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海之星授權轉發|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國際稅收實務專業人士

中稅盟於江 發佈 2020-05-10T00:51:35+00:00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國際稅收實務專業人士。自1978年以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至今已40餘年,中國現階段的經濟不僅是「引進來」,更多的是「走出去」。



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國際稅收實務專業人士

原創 梁紅星 稅海之星

自1978年以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至今已40餘年,中國現階段的經濟不僅是「引進來」,更多的是「走出去」。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正在規劃或抉擇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國際稅收實務便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選擇。國際稅收實務的門檻很高嗎?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國際稅收實務專業人士?作為一名常年從事國際稅收實務的工作者,筆者會經常聽到這些問題。為此,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和體會,嘗試給與解答,期望能為那些有志從事國際稅收實務工作的青年人提供參考。

國際稅收,筆者簡單的理解就是涉及跨境業務的稅收,即有「引進來」,也有「走出去」的稅收(in-bound & out bound)。國際稅收實務與中國稅法、財務會計或法律等相關專業比較而言,因其對工作者的外語能力、複合型知識結構以及實際工作經驗要求較高,是一個門檻相對較高的專業。筆者理解:一名優秀的國際稅收實務專業人士就是能夠勝任國際稅務的工作崗位,能夠很好地應對和處理好相關國際稅收業務和事項。為此,筆者對構成國際稅收實務專業人士的以下三個關鍵要求分別進行簡述:

一、外語能力的要求

對一名從事國際稅收實務的專業人士來說,外語能力是一項必備技能。對外工作語言,如英語,必須要熟練掌握一般外語(或通用外語),特別是要具備很好的聽說能力並熟練掌握專業英語。當然,如果能掌握第二種外語(小語種),比如法語、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就會更加完美。對於想要從事國際稅收實務工作的有志青年來說,若總是依賴和藉助第三方專職翻譯(如商務翻譯人員)應對國際稅收相關具體事宜,這將是專業人員最大的短板和硬傷。尤其是對「走出去」業務來說,要想真正理解東道國相關稅務政策,稅收法規的背景,意圖和含義,就必須查找東道國稅收政策和法規的原文並研讀相關法規原文釋義和評析,還需要與東道國權威機構,專業人士當面溝通,直接了解和求證。若沒有過硬的外語能力終究是無法達到快速溝通、準確理解的目的。特別是對稅收法規實際操作細節的理解和把握往往是存在誤解和偏差的,有時甚至會與東道國稅法立法本意相距甚遠!熟練掌握外語技能是一個長期積累和不斷提高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信心,耐心和毅力。

目前國內大多數院校的優秀畢業生都有較好的外語水平,還有一些回國發展的留學生,他們已經跨越了一般外語的門檻。針對那些有一定英語基礎的青年人,筆者建議:一是要堅持不斷的學習和持續提高一般外語能力,既包括強化語言閱讀能力和拓展寫作能力,還更要強化提高聽說能力。很多已經從事國際稅收實務的多年的工作者,因其外語聽說能力沒有實質性的突破,限制了其在國際稅收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這非常可惜。目前中國國內有很多很好的語言培訓機構,可以針對口語能力的提高,做「一對一」的外教的口語專項集訓,若能堅持1-2年的不間斷強化練習,一定會有實質性的提高。另外,學習和了解外國(尤其是歐美)的歷史,宗教和文化等知識,也可以輔助提高外語水平。二是要深入學習財稅專業英語,力爭達到準確理解和恰當翻譯。在基礎外語較好的前提下,只要參考資料選好,學習方法得當,用心體會,就有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如1-2年內)將專業英語有所實質突破和快速提高。學習資料可以選擇研讀OECD和UN的稅收協定範本及釋義英文原文,相關轉讓定價和BEPS指南英文原文,(也可以參看相關的中文翻譯)、荷蘭國際財稅文獻局(IBFD),威科先行財稅信息庫(Wolters Kluwer),律商聯訊(LexisNexis)等相關財稅英文資料(有很多資料都是雙語的),「四大」也經常發布相關英文各個稅種手冊和新稅法解讀等(如安永對全球企業所得稅,增值稅,轉讓定價每年都有一本更新的稅收手冊)。OECD 的International Tax Glossary是一個比較權威性的財稅專業詞典,中國財經出版社已經有中文翻譯,即《國際稅收辭彙》,可以反覆集中強記,對照理解。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專業英語的學習參考資料。另外,力爭機會多聽取外國學者或稅務專家就國際稅收專題講座,參加「四大」的英文涉外稅務研討會,這些都是快速提高專業英語的很好途徑。

