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水利工程有著悠久的歷史,興建水利工程有哪些好處?

迅捷 發佈 2021-08-05T15:22:42.090070+00:00

水利工程是人類改造自然留下的文化遺蹟。我國的水利建設有著悠久的歷史,歷代勞動人民經過三四千年百折不撓的努力,興建起許多規模巨大的水利工程,積累了豐富的治水經驗,有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發揮重要作用。(1)鄭國渠鄭國渠是關中地區最早興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是人類改造自然留下的文化遺蹟。我國的水利建設有著悠久的歷史,歷代勞動人民經過三四千年百折不撓的努力,興建起許多規模巨大的水利工程,積累了豐富的治水經驗,有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發揮重要作用。

(1)鄭國渠

鄭國渠是關中地區最早興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關中平原又稱渭河平原,由黃土堆積而成,東西長300多公里。由於土質疏鬆,無霜期長,宜於農作物生長,但是關中平原地處我國西部,年降雨量少,屬於乾旱地區。完全靠天降雨,遠不能滿足農作物生長的需要。為了發展關中農業,必須興修水利。

戰國後期,七雄爭霸,各國努力加強自己的經濟實力,力爭在兼并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關中是秦國的腹地,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急需在關中興建水利工程。秦國鄭國渠就是在這種形勢下修建的。但是,鄭國渠的修建卻帶有戲劇性。戰國後期,秦國不斷向東擴張,韓國與秦為鄰,首受秦的攻擊。韓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弱的一個,不能敵秦,於是韓國人就想出一個延緩秦國東進的計策,讓秦國大興土木,耗費它的國力,使它無力外顧。於是派水利專家鄭國到秦國去,勸秦王政在關中平原的北山南麓,修建從涇水到渭水之間的一條三百多里長的引水渠,以灌溉農田。秦王政元年(前246年)鄭國來到秦國,勸秦王政修渠。渠成後的巨大經濟利益誘惑著這位剛即位的少年國王,於是馬上命鄭國負責這項工程。

不久,韓國的陰謀被發覺,秦王政要殺鄭國。鄭國說,我是受韓國派遣而來,但渠成後是秦國得益;我這樣做雖能延長韓國數年不被滅亡的命運,而渠成卻能為秦國建萬世之功。秦王政聽後不但沒有殺他,反而讓他繼續主持修渠之事。這項工程歷時十年才完成,被命名為「鄭國渠」。鄭國渠的渠首在雲陽縣西7.5公里,向東流經今涇陽、三原、高陵以北,富平、蒲城以南,在龍陽鎮北注人洛水,全長150公里。沿途攔截了從北山流下的冶、清、濁、漆、沮等水流人渠內,使渠道的水量充足,可以灌溉農田四萬餘頃。渠成後頓使原來貧瘠的渭北,一躍成為關中的糧倉,不再有凶年,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1985~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今涇陽縣西北,渠首所在的谷口附近進行調查,發現當年攔截涇水的大壩殘餘,東起涇水東的尖咀,西迄涇水西岸王里灣,全長2300多米。其中河床部分350米早已被流水沖毀,已找不到任何痕跡。而其他殘存部分依然可見。經測定,大壩的殘存部分,底寬尚有100多米,頂寬尚有1~20米,殘高達6米。可以想見,戰國末年這一工程是多麼浩大。涇水壩的發現,證明鄭國渠是築壩的引水工程。戰國時開鑿的鄭國渠,直至漢代仍在發揮灌溉作用。以後唐、宋、元、明歷代屢經改建,原來的名稱也有改動,如在明朝時稱為廣惠渠,但改建工程都未超過秦國鄭國渠的規模。

只是因經過漫長年代河床沖涮低了,水不能人渠,以至渠口上移,造成秦鄭國渠與明代廣惠渠口相距十里左右,這是二千年來渠口上移的結果。但渠首下仍沿襲鄭國渠故道。鄭國渠開創了引涇灌溉的先河,為以後關中水利工程奠定了基礎。

(2)靈 渠

靈渠在今廣西省興安縣境內。秦始皇兼并六國後,進軍嶺;南,進-步統一全國。但是受到橫貫在湘、桂之間南嶺的險阻,糧草運輸非常困難。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命監御史史祿負責開鑿渠道,改善運糧條件。

南嶺山脈中的越城嶺與都龐嶺之間,是一塊谷地。這裡有兩條相距很近的自然河道。一條是長江水系湘江上游的海洋:河;另一條是珠江水系灕江的支流靈水(又作零河)。兩水最靠近的地方在今興安縣北的水塘處,相距只有1.5公里。兩河水位相差6米,中間僅橫貫著高度為20~30米的太史廟山、始安嶺等小山嶺。史祿充分利用海洋河、零水兩條河相距近、水位相差小、分水嶺不高的有利自然地勢,經詳細考察後,決定在今廣西興安縣東南2公里分水塘上築壩,並修建一座分水的「鏵咀」。鏵咀把水量豐富的海洋河水劈成兩支:一支順南渠入灕江;一支經北渠歸湘江。在鏵咀的尾端順南北渠修大、小天平石堤攔水。

由於北渠寬,往北渠的大天平石堤長;南渠窄,往南渠的小天平石堤短。顯然鏵咀不是平均分水,而是按「三,七」比例分水,三分人漓,七分入湘,從而減緩了北渠湍急的水流,便於通航。大、小天平石堤在鏵咀尾端相接,成「人」字形,它既是攔河壩,又是滾水壩。另在靈渠上置「泄水天平」,在離天平800米堤岸處,開一11米長的缺口,通人湘江故道。缺口處用石塊砌一低於堤面的壩,在枯水期可攔截全部江水人渠,保證船隻航行暢通;洪水暴發時,則可溢過堤頂,泄入湘江故道。這樣天平石堤又有調節水量的功能,充分保證河道安全的流量。

在二千多年前科技水平的條件下,能夠如此精巧地利用有利地勢,設計出既經濟又科學的水道,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與大自然鬥爭中的高度智慧和才能。海洋河下游湘江是長江主要支流,而灕江則是珠江的支流,因而靈渠的開鑿,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渠成的當年,秦始皇利用它運糧發軍,完成了統一嶺南的大業。靈渠溝通了南北交通,使歷代中原地區和南嶺地區的物資得到交流促進了兩廣地區的經濟發展。直至明清時期,靈渠仍是嶺南和內地的主要交通孔道。1906 年,粵漢鐵路建成,才讓位於現代化交通工具。1956 年以後,靈渠已不是以交通運輸為主的渠道,而改造成以灌溉為主的水利工程了。

我是「迅捷」,執筆走天涯,與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國的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