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歷史上的旗袍女郎,真像劇里一樣千嬌百媚嗎?

二三里資訊西安 發佈 2021-08-03T08:35:22.487734+00:00

這些風情萬種,韻致各異的旗袍,或婀娜典雅,或溫婉大方,仿佛是從泛黃的歷史畫卷中穿越而來,充滿了年代感,也充滿了故事。

最近一則「劇中千嬌百媚的旗袍女郎」的詞條登上了熱搜,大家紛紛在網上曬出了自己心目中影視劇里最驚艷的旗袍造型。


這些風情萬種,韻致各異的旗袍,或婀娜典雅,或溫婉大方,仿佛是從泛黃的歷史畫卷中穿越而來,充滿了年代感,也充滿了故事。

旗袍,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已。


當我們看見它,會聯想起晚清民國的煙雲歲月,舊上海十里洋場的衣香鬢影。它是一個時代的文化符號,承載著社會變遷的記憶,見證了彼時由思想風潮劇變引發的風俗時尚劇變。

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旗袍女郎,真是影視劇中常見的那樣嗎?旗袍又是怎麼演變成今天我們熟悉的樣子呢?


也許,只有回到旗袍初生的時代,才能解開我們現代人的旗袍印象中的種種迷思。


| 旗袍誕生之謎:

| 旗裝的復辟還是平權的見證?

旗袍的名字,自然而然地使人聯想到旗人的袍服。如果單看形制,旗袍的一體長袍、立領、盤扣和滾邊等元素,都確實與滿族女性的袍服相類似。


但實際上,旗袍的誕生是一個尚無定論的迷。


可以確定的是,它的誕生與時代變遷的多重因素相關,其中也有旗女之袍的影響,但絕不僅僅直接由旗裝發展而來。

20s主流的一種倒大袖上襖加下裙的搭配


旗袍的另一個名字,或許隱藏著它最初的記憶。


在英語和粵語中,旗袍被稱作「Cheongsam」,即「長衫」,這是旗袍誕生時男性印記的留存。有關旗袍來源的說法之一便是認為它由模仿男裝而來。


晚清時,漢人女子與旗人女子有著彼此截然不同的服飾體系。旗女通常內著上下一體的袍服,漢女則以上衣下裳(即上衣下褲或上衣下裙)的兩截式著裝為主。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一些受西學影響較深而倡導男女平權的進步女性們,開始走出閨房,力圖抗爭封建禮教,擺脫依附於男性的生活。她們渴望擁有自己的權利和獨立的人格,所以想要從身心上,於內於外都像男子一樣行動。這些新女性絕大多數為漢人女子,她們將追求獨立的努力訴諸著裝風俗,於是便拆下了腐朽的裹腳布,脫掉了女人的衣服,而紛紛換上長衫。賭氣般要與男子處處相同。


代表著平等和進步的長衫,拋卻了傳統的繁瑣贅飾,力求男性化。因此早期的旗袍形態是簡潔而直板的,好似一個梯形。用張愛玲的話說,是像清教徒一般嚴冷方正。


「五族共和之後,全國婦女突然一致採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於清朝,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因為女子蓄意要模仿男子。在中國,自古以來女人的代名詞是『三綹梳頭,兩截穿衣。』一截穿衣與兩截穿衣是很細微的區別,似乎沒有什麼不公平之處,可是一九二〇年的女人很容易地就多了心。她們初受西方文化的薰陶,醉心於男女平權之說,可是四周的實際情形與理想相差太遠了,羞憤之下,她們排斥女性化的一切,恨不得將女人的根性斬盡殺絕。因此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


——張愛玲《更衣記》

張愛玲對於時尚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見解。而時人眼中,前衛的張愛玲總是愛穿奇裝異服


因為旗袍與滿人旗裝有相似之處,所以最初被叫做「旗袍」。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的旗裝和旗袍彼此間都受到了對方的影響,而且旗裝本身也在時時隨潮流而變化,所以二者有所相像。但是,假如將它們對比來看,就能發現旗袍仍然更為時髦新潮。它們實際上屬於截然不同的服裝發展脈絡。