二、複合型知識結構的要求

國際稅收的知識結構具有層級性和複合性的特點。除了中國稅收和國際稅收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求具備財務會計及法律知識。正是這種從中國稅收拓展到國際稅收的升級要求,以及「財會+法律」的複合型知識的關聯,使得從事國際稅收實務的專業人士的知識結構更加複雜和全面,也更具有挑戰性。

從建立和完善國際稅收知識架構的角度來看,筆者建議;一是可以先從深入學習中國稅制知識入手。如深入研究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尤其是境外稅收抵免相關規定和實操,還有企業併購重組的相關稅收知識。要深入研究與中國相關國家的雙邊稅收協定,關注中國轉讓定價,同期資料及反避稅的相關規定,這些中國稅制知識與境外國家的相關稅制和規定類似,也與國際稅收知識直接相關。在此基礎上,可以同時研學與「引進來」相關的國際稅收知識,如熟悉非居民企業稅收業務及企業跨境服務貿易稅收,非貿付匯相關的預提所得稅等。進而可以拓展了解和學習更深入一些的國際稅收的基本知識,如OECD協定範本釋義,OECD轉讓定價指南和BEPS成果最終報告等,要儘量閱讀這些資料的原文,也可以適當參考相關的中文翻譯。二是研讀一些主要國家稅制,如先學習香港稅制和新加坡稅制,因其稅制比較簡單,透明,容易上手,加之中國很多「走出去」企業都利用香港或新加坡作為中間平台,開展境外業務(如投資,轉口貿易,資金池和信託等),也比較實用。隨後再可深入歐盟稅法,歐盟稅法比較經典和規範,若能讀懂,將對其他國家有很好的參考性。美國稅法最難,也最複雜和特殊,建議只有針對相關具體業務來學習。三是要關注和補充學習與關稅和社會保險費相關知識。國際貿易知識和海關關務知識也非常重要,如國際貿易術語,貨物進出口運作、支付結算,以及自貿協定規定,反補貼,反傾銷等方面的知識。與國際貿易方面相關的關稅和進口環節的流轉稅(增值稅和消費稅)以及出口退稅的知識和技能本身就是國際稅收實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與個人所得稅直接相關的各類社會保險費或社會保障稅(如疾病,養老,失業保險),還有與相關國家的雙邊社會保障協定,也是稅法及國際稅收相關聯的知識。關稅往往是由國家海關官員和企業的物流部門所負責,社保費往往是由人事部門所負責的。由於不同部門或實操的局限,稅務機關或企業財稅部門人員往往很少直接接觸和實操,但對於一個完整的國際稅收知識體系來說,專業人士應當了解和掌握關稅及社保方面的知識。

對於入門者或非稅收專業的青年人來說,有什麼途徑,可以儘快學習國際稅收的知識?筆者建議;一是可以先系統的學習稅務專業的課程和教材,同時可以再通過註冊稅務師的考試來強化和檢驗自己已學過的稅收知識。二是要用通過積累案例學習,提高國際稅收的認知。如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出版了《稅收協定執行案例集》和《非居民企業稅收管理案例集》,《中國稅務報》國際版,《國際稅收》雜誌以及《大企業稅收評論》電子期刊也經常刊登一些國際稅收案例及分析。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案例學習資料,初學者要仔細體會,認真思考。若想更進一步提高國際稅收稅務水平,專業人士還需要關注和研究國外法院的一些經典稅收判例,可以研讀「四大」或國際律所的專業人士發表的案例分析外文文章。通過中國及國外的案例,判例的學習才能有一個比較客觀的對比標準和參照對象。隨著積累案例越多,國際稅收實務的專業判斷就越敏銳和準確,國際視野也才能更加開闊。

