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台北故宮博物院,帶您領略帝王品味之清雍正琺瑯彩瓷

人民鑑藏網 發佈 2021-08-05T15:21:44.751886+00:00

雍正六年七月十二日,內務府造辦處收到圓明園來帖,內稱:本月初十日怡親王交西洋琺瑯料:月白色、黃色、綠色、深亮綠色、淺藍色、松黃色、淺亮綠色、黑色,以上共九樣。郎中海望奉怡親王諭:將此料收在造辦處做樣,俟燒玻璃時,照此樣著宋七格到玻璃廠每樣燒三百斤用。再燒琺瑯片時,背後具落記號。

雍正六年七月十二日,內務府造辦處收到圓明園來帖,內稱:本月初十日怡親王交西洋琺瑯料:月白色、黃色、綠色、深亮綠色、淺藍色、松黃色、淺亮綠色、黑色,以上共九樣。郎中海望奉怡親王諭:將此料收在造辦處做樣,俟燒玻璃時,照此樣著宋七格到玻璃廠每樣燒三百斤用。再燒琺瑯片時,背後具落記號。聞得西洋人說,燒琺瑯調色用多爾那門油,爾著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查,如有,俟畫上用小琺瑯片時,即用此油。造辦處收貯的料內,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數目,爾等查明回我知道,給年希希堯燒磁器用,遵此。一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 · 記事雜錄》

根據以上記錄,成立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 的清宮造辦處琺瑯作坊,發展到雍正六年(1728) 已研發出新舊西洋琺瑯料共二十色 ,再相互調色 ,或以金髮色 ,呈現的顏色就更多了,成就雍正朝瓷胎畫琺瑯登峰造極的成就,留下了無與倫比的瓷器彩繪技巧與藝術作品,並激勵了乾隆朝琺瑯作坊瓷器燒造競賽,創作出玲瓏機巧的瓷器作品。掀起這股琺瑯彩瓷競藝的關鍵人物正是承先啟後的清世宗雍正皇帝。

道光十五年(1835)及光緒元年(1875),清宣宗與德宗兩帝曾分別令人點查登錄造冊,編輯成《琺瑯、玻璃、宜興、磁胎陳設檔》。這批登錄有案的康雍乾三朝琺瑯彩瓷,隨著文物播遷,全數典藏在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瓷器中最具特色者,至今受到典藏界鍾愛。


下面帶領大家領略一下清雍正琺瑯彩瓷的風采:

高 7.5 公分 盒徑 20.9 公分

這件蓋盤以銅為胎,侈口,折邊,淺腹,矮圈足,器呈十二瓣花型,器內分為七格,中間格為圓形,周圍六格為不規則波浪形,器內施淺藍地,器外施黃地,並繪有六組十二朵花卉,圈足處則飾如意雲紋。器蓋帶球鈕,蓋鈕下方飾有一圈金屬蓮瓣座,以蓋鈕為中心繪一朵紅色牡丹,外圍另繪有六組十二朵花卉,其間再飾以折枝花葉。器底以白地藍料書「康熙御製」雙行楷書雙方框款。

2.清 雍正 琺瑯彩瓷黃地番蓮盤

高 4.3 公分 口徑 17.2 公分 底徑 10.9 公分

這件盤侈口、深弧壁、矮圈足。器內平素無紋,器外壁施黃地,並以紅、黃、藍、綠等色描繪較為規整、圖案化的纏枝番蓮花紋為飾,器底帶「雍正年制」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對照康熙朝銅胎畫琺瑯,呈現出跨質材襲仿的特色。

清 康熙 琺瑯彩瓷紅地牡丹碗

高 6 公分 口徑 11 公分

這件碗侈口,窄唇,深弧壁,矮圈足。碗內平素無紋,外壁施紅地,並彩繪纏枝秋葵二朵及黃色及綠色大型牡丹三朵,器底 帶「康熙御製」 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

清 康熙 琺瑯彩瓷黃地蓮花碗


高 4.3 公分 口徑 11.5 公分 底徑 6 公分

這件碗侈口、窄唇、深弧壁、矮圈足。碗內平素無紋,外壁以黃色為地,彩繪荷塘蓮花,其間並飾有茨茹、菖蒲,器底並帶「康熙御製」二行紅料楷書款,外加雙方框。

清 雍正 琺瑯彩瓷紅地翠竹碟一對

高 2.8 公分 口徑 10.9 公分 底徑 7 公分

這對碟斂口、 淺弧壁、 矮圈足。器內平素無紋,器外壁施洋紅地,其上繪綠竹數竿,近口沿及圈足處竹葉搖曳,布局別繳。器底帶「雍正年制」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