旗袍,比起它那淡薄到幾乎可以忽略的民族色彩,更多的,只是一件融合了傳統特色、現代化的審美和西洋元素的年輕的時裝。

清末民初經過西化改良後的旗裝。

雖然明顯可見西式的立領元素與簡化過的花紋與滾邊,但整體上仍是偏傳統的。


另外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旗袍的出現無關其他,而是來自時髦的上海女子對於自身服飾的改良。它的風靡也主要是因為一體式服裝穿脫自如,便於活動行走。


不過,不管怎麼說,旗袍的產生都離不開當時海派文化新潮而時尚,大膽突破傳統,海納百川,尋求創新的氣度。離不開時代劇變之下中國人新舊思想的碰撞和中西文化的交融。


無論是來自於旗裝的簡化,還是對於男性裝束的模仿,又或者是來自於自身服飾的改良,這一時期的時裝文化最終都殊途同歸,匯流成為了旗袍如今特有的形態。


| 過渡時期:

| 獲得解放的女性身體


萌芽時期的旗袍與我們熟知的旗袍樣式大不相同,它處於襖裙和旗袍的過渡階段,被稱為「旗袍馬甲」。


上世紀二十年代流行的一種搭配,是在一件傳統的倒大袖襖裙外面,套上一條無袖的長衣。所謂倒大袖,指的是呈喇叭狀,上窄下寬,開口闊大的袖型。而長衣,就是旗袍馬甲。儘管這種長馬甲最初較為寬大平直,沒有收腰,沒有開衩,也沒有立體剪裁,但相比起傳統短襖的臃腫呆板,已經顯出一種修長婀娜的姿態。


這樣的旗袍馬甲,同洋氣摩登的配飾搭在一起,顯得優雅而時尚,正如下圖這位女子。

到後來,人們乾脆將外搭的旗袍馬甲同裡面的襖裙縫合起來,製成衣袖相連的「假兩件」長袍。

儘管最初的女性獨立思潮體現在服裝上,出現了男性化的傾向,但是與追求權利平等同步發展的,還有女性意識的甦醒。所以自誕生以後,旗袍又開始迅速地遠離男性化的趨勢,不斷被加入了富於女性韻味的元素。


1927年後,「天乳運動」興起,南京國民政府也開始倡導男女平等,禁止女性束胸。


過去,女性不被允許彰顯身體的線條,她們被緊緊綁縛起來的胸部是完全平坦的,而她們平坦的身軀又被保守的裝束層層包裹。如張愛玲所寫,「中國女人的緊身背心的功用實在奇妙——衣服再緊些,衣服底下的肉體也還不是寫實派的作風,看上去不大象個女人而象一縷詩魂。」束胸的背後,是封建殘餘對女性的身體壓迫。


而現在,要解放女性,必須解放女性的身體,要解放女性的身體,就要徹底卸下這些沉重的束縛。

與此同時,飄洋過海傳入中國的還有「義乳」即乳罩。它包裹乳房而不似束胸一樣壓迫身體,能凸顯出女性胸部的曲線。圖中是率先戴上了義乳的女星阮玲玉


被囚困千年的身體驟然甦醒,中國女性的衣著越來越大膽,越來越自由。旗袍也開始強調女性身體的線條。這是立體化剪裁的開始。


旗袍側縫的收腰量越來越多,寬鬆平直的梯形逐漸變成了貼合人體的曲線型。而袖口和衣裙下擺也由最初的寬大逐漸收緊縮小。裙擺開了衩,臃腫的棉褲換作輕紗,女性不再像一縷被禁錮的詩魂,而爆發出一種健康、飽滿的美麗。


