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為什麼暴露出那麼多缺點?許世友總結了三個原因

柳州反邪 發佈 2021-08-03T08:04:16.521021+00:00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最大規模的一次作戰,即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最大規模的一次作戰,即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在這場歷時28天,短暫而激烈的邊境局部戰爭中,廣州軍區前指和昆明軍區前指分別指揮所屬部隊,在廣西和雲南當面,給予了越軍沉重打擊,據不完全統計,共殲敵57169人,攻克包括3個省會城市在內的主要城鎮24個。

這一仗,實現了軍委戰前制定的作戰決心,那就是「以15-20天時間,力爭殲滅越軍3-5個師的兵力,摧毀越軍在邊境地區的防禦體系和軍事設施。」,打出了國威軍威,具有及其重要的歷史意義。用鄧小平同志的話說,「對越自衛還擊戰,在軍事上、政治上都得到了勝利,不僅對於穩定東南亞局勢,而且對於國際反霸鬥爭,已經起了重大的作用,將來還會起作用。」

在充分肯定此次作戰取得的重大勝利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通過戰爭實踐的檢驗,證明我軍在軍事工作、政治工作、後勤工作各個領域都存在不少的問題,在編制體制、武器裝備、平時訓練、組織指揮、戰術運用、戰鬥作風、後勤保障諸多方面都暴露出不少的缺點。

在作戰計劃方面,所擬制的計劃方案不切合實際情況,有的和當時的敵情實際嚴重不符,相差很大。比如在殲滅高平地區越軍時,原計劃以7個師的兵力在3到5天,最多一個星期的時間內全殲該敵,結果先後投入了11個師的兵力,打了28天,直至撤軍完成,也沒有能夠徹底肅清殘敵。

在組織指揮方面,有的指揮員機械呆板地執行命令。比如擔任向復和背後穿插的125師373團,當前進途中遭敵阻擊時,只是等待拔掉了釘子之後再往裡插,而沒有按照「關門」的意圖,靈活變化戰術。當正面打不下來時,沒有組織兵力迂迴到側後去打,也沒有選擇迂迴道路繞過去向縱深穿插,從而導致部隊擁擠在山谷里,不僅傷亡了300多人,還被迫撤回國內,嚴重影響了部隊士氣。

在戰術運用方面,有的分隊戰術水平低,戰鬥隊形密集,不善於利用地形地物,增大了不必要的傷亡。 比如379團6連3排攻打那昆西南高地時,排長不組織交替掩護,利用地形地物分段躍進,而是指揮全排一窩蜂往上沖,部隊上到半山腰時,敵人明暗火力點同時開火,排長當場犧牲,全排傷亡17人。487團2連攻占536高地之後,兩個排擁擠在一條40米長的塹壕里,被越軍3發迫擊炮彈造成13人的傷亡。

在兵種協同方面,有的合成軍指揮員不懂得兵種知識,不能根據地形、敵情的特點,正確的賦予任務和組織協同動作。比如43軍坦克團奉命協同陸軍第126師376團執行東溪地區進攻戰鬥任務,合成軍指揮員為了讓步兵在坦克上坐得穩,人員和武器不掉下來,就採取了最直接最簡單的用背包帶固定的方法,但卻沒有考慮到遭敵襲擊時的戰術動作和協同方法,導致在那崗附近遭到越軍交叉火力射擊,短時間內即傷亡80餘人。

在戰鬥作風方面,有的幹部戰鬥積極性差,畏敵怯戰,放棄指揮,逃避戰鬥。比如162師484團3營2月25日在北上班羅途中,於班姆南側無名高地遭到越軍阻擊,在敵人猛烈火力壓制下,面對部隊建制混亂的危險局面,副團長和營長先是束手無策,趴在田坎下不敢動, 後來又丟下部隊不管,帶著身邊少數人各自撤走,造成了傷亡101人的嚴重後果。

在編制體制方面,平時執行滿編的甲種師和簡編的乙種師兩種編制,乙種師臨戰擴編為甲種師,需要補充近一倍的兵員和提升大批幹部。這就使得補入的新兵多,提升的新幹部多,部隊新成分的大量增加,頓時顯得骨幹力量薄弱,從而導致技戰術水平有限,軍事素質不高。乙種師平時每年訓練時間只有一個月,上戰場之前又匆忙補入大量新成分,這樣新組編起來的部隊戰鬥力,明顯會受到相當的影響。

在武器裝備方面,以步兵分隊為例,自動化程度太低。一個9人制步兵班裝備3支56式衝鋒鎗(正、副班長和戰鬥小組長各1支)、4支56式半自動步槍、1挺56式班用輕機槍,在火力強度和持續性方面均不如同等建制的越軍(裝備衝鋒鎗、輕機槍、火箭筒和榴彈槍),因而在戰鬥中尤其是作戰初期,吃了不小的虧。

在後勤保障方面,有的部隊初戰缺乏經驗,忽視了安全警戒,以至於失去後勤保障。比如執行高平戰役北線穿插任務的121師,由於對越軍的作戰特點不夠了解,對越軍慣於襲擊後勤認識不足,以為只要前面的部隊打過去了,沿途的敵人就被消滅了,後方也就安全了。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師和各團的後勤都被安排在本隊後面跟進。由於缺少警戒力量,後勤出境之後連續遭到越軍伏擊和襲擊,導致攜帶的物資損失嚴重,因此使得部隊在第一個星期的戰鬥中基本上失去了後勤保障。

面對作戰中暴露出來的大量問題,廣西方向戰役最高指揮員、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在戰後總結時,歸納出了三個方面的原因。許世友指出:我們軍隊快30年沒打仗了,這是最大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我們過去也都是在北方作戰,南方作戰從我們到下邊的同志,都是不熟悉的,沒有打過嘛!它的那個地方十月份以後是旱季,五月份以後是雨季,這是地形和氣候特點。再就是幹部大量的變動,從下層提到中層,中層提到上層,這也是一個問題。很多缺點,都是在這些問題上產生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認真總結經過流血犧牲取得的經驗和教訓,正視並改正不足才能更好地前進!

來源:十點閱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