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成功到底歸功於誰?書法家都這樣告訴我們

墨之舞書畫 發佈 2021-08-03T08:14:45.413716+00:00

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會稽郡蕺山的集市上,人們都爭先恐後地用100錢的高價,向一個老太 購買原來只值20錢的六角竹扇。眨眼之間,老太手裡的十幾把扇子就這樣地被搶個精光。原來,其中的奧秘,正在於扇子上被王羲之寫了幾個飄逸清新的行草書法。

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會稽郡蕺山的集市上,人們都爭先恐後地用100錢的高價,向一個老太 購買原來只值20錢的六角竹扇。眨眼之間,老太手裡的十幾把扇子就這樣地被搶個精光。原來,其中的奧秘,正在於扇子上被王羲之寫了幾個飄逸清新的行草書法。從實質上講,與其講老太賣扇,還不如講老太賣王羲之的書法,來得更加貼合實質。也正因為是這一賣,從此掀開了我國書法繼漢末師宜官後進入市場的序幕,那意義便自屬非同等閒。

王羲之,我國書壇永開不敗的玫瑰,一個自古以來人所共知的「書聖」。他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人。因為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的官,所以人稱「王右軍」或者「王會稽」。還在會稽內史任上時,秉性耿直的王羲之就和官氣很重的同事王述相處得不太合拍,可是不久以後,這王述卻又偏偏官運亨通,做起了他的頂頭上司,並且還時不時地處處挑他骨頭,使他難堪。於是,王羲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索性辭職不干,在會稽的蕺山底下過起了隱居生活。歷史上著名的《告誓文》,就是他在受到王述壓抑打擊後,去先人墳上訴告,發誓不再出來做官時寫下的一篇楷書作品。

東晉時期,正是我國書法史上一個極為異彩斑斕的重要時期,那時漢末以來的今草書、行書和楷書,已經完全發展成熟並盛行於天下了。而其間醞釀改革、推波助瀾的旗手,則首推這位以「鯁直」著稱的王羲之。從小時候起,王羲之因為受父親王曠的影響,就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拜當時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為老師。據說他7歲時,就能夠寫得一手好字了。12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由於偷讀了父親王曠藏在枕頭裡的秘書《筆說》,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的書法便有了飛速的長進。不久,當衛夫人看到王羲之書法新作時,竟激動得含著淚花對太常王策說:「這孩子準是看到了用筆的要訣,近來發現他的書法,已經有成年人的味道了。」平時,王羲之學習書法非常用功。他曾經自述住在山谷當中,苦學鍾繇的正楷和張芝的草書,一練就是二十來年。山裡的竹葉、枯藤、樹皮、片和山石等寫掉了不知多多少少,至於絹紙、箋、縐紗,則反覆用來書寫。由此可見一藝之成,往往是甘苦自知。

隨著王羲之年齡的不斷增長,視野也有了進一步的擴大。鍾繇、張草之外,又遍學李斯、曹喜、梁鵠、蔡邕等人的篆、隸書法。由於博採眾長,融會貫通,最後終於把漢魏以來的質樸書風,一變而為妍美流便的今體。他的書跡流傳下來的,雖然已經真跡不存,但從大量唐人摹本和歷代刻本如《蘭亭集序》、《十七帖》中,還是可以約略窺見到他書風的廬山真面。關於《蘭享集序》,這是篇創作於33歲時的行書傑作,向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當年他與大原孫承公等41人,趁者蔣春之初的三月初三,一起在會稽山陰蘭亭修被視,于思便在微的消陽當中挪塞作序,採用蛋紙、鼠須筆,道媚勁健,一揮而就。其時正當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在這種三月陽春的天氣下,王羲之在遊目騁懷、仰觀俯察之餘,不免又生起了一絲不知老之將至的淡淡哀愁。正因為在這種特定天氣、特定情緒之下的飄然創作,故其所書也就自然而然水流花開,瀟酒流暢到了極點。更好的是在這種妍美流便的創作當中,還時不時地躍出一種似有若無的感慨與沉鬱,這就較之後世人們把行書寫得一味的漂亮,形成一種世人企及的高度和深度。綜覽全帖,總計324字,凡是帖中重複出現的字,都寫得各不一樣,其中「之」字最多,達二十幾許,變轉悉異,沒有一個類似,好比神助。王羲之的成功到底歸功於誰?書法家都這樣告訴我們!

