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剛上高中,就被確診抑鬱症,作為家長我該怎樣幫助他

我說精神 發佈 2021-08-03T07:58:04.916261+00:00

對於患病的抑鬱症未成年人,我想家長最重要的一定是情感的支持,充分的理解,不要抱怨,更不要要求孩子「堅強」。

這是一位網友的問題,相信也是很多有同樣問題家長的疑問。對於患病的抑鬱症未成年人,我想家長最重要的一定是情感的支持,充分的理解,不要抱怨,更不要要求孩子「堅強」。去治病,病好了孩子當然就會回歸原本的樣子。

想要幫助他,要先了解它

高一的兒子患抑鬱症,相信沒有人能沒所謂,可說到如何幫助他,想必我們在網上已經得到很多辦法和所謂經驗,那真的適合孩子嗎?我覺得可能性非常小。

抑鬱症作為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雖然有著共同的症狀表現,但實際上也存在巨大的個體差異,即使住院治療,醫生也會根據你對藥物的不同反應去調整藥物種類與藥物劑量,倒搬別人的所謂經驗,真的可能有效嗎?那真是經驗嗎?


從醫學的角度講,抑鬱症雖然復發性較高,但總還是一種發作性疾病,治療單次發作後是完全能夠恢復所有社會功能的。而未成年人的性格特徵存在高波動性,情緒本身容易波動,缺乏應對心理危機的能力與經驗,所以,獨自面對抑鬱病魔的時候,當然需要家人的理解和陪伴。可現實卻是很多家長根本不理解孩子的抑鬱症,甚至不認可孩子患病的事實,將之理解為單純的睡眠問題,或者簡單的厭學情緒。將寶貴的治療時間浪費在看心理諮詢,看中醫調理,甚至去看「外病」也不願意到醫院看醫生。

所以我說「想要幫助他,要先了解它」!千萬不要像我遇到的有些家長那樣,一味的要求孩子「堅強些,再堅強些,再堅強些」,最終除了將孩子推向更深的深淵,沒有任何幫助。如果堅強些就能克服抑鬱,那抑鬱症又怎麼困擾整個人類社會呢?

說到理解它,先來說說家長怎麼看待孩子患抑鬱症的病因?很多人會問我,「我的孩子吃的好,穿的好,成績也好,每天開開心心,怎麼就突然抑鬱了?什麼愁事也沒有啊」,這樣的疑問存在於很多家長心中。但實際上抑鬱症並非單純的心理問題,有些患者可能是因為一些社會心理因素,有些則沒有人要能夠確定的病因。如果要說孩子患抑鬱症潛在病因,我覺得遺傳因素,生物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才最終造成罹患抑鬱症的事實。

另外,很多小患者可能不願意上學,家長認為是「厭學」,但患病後,抑鬱症給孩子實際帶來了很多負性改變,記憶力變差,注意力集中不起來,理解問題變慢,思考問題變笨,讓他們維持高強度的高中學習生活,哪有那麼容易?勉力維持,只能讓患者越來越累,越來越辛苦,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消極。所以,很多抑鬱症患者,尤其是中度、甚至重度抑鬱症的患者,是難以維持正常工作和學習的。

給抑鬱症小患者的一些建議

積極的去治療,抑鬱症完全可以治癒,甚至治癒率還不低,只是難點在控制復發。但越是治療及時,越是遵醫囑維持治療的徹底,再次復發的幾率就會越小。目前研究結果表明,首次發作治療及時有效,症狀完全緩解後堅持6~8個月的維持期治療,再次復發的幾率會小於50%。

另外,關於患者自身,完全也有努力的方向:

1.千萬不要給自己制訂一些很難達到的目標,正確認識自己的現狀,正視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擔任一大堆職務,不要對很多事情大包大攬 ,

2.可以將一件大的繁雜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據事情輕重緩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而心灰意冷 ,

3.嘗試多與人們接觸和交往,不要自己獨來獨往,

4.儘量多參加一些活動:嘗試著做一些輕微的體育鍛鍊;看看電影、電視或聽聽音樂等;講演、參觀、訪問等社會活動,


5.患者在沒有同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決定,如調換工作、結婚或離婚等 ,

6.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然後分析、認識它,哪些是消極的,屬於抑鬱症的表現,然後想辦法擺脫它。


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自己去努力了解真正的抑鬱症,來自醫學的抑鬱症,而不是隨意聽信別人的所謂經驗,這個世界太複雜了,總有人或自以為是,或處於好心的「幫助你」,可抑鬱症畢竟是醫學疾病,非醫學人士又能懂得了多少呢?哪怕是康復的患者,又有幾人可以「久病成醫」呢?

#健康科普排位賽##慢性病那些事##謠零零計劃#@中國CDC精神衛生中心@頭條心理@健康真相官@頭條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