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美食文化承傳千年,每一處地方都有著其獨具特色的美味美食。
每逢春節年關,川渝地區的家家戶戶都在準備一樣特色美味:
一塊臘肉·一片香腸
都是滿滿的家鄉味道。
淺藏在家父母的含蓄愛意與溫情關懷,
輕掩在外遊子的日常奔波與生活辛酸。
每一次回家的年味,都是臘肉與香腸的濃郁交織。
每一次腊味的感受,都是川渝人柔情與細膩的匯聚。
臘肉和香腸,是家家戶戶團年飯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當空氣中開始飄散著淡淡的燒灼柏樹枝椏的煙燻味道,便迎來了農家人製作臘肉香腸的時刻。
俗語有言,「冬臘風醃,蓄以御冬」。每年小雪之後,人們便陸續開始忙碌起來,而我作為臘肉的一生也就開始了。
自我記事起,主人每天都會用玉米、紅薯等粗糧精心投喂,所以養成了我正宗地道的農家土豬肉特性。
我也從不挑食,在日日清洗的一方小天地里自由自在,每天的主要活動就是吃和睡。當然啦,偶爾也會有輕微的運動,但多數是因為和同伴們爭搶吃食。
雖然主人每次投餵都是十分充足的,但聽說現在流行「運動美」,我也得緊跟潮流不是嘛!長期下來,我的肉質更加細嫩也極富弾勁。
對了,忘記告訴大家,我是一塊五花肉。
因而在年關將至時,我被幸運之神選中,開啟我的臘肉傳奇。
從前的我
現在的我
俗話說得好,「吃得苦中苦,方為肉上肉」。
儘管知道成為臘肉的歷程艱而不易,但為著能夠展現我最「臘」味道,為千家萬戶送去過年的美味。
我,榮幸之至。
配料攪拌
在主人的妙手下,我們按照「大小適宜,長度適中」的標準被精細劃分,仔細清洗後整齊擺放在潔凈的案板上。
主人帶上一次性手套,將食用鹽、醬油、八角、干辣子、料酒等十餘種香料放在我們身上,多次攪拌。
當我聞到每一個毛孔都有了調料香味,便也調製均勻了。
緊接著,我便被送進了一個整潔舒適的農家大瓦缸內,此時的我有點小害怕,因為主人蓋上了蓋子,四周一片漆黑,仿佛能見我的心跳聲。
此時我聽見主人說,「密封醃製一個星期,這樣不僅調料更入味,也能去除腥味。中間一定不能忘記翻轉一下,這樣才更全面」。
原來這就是我從小聽聞的醃製呀,我靜靜地等待著自己的蛻變。
時光悠悠而過,這天我終於見到了久違的陽光。
正當我享受時,主人將我放進溫熱的清水中開始細細清洗,仿佛泡溫泉一樣,暖暖的,超級舒適。清洗結束,我被一根細細的棉繩穿著掛在空氣清新的窗前屋檐下,慢慢晾乾。
此時的主人則外出選取鄉村山間自然生長的柏樹枝椏,用於接下來的熏制。
我暗自期待著,終於將迎來我成為臘肉的關鍵一環,只要我挺住,就能成功。
在一段時間柏樹枝椏的小火溫熏下,我的外皮慢慢出現金黃色澤,直到油脂溢出,我也染上了一層清香的柴火味道,製作工序也接近尾聲。
此刻的我迎來了作為臘肉的高光時刻。
一位名叫「微蕎小哥」的人看中了我以及與我一起被製作的同伴香腸,決定將我們帶到城市中,讓更多的人遇見我們,愛上我們。
在進城的途中,我才知道,原來優先小哥見證了我們誕生的全過程。
他很欣賞我們的原滋原味土特性,也感動於我們的堅韌之力。最主要的是,他說我們承載著他的土貨夢想,能夠為更多的人送去鄉村的原生態美味。
年關將至,我們也已經來到了微蕎小哥的冷藏庫里,經過真空包裝,我們將會被送往不同的家庭。
那裡或許有可愛又貪吃的孩子、在外為生活奔波的遊子、惦念遠方子女的父母,思念久遠記憶味道的老人。
我們攜著腊味與情懷而至,每一片都是過年味道,每一片都是家的記憶。希望給面前的你帶去原滋原味的味蕾記憶,帶去暖暖的關懷。
一片香腸臘肉,只覺年味悠長;
記憶家的味道,原是終身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