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成功商人的基本面分析

國富民豐小豐 發佈 2021-08-03T07:57:12.393378+00:00

我們早在幼兒園時就對基本面分析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基本事實吧。(本文較長,共32622字,建議收藏)目錄1. 什麼是基本面?  2. 用基本面賺到錢,靠譜嗎?3. 非線性、複雜性、混沌……4. 基本面分析與基本面交易5. 個人交易者的囚籠6.


我們早在幼兒園時就對基本面分析有了一定的了解。


現在,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基本事實吧。(本文較長,共32622字,建議收藏)


目錄

1. 什麼是基本面?  

2. 用基本面賺到錢,靠譜嗎?

3. 非線性、複雜性、混沌……

4. 基本面分析與基本面交易

5. 個人交易者的囚籠

6. 綜合——廣義基本面

7. 定量與定性

8. 專情與濫情

9. 抽象、近似與擬合

10. 又一條出路

11. 動態與排序

12. 找出關聯

13. 世界統一於你

14. 信息饑渴

15. 洞察力


1、什麼是基本面?


認為價格是商品的內在屬性(價值)與影響因素決定,通過因素分析來解讀和推測價格的研究方法稱之為基本面分析。其中的分析所涉及的因素就是基本面信息。


按照傳統的經濟理論: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供求關係引起的。所以傳統的商品基本面分析基本等同於供求分析,供求分析的集中體現就是該商品的供需平衡表。


在早年,金融市場是從屬於實體經濟的資金管道,服務於最終借款人和最終貸款人之間。而如今,金融市場高度發達,虛擬經濟規模極度龐大,且內部形成了完整的食物鏈,已經形成了自組織的生態系統。


商品的價格、金融產品的價格,都是這個系統的一個變量,而已。從某種極端的角度看,管道系統膨脹成了主體,而實體經濟成了掛在這個管道網上的終端。這時候,供求關係分析,往往失真。


有個案例,2011年2月,某知名期貨公司曾主辦客戶內訓會,有一期專門講棉花,會上有分析師指出,根據當時的產量和需求數據推算的棉花平衡表可知,雖然當年度棉花恢復性增產,但供給有限,期末結轉庫存依然是歷史低位。


根據這個結論,棉花應該要維持高位。對應這個思路,該公司某大戶,一直在棉花上持有大量凈多單,直到年中,而此期間,棉花價格卻一路下破,該大戶在棉花這個品種上,虧損巨大。


如今,金融體系內部的流動性分布,市場心理預期影響下的流動性變動、庫存變動、開工率變動等,有時候對價格的影響會超越供求關係,或本身就能改變供求關係。


所以,基本面分析若不考慮這些,基本沒有可操作性。


那麼,加上流動性分析和心理分析之後的基本面分析,是必要的基本面研究架構,但仍不是充分的。


由於信息的開放性、無限擴展性、動態性、自反饋性,基本面分析註定是缺陷分析而非完備分析。


除了上面提到的傳統(或狹義)基本面、必要基本面、還有一種理解:廣義基本面——就是把所有場外信息都視為基本面。

2、用基本面賺錢,靠譜嗎?


很多交易系統都有自己的理論基礎,比如有效市場假說,是說,所有信息都已經反應在價格(即場內信息)上,所以,不需要場外信息。


或者說,場外信息是滯後的,所以沒法用,除非是靠內幕消息(屬於場外信息)來交易。


用基本面來賺錢,也屬於用場外信息來賺錢。靠譜嗎?


根據隨機漫步理論,價格走勢可以統計但無法預測。但是,基本面因素分析,關鍵就是希望找到方向性的指引,然後根據這個方向去交易。


若走勢是隨機的,那你找到的方向和市場的方向就壓根沒有內在關聯了。非要去預測,其效果和拋硬幣決定開倉方向沒什麼區別。


我們不應該看到別人用基本面賺錢,就想當然地認定基本面交易能賺到錢,而無視投機理論界所揭示的客觀規律。


我們不但要找到基本面交易的理論依據,該理論依據應該不與已知規律相矛盾,而且這理論依據最好還能統一於現有理論。


市場的本質是什麼?


一個成熟市場必定是一個典型非線性系統。從不成熟市場或小市場發育成成熟市場或大市場的過程中,本人認為,線性和非線性之間沒有一個明確的界線。


當交易對手數量有限且可觀察的時候,交易者(大交易者)可以通過觀察對手(另一些大交易者)的行動來優化自己的決策,同時也可以通過評估對手實力來測算自己操縱市場的成本,此時就是寡頭博弈的階段。


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投機市場的發展早期,必然經歷具備此類特徵的階段。當然即使在成熟市場,個別時點也可能出現寡頭博弈的特徵,比如出現典型逼空行情時。


當隨著市場的發展,市場的參與者數量不斷壯大,包括大戶的數量,多到無法進行足夠地觀察跟蹤;同時,市場參與者的類型不斷豐富,同質化水平不斷降低,行為方式高度差異化,以致於任一個大戶無法推演他潛在對手們的可能行動。


此時,市場的非線性特徵才能充分顯現。行情的隨機性就越來越占主導地位,而操縱市場的成功率和收益率也不斷下降,以致於沒有可操作性。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中國市場最突出的犯罪是操作市場,而成熟市場中最突出的犯罪不是操縱市場(卻是內幕交易等)。


在自然界中可以找到類似的系統,比如日-地-月系統,這是一個三體問題,周期軌道稠密,相對於晝夜和四季變化,軌道改變極其緩慢且微小,在不太久遠的時間內,可以近似認為是高度穩定的線性系統,適用開普勒時代的理論體系。


並且,其他天體對這三者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就類似於在寡頭博弈市場,小散戶們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只需要機械決定論的思維方式和牛頓力學就可以解決一切。改變日-地-月三者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測算出另兩個運動的變化。


而天氣系統,體系內部的個體數量近似為無窮多,是一個典型的非線性系統。具備充分的隨機特徵。改變其中一部分的溫度、速度、運動方向,都無法預料整個體系未來的變化(就像隨機市場中,大戶試圖操縱市場的行為都無法預料後果)。無法進行精確預報而只能進行機率預報。


投機市場雖是一個非線性系統,但是一個開放系統,外接很多線性系統,所以必然可以利用外部眾多線性系統對該非線性系統的影響,來使預測超越隨機性。


還是以自然界中的系統來舉例。比如天氣系統,是典型非線性系統,難以進行精確預報,但我們仍有很多工作可做。


比如我們可以說,寧波的1月刮西北風的機率很大;我們現在處在深秋,我預報下周的氣溫比這周低,這個機率很大;1月份某一天的氣溫,比7月某一天的氣溫低,這個機率極大;要是在北極點,我預報1月的氣溫比7月低,那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精確預報可視為機率極大的機率預報(因為自然界中沒有絕對徹底的線性系統,只有近似線性系統,所以,沒有絕對徹底的精確預報,只有近似的精確預報)。


為何對於天氣系統,我們也可以發現很多可預報的成份?原因就是因為天氣系統是開放系統,外接日-地這個線性系統,四季變化以及伴隨四季發生的冷熱、乾濕、季風等變化,都是因為受到了日地系統的疊加,而日地系統中的日地距離、黃赤交角、回歸年長度、太陽的熱釋放量、地球的形狀、下墊面的水陸與植被分布,等等,都是線性可測可報的。


在天氣系統的數學模型中,這些都是微分方程組的邊界條件。幸運的是,這些邊界條件中很多都是建立在線性的外部系統的基礎上的。


所以,我們真的就能在一個隨機系統中找到很多近似必然的東西,或者說近似適用因果論的東西。而一旦有了這些東西,預報者就可以更準確地進行演繹了。


這應是基本面系統交易者對市場的信仰:對於市場這個非線性系統,我們如果找到了這些近似必然的東西,我們的主觀預判交易就有了依據。


只是這個尋找和理解的過程,比天氣系統難得多。原因是市場所外接的系統,線性的近似程度通常都不高。尋找這些外接的線性系統,是操作層面的事情,本文不作展開。


3、非線性、複雜、混沌......


從笛卡爾時代開始,400年來,科學研究中,人們形成了一種研究範式:就是把複雜事物簡單化,建立理想模型,求出實際問題的近似解。


這種方式推動了科學技術在當時的蓬勃發展,同時機械唯物論、歷史決定論等一系列哲學思想甚囂塵上(後來人們把這種整體等於局部之和的世界觀統稱之為還原論)。


直到十九世紀晚期,人類才逐漸開始認識到現實世界的複雜性超出了簡單模型的描述能力,在社會發展要求更全面更精確地認識複雜事物及其規律的時候,就急切需要一種複雜性思維、複雜性研究工具和方法。


複雜性科學的萌芽,出現在十九世紀晚期龐加萊對「三體問題」的研究。什麼是三體問題?俗話說:「三人成江湖。」還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類的江湖(社會),其實就是一個三體/多體問題,這註定了無論其是武林盟主還是帝王之尊,貌似具備掌控全局的能力(信息、資源),給予演化足夠的時間,都無法擺脫不確定性(身不由己)。


非線性相對應於線性,非線性簡單說就是不可疊加性。當人類的研究對象中非線性問題成為普遍現象的時候,催生出了非線性科學。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思想家埃德加·莫蘭在對還原論的批判和整體論的超越中,正式提出了「複雜性思維」的概念,當時已經出現的非線性物理學、不確定性理論、耗散結構理論、自組織理論、混沌理論等,都參與建構了複雜性思想體系。


非線性是複雜系統的必要條件之一,複雜系統是非線性系統的高級呈現。作為一個後現代學者,對三種思想體系不可不知:相對論、量子論、複雜性理論(也稱為系統科學),它們既是一種科學理論,也是一種哲學觀。


若非如此,在看待真實世界的時候,如同拿著狼牙棒參加海灣戰爭。


本節探討:我們應該從哪裡尋找市場認知與分析、基本信息的認知與分析的理論源泉。這表面上不直接解決如何賺錢的問題,其實非常重要,直接決定了所有相應的觀點、見解、方法的層次高度、擴展空間。


確定無疑的是:人類社會是一個動態非線性的複雜系統,金融市場也是一個動態非線性的複雜系統。


金融市場,或者說一個典型的複雜系統,具備如下的特點:


◇ 非線性:具備多個行為主體,系統整體呈現的性質特徵無法通過對個體性質的疊加來實現。當這個「多」本身就是一個極大數,而且非定值,那麼系統如下文提到的特徵就越發充分。


◇ 動態性:隨著時間而演化。系統內部、系統與環境,總是在不斷相互作用。


◇ 內在隨機性:在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上受制於描述的不完全性、知識的不穩定性、認知的不透明性、以及事物在粒子層面上的不確定性(一種量子效應。在社會性研究對象中可以對應於個體/個體事件的隨機漲落)本質。


這樣,即使多元微分方程組具有解的唯一性,但只是演化結果的可預置(我們可以事後諸葛,循著軌跡試圖找出動力學解釋),卻無法改變操作層面的不可預知。這是為何說基本面分析具有信息無限可擴展性的原因,也註定了基本面分析是一種缺陷分析(相對於完備分析)。


