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五大名宴,神仙難得一見

舌尖有我 發佈 2021-08-05T15:19:49.569325+00:00

滿漢全席滿漢全席為清朝時宮廷盛宴。聚集了宮廷菜餚之特色,又融合了地方風味之精華,突出滿漢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涮鍋幾乎應有盡有,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乃中華菜系文化之瑰寶。滿漢全席原是清廷舉辦宴會時,滿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宴。

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為清朝時宮廷盛宴。聚集了宮廷菜餚之特色,又融合了地方風味之精華,突出滿漢菜點特殊風味。燒烤、火鍋、涮涮鍋幾乎應有盡有,展示了漢族烹調的特色——扒、炸、炒、熘、燒等,乃中華菜系文化之瑰寶。

滿漢全席原是清廷舉辦宴會時,滿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宴。一般至少一百零八種(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菜,三天吃完。滿漢全席有咸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天上飛的、地上跑的無所不容。

滿漢全席菜點精美,禮儀講究,獨特風格。

入席前,先上二對香,茶水和手碟。檯面上有四鮮果、四乾果、四看果和四蜜餞。入席後先冷盤後熱炒菜、大菜,甜菜依次上桌。

滿漢全席分為六宴,均以清宮著名大宴命名。全席計有冷葷熱餚一百九十六品,點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計肴饌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萬壽餐具,配以銀器,用餐環境古雅莊重。

席間專請名師奏古樂伴宴,禮儀嚴謹莊重,侍膳奉敬校宮廷之周,盡享萬物之靈之至尊。

滿漢全席囊括了點心中油、燙、酥、仔、生、發等六種面性;施展立、飄、剖、片等二十餘種刀法;匯聚蒸、炒、燒、燉、烤、煮等烹技;輔助以冷碟中橋形、扇面、梭子背、一順風、一匹瓦、城牆垛等十數種鑲法;襯墊以規格齊全、形狀各異的碗、盞、盤、碟等餐具於一席,可謂集烹飪技藝之大成。

名宴「滿漢全席」是九省疆臣、三朝閣老、一代大儒阮元所創。

其除幫助阮元翻古紙、究倉籀、勒金石外,亦有佳肴小樂。加之內有名師主廚,外有雅士品味,阮元在飲饌上也就不斷翻新。

阮元在兩廣總督任內曾以府菜為基礎發展一道席面,雖不及府菜規模,但遠超出一般水平。由於這種席面能兼顧滿漢習慣,因此稱為「滿漢全席」。因此,流傳至今的「滿漢全席」始自阮元。

孔府宴

孔府宴禮節周全,程式嚴謹,是中國古代宴席之典範。

孔府宴在清朝時,第一等為招待皇帝和軟差大人的「滿漢宴」,,是清代國宴規格。

一桌宴席需餐具404件,每件餐具又分兩層。全席要上196道菜,有滿族的全羊燒烤,漢族的駝蹄、熊掌、燕窩、魚翅、全盒、火鍋、湯壺等。十個人需整整吃四天,才能嘗完。

第二等是平時壽日、節日、待客的宴席,菜餚隨宴席種類而定。如現在為旅遊者開設的孔府宴,即採用第二等宴席方式。

全鴨宴

全鴨宴首創於北京全聚德烤鴨店。全部由北京填鴨為主料烹製組成,共有100多種冷熱鴨菜。

全鴨席水煮鴨心屬川味,乾鍋手撕鴨屬湘菜,蘿蔔絲餅屬維揚小點,配上一點點鮮美的碎鴨丁,鮮香無比。

文會宴

文會宴是中國古代文人文學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形式自由,內容豐富,追求雅致。

席間珍餚美酒,賦詩唱和,鶯歌燕舞。歷史上許多著名文學和藝術作品都是在文會宴上創作出來的。王羲之著名的《蘭亭集序》就是在蘭亭文會上寫的。

燒尾宴

燒尾宴是唐代長安盛行過的一種特殊宴會,是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招待前來恭賀的親朋同僚的宴會。

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老虎變成人時,要燒斷其尾;二說羊入新群,要燒焦舊尾才被接納;三說鯉魚躍龍門,經天火燒掉魚尾才能化為真龍。

「燒尾宴」從唐中宗景龍(707—709)時開始,玄宗開元中停止,僅流行二十年。據史料記載,唐中宗(公元705—710年)時,韋巨源於景龍年間官拜尚書令,便在家中設「燒尾宴」請唐中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