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年底,全省力爭新增跨境電商店鋪1萬家以上,實現跨境網絡零售出口1000億元……6月18日,我省「店開全球」跨境電商萬店培育專項行動首場活動啟動。
中美貿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都讓傳統外貿面臨不小的衝擊,面對嚴峻形勢,外貿企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店開全球」有點放矢,就是看準跨境電商在促進外貿穩中提質、拉動消費和創造就業方面的潛能,加以進一步激活和釋放。
今年以來,我市跨境電商保持逆勢增長,與傳統外貿下滑形成鮮明對照。1—5月全市實現跨境網絡零售出口154.7億元,同比增長3.7%,占全省比重為47.5%。作為全省跨境電商的龍頭,我市搶抓「店開全球」新機遇,大力實施跨境電商發展「十大行動」,創新外貿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鞏固跨境電商發展優勢。
破解開店難題 創業孕育新機
據了解,此次「店開全球」跨境電商萬店培育專項行動,面向全省製造企業、外貿企業、商貿流通企業、國內電商企業及創業青年。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精準施策」的原則,推動解決「開店難」,普及深化跨境電商應用,著力在跨境電商產業規模、經營模式、資源整合、服務質量和配套支撐等方面實現新突破。今年省級層面將統一舉辦10場左右跨境電商平台開店活動,原則上我市市級層面將舉辦1場以上開店活動。
初創期的跨境電商小微主體,離不開政府支持和專業配套服務。我省一方面鼓勵電商平台在有條件的地區設立賣家孵化中心和運營中心等服務機構,為平台賣家提供全流程服務。同時,支持成立全球電商平台開店服務中心,開發「店開全球」一碼通,為企業全渠道開店提供專業快捷的綠色通道,著力提升開店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店開全球」給我市各地有志於跨境電商的創業者帶來了新機遇。
聚焦傳統製造 加強主體培育
我市把主體培育行動列為跨境電商發展「十大行動」之首,與「店開全球」加大主體培育力度的初衷不謀而合。我市主體培育,聚焦製造業轉型升級,按照「一地一特色」進行規劃布局,圍繞「8+N」細分重點行業,開展產業集群跨境電商試點。義烏、永康、東陽、浦江、蘭溪已分兩批先後列入省級試點,今年共爭取激勵資金1400萬元,獲激勵試點數量和資金額均居全省第一。到2020年底,我市將確保實現市級以上跨境電商產業集群試點全覆蓋,試點和培育跨境產業集群10個以上。
推動「店開全球」,是鼓勵製造業企業開展跨境電商。今年5月,市區出台政策,對製造業企業新入駐跨境電商第三方平台,當年該企業納入統計的外貿實際經營額達5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向平台繳納的註冊費、服務費等予以50%補助,每家企業累計補助額不超過10萬元。同時,鼓勵利用「網上展會」開拓國際市場。對企業使用阿里巴巴國際站等跨境平台開拓跨境業務的,給予推廣費用40%以內的一次性補助,單個企業扶持金額不超過5萬元。對於跨境電商企業藉助社交媒體、搜尋引擎等數字化平台開展推廣的,給予不超過推廣費用50%的一次性資金扶持,單個企業扶持金額不超過10萬元。
培養後備人才 打造三大中心
「店開全球」需要儲備大批的跨境電商人才。我市提出推進產教深度融合,依託浙江師範大學、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義烏工商學院等高校資源,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線上人才港」,支持大學生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創業。同時,實施跨境電商人才「千團萬人」計劃,鼓勵各地開辦跨境電商訓練營,下沉培訓服務到各鄉鎮(街道),力爭到2023年底開展各類跨境電商培訓30萬人次以上。
搶抓「店開全球」帶來的跨境電商創業新機遇,推動傳統外貿、製造企業轉型升級,我市目前正全力打造全國跨境電商三大集聚中心,即商品門類最全的網貨中心、服務成本最低的物流中心、政策環境最優的創新中心,力爭2023年實現跨境網絡零售額超1000億元。
來源:金華新聞網-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