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金融作業系統 賦能新時代實體經濟

看今朝 發佈 2021-08-05T15:16:57.703953+00:00

作者:蔡軍【摘要】新金融作業系統是金融科技發展新階段的產物;新金融作業系統具有三個方面特徵:一體化的運行平台、統一規範互聯互通、穩定安全對外賦能;新金融作業系統的建設面臨打破信息孤島、統一數據和業務標準、賦能實體經濟三個方面挑戰;我國新金融作業系統建設應該關注技術平台、標準規範、

作者:蔡軍

【摘要】新金融作業系統是金融科技發展新階段的產物;新金融作業系統具有三個方面特徵:一體化的運行平台、統一規範互聯互通、穩定安全對外賦能;新金融作業系統的建設面臨打破信息孤島、統一數據和業務標準、賦能實體經濟三個方面挑戰;我國新金融作業系統建設應該關注技術平台、標準規範、可信共享三個重要領域。

一、新金融作業系統是金融業轉型升級的必然

近年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我國邁入新時代。我國在經濟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社會結構、國家治理等方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重點關注高質量發展,尤為關注民生和弱勢群體,各種社會資源逐步向相關領域聚集。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配置經濟資源的重要中介和加速器,中國金融體系一馬當先,拉開金融行業的轉型大幕,進行結構性調整,不斷催生金融的新形態。

新時代呼喚新金融。新金融也必然產生並服務於新時代。新金融以民生為出發點,通過市場均衡推動,使消費的動力作用於產品端的增長和升級;在數字經濟的大背景下,新金融是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科技為核心生產工具、以平台生態為主要生產方式的現代金融供給服務體系。科技是新金融的核心生產工具,發揮著驅動器的重要作用。金融科技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兩個階段:金融科技1.0階段,主要特徵是業務系統數字化,銀行運行效率獲得了極大提高;金融科技2.0階段,主要特徵是業務系統網際網路化,金融業務流程和銷售渠道得到升級。在此發展歷程中,業務系統的數字化和網際網路化雖然提高了金融業的效率,但未真正實現金融業務重構和價值創新。究其原因,金融業務具有時間地域跨度大、場景龐雜、參與者眾多、監管困難等特點,而當前的金融科技,還無法根本解決三大問題:一是缺乏信任導致的協作水平低;二是缺乏數字賦能導致的金融服務增值弱;三是缺乏監管導致的業務合規性存疑。因此,金融科技亟需向3.0進階。

一方面,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為代表的新技術,助力破解金融系統固有痛點,實現數據可信共享、多中心高效協同和智能監管;另一方面,金融與科技產業的市場結構、資源要素、邊界進一步融合,協同加速向新金融轉型。在新金融體系中,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據價值會被充分挖掘;通過平台生態的生產方式,智能合理地配置金融資源,引流至民生環境的改善和弱勢群體生存發展,以及未來真正需要經濟資源滋潤的領域;金融產品種類和服務的質量、效率也將不斷提升。在各種異構的軟硬體系統之上,實現數據的可信共享、資源的合理配置、服務的質量提升等功能,需要一個類似計算機作業系統的東西。作業系統是計算機系統中的一個系統軟體,是一些程序模塊的集合。這些程序模塊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系統中的硬體和軟體資源,合理地組織計算機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為用戶提供一個具有足夠的功能、使用方便、可擴展、安全和管理的工作環境,從而在計算機和其用戶之間起到接口的作用。在「新金融」和「新技術」的雙輪驅動下,新金融作業系統應運而生。