◇ 外在隨機性:在金融市場的例子中,觀察者、測量者,同時也是參與者(交易人士)、干預者(媒體人士和監管人士)。


在動力學層面上,市場的前一步的結果,透過市場人士的看與做,成為下一步的原因,這個過程循環往復,這就是複雜系統的基本特徵之一——自反饋Self-feedback。


它的存在,使微擾經過系統演化,被迅速積累和放大,最終導致系統行為發生巨大變化,使得系統的精確的長期預報成為不可能。


(注意:這種自反饋性要比那種可觀察的連鎖反應的內涵更廣泛。)


高度的初值敏感性,是混沌的最基本性質。混沌現象是複雜系統中被研究最多、被普羅大眾了解最多的一個領域,也是複雜性科學中與我們這篇文章的主題關聯最大的領域。有些學派甚至直接把複雜系統等同於混沌系統。


普羅大眾對混沌的了解主要起於「蝴蝶效應」(洛倫茲,1961,天氣預報),不過少有非專業人士能簡練地概括出「蝴蝶效應」說的是初值敏感性,我經常看到這個詞被用錯地方。關於隨機性和不可預測性我們已經談了很多,這裡到此為止。


◇ 拓撲混合性:混沌系統具有拓撲混合性。在此,拓撲結構可以對應為社會性研究對象中一系列個體/要素/事件的關聯關係的集合。拓撲混合性指系統會將初始的拓撲性質徹底打亂,使得任何初始拓撲狀態可變換到其他任意位置。


在金融市場中就表現為這種關聯關係的不斷變化。比如,這次加息市場是上漲,下次加息可能是下跌,再下次可能是高開低走……等等,當然,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


在金融投機領域的「孢子理論」中,核心涵意就是市場如孢子,具有生命,具有永恆變異性、不可分離性、不可控制性,它的變異發生在被觀察被認知的時刻,而它的變異方向是觀察者未知的方向、讓分析者剛剛總結的規律破產的方向。


金融市場的拓撲混合性如此鮮明,是因為它的個體,統統具有充分的主觀能動性(自反饋的效率非常高),又有不同的行為反應模式(自反饋的方式非常多樣),在自反饋的動力學層面就具備了充分兌現和無限豐富的特性。


充分兌現:比如看多的人,越相信自己,就越會在市場上做多,持倉也越激進,把自己手上儘可能多的資源都用來做多,所謂人的慾望,在行為中,無論是恐懼還是貪婪,都會被放大到過度的程度,而個性、知識、學習、分析的存在,同樣是主觀能動性(的區別),會讓不同的人的恐懼與貪婪的強度、節奏大相逕庭,但目的卻都是儘可能在市場機會中利潤最大化風險最小化,對每個個體來說,都會在自己的承受限度內把捕捉收益規避風險的動作做到極致。


無限豐富:比如,有些人,看多,在還沒跌完的時候就進場,有些人,確認跌完再進場,有些人突破再進場,有些人逐步建倉,有些人一次性建倉,有些人一直持有,有些人進進出出……


反應模式豐富與多變,與天氣系統中的氣體分子和空氣團相比,不可同日而語。拓撲混合性及其在金融投機市場的應用(孢子理論),簡練的概括就是「多數人預期/相信的,一定不能實現」,它是鼓動人們做市場少數派的理論基礎。


舉例:如果市場看到上次加息是下跌的,市場一旦相信了這是一種規律,那麼這次加息可能在預期階段就已經提前下跌、或者在突然公布加息的恐慌中把集合競價打到極低,這些因素都有可能讓真實市場的走勢不再表現為下跌。


中石油上市當天的走勢是一個經典實例:在那個空前絕後的大牛市中,大機構小散戶看了太多新股上市後的走勢(不信可以查,中石油上市之前的幾個IPO都是上市後伴隨一波上漲),他們總結出了規律就是「逢新必炒,(既然這麼多人會來炒,我儘早)買新必賺」,加上大牛市的氛圍,直上8000點的樂觀叫囂,亞洲最賺錢公司的輿論造勢,使絕大多數市場人士相信這條規律在中石油的上市中依然具備有效性,當對某種規律的這種相信已經成了市場共識的時候,願意參與這個遊戲的買單都打在了時間的最早點,如此強大的買盤力量自然會造就價格上的最高點,而這些買入願望都變成買入行為而兌現充分之後,其後的買盤自然無以為繼,價格自然無力創出新高,我們看到孢子搖身一變,真實情況和想像中的規律相反,中石油的開盤首日最高價就成了歷史最高價,按照前述規律做進去的人都只有苦頭沒有甜頭。


中國人常說一句神秘兮兮的話:「天機不可泄露」「一說就破」。其實就是人類社會作為混沌系統的拓撲混合性的體現,把天機說出來,等於試圖分離孢子,有人就會企圖用「天機」牟利或其他,就是試圖控制孢子,這時候孢子一定會變異,於是事情的結果就要發生變化。


金融市場既有「預期的總不能實現」的孢子理論,還有「擔心的總會發生」的墨菲定理。擔心的內容往往和期望、和自己正在相信和執行的方向相反,所以「擔心」相當於一種反向預期。


反向預期的實現的動力學基礎也是自反饋的存在。其實,預期之所以不能實現,實際上往往是因為預期的提前兌現,預期在統一達到共識的程度,就兌現了,完成了拓撲結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重構。


而自實現之後的演化,就存在初值敏感性。最終,預期的出現,會通過金融投機市場這個人類慾望(主觀能動性)的放大器,快速實現結果的任意變換,有效市場理論的信奉者認為基本面和消息面都無法改變市場的隨機性,即是這個道理。擔心的事情,往往是原先認為不會發生的,還來不及做相應處置的事情。


比如,如果早上大晴天,現在天邊湧起烏雲,路上行人中沒雨具的人會擔心下雨,有雨具的人不會擔心。


帶雨具,就是相應的處置,有了處置,就不會擔心下雨。如果起床的時候就在下雨,一直下到現在,那麼路上行人都會帶雨具,也不會擔心下雨,不帶雨具一定是不怕被淋雨,或者是個賭徒(賭定雨馬上停),這類怪胎沒雨具也不會擔心下雨,總之就是不會有擔心存在。


反向預期實現的動力學分析如下:有擔心,說明有了某些跡象,而這些跡象原來是沒有的。


原來沒有,那麼肯定市場上多數人沒有做相應處置,這個多數人的數越大,就說明原先另一個方向上的預期越一致,勢能也越大,它構成了一個基數(分母)。

一旦新的跡象出現,沒處置措施的人中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轉而採取處置措施,由於基數很大,這些採取措施的人在市場全體中的比例也很高,他們原來的預期越一致,他們擔心的東西也越一致,他們處置措施的時間和動作具有不約而同的默契,結果在市場上形成一股爆發力。


金融投機市場只有兩個方向,這種處置措施的方向一定與原來運行方向相反。而價格的劇烈的反向運動會促使反應遲鈍的那十分之九的人最終也被迫有所行動,而他們的操作動作也只會繼續加劇價格的反向運動,於是,反向的自我正反饋就迅速發生。


由於原來沒有處置措施的人太多,所以這個勢能太大,市場上有句話:「行情總是朝著阻力最小的方向運動。」有這麼多潛在的準備採取處置措施的交易者存在,自然阻力很小嘍。


◇ 在複雜性科學中有一個重要領域是自組織理論,一個存在隨機漲落的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的非線性系統,可以自行由無序走向有序。


在金融投機市場,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兩個結論,一個是高級層次上的結構,是可以存在的,這是我們在隨機性中尋找趨勢的可行性的理論基礎,這與隨機性不矛盾。


另一個是這種在遠離平衡態的有序,是系統本質決定的,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毋需以莊家的存在為前提,許多人喜歡為某些特定行情編一些關於莊家主觀意志的解釋,實屬多餘。這如同簡單的基本粒子最終能進化成高級智慧生物,而毋需上帝參與設計。


人類的恐懼和貪婪,如同給投機市場行情演化的自我強化機制裝了渦輪增壓器。往往在市場中造成多次的遠遠偏離均衡的情況連續發生。如同大災之後有大疫,大起之後也必有大落。但主流觀點認為市場總是正確,偏離均衡是特殊的、暫時的。


索羅斯關注到了這種自我強化的雙向反饋渠道,但他把市場的這種特性視為市場(在反映均衡態上)的錯誤,並把這種雙向反饋機制稱之為「反射理論」(Reflexivity,也叫反身理論)。


索羅斯反對有效市場理論。有效市場理論本質是均衡態理論,小的偏離均衡會很快回歸,這個過程市場表現為隨機漫步。


索羅斯認為市場參與者對未來(貼現)的判斷需要依賴於市場現在如何貼現,而市場現在的行為又是市場參與者對未來的預判的體現,簡而言之,就是未來依託現在,現在依託未來,這樣就成了一個無限遞歸,這就使得市場參與者對供需條件等決策內容不可知,無法真正理性。


市場參與者實際上是帶著偏見(而非理性)進入市場的。有些網友把反射理論等同於反饋理論,其實自反饋只是反射理論的遞歸性質,但索羅斯對市場有獨特的定位:


既然市場參與者是帶著偏見進入市場,這些偏見會影響事態進程,而事態進程又被偏見所反映,偏見最終會自我強化,可見投機市場從本質上是無法反映均衡態了,而不是在特定條件下才偏離均衡態。


由反射理論可見,均衡態反而是市場的特殊狀態——即如果市場參與者所持有的偏見的方向和強度綜合之後,矢量合為零的時候,市場才反映均衡態。


索羅斯還詳細分析了市場在遠離均衡態時的不同演化階段的特徵及其動力學基礎,並將反射理論用於實踐,在外匯市場上大有斬獲。


這部分內容在我看到索羅斯論述之前,一直是以預期分析來展開演繹的,當然,預期和偏見並無本質區別,在遠離均衡態的情況下,也可以得到相同結論,但我還沒能把這種市場特性上升到系統本質的層面,所以具體的舉例演繹我就不再在此拾人牙慧了。


其他更多特徵,我認為和基本面分析沒有明顯對應關係,就不提了。但有些我會在另一篇談論程序化的文章中提及。


4、基本面分析與基本面交易


基本面分析,在現實操作中,主要是對基本面相關的場外信息進行收集、整理,整合成新的信息,這個新的信息以能給未來提供價格走勢指引為目標。前一步的成果,是後一步的素材。


比如,通常大型期貨經紀公司都有自己的研發部門,他們主要就是把研究機構的報告進行收集、整理,他們自己也收集數據,或者查閱政府的、私人的數據。他們的素材來自別人的成果。他們把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比對,或者對同一來源的不同時間的數據進行比對,可以得到新的數據(含圖形)。客戶再根據這些數據,結合自己的經驗或自己的統計方式,進行解讀。


