制全部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葬具有獨木棺和木板棺兩種,以單人葬為主,出土遺物有陶罐、陶壺、樺樹皮罐、銅帶飾、瑪瑙珠、樺樹皮箭囊、鐵箭鏃等,年代為公元8~10世紀,發掘者認為崗嘎墓地同西烏珠爾墓地、謝爾塔拉墓地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繫,對於探尋蒙古族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這些墓地的發掘為研究室韋喪葬習俗及相關歷史文化提供了非常珍貴的材料,同時也開啟了室韋考古研究的新征程。

契丹源於東胡,唐後期逐漸崛起,唐朝曾於契丹人住地設置松漠都督府。1962年,劉觀民發掘了巴林左旗雙井溝的2座契丹早期火葬墓,墓葬地表有石塊壘砌的方形墓塋,墓壙在石堆下方,豎穴土坑,共出土14個火葬罐。1978年,鹿世明清理了扎魯特旗烏日根塔拉土坑豎穴墓。1979年,哲里木盟博物館張柏忠清理了通遼烏斯吐火葬墓。1982年,張柏忠在扎魯特旗毛道公社荷葉哈達村清理了一座石棺墓,出土了陶罐、盤口瓜棱陶壺、陶瓶、鐵刀、鐵矛、羊骨等遺物,他認為該墓的年代為唐代前期。喬梁認為烏斯吐火墓和烏日根塔拉墓的年代在建遼前夕,荷葉哈達墓略早,但不會早到唐前期。1988年,苗潤華發掘巴林右旗巴彥琥紹的一座契丹早期墓,出土了陶壺、鐵剪刀、鐵刀、鐵熨斗、鐵鈴、鐵鏃、瑪瑙串珠。1991年,齊曉光發掘了巴林右旗塔布敖包的2 座石砌墓,皆為豎穴土坑、石砌墓室,出土了小口高領陶壺、盤口陶壺、陶罐、陶碗、骨簪、骨管、鐵燈盞、鐵斧、瑪瑙串珠、羊骨等遺物,發掘者將墓葬年代定為晚唐至遼初。

2007年,赤峰市博物館對赤峰市松山區哈喇海溝的一座契丹早期墓葬進行清理,墓葬為石砌單磚室墓,葬具為一座木作小帳,出土了陶罐、銅帶飾、鐵鏃、瑪瑙臂鞲、木馬鞍等遺物。畢德廣、魏堅曾對契丹早期墓葬進行過類型學研究,認為上述墓葬的年代範圍大致為九到十世紀左右,下限在遼代建國之前。

四、其他遺存

內蒙古地區還出土了許多珍貴的唐代文物。1962 年,張郁、李作智在阿魯科爾沁旗白音花蘇木發現了「大唐營州都督許公德政之碑」碑額。1975 年春,敖漢旗荷葉勿蘇公社李家營子大隊修水渠時,在兩處地點發現了一批銀器和金帶飾,第一地點出土了銀執壺、小銀壺、銀盤、銀杯、銀勺,第二地點出土金帶飾99 件, 此外還出土了銀鐲、小銀環、瑪瑙珠、鎏金銅盒、鎏金銅飾等遺物,其中銀器具有典型的粟特風格。1976 年,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公社哈達溝門出土了6 件唐代鎏金鏨花銀器,其中1 件銀盤的底面刻有55 字楷書銘文。

五、小 結

內蒙古地區隋唐考古研究工作在過去七十年內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為今後繼續深入開展相關工作奠定了紮實基礎。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些工作開展得十分不均衡,很多城址及墓地尚未進行過發掘工作,回紇、奚、霫、吐谷渾、党項等民族的遺存依舊缺乏科學的辨別標準,這些不足之處需要我們加大力度改進、補充和完善。隋唐時期內蒙古是農耕經濟和遊牧經濟共存交融的邊疆地區,考古學文化及物質文化遺存非常具有特色,我們應該保護好、利用好這些獨特的文化資源,為探索研究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做出更多貢獻。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