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經晉陝兩省,將灘涂分成東西兩地,便有了傳說中的河東河西,近些年山西省臨猗縣一側河岸農村開發灘涂,把傳統的糧棉種植改為了水產養殖,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聽說有個叫做薛公的村子做的最好,在大面積種植蓮藕的基礎上,又養殖大閘蟹,把南方的生產模式引進到了黃河岸邊喜獲成功,周日有家新聞媒體記者朋友相邀,攝影師便跟隨來到了這裡,見識了這黃河岸邊的小江南。
電話聯繫上了薛公村的薛書記,他安排了一位村幹部帶著我們下了河灘,一路上他介紹了村子裡開發灘涂的情況。2016年村委會一班人帶領村民成立了薛公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將灘涂改造成了2000多畝蓮藕種植場,1000畝的養殖水面,全部承包給了南方人,一方面是為了早點收回投資,另一方面是為了學習南方人的養殖種植技術。
薛公村的灘涂土地大約有5000多畝,剩餘的土地便留給了村民們生產,村幹部們帶領著村民開始仿效南方人自己生產,建成了自己的蓮藕種植場,2020年春天自己動手摸索開始養殖大閘蟹,實驗面積在100畝左右。
黃河灘涂的自然環境和天然的水質非常適合大閘蟹養殖,村民們一邊向南方養殖人請教學習,一邊自己摸索,今年春天開始投放蟹苗,10月份趕在中秋季上市了,每畝能收穫100斤左右的商品蟹,據幹部們講,因為是第一年養殖,所以投放蟹苗比較少,主要就是為了積累經驗。
村委會一班人很有眼光,經過市場調查後對他們的蓮藕種植和水產養殖很有信心,一邊摸索經營生產,一邊搞起農業觀光旅遊,在河岸上建起了觀景台等等服務設施,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遊玩。
帶著我們參觀的幹部介紹說,黃河灘涂有獨特的自然環境,水質好,野草豐盛,所以生產的大閘蟹品質極好,今年一上市便銷售火爆,當地遊客非常喜歡,品嘗過後大家都認為和有名的「陽澄湖大閘蟹」品質不差上下,甚至還要好。
薛公人把他們的大閘蟹命名為「薛公黃河大閘蟹」,要在全國闖出自己的品牌。
據幹部介紹說薛公黃河大閘蟹外殼光亮,身體帶有清香的腥氣,反應靈活,非常喜歡吹泡泡,商品蟹一般重量在2兩左右,目前零售的價格是公蟹10元1隻,母蟹15元1隻,批發的價格是40元左右1斤。
為了給養殖戶提供優質服務,村委會在灘涂上修建了公路和田間道路,並且每天都有幹部下河灘巡查情況。站在黃河岸邊望著大閘蟹養殖場被四通八達的道路隔成塊塊方鏡,波光粼粼,真如同一個小江南盛景。
薛公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大閘蟹養殖成功,不但創造了新的致富門路,而且給當地的農業經營走出了一條新模式。因為目前薛公黃河大閘蟹的產量不是很大,銷售主要在當地,也有部分銷往到了全國各地。
金色的陽光灑滿黃河,也照耀在薛公村的養殖場上,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務實的村委會一班人的帶領下,薛公人一定能走出一條富裕路,蓮藕種植和大閘蟹養殖將給村民們帶來滾滾財富。【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