就這麼一步步下來,最後客戶以自己的解讀來指導自己的交易。當然,如果客戶能力不足,就需要期貨經紀公司的客服來幫助。整個這個過程,都是基本面分析的基本模式。


你會發現,基本面分析的手段是數據(或更廣義的,信息)處理,目標是得到方向性指引(供應過剩、寬鬆、平衡、偏緊、緊缺等諸如此類的結論)。


而基本面交易,如若簡單地就是以分析結論來操作,僅僅是解決了開倉方向的問題。其他的,諸如資金分配、加倉策略、再入場、止贏止損等,都是交易者需要思考的。


真正的基本面交易,必須對基本面的信息進行動態解讀和跟蹤,並同步到自己的資金上去。


如果說基本面分析的好壞,體現在數據處理能力上;那麼基本面交易的好壞,體現在解讀,或者說行情驗證上。


比如,同樣是一個緊缺的結論,可能是價格已經兌現過了,要回歸(如2011年3月的棉花);可能是價格已經兌現了,但可以維持(如2010年11月的棉花);可能是價格還沒有全部兌現(如2010年10月的棉花);可能是價格剛剛開始反應(如2010年7月的棉花)。


你的操作策略是完全不一樣的。對一個以處理數據見長的分析師而言,他可能在此方面毫無優勢。


回歸我們的話題,是探討個人交易者的,所以,我們得承認我們不可能兼顧分析和交易。兩者積累的經驗不是同一種經驗,兩者對主體的素質要求也不同。分析和交易的分離,是必要的,也是註定的。


現實中常見的是,當交易者花了大把的精力做了分析,得到一個有相當把握的結論,由於投入很認真,他會篤信自己的分析。結果往往不妙。


而另一個交易者,靈光一閃,就感知到了市場方向,此時你問他,他拿不出確切的數據,沒有平衡表,但往往效果不錯。其實這並非偶然。


因為我們探討的前提是個人交易者,你的數據基本都是二手的,你要得到一個有把握的結論,肯定得有人把這些數據整理出來,而且多個角度分析得到同向的結論,才叫有把握。


那麼你能看到這些數據的時候,肯定已經有很多人過目了。多個角度的結論都同向的時候,別人更加能感知到市場動向。大家都知道的事往往大家都已經採取了行動,結果往往行情已經兌現了。


在實踐中,我們強調靈感的作用,但必要的分析,哪怕事後論證,都是必要的。行情演變無常,我們最先看到的肯定是價格上的變化,我們的靈感幫助我們提出關於行情背後原因的假說。


若沒有論證,那麼這個假說連提出者自己都無法辨真假,其後的跟蹤,持倉的增減,價格目標的推定,都會失去根基。


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任何時候分析師都可以寫自己的分析文章,平衡表一出來,全年不是松就是緊要麼就是均衡。但行情不可能一個年度只跌或只漲或只盤整。


誠如市場箴言:「預期的,總不能兌現。」如果基本面分析結論被市場預期到了、預期透了,就沒有操作價值了。但是人心是浮動的,預期不可能整個年度維持不變。


交易者要能抓住預期從分歧到一致的時候、預期落差形成的時候或回歸的時候,才可能用基本面作為依據賺到錢。


至於行情持續時間,取決於你找的線性因素本身的周期,通常都是2個月,大體上也不會出1-6個月的範圍。


這樣一來,一個基本面交易者可以操作的市場機會,一年也就是1-2次居多。其他時候價格當然也在波動,甚至還很大,但那些,對基本面交易者來說,才是不具可操作性的真正的隨機漫步了。


其他時候要麼休息、要麼使用其他交易系統。就如同一年只有一個夏天。一年中的很多時候,你即使勉強用基本面交易,其績效也會明顯差於用技術分析等方法,那還不如那時就單純用技術分析來做,是吧?


如果在基本面上學了一招半式之後就以為市場機會在勤奮者面前就很慷慨,那是誤解,說明還是對基本面賺錢的本質理解不充分。


5、個人交易者的囚籠


通常,研究商品的基本面的,是企業、機構。基本面分析通常涉及較長時間尺度,比如月、季、年、兩三年的厄爾尼諾/拉尼娜循環、五年的甘蔗宿根更替、甚至更長的康氏周期……


交易者沒有經歷幾個周期的積澱,很難談得上優勢。


這需要時間和金錢。龐雜的信息來源,需要渠道的構建或購買,又是時間和金錢。信息的科學處理,需要專業人才,尋找和培養人才,需要時間和金錢。


企業和機構有時間和金錢的優勢,他們需要利用好這優勢,在市場上以內行賺外行的錢。企業需要接觸現貨,他們躲不過基本面分析。


機構需要操作數以億計的資產,沒有基本面交易,他們無法面對單純技術分析系統的衝擊成本,流動性、市場適應性、收益平滑性,都催生他們對異質交易系統的高渴求。


於是乎,個人交易者既沒有優勢,又沒有強烈的需求,個人交易者在基本面上,往往是看戲聽故事的角色。這裡面,由於在非專業化的市場參與者結構中,大量外行的存在,內行賺外行的錢是相對容易的事。


所以,個人交易者的囚籠,更大程度上是能力和實力不到位的限制,而非慾望。至少,誰都不想成為那個被賺錢的外行吧。


這也是為何本文標題中要刻意強調是寫給個人交易者的原因。


其實,個人交易者真正用基本面賺到錢,真的不是常見的事。是極少數個人交易者,在交易的某個階段偶爾實現的事情。


很多時候,很多人,張口閉口把一些場外信息掛在嘴上,但他們可能是個徹頭徹尾的短線技術交易者。基本面在他們身上不是交易依據,而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有些人,也講基本面與技術面的相互驗證,但如果將其復盤,會發現就是一個典型的中線技術交易,關鍵在於,他是在開倉之後,找基本面依據為自己壯膽。


基本面交易是要講預測的。比如什麼樣程度的旱情,對應什麼樣的美豆價格高點。


如果價格進入目標區間,就可以逐步平倉反手,但頭部可能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之後才形成,大資金如果也等著技術上形態確認再進場,那市場流動性都不夠。


預測的價格區間,也未必就是直接做空,也可以賣出看漲期權,買入看跌期權,用這樣的方式,低成本,高槓桿,精確。因為真實價格完全可能不及或超出目標位。可惜國內未有期權,要這麼做,不可行,摸頂是要有賭的膽識的(這裡「識」比「膽」更重要一些)。


而當技術形態最終確認之後,基本面持倉就可高枕無憂。哪種依據給哪種依據「壯膽」,是個問題。


6、綜合:廣義的基本面


在我看來,預期分析、反射理論等,超出了傳統基本面的範疇,但都是屬於必要基本面或廣義基本面的研究範疇,並且也是個人交易者大有可為的方向。


而且,應該不難發現,本章的提到的例子,是一種動態分析方法。


而以供求關係為核心的傳統的商品期貨基本面分析框架,是靜態分析方法。


如果僅僅以靜態分析來研究動態系統,是不夠的,有時候一犯就是大錯,誠如我在第一章舉的例子。



我碰到或聽說的交易者中,以供需平衡表來入門,做交易依據的,通常不用很久(不用一年),就在數據收集的枯燥和交易績效的惡劣的雙重打擊下很快放棄了,還會因此對整個基本面交易徹底否定。


我手中的廣義基本面交易,如果按照波濤的分類方法,應屬於基本分析流派與心理分析流派的集成。


在市場是否正確這個基本問題上,波濤是著眼於市場價格能否有效反映均衡價格。在這個問題上我的回答和心理分析流派一致——有時正確有時錯誤。


但還有與之相關的兩個問題:


我認為市場參與者是必然錯誤的,因為偏見與不可預知,所以我們在行情運行中要不停檢驗自己的觀點和策略。


站在檢驗假設的角度上,我認為市場永遠是對的,通常我們也只能拿場內信息來檢驗。


對於個人交易者來說,技術形態(包括倉、量分析)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檢驗依據,花費資源最少最具可行性。


7、定量與定性


基本面不一定就只能是主觀的定性的。有些量化交易者對基本面交易的歧視就是認為它只是拍腦袋交易,賺錢是運氣。


正如以技術形態為依據的交易可以是主觀和客觀兩種,基於基本面依據的交易同樣也有主觀和客觀兩個方向。


不過,有句話我得說,正如人類知識的演化歷程,往往從主觀(哲學)開始,但若要進一步發展,必須要有藉助工具的客觀化可複製的理論體系——科學。


如果只停留在哲學層次,肯定走不遠。


人類歷史上諸多文明,在蒙昧時期,都有各自的哲學體系,但只有希臘文明及其繼任者發展出了科學,在全球的競爭中,高下立判。


對此,我雖不否認主觀判斷的價值,但堅持認為,客觀化是一種方法論前進的發展方向。


基本面理論體系的另一個演化方向是量化。


從交易的角度出發,基本面量化分析力求通過儘可能完備的歷史數據和數據分析工具,將歷史和現實還原到「坐標軸」上,或者說,就是建立一套參照系。


比如,如果同樣是期末庫存1.5億蒲式耳,十年前對應的價格和如今,是一樣的嗎?應該差多少?那麼是否把庫存絕對量換成庫存消費比,將價格扣除通脹影響變成購買力平價之後,就可以直接對應了嗎?其他品種是在坐標的哪個位置上呢?


完備的數據應該是一切可量化的數據,不光是供需平衡表,還有很多其他方面其他層次其他維度的數據。比如倉單、價差等,甚至也可細化到庫存分布。


這些數據在分析時構成縱向的數據剖面和橫向的數據剖面:歷史的變化,同比環比以及有相似背景(比如同級別天災)下的比對;與其他側向數據的比對,比如交易所庫存與社會庫存去對應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其中的排列組合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


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和計算方法,有了這套參照系,品種之間理論與現實價格都可以標定,很容易看出高估和低估以及高估低估的落差。這就為基本面量化對沖的套利策略奠定了基礎。這種方法應該是國外商品指數基金的基本方法。


當然,這種方法應該說比一般的組合策略增加了更多量化依據,更容易實現資金管理與風險控制。又比傳統的套利策略增添了更多匹配對象,豐富了可交易的對象,分散了風險。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機構大資金操作,在這個框架的建立,中間有許多依賴於主導者個人理解的數據處理方式,主導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作大量嘗試來取得與現實市場的磨合。


個人是沒有條件實現的,可能就連建立一個量化框架,都勉為其難。但個人交易者並非全無施展空間。


目前我個人認為,可能也僅有在預期分析上,個人可以不輸於機構。因為機構在這方面,難以直接量化。


可量化的東西,首推靜態數據。動態數據,就有時滯問題,若這個動態還是一種自反饋的,那麼現有的量化體系在這種混沌性面前就無能為力了。


成功的個人基本面交易者,一定要學會將預期分析結合進基本面數據中,若只求得到一個定性結論,則完全可能跑到機構前面。


個人對風險的承受和機構不同——個人可以承受更大的權益波動和回撤,所以雖然個人不能用基本面做精確和全面的量化對沖,但不是可以按照定性結論做個單邊投機嘛?