(2018-11-26 10:34:31)

轉載▼

標籤: 汲月庵主 金農後生 魯拜石 三山畫字 書空道人分類: 中央書畫院

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會稽郡蕺山的集市上,人們都爭先恐後地用100錢的高價,向一個老太 購買原來只值20錢的六角竹扇。眨眼之間,老太手裡的十幾把扇子就這樣地被搶個精光。原來,其中的奧秘,正在於扇子上被王羲之寫了幾個飄逸清新的行草書法。從實質上講,與其講老太賣扇,還不如講老太賣王羲之的書法,來得更加貼合實質。也正因為是這一賣,從此掀開了我國書法繼漢末師宜官後進入市場的序幕,那意義便自屬非同等閒。

王羲之,我國書壇永開不敗的玫瑰,一個自古以來人所共知的「書聖」。他字逸少,琅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人。因為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的官,所以人稱「王右軍」或者「王會稽」。還在會稽內史任上時,秉性耿直的王羲之就和官氣很重的同事王述相處得不太合拍,可是不久以後,這王述卻又偏偏官運亨通,做起了他的頂頭上司,並且還時不時地處處挑他骨頭,使他難堪。於是,王羲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索性辭職不干,在會稽的蕺山底下過起了隱居生活。歷史上著名的《告誓文》,就是他在受到王述壓抑打擊後,去先人墳上訴告,發誓不再出來做官時寫下的一篇楷書作品。

東晉時期,正是我國書法史上一個極為異彩斑斕的重要時期,那時漢末以來的今草書、行書和楷書,已經完全發展成熟並盛行於天下了。而其間醞釀改革、推波助瀾的旗手,則首推這位以「鯁直」著稱的王羲之。從小時候起,王羲之因為受父親王曠的影響,就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拜當時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為老師。據說他7歲時,就能夠寫得一手好字了。12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由於偷讀了父親王曠藏在枕頭裡的秘書《筆說》,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的書法便有了飛速的長進。不久,當衛夫人看到王羲之書法新作時,竟激動得含著淚花對太常王策說:「這孩子準是看到了用筆的要訣,近來發現他的書法,已經有成年人的味道了。」平時,王羲之學習書法非常用功。他曾經自述住在山谷當中,苦學鍾繇的正楷和張芝的草書,一練就是二十來年。山裡的竹葉、枯藤、樹皮、片和山石等寫掉了不知多多少少,至於絹紙、箋、縐紗,則反覆用來書寫。由此可見一藝之成,往往是甘苦自知。

隨著王羲之年齡的不斷增長,視野也有了進一步的擴大。鍾繇、張草之外,又遍學李斯、曹喜、梁鵠、蔡邕等人的篆、隸書法。由於博採眾長,融會貫通,最後終於把漢魏以來的質樸書風,一變而為妍美流便的今體。他的書跡流傳下來的,雖然已經真跡不存,但從大量唐人摹本和歷代刻本如《蘭亭集序》、《十七帖》中,還是可以約略窺見到他書風的廬山真面。關於《蘭享集序》,這是篇創作於33歲時的行書傑作,向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當年他與大原孫承公等41人,趁者蔣春之初的三月初三,一起在會稽山陰蘭亭修被視,于思便在微的消陽當中挪塞作序,採用蛋紙、鼠須筆,道媚勁健,一揮而就。其時正當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在這種三月陽春的天氣下,王羲之在遊目騁懷、仰觀俯察之餘,不免又生起了一絲不知老之將至的淡淡哀愁。正因為在這種特定天氣、特定情緒之下的飄然創作,故其所書也就自然而然水流花開,瀟酒流暢到了極點。更好的是在這種妍美流便的創作當中,還時不時地躍出一種似有若無的感慨與沉鬱,這就較之後世人們把行書寫得一味的漂亮,形成一種世人企及的高度和深度。綜覽全帖,總計324字,凡是帖中重複出現的字,都寫得各不一樣,其中「之」字最多,達二十幾許,變轉悉異,沒有一個類似,好比神助。