幾刀剪裁的變化,突破的不僅僅是一件衣服的外廓,更是傳統倫理長久以來的局限性。


| 黃金時代:

| 百花齊放的時裝與走向世界的女性

旗袍在初誕生的幾十年間,呈現出一種驚人的自由開放狀態。那時候的上海街頭,列錦行雲一般共存著各式繽紛的時裝。好一股摩登之風,給社會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二十年代末以後,旗袍幾乎一統江湖,進入了它的黃金時代。它可塑性強,能迎合各種身段,出席各種場合;它既能華貴端莊,又能清麗樸素;它既可以作禮服,也可以作常服;它無關「服分等級,飾別尊卑」的陳規,所以受到所有人的歡迎。


於是從女學生到總統夫人,從平民女子到名媛明星,都穿上了旗袍。

拋卻了傳統服裝繁複層疊的布料,穠麗的紋飾,旗袍緊跟世界藝術潮流,大膽變換著樣式。


設計上,領口、袖長、裙長、開衩、整體的剪裁與結構……全都經歷過多樣的變化;搭配上,皮草、西裝、披肩圍巾、便帽手錶,都成為旗袍的伴侶;而在材質和紋樣方面,各種新穎的進口面料和流行圖案也被用於旗袍的製作。

款式上,旗袍的形態變化快到令人眼花繚亂。它的衣裙有長有短,領子有高有低,衣袖千姿百態,下擺形態各異。尤其三十年代左右,旗袍經歷了一個短暫的千變萬化的時期,各種誇張的設計層出不窮,而且飛速地更迭。

材質上,除了常見的綢緞和棉布質地,有些高檔旗袍也會採用西洋傳入的精紡呢絨,風格高貴奢華,相當洋氣。而更有採用了花邊織物即蕾絲的旗袍,以精緻甜美的鏤空織物彰顯出十足的性感,可謂是大膽前衛。

而在紋飾上,也一改傳統服飾講求寓意的特點,代之以純粹的審美趣味。


工業化時代的審美,是簡約明快,是幾何圖案的排列。衣服上少了吉祥龍鳳和福祿壽喜,取而代之的是線條的組合,波點的重複,格紋的交疊,乾淨大方的凈面色,或是低調優雅的暗紋。更有時髦的設計,大膽採用標新立異的裝飾圖案,比如著名的日裔華語歌手李香蘭,曾穿過一件印有一隻大蜘蛛的旗袍。

對於世界而言,中國女性的形象也經歷了劇變。


在過去,人們只知道她們束胸裹腳,穿著繁複襖袍,深居於閨中。而現在,新女性們自信自強,開放而獨立。當她們重新出現在世介面前時,便是穿著時尚而有東方特色的旗袍,說著流利的外語,主動走出家門乃至國門,為自己危難中的民族奔走呼號的形象。

盧溝橋事變以後,紐約爆發了大規模的華人抗日遊行。在隊伍之中,就有100名身著旗袍的華人女子,舉著一面長長的中華民國國旗參加遊行。

旗袍的流行是與中國打開國門走向世界的腳步相同步的。它像一個符號,一個標誌,把舊中國的煙塵拋在身後,而給所有人展現出一種健康和開放的嶄新姿態。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年輕的它在後來卻能逐漸成為代表中華的服飾。


| 結語

在當代,旗袍身上有關女性解放與思想變革的色彩早已減退。


它已不再是摩登和時尚的先鋒,卻轉而成為一種優雅的復古情調。它也不是中國女性日常穿搭的首選,不過在重要的禮儀場合,仍然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在影視劇乃至舞台上,它更是風采不減,頻頻使人驚艷。

少了大變革的時代關於服裝與身體的種種全民大討論,少了民國人那份對於日常風俗的一切都想要加以討論和重建的熱情,旗袍或許又退回了衣服本身。


單純作為一種服裝款式,它在今天面對著更加開放多元的時尚潮流,存在無窮多的再設計的可能性。而作為一件舊日的時裝,人們今天仍為之著迷,也許正因為它所代表的那份永不褪色的記憶,那種迷人的東西結合的風韻,又或者那種對於歷史歲月的悠長眷戀。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