我個人的體會,如果你沒有對市場預期的感知,你就如同瞎子,茫然無措,再多報告擺在你面前,也不會有什麼有價值的見解。


更多關注市場預期,對基本面個人交易者來說這是補拙之法。但如果機構能夠同時解決兩頭的問題,就可以做更多的事。


索羅斯在狙擊英鎊和泰銖之前,都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做調查與數據採集,他有量化的東西,根據他對市場的理解,他認為高估了。


然後結合他的主觀判斷,感知到原有市場預期已經缺少現實支撐,制定具體的戰術,只需要有人帶頭,市場就會向著某個方向傾斜,他如果在這方面的判斷是錯誤的,是不可能四兩撥千斤的。


這種理解和感知,確實是依附於人腦而非數據的。不過這種定性判斷,對於功力有限的人來說,最容易弄巧成拙,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8、專情與濫情


有時候,你去開戶,你的客戶經理會問你,你是做哪個品種的。若你是客戶經理,你能聽到的主要回答也就是某個或某類。說「什麼都做」的人,要麼已經有了成熟的客觀交易系統,要麼就是為數不多的基本面組合交易者。


股市上有個說法,同時持股最好控制在兩三隻;大概只有基金才會同時持股十隻以上。


這裡的數量有什麼意義呢?有很重要的意義!這裡的關鍵是:研究精力和機會成本之間的平衡。如果能把好這個平衡,就可以把教條扔掉。


在一開始的時候,個人交易者通常對一個品種都是一種陌生的狀態,無論是基本面解讀,還是行情風格解讀,都需要一個過程。


我的體會是,如果你有一套相對客觀的、基於場內信息的交易系統,那麼熟悉一個新品種的上手是比較快的。而基本面的熟悉,跟蹤完一個漲落周期,才能檢驗自己對漲落原因的認識是否合理到位,才談得上熟悉該品種,那麼它的學習周期也就至少是一個漲落周期。


取常見線性因素的時間周期的最小公倍數,那麼,一年,熟悉一個品種是必要的。當然,如果你夠刻苦和聰明,也可以把幾個品種並行研究。等到對該品種的基本面熟悉之後,仍需對它們進行跟蹤,這個跟蹤,一樣非常牽扯精力。


本人是個比較好奇的人,但算不上刻苦。我覺著若依賴個人力量,同一時期,並行跟蹤兩到三個(類)品種,已經是非常累了。再多,就要改變我的生活方式了。這還是專職做交易的時候,要是再搞點別的,就根本不是個人能長期承受的了。


基本面研究的知識和經驗都是可積累的,而且它的深度和廣度都可以超越技術研究。如果能堅持若干年,相對於別人,就可以建立起知識壁壘。


可惜的是,即使經驗豐富,依然在跟蹤時沒有捷徑可走,因為歷史總是無法完全重複。即,基本面研究,不論是用來分析還是交易,都是苦差事。


以上說明了我們選擇關注有限品種,主要是個人交易者精力所限。


那麼,天平的另一端——機會成本,是個怎樣的情況呢?


行情追溯歷史,基本上結構性行情要比系統性行情的持續時間長。即每個品種自身屬性的差別,會導致相互之間的走勢沒有關聯。


我們利用這一點,就可以在結構性行情中,若其中某個品種缺乏大行情,我們就換一個可能有行情的品種。若對其他品種不熟悉,或對其他品種沒有跟蹤,那麼就無法判斷某個時期哪個品種最容易出行情。


比如今年春天,棉花沒行情,PTA大行情;但在2010年,PTA沒行情,棉花大行情。


為了能提高資金利用率,我們總是期望能儘可能多地捕捉低風險的、明確的市場機會,這迫使我們儘可能多去關注各品種基本面。


作為個人,儘管可以在某個選定品種上做精做細,但根據上面的討論,跨品種最終的收益未必不如單品種。


而作為團隊或機構,則多品種的研究和跟蹤變得可行,且必要——為了平滑整體的風險和收益。


9、抽象、近似與擬合


以上幾點討論了個人做基本面交易的幾個基本問題:做什麼,怎麼做,為什麼。

以下我將分幾點,討論什麼樣的人適合做,或者說做好基本面交易需要強化哪些素質。


和前面的討論精力問題有關,個人基本面交易者要彌補自己相對於機構的劣勢,和機構的基本面分析師比,最好是比他們更聰明,更敏感。


機構分析師是這個市場的信息採集者,他們在信息整理過程中就會有自己的觀點並儘可能多地傳播自己的觀點。


若你對信息的反應太慢,等你看明白的時候,很可能市場上多半人都已經看明白了,那麼無論你是依據平衡表還是依據分析師的建議還是依據別的什麼,都很可能賺不到錢。


最好,是分析師正在形成觀點的時候,你就有了觀點。分析師為了讓自己的文章言之鑿鑿,必須花大量的時間求證,這就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交易者的本職工作不可能太多分散到求證上。


於是,我們要有把具體事件抽象化的能力。即使同一品種,不同的季節,其主要矛盾也不同。


抽象化,就是在紛繁蕪雜的信息中,迅速找到主要矛盾,並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能力。把現實中的多方博弈,簡化成更加容易的寡頭博弈。


就像在自然科學研究中通常會做的那樣,先建立一個理想模型,再把其他因素以修正量的方式補充進去,這樣主次脈絡就很清晰。


在一些數據調用上,個人交易者離不開近似和擬合的處理方式。行情軟體能提供給我們的信息對每個人都是等同的。


技術派會常說,價格反應一切。但我覺得這話太不夠了,價差(包括跨品種、跨市場、跨月價差,還包括升貼水、基差、加工利潤等)反映的信息同樣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價格上根本看不出來。


雖然價差的計算還是以價格為起點,但如果你是看著主力合約做單的交易者,你永遠看不到價差,更別提價差反映的信息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知道了美豆基差高於往年,且遲遲不回落,我們就知道美國大豆確實庫存很緊,農民家都沒餘糧了。


如果我們看到銅礦加工費低於往年,那麼很可能是銅精礦供應緊張或冶煉企業產能過剩。


結論,肯定最終還是會出現在分析師的研究報告中,你可以看到美國的歉收有多嚴重的數據,你可以看到銅精礦的產量數據和冶煉產能數據,但你等著看研究報告的原始數據的話,得到相似結論的時間就滯後了。


稍微多扯幾句。價差分析和價差交易也是兩回事。價差交易者又稱為套利者,套利也有技術面和基本面兩種做法。


技術面看重價差的歷史變動區間和變動規律,而基本面分析可以發現價差運動突破歷史變動區間的機會並提出解釋。若套利沒有基本面分析作後盾,很容易積小贏成大虧。


在盤中不但要看同個品種多個合約,而且還要關注交割月合約。尤其是我們做回歸行情的時候。


如果你覺著期貨價格超出合理範圍,未來要向現貨回歸。那麼從頭計算法是先找到交割標的對應的現貨報價,在把各種升貼水、交割費用、持倉費用、物流費用、稅費等調整進去之後,算出一個所謂合理的期貨價格。這些調整值的清晰計算是一篇專業分析報告可以展開的。


但算這些數據的時間我完全可以去看更多的品種更多的觀點,何況這裡的很多量很難通過常規渠道獲得的,比如天津的豆粕出廠價和張家港的豆粕出廠價,分別對期貨價格應該升貼多少算合理?既然有個調整量X,那麼交割月合約價格不就是即將完成回歸的合約價格嗎?交割月合約的合理價格就是現貨價+X。目前主力合約相對現貨價的回歸空間,其實就是主力合約與交割月合約的價差了。


而X也可以直接通過現貨與期貨交割月價格做比較估算出。當然這個回歸空間要最後實現,還需要現貨價格的穩定和主力合約標的與現貨標的的連續性。


很多品種的交割規則規定了某些月份合約的貨是不能轉為下個月份合約的,比如塑料的3月到5月。還比如有些時候現貨的價格是不可能幾個月不變的,如明年5月的豆粕肯定不是現在這個價。


但一個熟練的基本面交易者不會拋棄這些信息。不確定的、歪曲的、捏造的信息都是信息,關鍵看你怎麼利用。真的很瑣碎、很累人,不過要是這事很簡單,也輪不到你來賺這錢。


基本面分析和交易,確實不適合那種喜歡答案勝於喜歡解答過程的人,因為這種人最終也難以學會自己解答。


也確實不適合那種看什麼問題都喜歡簡單化思維的人,其背後是對自己未知知識領域的恐懼和逃避,以及心理防禦機制對自己的無知與無能的一種合理化解釋外加尋求捷徑的惰性,這同樣也很難最終獲得提升。

10、又一條出路


有一天,一朋友跟我說,他在和訊上看到一個高人,似乎很有一手。他自己倒不用基本面交易,但是看這高人分析得一套一套的,讓我看看靠不靠譜。


我跑去一看,其中一篇說是看豆粕和螺紋鋼主力底牌的小技巧,這位高人是個老期貨,比我老,市場生存期如此長,應該算是個成功者吧。不過老期貨總是喜歡把事情當故事講。


等我瀏覽一遍之後,我覺著他能在市場上生存多年,不無道理,因為他確實掌握了個人基本面交易者的一條重要的補拙法門——替代。哦,也許他未必把自己當基本面交易者來看,但絕對是個場外信息交易者,符合我對廣義基本面的定義。且看他是如何利用場外信息的。


他查閱了阿根廷MARVAL指數,並認為阿根廷金融指數減去牛肉的影響就是大豆的影響,牛肉的價格用芝加哥活牛的走勢來代替。


理由是阿根廷是農業出口大國,主要出口大豆和牛肉。不選巴西的原因是因為巴西出口品種太雜。這個,如果把這看成是他建立的模型,那這個模型確實有點糙,簡化再簡化,替代再替代。比如他完全把阿根廷的其他出口給忽略了,阿根廷出口的玉米也很多,是否應該被忽略?阿根廷的經濟是否是出口導向?阿根廷市場是否是個開放市場(市場開放程度低,關稅、補貼、配額對價格的影響大,會導致同種商品國際市場價格和國內價格相差很大)?芝加哥活牛代替阿根廷牛肉價格,離得有點遠。


他提到的四大國際用豆企業的股票價格和根莖類農產品打包指數,來作為豆類的價格指引。我覺得這是靠譜的。


這種替代有效性的前提:一個企業的主要原料的價格變化可以直接影響它的採購成本進而影響它的市盈率,這種關聯夠直接、夠明確。所以這種替代是靠譜的。同時他也是高明的。


首先,和國內一樣,國外的證券市場盤子大,玩證券的、研究證券的,人才的數量、資本的投入、歷史的積澱,都要超過大宗商品期貨。


並且,證券研究也不是只盯著某家企業,他們照樣要研究產業鏈,甚至因此而獲得宏觀微觀的雙重視角。


總之是說,同樣的事情,證券圈就可以拿出很漂亮的研究報告,而期貨圈的報告就少,也晚,還不一定深刻。


其次,證券盤子大,即使出於對沖未來商品價格變動的目的,投資機構也會主動在相關股票和ETF上布局,而不一定會直接選擇買賣該大宗商品。比如國內的諾安黃金基金和諾安油氣基金,就是通過買賣相關的國外的ETF、股票、基金產品來實現理財,而非直接買賣黃金和油氣的期貨和實物。所以股票價格變動完全有可能先於商品價格變動。


