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總是不愛相信別人?

更好的路上 發佈 2021-08-03T08:08:07.031274+00:00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上形形色色的人,有一種人,他們經常會與別人產生不和,行為孤僻、易退縮;拒絕友誼且封閉自己,這背後是怎麼一回事呢?上述行為特質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基本不信任感」。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上形形色色的人,有一種人,他們經常會與別人產生不和,行為孤僻、易退縮;拒絕友誼且封閉自己,這背後是怎麼一回事呢?

上述行為特質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基本不信任感」。

人是環境塑造的產物,孩子在幼年時期假如父母經常忽視孩子的需要,或者自身充滿焦慮,從而不能很好地照顧孩子,便會使孩子產生害怕、懷疑和不安全感,他們會認為自己無依無靠。

在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論中提到,孩子從出生到一歲這一時期,正是建立基本信任的關鍵期。新生兒寶寶不光是要學會怎麼樣去吃奶,還要用眼睛和其他感官去感受周圍的環境。在這個時期,嬰兒通過吮吸獲得食物,進而產生快感和滿足感。

嬰兒通過與母親的互動,確立了他們與社會互動的基調,這便是他未來人際發展的基礎。假如在這一階段他們的需要能夠恰當地得以滿足,就能使他獲得基本的信任感。也就是說他能和外界能建立一種可靠的關係。

往後,即使媽媽暫時離開他身邊,他也不會馬上哭。因為他知道媽媽還會回來陪他。隨著他長大,母親的形象也會映射到周圍的事物當中,也就是說他也會覺得周圍的人和事、乃至世界也是可靠的。

那假如父母本身很難做到事無巨細地呵護自己的孩子,或者在孩子幼小階段不能對孩子的所有要求全數滿足,是不是就沒救了?

並非如此。

再優秀的父母也無法做到事無巨細地滿足自己孩子的所有需求。上文當中提到的「基本信任感」和「基本不信任感」在一個人的身體里是可以同時存在,相互轉化的。

也就是說在每個人的人格里既包含了信任,也包含了不信任,兩者不能用絕對的有害和無害來界定。眾所周知,任何事情都相信的人以及任何事情都不相信的人是無法適應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的,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判斷「信還是不信」。

但是,假如一個人總是試圖去相信,那麼即便出現了事與願違的結果,他也會慢慢地接受,進而去解決問題,他自己的能力肯定會越變越強。但假如一個人總是不去相信,當這種思維占據大多數情況,那麼它解決問題、適應環境的能力會變差,他的自我就會遭到破壞,進一步影響他後面遇到的問題。

第一種人在解決問題中獲得了「希望」這種品質,敢於克服困難和冒險,不會被眼前的小利益和困難迷惑,而後一種人則會局限於眼前的狀況,很難著眼於未來。

因此,父母在對孩子的早期教養中要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同時避免自己的焦慮情緒影響到孩子,當孩子產生「基本不信任感」時,要為孩子指明一個正確的方向,避免陷入眼前的自我封閉與懷疑中,錯失了成長與教育的最好時機。

如果覺得好,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更好的路上作者授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