從兼顧財會和法律知識的關聯角度來看,目前大部分在中國從事國際稅收實務的專業人士都有財務會計的背景和紮實的財會技能,如財經專業畢業,擁有註冊會計師證。但很少同時具備財會知識和法律知識,應需儘快補充法律知識,如了解國際法,公司法,合同法,併購法,勞工法等。在國外,尤其是在發達的歐美國家,絕大部分從事稅收實務的專業人士,他們都是法律背景出身和具有很好的法務技能,如法律專業畢業,擁有律師資格證書。筆者理解;歐美國家和中國的稅務專業人士這種知識背景和技能的不同,主要是因為中西方稅收治理體制和企業稅務管理理念的不同。如在歐美國家,絕大部分稅務糾紛是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的,需要大量的稅務律師出庭辯護。而在中國稅務糾紛大部分是與稅局協商解決,很少通過訴訟程序解決,即便有,也是先進行行政複議。因此在中國,稅務律師亟待發展。現階段,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法律專業及執業律師開始專注開展稅務業務,甚至拓展從事國際稅收業務,但是他們也仍需儘快補充財會知識,如了解會計制度、準則、帳務處理及報表的分析等。從企業稅務管理理念來看,更多的歐美企業是從公司治理的高度出發,注重稅收遵從的風險防範和稅收籌劃的合法性。而中國企業則更傾向於財會基層的核算、稅務申報和稽查應對,還有一些中小型企業是以激進的稅收籌劃為導向。基於此,相比於西方國家,中國稅收實務專業人士更多出自於財會背景,出自於法律背景的較少。現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大企業也在向歐美500強企業學習,提升企業的稅收管理理念。因此兼顧財會和法律知識的中國稅收實務專業人士將是大勢所趨,也將被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重用。財會和法律知識都是對稅務知識的必要關聯補充,不可或缺。從儘快補充和掌握所缺財會或法律知識的捷徑來看,筆者建議;有志青年可以通過參加註冊會計師考試(或更難的ACCA)或律師資格考試的學習和培訓,以此來激勵和提高自己,儘快有效地補全所缺少的財會或法律知識。若最終能同時獲取註冊會計師證和律師資格證,這既是對自己所學知識的一個很好檢驗,也為將來從業提供了一個資質保障前提。另外,目前很多相關專業院校,都對在校教學形式進行改革和完善。一些相關稅收,財會,法律專業的校外優秀專業人士或進校作講座,或參加學生的論文點評,甚至做課外兼職指導老師,他們這些實務的,經驗性的知識是在校學生課本知識之外的最好補充,也非常必要和重要,在校學生要很好把握和珍惜這種社會實戰知識。當然在上述知識之外,若還能拓展學習商務知識(如商業模式),行業知識(如工程建築業,能源,製造業,金融等),項目管理知識以及企業電算管理系統(如ERP)等相關知識,這將為將來更好地從事國際稅收實務工作奠定更加完美和堅實的基礎。

三、實際工作經驗的要求

筆者從以往多年的國際稅收實務工作中體會到,僅僅具備紮實的外語能力,一般性國際稅收知識及財會和法律知識還不夠,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國際稅收實務專業人士,還必須要有一定時間的國際稅收工作磨練和技能積累,這是一項非常關鍵的要求。目前從事國際稅收實務的人士主要有以下三類人群:或在中國國家稅務局的涉外稅務部門(如國際處,對外分局)工作,或在中國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具體參與國際稅收的項目諮詢服務,或是在中國「走出去」企業內部,跨國外企內部直接參與跨國稅務管理。這三類工作崗位都是非常好的國際稅收實務平台,在這些工作崗位積累經驗、歷練技能是走向優秀國際稅收專業人士的捷徑和通途。但是,僅具備在中國做國際稅收實務的經驗還不夠全面和完整,若是有機會力爭到國外工作一段時間,這才是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國際稅收實務工作經驗的飛躍。因為國際稅收理論和各國的稅收實踐差別很大,各個國家的稅制和環境也都各不相同,各國的稅法規定與具體執行和操作也有很大差距。另外,各國稅法經常發生變化,只有時時跟進了解最新的法規,才能準確理解和適時實操。筆者將這種現實情況概括為:沒有通用不變的國際稅法,只有不同常變的各國具體稅收實踐。因此,筆者特別建議;若是有可能,還應去國外某一國家或一個片區進行一段實地工作。如果暫時沒有出國工作的機會,也儘量在中國企業集團總部或外企的地區總部(如亞太區,東亞區)直接參與國際稅收的實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實全面的把握國際稅收知識,才能真正跨越國際稅收的門檻。「四大」或國際律所一般都有很好的全球成員所的網絡,並且有較為成熟且便利的國際間合作和交流的機制,若能在「四大」或國際律所工作,直接服務跨境業務的客戶,這將是一種很好的國際稅收工作經歷,也專業成長的一個捷徑。或者在中國國內會計、稅務、法律中介做國際稅收諮詢服務工作,有機會直接與東道國合作方溝通和合作,了解東道國的稅制和實操,共同服務國際客戶和積累國際稅收案例經驗,這也是不錯的一種國際稅收實務經歷。