他還提到使用中的要點:一個是看背離,比如股票價格的漲跌,得以當時大盤的走勢為參照,如果大盤漲它也漲就不算真漲,大盤漲它已經走平了就相當於已經跌了。


另一個是相互印證,正反向多個指標疊加後相互印證,避免單個指標不靠譜導致的誤判。


螺紋鋼上他拿與中國關聯最緊密的日本的股市來做指引,拿有色類、礦山類、鋼鐵類分類指數與當時的其他分類指數做對比。這個同樣是靠譜的,理由同上面對豆類的分析。


他找到的指引有效,用國外機構對某類股票的研究直接替代了我們對某種商品的研究,真所謂借力打力的高招。


其本質就好比我們看著美元指數做黃金,看著A股來做螺紋鋼,或看著日膠做滬膠,看著銅做鋅等這種方法。


而這位和訊高手則把這種尋找交易指引的觸角進一步拓展到海外證券市場上。他的方式更明確、有針對性,信息來源多,就有利於作立體驗證。我不敢說總能有效,但參考價值絕對是很大的。


這做法,依賴於網絡,對我們個人投資者也是完全有可行性的。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建立看這些股票的走勢和看行情一樣的習慣,每天或經常查看。


其實你只要能找到兩種標的資產的關聯(包括關聯強度的演化規律),你就可以用一種效率更高的市場的走勢來指引效率低的市場的走勢,或者相互驗證。


同理也可用於債券市場、匯率市場上。其實以前文華財經還提供很多類似的可參照的外部市場走勢的。比如南美的大豆市場、美國的國債市場、廣西的白糖現貨市場、大連和吉林的玉米市場等,後來陸續不再提供數據了。所以我們要自己來尋找這類信息來源。


11、動態與排序


基本面交易者還應該有充分的動態思維,這和場外信息的特點有關。


前面提到,基本面信息有無限可擴展性,它總歸是一種缺陷分析,但往往呈現給分析者的信息還是太多太雜甚至不同向。


不同時期,起主導影響的信息是不同的,且往往也不是單一的。


交易者應該對此有充分認識,並且具備對這些信息的影響力度、方向、持續性進行評估的能力。在每個特定時期,關注主導因素的變化和輪換。


在現貨圈裡打拚的老闆們,也有喜歡做期貨的(這裡不包括轉移風險為目的的套保),但卻不是每個都能做好。


照理說他們掌握著供需基本面的第一手信息,多且及時。他們中,做不好的原因,很大一個就是過於相信自己圈子的基本面數據,有時候他們因此而走到了市場多數人的前面而大賺,但他們沒有意識到因素的影響力是動態變化的。


比如,忽視了其他區域市場的信息,忽視了上下游其他環節的信息,還有就是過於關注產品具體的信息,忽視了可能幾年或十幾年才有的超級因素,忽視了宏觀環境變化導致的系統性變化,等等。


由於他們浸淫現貨市場多年,本身就是現貨信息的製造者,所以他們中很多人會形成在信息面前的自負,他們自負的底氣是幾年十幾年的經驗,若某品種的基本面屬性近期發生大的本質性變化,他們的慣性思維和自負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虧損。所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樣的例子,我身邊就有。


比如2010年上半年的塑料,從供應緊張到寬鬆的轉變,有位塑料老闆就認定LLDPE是好東西,用途廣泛,於是每跌一段就加倉買入,這種策略以前很好使。


但在2010年他加了半年的倉,最後在10000點面前絕望了,倒在黎明前。他因為居於產業鏈的消費端,LLDPE的用途看得多,LLDPE的產能看得少。


再比如2010年年中的棉花,有位做黏膠纖維貿易的老闆,他是貿易商,倒不至於拘泥於消費或生產,但他的經驗告訴他,棉花的價格和黏膠的價格差別不應該這麼大,這麼大是有問題的,在2007-08年的棉花上漲行情中,他因此而做到了棉花的頂部。


這次他看到價差越拉越大,他一開始是在黏膠上大量採購補庫,被他兜了個底,然後他在棉花上開始建空單,算是對現貨頭寸進行套保。但是棉花漲得太快,當黏膠也開始漲的時候,一些關係戶向他拿貨,現貨頭寸開始減少,而他在棉花上浮虧擴大的時候,正好那段時間棉花在25000關口下方震盪,他就繼續加空,以為又能抓到個頂。


這樣,他的期貨空頭頭寸就超過了套保所需要的合理規模。棉花在2010年適逢品種和宏觀兩個超級因素,突破之前幾十年的震盪區間是必然的。


去年下半年,很多論壇就有很多宣揚農產品牛市的帖子,後來又有什麼蛋白質革命。其實這樣的觀點已經說了好幾年,你說它錯嘛,也沒錯,但在2011年秋冬做多農產品的人應該能體會這個季節的寒冷。


這也是沒搞清楚影響價格的因素,在某個階段,其影響力排序是不一樣的。而宣揚土地有限人口增長無限糧食必然漲價,這理由,這因素,過去沒錯,未來也沒錯,就是不能做,呵呵。


農產品產量潛能的逐漸減少,這是幾十年的大趨勢,但我們的期貨合約通常持有都不會超過4個月。用幾十年大趨勢的影響因素作為4個月的交易依據,多可笑?試想若有人跟你說他是看日線做一分鐘線有多可笑!


12、找出關聯


基本面研究強調信息儘可能全面的收集與相互驗證,在不同事物間找出關聯的能力決定了其整合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比如一場雨和棉花的價格之間的關聯。如果是新疆早春的雨,那是有助於棉花生長,但對產量影響太遙遠;如果是國慶期間華北平原的一場雨,恰逢市場對供給短缺非常敏感的那年(2010年),那下雨對價格絕對是火上澆油,即使華北棉區的產量比重不高。這是兩件基本面事件之間的關聯。


再比如,V型頂底(如2010年1-2月、2010年11-12月、2011年7-8月等),往往在前期單邊上漲中突然因為產業鏈以外因素(宏觀的、政治的、政策的等)導致急跌,但市場預期的變化方向未被扭轉,急跌是因為投機力量從一致做多到集中離場。


但產業鏈環節的採購並未吃飽,反而因為前期上漲時間過長導致很多需求被高價抑制,一旦價格下跌後這些被抑制的需求就會爆發,形成急漲。


這是行情走勢的形態與背後現實世界的關聯。但如果基本功不夠,對事物的理解不夠,而又有浮躁之心,則容易在眾多可能性中迷失。


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關係型社會,作為中國人,打小就被中國傳統文化要素中認定的各種既定的關聯所薰陶。中國的五行學說就是認為萬物皆有關聯的典範。


所以,這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群的首要問題,是關聯太多,要在眾多關聯中找到真正有意義的,這種能力反而更迫切。


前段時間有朋友就跟我說了一個事,他說某人做空豆粕被套許久,那人信耶穌,他說自己虧錢是上帝為了令其財富讓更有需要的人享用,所以為了這份高尚的使命,他願意堅守自己的空單。說的是捨生取義的話,掛的是如喪考妣的表情。


我聽了故事以後哈哈大笑——有才啊,能把自己做錯的單子和如此神聖的使命聯繫起來。以上帝的名義來為自己的失誤開脫;我要是上帝,我肯定說:且慢,我沒說過要你送錢給別人,要送你學學標哥的法子。


信息爆炸的時代里,什麼新說法沒見過?有人就能把共濟會和戰爭聯繫起來。神秘主義的話題特別能吸引那些為生活工作所勞累的小白們的眼球。


因為在眾多轉移注意力讓自己短暫忘卻煩惱的方法裡,別的方法小白們吃不落。

但在生活中更多的瞎關聯的例子是隨意在兩種現象間建立因果關係。比如吃醬油傷口會黑,這事如果沒有實驗證明,我不敢信。因為醬油是黑的嗎?


那黑芝麻也是黑的,黑木耳也是黑的,是不是吃番茄醬傷口就變紅?那吃沙茶醬呢?要是今天吃了醬油,明天喝了牛奶,敢情傷口還能訂製成斑馬線嘍?問這麼說的人,都是一問就癟的,也許事實沒錯,因為我也沒有去做實驗。


但為何大多數人對這種似是而非的事是先信了再說?不過我偏偏是先懷疑了再說?其實我也不是生來就這樣。


回頭看,發現其實也是自己懂的越多,就越敢懷疑。


因為人對事物的客觀規律的了解越少,人在未知面前就越沒有安全感,在各種壞的可能性中就越可能抱著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態度。這是一種情況。


在交易中,在基本面研究中,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為自己的某個既有行為找理由,這時候會很隨意地找個關聯,但本質上還是個藉口。


比如豆粕做空被套的,能找到的理由有:糧食關係國計民生,國家一定會管;美國佬的農業部報告數據是為美帝服務的,如果要跌,一定先標得很高;養豬的都虧了,都不願買飼料了。


因為這些關聯看似有道理,有時候也能應驗,卻因讓自己滿足於眼前的答案(藉口),白白失去了進一步探索真相的契機。


下文我要專門講一下正確建立關聯或在關聯中辨識真偽所需要的思維方式。


我覺著,想賺錢的不乏天資聰穎之士,但最終的結果卻多有不同,其中很大原因就是思考用錯了方向。


東方式的思維,往往喜歡自上而下,這從語法中就可以看出:先大的地點或時間,再小的地點或時間;姓名也是,先是姓,是一族之標識,再是名,是一人之標識。


這種思維傳統下,觀點往往充滿形而上的論斷。


比如:因為大旱,所以就要漲;因為品種聯動,所以美豆漲連豆也要漲或者美元跌有色就要漲;還有諸如因為吃的是肝所以能補肝;因為黃色和心臟同屬火,所以吃黃色的補心;因為食品添加劑是人工合成的,所以食品添加劑就不好……


不勝枚舉。從另個角度的思維應該是先分析後綜合。


在學有機化學的時候,常喜歡對反應機理窮根究底,因為都知道,只有知道了反應機理,才能舉一反三有的放矢。


什麼是反應機理?就是對客觀存在的每一步都確認其真實存在與前提條件。


其他領域也一樣,在經濟與金融領域,可以用傳導機制代替反應機理,尋找真正靠譜的因果鏈。


漲真的是大旱這個原因可導致的嗎?價格上漲,只能是因為買盤主動提價,主動性買盤數量超過主動性賣盤才可能,大量主動的買入開倉或買入平倉都可以。


這類交易動作與價格上漲之間才存在明確的必然性因果,我們只有循著這種必然性、確然性因果,而非或然性、概然性因果,才可能找到價格背後的靠譜動因。


我認為這是用演繹法探尋事實真相的唯一有效前提。


如果你的因果鏈或證據鏈中的某一環是或然性因果,比如那些陰謀論,那結論完全可能是扯淡!


