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挖角老東家,寶馬前高管入主奧迪早有預謀

汽車k線 發佈 2021-08-05T15:15:51.084933+00:00

有的時候,看似偶然的事件,也許是推動全局向前發展不可缺少的催化劑。四年前的排放造假為大眾汽車乃至德國汽車業帶來的影響深刻而久遠。面對300億歐元罰款和多名高管落馬,大眾汽車集團痛定思痛,一手招兵買馬,一手加大研發投入,希望能從源頭撇清關係,重振德國汽車製造業聲譽。

有的時候,看似偶然的事件,也許是推動全局向前發展不可缺少的催化劑。

四年前的排放造假為大眾汽車乃至德國汽車業帶來的影響深刻而久遠。面對300億歐元罰款和多名高管落馬,大眾汽車集團痛定思痛,一手招兵買馬,一手加大研發投入,希望能從源頭撇清關係,重振德國汽車製造業聲譽。

眾所周知,在汽車電動化領域,寶馬是先行者,但現在寶馬反而顯得沒有那麼激進;反觀大眾汽車集團,排放造假為其帶來的巨額損失,促使其不得不調整能源路徑,加大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而「挖角」寶馬,也許是一條捷徑。

前寶馬高管接連出任大眾汽車集團頂級崗位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表示,寶馬前採購高管馬庫斯·杜茲曼(Markus Duesmann)將從2020年4月1日起,執掌旗下奧迪品牌;杜茲曼是一位「優秀的工程師」,並將盡其所能,「充分發揮奧迪品牌的潛力,並以此再次證明我們對Vorsprung durch Technik(奧迪標語:科技引領創新)的承諾」。

現年58歲的奧迪現任CEO布拉姆·斯科特(BramSchot)將於2020年3月31日通過「友好協商」離開公司。

杜茲曼是第三位出走寶馬、轉投大眾的高管。2015年7月,大眾汽車集團聘請迪斯擔任集團CEO,並在今年夏天聘請希爾德加德•沃特曼(Hildegard Wortmann)擔任奧迪銷售主管。

現年50歲的機械師杜茲曼於2007年加入寶馬,之前曾在梅賽德斯-奔馳擔任一級方程式車隊動力系統負責人。2016年,杜茲曼接替迪斯,被任命為寶馬採購主管。

事實上,大眾汽車集團一直在為奧迪尋找清潔發動機專家。因為在發生排放造假醜聞之後,該公司解僱了多名研發專家,代表大眾集團研發前沿的奧迪品牌也因此陷入困境。

去年,《歐洲汽車新聞》姊妹刊物《德國汽車周刊》首次曝出,迪斯希望從寶馬手中招募杜茲曼。

去年9月,《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報導稱,寶馬推遲了這一行動,但是放棄了對杜茲曼提前離職的反對。今年1月,因當時尚不清楚寶馬是否會解除杜茲曼的競業禁止條款,奧迪任命其前銷售和市場總監斯科特為CEO。

奧迪,是大眾汽車集團的主要研發中心,在空氣動力效率、輕鋁質結構、雙離合變速箱技術和四輪驅動系統方面是標準制定者。

然而,在被發現用於操縱大眾汽車尾氣排放測試的發動機管理軟體是出自奧迪工程師之手後,這個品牌陷入了困境,並導致工程主管和長期掌門人施泰德遺憾離場。

2018年6月,奧迪前CEO魯珀特•施泰德(Rupert Stadler)因涉嫌協助將裝有非法軟體的奧迪柴油車推向歐洲市場,而被慕尼黑檢方拘留,此後,斯科特曾暫時擔任CEO一職。

奧迪現任研發主管漢斯-約阿希姆·羅滕皮勒(Hans-JoachimRothenpieler)向路透社表示,「e-tron電動車和燃料電池技術,是奧迪恢復其品牌主張的兩種路徑。」據悉,杜茲曼還將負責大眾汽車集團的研發工作。

奧迪勞資委員會主席彼得·莫奇(Peter Mosch),對杜茲曼的任命表示歡迎,「從馬庫斯·杜茲曼及其團隊身上,我們希望工廠能夠實現穩定的利用率,以及採用更勇敢的方式」。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上行下效,一個企業管理者的戰略和眼光,決定著企業的走向,甚至興衰。

一個作為大眾汽車集團的最高領導者,一個作為發動機技術領域的佼佼者,帶動奧迪復興和大眾汽車集團這條大船實現轉型也許並沒有那麼困難。是否相繼還會有寶馬汽車高管轉投大眾,不是沒有可能。

5130億元,大眾技術研發下血本

除了重大人事變動,大眾汽車集團還宣布將科技支出增加至660億美元(約合5130億元人民幣)。

據《歐洲汽車新聞》報導,為了在汽車行業整體衰退中繼續前行,未來五年,大眾汽車集團將研發電動車與數字化技術支出提高至600億歐元。

11月16日,大眾汽車集團在代表主要利益相關者的監事會會議後發布新聞稱,新的五年預算與之前計劃相比增加了約36%;這也意味著,大眾每年在混動、純電出行和數字化方面的平均支出從88億歐元上升至120億歐元(930億元人民幣)。

「我們正在堅定地推進大眾汽車集團的轉型,把我們的投資集中在未來移動出行領域。」大眾監事會主席潘師(hans dieter poetsch) 稱。

在純電動汽車方面,大眾表示其在該領域投資將增加約10%至330億歐元。

大眾汽車稱,其計劃生產75款電動汽車,以及約60款混動汽車。其中基於大眾MEB電動平台生產的新電動車將包括ID Next,預計2022年在德國埃姆登(Emden)工廠開始投產。到2029年,預計約有2000萬輛電動汽車將出自MEB架構;而剩餘600萬輛,主要是奧迪和保時捷電動車,將基於PPE高性能電動平台。

大眾有關新建多品牌工廠的決定將在今年年底前做出。上個月,迫於國際社會對敘利亞軍事行動提出批評的壓力,以及擔心潛在的聲譽影響,大眾推遲了是否在土耳其建設工廠的最終決定。

大眾提高研發支出的計劃有可能是來自於特斯拉的壓力。

前幾日,特斯拉加速了在德國本土市場電動汽車的競爭,並宣布將在柏林郊外建廠,而迪斯對此表示了友好和歡迎,並表示特斯拉將發現德國比其家鄉加州更適合製造業。11月18日,迪斯向投資者表示,「特斯拉正在尋找的是製造高質量汽車的產業環境和基礎設施,德國的情況比美國西海岸更適合。」

上個月,因為最大市場中國等主要市場需求下滑,大眾下調了其全球交付預期。

大眾CFO弗蘭克·維特(Frank Witter )表示,大眾汽車已削減了90萬輛汽車生產計劃,為避免庫存膨脹,準備進一步削減,並承認市場疲軟將影響未來預算計劃。

10月,大眾汽車全球交付量同比增長12.2%至94.98萬輛,其中中國市場銷量同比增長6.6%至38.93萬輛。11月18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其2019年和2020年,特殊項目前營業利潤應該保持在6.5%-7.5%,2025年前則將保持7%-8%。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