現在中國有國際業務的企業對中介服務的要求非常苛刻和現實,首先就是看稅收服務團隊人員是否有國際稅收的實操經驗和過往案例,即便是名牌大學財稅、法律專業的畢業生或擁有相關專業資質證書的專業人員,也很少有企業願意給這些沒有經驗的人士試錯和學習的機會。另外,真正將國際稅收實務做的比較好的機構或平台不是很多,這就是所謂的「紅圈」非常小。因此,國際稅收實務經歷至關重要,甚至遠遠重於教育和專業背景。目前中國國家稅務系統也有很多外派官員到歐美國家學習和培訓的機會,甚至外派到國外擔任常駐稅務官,「四大」和國際律所也有外派人員到歐美國家進行培訓,甚至常駐工作(如在中國客戶業務組工作-China Desk),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國外實踐鍛鍊和經驗積累的機會,特別是在歐美地區,大多數國家是發達,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它們的稅制較為規範,稅法較為複雜、實操相對較難,若有此類工作機會,則更要格外珍惜和積極把握。

筆者特別鼓勵有志青年,在中國國內,不要太挑剔工作崗位,只要有從事國際稅收實務的機會和平台,都要努力去爭取,虛心求教,入門為先。另外,更要積極爭取在「走出去」企業應聘國外的工作的崗位,不要畏懼眼前困苦,乘著國家「一帶一路」的大勢,跨出國門,走進亞非拉,先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積累國外工作經歷,而後,再尋找去已開發國家工作的機會。這種切身的國外工作經歷還可以儘快提升國際稅收專業人才的綜合技能和職業素質,如與不同文化、不同專業、不同部門人員進行有效交流溝通和合作,快速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適應新環境。在有限的資源和條件下,借用外力,發揮自己的潛能,求同存異,最終解決難題。這些都是伴隨境外工作實踐所鍛就和形成的軟實力和硬功夫。

四、三項要求的關係及職業發展前景

上述三項主要要求的相關關係是:外語能力是國際稅收的必要前提條件,財會和法律知識是稅收專業的關聯充分條件,國際稅收的工作經驗是真正跨過國際稅收實務門檻的關鍵要素,若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國際稅收實務專業人士,這三項要求必須最終都要具備,缺一不可。外語能力的提高,稅務專業知識的掌握,財會和法律知識的補充都是可以通過自身主觀努力來實現的。國際稅收的工作機會和崗位往往需要等待客觀的機遇和自身的適時把握。另外,上述三項知識和技能是一個不斷提高和完善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不可一蹴而就。有志青年需要根據客觀情況和自身條件,制定一個分階段學習和提高的計劃,持之以恆,切忌半途而廢。

從目前中國國際稅收實務的現狀來看,「引進來」的國際稅收業務,或者說跨境稅收業務和非居民企業稅收業務開展的相對比較成熟,也培養出一大批國際稅收實務專業人士。但是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和展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跨境業務和境外業務(Out-bound)的國際稅收需求日益強烈,這種真正「引進來且走出去」的國際稅收實務的專業人才更是非常的稀缺,雖然入門難,成長慢,但其含金量也相對較高,競爭並不充分,一旦入門上崗,很難被他人替代,職業發展前景無量!筆者強烈鼓勵有志從事國際稅收實務的青年人,要有針對性地儘快補足上述三項要求的短板,鍛鍊和提升自己,跨越門檻,儘早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國際稅收實務專業人士。

作者系「一帶一路」國際稅資深實務專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