那麼為何主動性買盤數量會超過賣盤?因為現貨不足,供不應求。一邊是貨少導致賣盤減少,一邊是剛性需求加上投機性需求導致買盤增加,買賣力量對比嚴重失衡。


那麼這些剛性需求和投機性需求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採購者庫存低位,是因為擔心糧食危機和通脹的人手上急需對沖籌碼,是因為擔心價格要上漲的投機者擔心踏空。


另一方面,賣盤少的原因是當下和中短期的供應都無法放大,這原因才是大旱。隨著時間的推移。採購商終於買足了他們認為必需的貨,基本面投機者建立了足夠的可對沖糧食危機和通脹的籌碼,短線投機者終於都建好了倉位不再擔心踏空,他們準備好的保證金都已經兌現成了多單,主動性買盤無力再增加。


此時,確實貨和往年比起來還是缺,但還能漲嗎?要讓天平再次失衡,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讓主動性買盤重新增加,那除非有新的理由,讓那些原來圈子外面的資金也進來炒大豆,就像當年溫州商人進疆炒棉花一樣。


如果沒有新的理由,所有多頭都拿好了令自己滿意的倉位,此時新增買盤就耗竭了,即使此時賣盤還是很少,但買盤的衰竭最終會扭轉原先的買賣力量對比。


往往這就是預期高度一致的時候,所以,預期高度一致往往對應著頂部和底部。


至於其後,價格滯漲,沒耐心的短線投機多頭就會平倉,多頭平倉就是一個賣出動作,之前的多頭越多,平倉的需求越大,賣出的力量也越大,頭部出現的頭一波快速下跌往往就是這股力量,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根本不需要幕後黑手統一指揮。


在價格的變動因素中,是預期重要還是那個所謂的「旱情」抑或供需平衡表重要?這不需要人來教,如果你習慣於自下而上的分析,你就不會滿足於類似大旱就要上漲這樣的粗糙解釋,你會去想大旱是如何導致上漲的背後機制,你就遲早會發現其中真正的奧妙,並且新的情況出現,一樣可以舉一反三。


否則,別人教一招就練一招,沒教到就永遠也無法自己發現。


需要提醒的是,演繹法的局限性。


如果對邏輯鏈的關聯強度(確然性、必然性)沒有要求的話,演繹法就無法得到有意義的結果。


但如果對邏輯鏈的確然性和必然性強調的話,又與現實世界總體上的混沌本質相悖?精確邏輯之所以適用於混沌系統,是因為混沌運動在動力學上是確定的,而上面展示的因果鏈,就屬於事物演化的動力學範疇。


但涉及效果評價及預測,是量度事物的某個時間截面上的整體狀態,是對微擾高度敏感的,是混沌的。


我們在使用確定性邏輯展開演繹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呢?用一個晶體學術語來描述的話,就是「遠程無序,近程有序」。


在承認在時間和空間的局部上可以表現出有序性的前提下,我們可以獲得尋找確然性和必然性的意義。


在使用時,我們會體驗到,通常這個鏈條的每次延伸,都需要設定繁雜的條件,超過三環,往往就會出現不可迴避的支鏈,若繼續強行延伸,則推導會受信息不足的制約,個人通常難以破解。


何況,可能性一多,確定性自然不付存在。而且,在時間上,這次是這樣,下次就不一定,就必須每次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總之,有序,在時空分布上,總是近程的、局部的!


演繹法是在整體混沌的系統中,用動力學確定性,獲得微觀的局部的解讀與預測。


即使微觀與局部,仍然意義深遠。一是,這對資源的要求低,是資源有限的個人投資者容易掌握的;二是,這種演繹的反覆進行,是對邏輯思維的最好訓練,任何類型的研究,都離不開這種能力;即便是混沌研究,一樣要關注動力學因素。


為了探求關聯,特別是暫時還沒被特別關注或者你沒有能發現前人的嘗試的時候,能否勇敢提出一些新穎的設想?


我們既要有能力大膽質疑看似天經地義的關聯,也要有能力去捕捉新的關聯,因為每個關聯之後都是一條因果鏈,都可能總結出一種規律。


我碰到有個僅有不到一年歷史的交易者,提出了「假陽線」概念,問他,說是沒從別人地方看到過,就是自己憑空想出來的。就是收盤價比開盤價高但比前日收盤價低的K線。


對一個新人來說,我覺得這是值得肯定的事,因為這是走在正確的探索發現道路上。


在認知心理學上,有著名的人工概念形成實驗(81卡片問題)和證真證偽實驗(四卡片問題)。概念並不都是來自書本或老師,那種知識不是你的,有段時間不用,就會「還」給老師。


概念的形成是人利用現有和已知的信息來主動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設,並對每個假設經歷「失敗-更換」或「成功-繼續」的考驗的過程,這麼來的知識才是你的。


自然概念的形成高度依賴原型的存在,但在虛擬和抽象的金融投機界,新的發現則需要更多依賴用人工概念建立基礎,諸如艾略特波浪等。


創設人工概念的能力是在無規律中抽象提煉出規律的能力,而找到證真證偽方法的能力則是對既有規律進行篩選的能力。


這兩種能力的反覆使用,其實就構成了人類探索發現客觀世界的基本過程——猜想與反駁。


可能某個人工概念甫一形成,是幼稚的,抑或其實前人早就提出過的,這無需在意。以這種方式獲得對客觀規律的認識,絕對是非常自覺主動和非常高效的。


其實我們看書學習,就是用別人的間接經驗,來檢驗自己的人工概念的過程。


為什麼有些人只要看到書上的一小部分內容就可以大體獲得書的思想精髓?就是因為在他腦中進行的是創設-驗證(或猜想-反駁)的過程。


而另一些人,則是看完整本書都可能沒能感覺學到什麼(創設出了問題)或看完整本書「學到」的卻是令作者都意想不到的念頭(驗證出了問題)。


驗證很重要。


索羅斯推崇卡爾·波普為自己的精神導師,尤其是卡爾·波普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猜想與反駁》這兩部作品的重要概念在索羅斯的著作中多次出現。


在《金融鍊金術》中他就提到了提出假設和檢驗假設的方式來糾正投資決策過程中的偏離,反對無法驗證的斷言式解讀。


13、世界統一於你


對應於基本面(這裡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基本面)信息的開放性和無限可擴展性,也為了能實現多品種研究和多品種組合交易。


從效用角度,那種以點帶面的、牽一髮動全身的對世界的理解,是個人交易者應該具備的。這不是那種看豆粕是豆粕,看螺紋是螺紋的境界。有個詞叫「融會貫通」。


作為能量和精力有限的個人交易者,追求多快好省是揮之不去的衝動。如果時時糾結於投入和效用之間,估計也搞不好。


所以如果他的思維方式本身就已經習慣於充分整合大腦中已有的信息和技能,那他在與其他交易者的競爭中就很有優勢。這能力也不是靠勤奮能補。


也許你願意用別人喝咖啡的時間去看書或百度,但問題是你首先要知道需要搜索什麼?最怕找不到問題。


記得中學有什麼數學建模競賽。套用這個概念,你得有能力把複雜的現實世界抽象成一個有結構、有開關、能提出問題、能付諸解決的模型。


發現、概括、歸納問題的能力決定了成長的速度。


不過悲催的是,90後的成長環境就是家長代寫作業。他們從小已經被培養成只關注答案。我也很奇怪為何有些人對於那些「製造」問題的方法避而遠之。


科學研究總是在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製造更多問題,總對那麼多未知(暫時)無

計可施。


中國的知識體系倒是很少提問題,它們總是苦口婆心地告訴你世界是怎樣的,你應該怎樣做。中國人天然對問題多答案少的狀態缺少安全感。


所以兩千年也就這樣,先秦的理論現在還非常有用,我們其實不是說這些知識有多前位、古人多聰明,而是證明了所謂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靜態的、封閉的、無力進取更無法自我超越的文化,如同活化石。


後人只是在不停地批註、校勘、訓詁、考據、整理、補充,就是不能超越!


我們學西醫,根本沒有必要再看維薩里的《人體的構造》(近代解剖學奠基),並且即使這本書當年就失傳了,也不怕(當時很多人已經在做類似的事情,比如達文西)。


但我們學中醫,不能不看《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並且據說《黃帝外經》失傳了、麻沸散也失傳了,我們整個外科居然就消亡了,敢情幾千年不但沒超越,很多領域還在做減法!


發現問題的速度決定了進步的速度,對一個文明如此,對一個人也如此。可能言辭多有偏頗。


但可教與不可教,其實就聽聽他所思所想所關注的,是不是符合正確的「格物致知」之路。或有很多人,他們腦子裡也是一堆的問題,但其中多數是困擾、糾結。


困難是不怕的,如果你的問題可以分析,可以驗證,可以有可操作的處理與應對,可以有可重現的效果檢驗,那麼才存在在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前進的可能。


錯誤的想問題的方式,還有就是錯位。


在中國的馬路上,有一種人的行為方式我覺得遲早要付出代價。這種人當橫穿馬路的時候,先看右前方,直接抬腳往前走,勻速直線運動,很淡定;走到快車道以內了才偶爾看一下左側,或者一直就不看左側,過中心線的時候,倒開始看左側了(沒看明白嗎?想像一下車流來向)。


不論是一個人過馬路,還是邊打手機邊過馬路,還是結伴過馬路,甚至懷抱嬰兒過馬路,都是這種行為方式。我從做騎車人到做開車人,對此類路人煩不勝煩。

如果統計一下,估計這樣的路人占總數的3/4以上。這類行為的本質是以自己的慾望(需要、目標)為中心的思維方式,而忽視了環境和條件。


我本人穿馬路基本不走斑馬線,但我絕對是先看左側,過中心線之後看右側,時而停時而跑,很不淡定,無論是停下來還是快速通過,都是為了抄近路時減少對車流的影響。

這是以環境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把自己的慾望建立在環境條件的具備基礎上。


大多數人過馬路的行為方式放到投機市場中,就是放錯了貪婪和恐懼的位置,在應該自信的時候自省,在應該自省的時候自信。


比如假若眼下是價格滯漲的時候,頭部隨時可能形成,如果有多單,自然要考慮如何減倉出場;如果想進空單,自然要考慮如何逐步開空。哪怕這次回調可能只是幾天或幾周。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你趕緊備點應急預案吧。但有些人會糾結於幾個月之後的是繼續上漲還是漫漫長熊。


有些人暫時還沒有令自己滿意的系統,還處在摸索階段,就開始想萬一我這種做法碰到逼倉行情怎麼辦?碰到黑天鵝怎麼辦?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都一命嗚呼了,我這行嗎?呵呵,先想想腳下這條溝怎麼過再想下座山怎麼爬好不好?


另外還有一種非常有害的誤區是:我是學這個的,所以我只需要研究這個就行了,其他的東西學了是浪費時間。真的沒用嗎?


