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援鄂醫療隊隊員:面對疫情站出來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的天職,和年齡沒有關係

文匯網 發佈 2021-08-03T08:14:53.055976+00:00

1月26日至4月4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先後三批派出137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展重症患者救治的工作。其中90後醫務人員比例占整個醫療隊的一半以上。

1月26日至4月4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先後三批派出137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開展重症患者救治的工作。其中90後醫務人員比例占整個醫療隊的一半以上。5月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援鄂醫療隊隊員、「90後」黨員吳超表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是我們每個人生活當中都沒有想到的一個劇本,抗疫的大考也是我們年輕人,尤其是我們這些年輕醫護沒有遇到過的。談到責任,我們應該先拋開年齡的標籤,面對疫情,作為醫護,救死扶傷,義不容辭,這是我們的天職,我們有這個責任站出來,這和幾零後是沒有關係的。

吳超認為,擔當和成長是分不開的,如果敢擔當,也能擔當好,自然就會有成長:「我覺得我們年輕人應該就像人體的幹細胞,在抗疫前線的環境下,能夠迅速分化為抗擊疫情的先鋒兵,來自不同專業的醫護在前線能夠臨危不亂,並且迅速進入新冠肺炎救治的工作狀態中。」

「在這場抗疫工作中,我們年輕人也表現出了創新和活力,在得到醫療隊老師的支持後,我們年輕的醫護開展了新冠患者的血壓、血糖、心功能、消化道、患者的心理狀態管理以及相關研究,並且年輕人每天都會總結和查閱最新的新冠肺炎相關的文獻,積極參與危重病例的討論。」令吳超印象深刻的是,一些愛琢磨的年輕同事就地取材,反覆研究,開發了新的防霧劑,解決了醫務人員護目鏡起霧的問題。醫療隊中還有17年前參加過抗擊非典的老兵,吳超表示,他們在17年前表現出的擔當、責任和成長也傳承給了自己這一代人。每次開病房的時候,年輕人都會跟著這群前輩進入陌生的工作環境,也會毫不畏懼地握著病人的雙手去加油打氣,在做支氣管鏡、氣管插管等高危操作的時候,也都會有年輕人衝鋒的身影。

吳超還介紹,在醫療隊中,護理人員是至關重要的,其實護理人員中90後占的比例更高,最小的一個隊員是97年出生的。「每當看到他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做給病人翻身、拍背、餵飯、打水這些非常細緻的生活護理的時候,每當看到他們做給病人吸痰、霧化、處理患者的大小便等高危護理操作的時候,我都會深深感受到一種和年齡無關的擔當和責任,並且他們也一直鼓勵著我,我們最終是共同成長的。」

作者:本報駐京記者 李揚編輯:彭丹責任編輯:陸正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