再說作為王羲之今草書集成之作的《十七帖》,總計收入他的27帖到29帖,凡107行,943字,因為全帖第一行有「十七」兩字而被稱為《十七帖》。後世流傳,以 上海圖書館所藏宋拓本、河南開封博物館所藏宋拓本、 香港中文大學所藏明朝邢侗收藏本、日本國所藏清朝姜宸英收藏本等為最有名,此外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並出版有明朝吳寬收藏的影印本流傳於世。前人評論,唐朝蔡希綜的《法書論》指出:「晉世右軍,特出不群,穎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創立制度,謂之新草,今傳《十七帖》是也。」把《十七帖》推到了創立新草書的高度,可見《十七帖》在我國草書發展史上,占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除《蘭亭集序》、《十七帖》之外,代表王羲之楷書最高成就的《樂毅論》、《黃庭經》,也一直為古今書壇所稱道。其中《黃庭經》渾圓豐厚,較多地繼承了鍾繇的遺意;《樂毅論》沖融大雅,筆勢精妙,被智永推崇為「正書第一」。

其實,王羲之為我們留下來的作品遠遠不止以上這些,如比較有名的,就還有今草書《行穰帖》、《寒切帖》、《上虞帖》(以上三種墨跡摹本),行書《何如帖》、《奉橘帖》、《快雪時晴帖》、《官奴帖》、《姨母帖》,楷書《告誓文》《曹娥碑》等。

為什麼王羲之的書跡摹本或刻本流傳下來會有如此眾美紛呈呢?在我看來,這又要歸功於唐太宗了。唐太宗是一個極其喜愛王羲之書法的封建帝王。在世之時,他不惜重價在全國範圍內徵集收羅王羲之的真跡,並把它們裱裝成卷,然後又請高手們有選擇地進行勾摹複製,以便流傳。由於帝王的出面宏揚,因此上行下效,非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由此確立,並且千百年來,學他書法的更是代不乏人,那影響的深廣,真可用得上一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古話,從而稱其為我國古今書壇上真正的永開不敗的玫瑰。

再說作為王羲之今草書集成之作的《十七帖》,總計收入他的27帖到29帖,凡107行,943字,因為全帖第一行有「十七」兩字而被稱為《十七帖》。後世流傳,以 上海圖書館所藏宋拓本、河南開封博物館所藏宋拓本、 香港中文大學所藏明朝邢侗收藏本、日本國所藏清朝姜宸英收藏本等為最有名,此外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並出版有明朝吳寬收藏的影印本流傳於世。前人評論,唐朝蔡希綜的《法書論》指出:「晉世右軍,特出不群,穎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創立制度,謂之新草,今傳《十七帖》是也。」把《十七帖》推到了創立新草書的高度,可見《十七帖》在我國草書發展史上,占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除《蘭亭集序》、《十七帖》之外,代表王羲之楷書最高成就的《樂毅論》、《黃庭經》,也一直為古今書壇所稱道。其中《黃庭經》渾圓豐厚,較多地繼承了鍾繇的遺意;《樂毅論》沖融大雅,筆勢精妙,被智永推崇為「正書第一」。

其實,王羲之為我們留下來的作品遠遠不止以上這些,如比較有名的,就還有今草書《行穰帖》、《寒切帖》、《上虞帖》(以上三種墨跡摹本),行書《何如帖》、《奉橘帖》、《快雪時晴帖》、《官奴帖》、《姨母帖》,楷書《告誓文》《曹娥碑》等。

為什麼王羲之的書跡摹本或刻本流傳下來會有如此眾美紛呈呢?在我看來,這又要歸功於唐太宗了。唐太宗是一個極其喜愛王羲之書法的封建帝王。在世之時,他不惜重價在全國範圍內徵集收羅王羲之的真跡,並把它們裱裝成卷,然後又請高手們有選擇地進行勾摹複製,以便流傳。由於帝王的出面宏揚,因此上行下效,非但王羲之的「書聖」地位由此確立,並且千百年來,學他書法的更是代不乏人,那影響的深廣,真可用得上一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古話,從而稱其為我國古今書壇上真正的永開不敗的玫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