不要割裂客觀世界。


人類中最初的學者,是那些對所有事情都感興趣,對所有事物都研究的人,比如亞里士多徳。


學科的分野,是在學問本身不斷龐雜的情況下,個體精力所限,才走向專業化分工。


但另一方面,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還是人文藝術領域,交叉學科依然是最容易找到新突破的熱點,說明這種人為割裂,並非人類知識演化的真實方向,人類知識一直處於從分析到綜合(不是從綜合到分析)的循環前進過程之中。


在創新競爭中,誰擁有跨學科的思維、視野、資源整合能力,誰就最容易勝出。


我覺著只有精力所限,才可能在深度和廣度之間擇其利大者為之,用深度去換廣度或用廣度去換深度。否則,如果現成的機會來了,你不去學,那是浪費。很多學習並不是只有抱著書本啃一種方式。記得國外有人提出一種新的衡量生命長度的方式,就是思維時間。


在走路、開車、吃飯、上廁所、排隊、開會、睡前等等這些時間裡,你可以選擇想一些探究事物規律的事情,也可以想一些好笑的故事,也可以想哪個人的八卦,也可以想下一步應該怎麼怎麼去整另一個人。


這些時間用好了,就是學習。


沒有電腦沒有筆,可以用愛因斯坦那種思想實驗的方式來研究事物規律,用我前面說的,窮究機理,避開或然性,肯定有用。


現在有pad有phone,其實隨路查個資料也不難。


最好的學習過程,就是在解釋一個個現象,解決一個個問題中完成的。


我相信每個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機會接觸到各種領域的現象,碰到各種領域的問題,所以如果你願意,當然可以對各種領域都有相對專業的認識。


只要你一生一直如此學習,那種深度和廣度的衝突也不會如此強烈。只有那些臨陣磨槍的人才會覺得深度和廣度實在無法兼顧。


如果你對現象沒有好奇心求知慾或選擇沒專業含量的解釋,對問題能避則避選擇沒技術含量的解決方式,那再多吃幾年鹽再多過幾座橋,依然對客觀規律不甚了了。


腦袋裡客觀規律少了,主觀臆測自然就多了。


還有一種認識:那些不能考證不能幫我賺錢的書都是無用的,來點實際的吧——就是講怎麼賺錢的方法的書。


我覺著理念的東西是提綱挈領的,具體的技巧的東西,應該是發揮各人創造力。理念的東西,錯了就可能走彎路或永遠走不到目標上。


而且,這種認識的還有一層潛台詞就是:學習是為了考試,學習是為了給別人看,那麼不考試的時候,沒有老師或領導要求的時候,沒有賺錢養家壓力的時候,就不用學習,就不用看書,就不用窮究客觀規律了。


但是人人的時間都是一樣多的,如果他學習的少了,什麼會多起來?也許那些勾心鬥角或攀比耍酷的念頭就會多起來。


人類的知識那麼多,價值觀與方法論也很豐富,但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幫你到達彼岸。


如果你選擇把自己的生命投入無價值的方向上,也許背後的本質是你對另一些知識無法消化,但你的心理防禦機制會給自己一個合理化解釋,而避免承認自己的無能與愚蠢。走在錯誤道路上的人一般都是心理狀態良好的。自負為表自卑為里,往往如此。


本章節的意思表明有些東西就是不好,或者還不夠好,思維方式就是有高下之分。探究基本面和探究事物客觀規律對主體的要求是一致的。


我們要有良好的探究事物客觀規律的習慣和思維方式,對一切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是一種好的學習狀態,但還要善於歸納問題,還要有正確的思考方向。


回到主題。當具備這種能力或習慣的時候,作為經常宅的個人交易者,我們也不會在品種面前茫然,我們自己就知道研究框架是什麼。


看豆粕,我們可以看到大豆和豆油,我們可以看到雜粕,我們可以看到油菜籽 、花生、葵花籽、棕櫚油,我們可以看到食品工業和餐廚用油的區別,我們可以看到三聚氰胺是如何進入飼料替代高蛋白粕的(而不是像普羅大眾想的那樣被摻到奶里),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在二戰後為了尋找蛋白質來源不遠萬里來到巴西讓大豆適應了熱帶種植,我們可以看到養豬是如何從地瓜泔水的農戶飼養過渡到配方飼料的規模化飼養,我們可以看到國產豆和轉基因豆的替代與競爭,我們可以看到大豆蛋白和玉米蛋白以及小麥蛋白中胺基酸比例的不同導致的配方修改的門檻,我們可以看到豆粕的蛋白質是上好的微生物培養基怎麼可能長期貯存?我們可以看到巴西的田野大多是缺乏灌溉系統的緩丘,我們可以看到當化肥成本提高的時候能與根瘤菌共生的大豆比玉米更能吸引農民,我們可以看到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對熱帶季風氣候影響之大及不確定性……


這涉及到上游、下游、相鄰行業的競爭與替代、潛在新供給、潛在新需求……這涉及到植物學、農學、氣候學、營養學、生物化學、歷史、經濟、以及一些產業鏈中的操作實務知識……


研究框架的建立是否完備,基本就是由主體的知識結構的完備程度決定了的,但更重要的是,若你是個人作戰,你不可能在每個時刻面面俱到,你還要有能力在不同的時點上把你的研究重點做個轉換和取捨。即使你是看研究報告來獲得信息和靈感,那麼公開的研究報告,為何不同人看了會有不同的應對?


消化利用的深度,還是依賴於主體的知識結構。


14、信息饑渴


每個人在與外部世界的互動中,關注的側重點是不同的,他的內在動機是不同的,最擔心(恐懼)的事情也是不同的。在這方面,九型人格的分類體系比較有參考價值。


一個基本面分析者的最佳狀態是,他是關注事物本身的本質、結構、信息、因果。這方面他掌握地越多,他越淡定越踏實越平和。我認為這是在研究中一種最純粹的狀態。


與之不同的是,有些人可能更關注事情的結果,他收集信息是為了解決某個特定的問題或完成某個特定的任務。


還有些人可能更在乎自己關注的東西是不是能在與他人的交流中獲得一種優越感。其實在打基礎的時候,是不應該對了解事物的動機有太多功利主義的。這會讓學習者在精力投入選擇上斤斤計較。


這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何生命的絕對長度相同的情況下,知識的積累和對事物的理解,最終人和人之間會有天壤之別。


如果碰到一個現實問題,我們一開始能想到的總是問題相關的事情,我們通過熟人、網絡、書本等多種方式收集信息。比如高原反應。


可能多數人他只需要知道高原反應是怎麼回事,有什麼症狀,怎麼預防和處置。網上這種信息不少。


但有些人會對同一個問題作多次搜索,從不同的角度。他可能就因此看到了更多人的討論。但這可能還不夠,他對於看到的一些還不夠明白的事情繼續搜索,於是他有機會接觸一些和問題無關的知識,他只為把這事搞得更通透。


這還不夠,他會因為這次搜索,建立一個局部的知識框架,在以後的經歷中,他會把有些事情對此做關聯;並且在以後的經歷中,如果遇到別人的反駁或者自己的反省,都會擔心自己的知識是不是又不夠了,而不是懊惱別人怎麼超過了我。

這部分更重要,因為他的知識的積累在時間上可以持續很久。


這種對了解事物真相的渴求,我稱之為信息饑渴。


基本面研究,或者說所有研究,都是對事物本質和真相的一種接近,只有以這種純粹的動機,才能在生命長河中,不怕孤獨寂寞、不以之為枯燥無聊,持續積累,最終獲得厚度。


在九型人格分型中,5號擁有最強烈的信息短缺恐懼症。不過5號在這個國家屬於非常稀缺的一類。當然,我不認為別的類型就無所作為,強烈的成就動機驅動下,依然可以通過勤奮和刻苦,而在知識的積累上超越別人。

15、洞察力


心理學家有時會做一種事情,就是把一張圖給你,過會兒讓你複述看到的東西。或者給你兩張內容很多的圖,讓你說出它們中有哪些區別。


這就是一種觀察力,反映大腦對信息的記憶、整理、比對的能力。這對基本面研究很重要,能找出越多的區別,說明大腦能發現越多的特徵。


就好像,在同樣的時間內,有些人看到一個人,會說這人長得太漂亮了,但是再多也說不上來了;另一個人,會說她是鼻子長得漂亮,或眼睛長得漂亮。顯然後者能看到內部結構,能在細節中歸納特徵。


職業訓練能造就這種差距,比如整形醫生眼裡,甚至能看出骨骼長得是否恰到好處。如果某個人從小就對細節和結構漠不關心,他的觀察力肯定會逐漸下降。


青蛙對靜止不動的食物是看不到的,哪怕它快要餓死了。但它卻對飛行中的食物非常敏感。人類看不清飛蟲的飛行軌跡,青蛙卻可以迅速發現、準確命中。


這是一種有明顯缺陷的能力,但對青蛙來說,這種能力比人類這種什麼都能看到的能力,更有利於它們的生存繁衍。在基本面交易中,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觀察能力才能幫到自己?


基本面信息往往知道的又不是你一個人,如果只能從表面提取信息,得不到多少對交易有價值的內容。所以我們不但要有起碼的觀察力和好的觀察習慣,更需要有一種洞察力——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面對基本面交易,我認為個人交易者需要的洞察力最重要的是動態洞察力和邏輯洞察力。


動態洞察力其實就是一種「蛙眼」,是對事物的變化的敏感性。


青蛙對靜止物體完全視而不見,而我們對基本面的靜態部分,比如供求關係,不能一無所知,但一定要明白:供求關係的總量(或絕對量),往往是年度或季度確定的,而且是公之於眾的,在一個短的時間跨度內,可近似認為不變,若市場對這樣的供求數據有反映,則一定老早已經反映過了。


市場其後的動作,一定只會對變化部分有反應,而對存量就是視而不見!


對於精力和資源有限的個人交易者,若具備如青蛙般的敏感的捕捉變化的動態洞察力,他就很容易在紛繁複雜的信息中直接以變量提前找出有價值的交易指引,跳過基本面研究所需要的全面求證步驟,獲得和機構或技術分析者相似的交易效果。


這不是偷懶,而是把注意力放到最需要的地方。此時交易者對存量數據的「視而不見」,其實是以對該品種的歷史的持續(不錯過關鍵時間窗口)追蹤為前提的,哪怕這種追蹤是斷續(平靜期可以擱置)的。


試想,如果該年度或季度一直都沒有過追蹤,那麼一個數據的出現,你又怎麼確定它依舊在原來的市場預期之內,還是已經和原來有了明顯且出人意料的變化?

變量和存量都是相對概念,是需要相互參照的!