清 雍正 琺瑯彩瓷藍地白梅碟一對

高 2.8 公分 口徑 10.6 公分 底徑 6.9 公分


這對碟侈口、淺弧壁、矮圈足。器內平素無紋,釉色略帶灰黃。二碟器外璧以藍色馬地,彩繪梅樹一株,其上開滿白梅。器底帶「雍正年制」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

經顯微放大兩百倍後,可觀測到梅花花瓣與藍地之間的間隔無透明釉,說明此件作品馬澀胎上彩繪琺瑯料。

清 雍正 琺瑯彩瓷黑地白梅碟一對

高 3.2 公分 口徑 13.4 公分 底徑 8 公分

這對碟侈口、淺弧壁、矮圈足。器物口沿塗有一道金邊,器內平素無紋,釉色略帶灰黃。二碟器外壁以黑色為地,彩繪梅樹一株,其上開滿白梅。器底帶「雍正年制」二行藍料宋體字方框款。此對瓷碟可能馬雍正十年八月十二日造辦處檔案中畫得知「畫黑地白梅花四寸磁碟一對」。

清 雍正 洋彩瓷紅地四季花卉鍾兩件

這兩件杯子斂口、深腹、矮圈足。器內平素無紋,外壁以紫紅色為地,彩繪各色四季花卉。花朵布局與故瓷8663、8664二件極烏相同。器底帶「雍正御製」二行青花楷書雙方框款。

經顯微放大五十倍後,可觀察到紅花瓣探先上白彩再施紅彩的做法,紅地雖具玻璃光澤但多孔洞,顯示其施於澀胎。

清 雍正 洋彩瓷紅地開光花卉鍾一對


高 4.1 公分 口徑 6.5 公分

這對杯子敞口、深腹、平底、淺挖足。器內平素無紋,外壁以紅色烏地,間飾三個八花口開光,開光內以 淡黃色烏地,分別繪以折枝牡丹、二色菊花和月季雛菊,開光之間並間飾黃、 綠、紫各色花朵。器底帶「雍正御製」二行青花楷書雙方框款。

經顯微放大五十倍後,可觀測到紫彩屬以錳呈色的透明紫彩,紅地色澤偏橘,屬以鐵發色的礬紅彩,直接施繪於澀胎上。

清 雍正 琺瑯彩瓷虞美人花碟一對

高 2.8 公分 口徑 10.6 公分

這對碟斂口、淺弧壁、矮圈足。器內平素無紋,二碟器外壁一面各自彩繪黃、白、粉、紫、黃顏色相殊的 虞美人花十朵。另一面一件以墨書寫有「迎風似逐歌聲起」詩句,另- -件題有「宿雨那經舞袖垂」詩句,二句 各引用自明朝徐茂吳<虞美人花〉五言律詩之頸聯。詩句前有「佳麗」, 後有「金成」、「旭映」 共三枚紅料印。器底帶「雍正年制」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

清 雍正 琺瑯彩瓷菊花碟一對

高 2.8 公分 口徑 11 公分 底徑 6.6 公分

這對碟斂口、淺弧壁、矮圈足。器內平素無紋,二碟器外壁一面彩繪重瓣黃菊花數枝,花瓣繪法符合雍正皇帝要求的「琺琊菊花瓣畫單了,嗣後照千層疊落花瓣晝」審美標準。另-面以墨書寫有「露香秋色淺深中」 詩句,此句引用自明朝劉崧《題超上人墨菊》七言絕句之首句。詩句前有「佳麗」,後有「金成」、「旭映」共三枚紅料印。器底帶「雍正年制」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此對碟可能為雍正十年九月八日造辦處檔案中做得之「白地黃菊花三寸碟一對」。

清 雍正 琺瑯彩瓷綠地桃竹碟一對

高 3 公分 口徑 13.5 公分 底徑 8 公分

這對碟斂口、淺弧壁、矮圈足。器內平素無紋,外壁施淺綠色釉,其中一件較青翠,-件較淺淡。釉表, 尤其題字一面雜質較多。器外壁一面彩繪粉色 桃花二枝、低矮翠竹、藍色奇石與多彩靈芝,二件除花朵疏密有別,構圖幾乎完全相同。另-面以墨書寫有「曉水卻疑乘浪媛,綠崖故是倚雲栽」詩句,二句引用自明朝申時行《桃花》七言律詩之頷聯。詩句前有「佳麗」,後有「金成」、「旭映」共三枚紅料印。器底帶「雍正年制」二行藍料宋體字雙方框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