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唐朝高僧用一首禪詩,回答了這個深沉的話題

塵世曉書僮 發佈 2021-08-10T04:03:41.429197+00:00

人生就是一場短暫的旅行,所以很多人感慨「人生如夢」,畢竟只有短短的幾十載,少年時代的十幾可以忽略不計,只不過是一種成長的過程,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懵懵懂懂;只是在逐漸的成長中,才會慢慢地頓悟,從此會獨立思考,一直到生命的結束,這個過程很短暫,這才有了「人生如夢」一說,的確就是像一

人生就是一場短暫的旅行,所以很多人感慨「人生如夢」,畢竟只有短短的幾十載,少年時代的十幾可以忽略不計,只不過是一種成長的過程,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懵懵懂懂;只是在逐漸的成長中,才會慢慢地頓悟,從此會獨立思考,一直到生命的結束,這個過程很短暫,這才有了「人生如夢」一說,的確就是像一場夢。

當一個人經歷多了,在這人世間漂泊不定,回想往事時,一定是歷歷在目,好像就是昨天發生的事情。可能由於某件事情,或者是某件物品,會突然把你的思緒帶回到遙遠的過去,這時你會發現,那些過往的歲月,離自己其實很近,其實這是一種潛意識,那些事情已經是很久遠,這時突然發現,人生真的就像是一場夢,生活中事物變得虛無縹緲。

古代的文人墨客孜孜不倦地在作品中表達自己的觀點,以此來告誡世人,不要浪費時間,不要浪費大好的青春。而對於一些得道高僧來說,由於生活的特殊性,還有他們對於人生更為深刻的解讀,也讓作品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譬如唐朝著名詩僧鳥窠禪師的《無題.來時無跡去無蹤》,寫得就很深刻,也告訴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鳥窠禪師是得道高僧,關於他的生平沒有任何的記載,只有幾首詩流傳於世,而這首《無題.來時無跡去無蹤》正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篇用最深情的筆觸,寫下了自己對於人生最深沉的感悟。作為一位僧人,他每天思考的是人從何處來?又要往何處去?所以同樣會有人生如夢之感,正是在現實的生活中,一點點地有所悟,最終懂得了生命意義。

這首詩初讀時會覺得很普通,並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任何高超的技巧,更加沒有引用典故,以及使用生僻的字,只是用最樸實的語言,去描寫人生最深刻的感悟,這種細膩的描寫,也讓整首詩顯得與眾不同,每一句都有深意。詩人遠離世俗的社會,對於人生,對於自身的感悟,其實是要比別的詩人更加深刻,所以作品中的哲理也更強。

人不知從哪裡來?也不知道要去往何處?在第一句中,詩人就拋出了問題,從而在下面的幾句中去表達出來,所以第二句詩人直抒胸臆;一個人從生到死,只有一件事情是相同的,那就是無法擺脫迷惑。這也是很深沉的話題,無論是詩人的感傷,還是我們對於人生的理解,正是一步一步,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能夠體會到生命的意義。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最後兩句詩人做了一個大總結,如果你覺得迷惑,有一些事情想不明白,那麼就放下,沒有必要去在乎空虛不實的人生,這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本來就是虛無縹緲,那就是一場短暫的夢,所以人生如夢,沒有去計較那麼多,只需要過好每一天就行。

鳥窠禪師看似沒有真正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可是最後一句「只此浮生是夢中」,卻是話中有話,詩人擺脫了自身的困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也懂得了更多的道理,才告訴了讀者,人生就是一場夢,沒有必要太過於計較,所謂追求人生的意義,去探討人怎麼來,又怎麼離開,沒有多大的意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