失敗的基本面交易者,往往分不清輕重,即使他是追蹤的,很勤奮,但當一個數據或事件出現,他對變化部分和對原來的情況給予同等程度的關照,糾結於存量的性質,或糾結於原來的經驗。這次豆類的收割行情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減產是確定的,供需缺口基本沒有變化,但收割帶來的新增供給就是9月不同以往的變化。


若迂腐地認定極低的庫存消費比就能拉動行情繼續向上,或認為豆類會像2010年棉花那樣是個超級行情,新棉上市也無法阻止上漲,這都是看不到事物的變化和區別。


人和人就是有這麼多不同。這種能力也反映在學習中。


比如,看到別人做演示。有些人,聽不了幾句,就會急著下結論,說,「哦,這不就是我以前知道的那個方法嘛」。


若是這種想法,他必然不會繼續專心看別人的演示,最終在這次經歷中學不到東西。


另一些人,即使看著很像之前看到過的某種方法,他依然會繼續耐心看下去,因為他關注的是這次這個人做的和自己之前知道的方法有什麼區別。這就是關注變化。


多少總是有所區別的,他耐心看下去並關注到了,那麼他就沒有浪費這次經歷,學習到了新東西。


看書也是這個道理。我覺得,人際交往,宜求同存異;而學習研究,宜求異存同。這是一種能把生活經歷變成學習和積累過程的一種能力,也是會在最終決定他與別人的人生厚度的不同。


邏輯洞察力,是一種透視眼,是看到事物相互關聯的能力,是看到事物內部結構及其邏輯關係的能力。


比如,2010年9月,橡膠市場在高位出現了大跌,當時傳言證監會對某期貨公司的客戶進行了處罰,大概意思是其實際控制的關聯帳戶的持倉超過了限額,罰款並限制其交易。相關媒體對此事進行了確認。


當時橡膠的位置正處於26000的強的歷史壓力位下,市場也有分歧,但奇怪的是,這次大跌之後,橡膠並沒有繼續按頭部形態演化,反而穩住後上漲了,而且這還是國慶長假之前。


形態、事件、時間點,中短期因素綜合來看,似乎下跌是行情阻力最小的方向,那麼一定是一個更本質更強大的因素阻止了它的發生,於是,各因素的強弱排序就暴露出來了。


在所有品種中,橡膠因為有這次處罰事件,我覺得讓我看清了它的面目,所以我願意用剩餘不多的可用資金繼續買它,即使帳戶的隔夜風險敞口超過60%,我也依然淡定(這也和當時的大環境有關,但不選別的而選橡膠則和這個事件有關)。


最怕沒有事情,有突發事件是分析行情的最好契機。


在2009年初原油、2009年尾杜拜債務危機、2010年中的棉花、去年夏末的油脂、今年豆粕在8月美國農業部報告出爐時的表現,都是關鍵位置上事件考驗行情的例子。


總結起來就是該跌不跌必漲,該漲不漲必跌。


以上的例子並未涵蓋邏輯洞察力的全部涵意。全面找到事物的影響因素,並能理解它們影響事物的方式。


前者可謂是胸中有大棋局,但後面一句更是關鍵。


在主觀判斷中,人腦可以把各種影響因素綜合考慮,這個過程可能非常迅速,在潛意識層面完成,最後以一種直覺的方式呈現出來。


就好比見到某人就感覺這人心懷叵測,可以最初的時候先有了感覺,但還說不出所以然。


但如果某人就能做到很快把個中利害關係說出來,猜測其意圖,這種從直覺升華到理性判斷的能力,就是一種強大的邏輯洞察力。有個成語叫「審時度勢」。


我在以主觀判斷做期貨的時候,常有這樣的感覺——做期貨就像玩殺人遊戲,結果沒出來之前,一切都是模糊的,不確定的。


做平民就是在蛛絲馬跡中尋找到殺手之所在,不被殺手的有意誤導和其他平民的無意誤導所影響,要能在表面的語言下判斷這是一個糊塗的平民還是一個潛藏的殺手,並能找到理由去說服其他平民(在期貨中就是說服自己)。


你若來來去去只有一句話,我不是殺手,我就是覺著他是殺手;或者眼裡只有殺手,把反對自己的平民也看成是殺手,即使你猜對了,你也不可能是個好玩家。


在工業和科研領域,有一個概念叫「反向工程」(也叫「逆向工程」、「逆向研發」等)。我們拿著敵軍先進武器的殘骸,去研究它的工作原理;或我們拿到競爭對手的產品,去模仿它的專利技術,就是反向工程。


最常見的反向工程是把機器語言反編譯成彙編語言,來研究軟體的執行邏輯。還有在醫藥領域,從成品出發,推斷其合成前體。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反向工程」其實也是一種觀察能力和學習能力。


我們聽到一種理論、看到一種方法,能否把它解剖還原成基本結構?


在期貨圈裡,有很多高手,也有很多機構,他們的手法和理念,未必你有機會詳細接觸,那麼憑著支離破碎的線索,能否拼湊出有價值的內容?這同樣需要前面說到的邏輯洞察力。


很多時候,同樣的現象或事物,不同的人就可以看到不同內容。


在人類的科學發現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白川英樹就是在自己研究生的實驗廢物中找到了製備高結晶態膜狀聚乙炔的思路,並為最終實現鹵素摻雜的高導電性聚乙炔薄膜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在當時,整個日本沒人能看到白川英樹的研究價值,還是到了美國才找到合作者。


放在交易中,這種能力,不但在基本面分析中很有用,在程序化研究中一樣有用。我們在研究和分析中會得到很多尋常的現象或錯誤或廢品,也有大量別人製造的看似尋常的無價值東西。但真正有價值的發現其實就蘊藏其中。


我曾聽到有分析師在今年三月底的時候談PTA的展望,但是這是一位經常表現偏多思維的分析師(這次也不例外),理由是PX緊缺價格高企,對比當時的PTA期貨價格,生產PTA已經是虧損,因此成本將支撐PTA的價格。所以她的策略是多近月空遠月。


但是她的數據只是證實了我看空PTA的依據。我當時的觀點就是,期貨深度貼水不改變價格運行方向,而正向套利當時時機不成熟,容易反受其害,不如直接單邊做空。


雖然從事PTA研究她比我資格老多了,但我在去年就做過PTA的套利,吃過虧,也想了原因,我沒放過這個虧。


在2012年3月的時候,整個PTA的上下游和投機者對未來產能暴增與需求萎縮還沒看透,或者說還沒徹底絕望,但這些數據正在迅速地在圈內傳播,處於悲觀預期逐漸形成和強化的階段,由於這個變化對應於是整個產業鏈幾年的景氣循環,所以其預期強化的級別是非常大的,不是幾周,也不是幾月,我就此認為,在期貨上有大量的做空需要還沒充分釋放。


而且,由於前期PTA的生產利潤都很高,產能利用率很高,各廠家存在競爭性生產,都是以比實際需求更大的產量試圖去擠占競爭對手的市場,因此我認為產業鏈中的做空需求並非都是出於遠期的悲觀,還有非常大量的是對眼下保值的需要。


綜合來看,做空的規模會導致資金選擇最活躍的合約(當時是9月),做空是為了緩解眼下的庫存壓力會導致資金選擇最近的合約(當時5月流動性已經很小了,只能是9月),這些力量會抵消PX的支撐,何況,PX的價格高企是過去和現在,未來的價格走勢未知,一旦PTA限產,PX需求也會下降導致跌價。


這就是我的審時度勢,我認為只能等到1月是主力合約,9月成為次主力合約的時候,可能才是正向套利的時機。


結果證明我對時機問題的判斷是正確的,PTA在其後的單邊下跌中,若以最低點算,反而近月比遠月多跌了幾十個點,總體價差基本沒有大的變化,若按照這位分析師的策略來做,完全是浪費了這麼大好的行情。


但我也得感謝她及廣大分析師為我們提供的大量客觀數據。這可能也可以解釋為何優秀分析師很多不能直接轉化成優秀的交易者的原因(我並不把自己定位為分析師,我只是一個分析能力很強的實戰份子而已)。


後記


很多人,交易人士,也有志於逐漸形成自己的交易理念或交易哲學,具體點說,就是交易系統。並且不管最終呈現的是什麼,多少有點敝帚自珍。


我想起牛頓說過,自己不過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孩子。我覺著,一個人的交易系統是否根植在現有的成熟的思想體系上,也就是找到巨人的肩膀,很重要。


因為我們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再去檢驗我們的系統的基礎,是否科學合理;還因為我們迫切需要從前人的經驗成果中汲取營養。


很多理論,如果不考慮前提,是可以有一個完美的論證的,最著名而典型的就是黑格爾的辯證法體系。


所以,評價一個體系有沒有價值,不能光看這個體系本身的華麗,更要關注其基礎和前提的可靠。


有些值得懷疑的構建交易哲學的方式:一種是憑空杜撰,某種全新的理論,在驚嘆之後,不妨看看它是不是無根漂萍。


一種是大廈建立在流沙上,比如建立在某些神秘主義知識上,如易經、禪論、星相等,試問幾千年來它們在人類發展中的貢獻都不能脫穎而出,憑什麼相信它們在這個領域就能勝出?


再一種就是嫁接,嫁接不同於根植,嫁接需要對接穗和砧木進行處理,是生硬的,是削足適履的,有些人會把自己的理論嫁接到一套現成的理論之上,以證明自己的理論的正確,以求心安和他人的認可,但作砧木的理論的提出者恐怕都無法理解自己的理論怎麼就能生髮出那樣的怪胎?這多半不是嫁接者的理解有誤,就是別有用心以造噱頭。


本文不是一篇談論交易技術的文章,雖然在表述時也會透露一些技術層面的事。

本文著力探討個人基本面交易者的自我塑造之路,是我這麼些年來在基本面方向上成長的體會的集大成。


在我的人生中,這是對一個時代的告別,因為我已無法局限於原來那種廣義基本面的交易道路了。甚至更久遠之後,很多體會也會逐漸淡漠。


但寫下來,至少可以讓很多人知道,有這麼一個樣本,他以個人之力用基本面獲得了相對理想的收益風險比,而他,是這麼看待基本面的。


我得慶幸自己自幼就不局限於某一具體的學問,而是廣泛涉獵於當世之顯學。


求知主要是為了滿足了解客觀事物本身的衝動,倒遠離了考試或考證的目的。


並且在早年更多的是受自然科學的薰陶,這種思維訓練還是需要有「童子功」的;在後期則更多思考社會科學的問題,這一領域需要對社會的體驗感觸和人生閱歷。兩個方向的順序恰到好處。


我好奇但不勤奮,專注但欠刻苦,思考是我的生活狀態,但看書不是(這不是好事哦)。


知識的積累與生髮,在於我成年以後,更多的是利用閒散時間的思考,少有系統學習的時間。


文中談論的很多具體的原理(具體原理:如孢子理論、反射理論等),多是入行後的邂逅(或見網上談論、或見朋友談論),而非主動求取。


但期貨實踐最初卻是在孤立的「實驗室」完成。若非知識結構的完備性和思維方式的科學性,萬不可能在既無系統書本學習又無他人間接經驗借鑑的情況下,居然闖出正確的生路(而且是個人交易者極少成功的基本面分析與交易方面)。


當我離開那個「實驗室」之後,立刻就遇到和我不一樣的賺錢方式,他們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不可取?


幾年過去了,就像當年魯迅去異鄉走異路為尋異樣的人,而我的收穫是轉一圈後發現,刨去能力、資源、機遇這些非主觀能動部分,我的研究方向和思維方式是符合要求、合理正確,並有自己的特色。正因為如此,我才有膽寫這麼一篇文章而不擔心誤人子弟。


真該感謝年少時那些不為考試與考證的閱讀。在中學的時候一次在書店裡偶然翻到一本非線性數學的書,第一次聽說當然好奇,翻翻而已,但從此非線性科學在我的知識結構中就留下了位置,其後的積累,無非是不斷把與之相關的內容填充進去。


很多事情同齡人也都做過,也許區別在於是否把一種知識放到現實中去使用、體會,然後在頭腦中重新整理、歸檔。


知識如果無法在現實中被使用,那就不能算真正屬於你。現在我們在網上可以看到許多高手的指點,或在身邊獲得老師的指導,不過在那個信息閉塞的年代,一個中等城市裡面的工薪之家,一切只能在盲目的摸索中野蠻生長,不過這也不全是壞事,現在的教育環境很少有這種獨立思考的氛圍了。


若非依靠獨立思考來理解事物已經成為一種本能,如果一種原理必須要被別人告知之後才知道,沒看到書的我恐怕早在市場上被淘汰了。


也許我的路無法重複,但多少可以借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