二、新金融作業系統的內涵與特徵

新金融作業系統是新金融體系的使能平台,聚合連接多參與主體,以數據為重要支撐,通過網絡化高效協同,賦能金融業務重構,強化政府監管職能,實現普惠金融,促進價值創新與標準重塑,支持國際金融網絡廣泛接入。從用戶視角,新金融作業系統為用戶屏蔽基礎設施的異同,提供各類功能服務:便捷易用、安全可控、服務監管等;從管理視角,新金融作業系統支撐數據和業務模塊等資源的安全高效、可信共享,合理配置金融資源,既支持金融領域的轉型升級,又賦能智慧城市建設、政府治理等領域;從發展視角,對於金融機構而言,構建新金融作業系統,在不影響原有系統正常運行前提下,創新業務流程,研發新產品,實現數據融合和可信共享,無異於「飛行中換引擎」。新金融作業系統是金融科技發展新階段的產物,構建數字化業務體系、金融流程與監管規範體系,進而實現業務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維護金融安全、防範金融風險。從這個視角,其定位符合中國人民銀行在《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銀髮〔2019〕209號)中對金融科技的定位,即:推動金融轉型升級的新引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途徑,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新機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新利器。新金融作業系統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徵:

1、一體化的運行平台。在雲化的硬體基礎設施之上,使用統一的技術架構,集成開發,進行企業級建模,構建數據模型、流程模型、產品模型以及用戶體驗模型,提供全球一致的客戶體驗。2、統一規範互聯互通。數據規範和業務流程規範均符合監管規範,具備可信共享的技術保障能力,實現數據和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也可以與境外金融服務平台互聯互通;支持多語言、多法人、多幣種、多時區的海量金融需求。3、穩定安全對外賦能。服務多類用戶,包括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監管機構等;既能為用戶各種應用程式提供支撐環境,又能向用戶提供所需各種服務。

三、建設新金融作業系統面臨的挑戰

從全球範圍來看,已有一些銀行和相關機構在新金融作業系統建設領域進行了實踐,例如高盛、摩根、臉書等公司,大多處於探索階段。我國建設新金融作業系統,可以參考借鑑這些國外的創新案例,認清關鍵挑戰,探索符合中國市場條件和自身發展情況的建設路線。

1、打破信息孤島的挑戰。現有的諸多金融平台往往採用單一系統,導致業務割裂,存在信息孤島,難以滿足所有客戶和全部場景的需求。2、統一數據和業務標準的挑戰。縱然有些平台採用技術手段,連通了不同的業務系統,但也因標準各異等方面的限制,在用戶體驗、流程化和自動化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3、賦能實體經濟的挑戰。很多金融機構進行數字化轉型,從業務升級著手,往往忽略了客戶視角、安全開放和生態共贏的設計理念,導致技術架構缺乏彈性、業務架構不夠敏捷、安全防護能力不足,限制了平台賦能實體經濟的能力。

四、建設新金融作業系統的建議

金融科技是未來全球金融競爭的制高點,一些領先創新的金融機構都有思考和實踐,基於國內外的實踐經驗和國內金融業的發展現狀,建議新金融作業系統建設重點關注以下三個領域。

1、賦能實體經濟建設,提升國際競爭能力。應適應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歷史趨勢,把握金融本質,緊扣深入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題,抓住完善金融服務、防範金融風險這個重點,集中解決經濟資源合理配置的問題,實現普惠金融。加強政府監管,消除業務合規性存疑。具有國際視野,支持國際金融網絡廣泛接入,提升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建設發展新金融。2、夯實核心技術基礎,進行標準規範建設。應加強核心技術突破,進行技術能力建設,包括彈性的基礎設施、統一的技術架構、敏捷的業務架構、智能的數據分析、全面的安全防護等,保障我國新金融自主可控。加強國際標準規範制定,捍衛我國金融安全。3、構建生態使能平台,營造可信共享環境。應明確平台生態戰略,強調突出生態共贏發展理念,貫徹創新、開放、共享、協同的發展路線,通過平台業務模式,實現數據使能、流程使能、產品使能,服務實體經濟,抓住新時代經濟增長新機遇。〔作者系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

推薦:李婉兒

責編:孔之眾

編審:韓雄亮

編髮:新媒體頭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