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慢性便秘的七類藥物

逸仙藥師 發佈 2021-08-05T15:27:40.637612+00:00

作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羅泳儀審核: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陳楚雄隨著飲食結構改變、生活節奏加快和社會心理因素影響,慢性便秘患病率有上升趨勢。據流行病調查,隨年齡增長而升高,60歲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達22%,而女性患病率又高於男性。那麼,什麼是慢性便秘?

作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羅泳儀

審核: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陳楚雄

隨著飲食結構改變、生活節奏加快和社會心理因素影響,慢性便秘患病率有上升趨勢。據流行病調查,隨年齡增長而升高,60歲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達22%,而女性患病率又高於男性。那麼,什麼是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難、病程長等主要表現的一類疾病。排便次數減少是指每周排便少於3次。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出困難、排便不盡感、排便費時或需要手法輔助排便。病程至少為6個月。

是什麼原因引起慢性便秘的?

慢性便秘可由多種疾病引起,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質性疾病,不少藥物也可引起便秘。其中功能性便秘又包括正常傳輸型便秘、慢傳輸型便秘和排便障礙型便秘。對於功能性便秘患者,常常伴有焦慮抑鬱和睡眠障礙,因此,應注意對其精神心理因素的評估。

慢性便秘該怎樣使用藥物?

治療的目的是緩解症狀,恢復正常腸道動力和排便生理功能,但也有注意避免長期使用瀉藥尤其是刺激性瀉藥。以下逸仙藥師介紹七類用於慢性便秘的藥物。

一、滲透性瀉藥

此類藥物可在腸內形成高滲狀態,吸收水分,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腸道蠕動,可用於輕、中度便秘患者,臨床常用的藥物包括聚乙二醇和乳果糖。聚乙二醇口服後不被腸道吸收、代謝,其含鈉量低,不引起腸道凈離子的吸收或丟失,不良反應少。乳果糖在結腸中可被分解為乳酸和乙酸,增加糞便的酸性和滲透壓,使糞便容量增大,刺激腸道蠕動,產生緩慢的導瀉作用。

二、促動力藥

此類藥物作用於腸神經末梢,釋放運動性神經遞質、拮抗抑制性神經遞質或直接作用於平滑肌,增加腸道動力,對慢傳輸型便秘有較好的效果。臨床常用的藥物包括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普蘆卡必利等。

三、潤滑性瀉劑

此類藥物能潤滑腸壁,軟化糞便而產生瀉下作用。其瀉下作用溫和,較適於老年、兒童及有高血壓或動脈瘤或痔瘡的患者及術後排便困難的患者使用。包括甘油(開塞露)、蜂蜜、液體石蠟、石蠟油等。

四、容積性瀉藥(膨鬆藥)

此類藥物不被腸壁吸收,通過吸收腸管內水分後膨脹,增加糞便含水量和糞便體積從而起到緩解便秘作用,主要用於輕度便秘患者,服藥時應補充足夠的液體。常用藥物有歐車前、聚卡波非鈣、甲基纖維素等。

五、刺激性瀉藥

此類藥物作用於腸神經系統,增強腸道動力和刺激腸道分泌,包括比沙可啶、酚酞、蒽醌類藥物和蓖麻油等。動物實驗顯示,長期使用刺激性瀉藥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腸神經損害,長期使用蒽醌類瀉藥可致結腸黑變病,但後者與腫瘤的關係尚存爭議。因此,對於刺激性瀉藥,建議短期、間斷使用。

六、微生態製劑

口服微生態製劑可以補充大量的生理性細菌,糾正便秘時的菌群改變,改善便秘的臨床症狀。常用藥品有雙歧桿菌三聯活菌、地衣芽孢桿菌、複方嗜酸乳桿菌等。

七、中成藥

中成藥應用需辨證論治,主要分為以下五類,寒下劑主要用於里熱實證,常見的藥物如三黃片、當歸龍薈丸、黃連上清丸等;溫下劑用於里寒實證,常見的藥物如蓯蓉通便口服液;潤下劑用於津虧腸燥證,常用的藥物如麻仁潤腸丸、麻仁滋脾丸、麻仁軟膠囊等;逐水劑用於水飲內結證,常見的藥物如舟車丸;還有一類是行氣導滯藥,主要用於濕熱內阻導致的積滯,常見的藥物如四磨湯、木香檳榔丸、枳實導滯丸。其中潤下劑作用較為緩和,適用人群較廣,其他瀉下劑作用峻猛,易耗損胃氣,中病即止;對於老年體虛,新產血虧,應攻補兼施,虛實兼顧。

特殊人群的用藥選擇

老年人:老年人常因慢性疾病服用多種藥物,而有的藥物如氫氧化鋁、硝苯地平、呋塞米、複方甘草片等可能會加重便秘,因此,儘量停用導致便秘的藥物。老年人多缺乏運動、胃腸動力減弱、或津虧腸燥,這是導致老年人容易便秘的原因,因此,生活方式和飲食方式的改變也很重要。老年人通便藥可首選容積性瀉藥和滲透性瀉藥(乳果糖),對嚴重便秘患者,也可短期適量應用刺激性瀉藥或潤滑性瀉藥。

妊娠婦女:增加膳食纖維、多飲水和適當運動是這類患者的主要治療措施,容積性瀉藥、乳果糖、聚乙二醇安全性好,可選用。比沙可啶尚少見致畸的報導,但會引起腸痙攣,應慎用。應避免使用蒽醌類瀉藥和蓖麻油。

兒童:基礎治療包括家庭教育、合理飲食和排便習慣訓練,對於糞便嵌塞者,可選用甘油製劑(開塞露)或溫氯化鈉溶液灌腸。容積性瀉藥、乳果糖、聚乙二醇被證明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糖尿病患者:便秘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消化道症狀,雖然控制血糖可能對糖尿病患者的便秘治療有益,但糖尿病便秘仍少有特異性的治療措施。可嘗試使用容積性瀉藥、滲透性瀉藥和刺激性瀉藥。

終末期患者:終末期患者發生便秘與運動和進食減少、使用阿片類藥物等有關。預防性使用瀉藥極為重要,推薦刺激性瀉藥或聯合滲透性瀉藥或潤滑性瀉藥。

對於便秘患者,最重要的還是調整生活和飲食方式,合理的膳食、多飲水、運動、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是慢性便秘的基礎治療措施。

膳食:增加纖維素和水分的攝入,推薦每日攝入膳食纖維25~35、每日至少飲水1.5~2.0L。

適度運動:尤其對久病臥床、運動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結腸活動在晨醒和餐後時最為活躍,建議患者在晨起或餐後2h內嘗試排便,排便時集中注意力,減少外界因素的干擾,只有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才能真正完全解決便秘問題。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中國慢性便秘診治指南(2013年,武漢)[J].中華消化雜誌,2013,33(5):291-297.

[2]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功能性便秘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