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微信兇猛

豫見課堂 發佈 2020-02-07T13:52:49+00:00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西裝可以不穿,領帶可以不打,而微信這身行頭一旦上身,想脫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文/路舒華


當我終於下定決心,卸載並告別微信的時候,心中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與微信的分分合合始亂終棄,可以說是始於美好,終於嫌惡。


五年前,我受聘出任中共河南省委《黨的生活網》的運營總監。在那裡,我有幸結識了一幫以王懿璞同學為代表的網絡高參。這幫80後90後的拉風小將們思想前衛,勇立潮頭,在網絡運用和推廣方面堪稱一流。在他們的循循善誘和悉心幫扶下,我不僅逐漸適應了穿西裝打領帶,高調重塑個人形象;而且快速掌握了微信的基本使用方法,美其名曰「沒微信沒『威信』」。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西裝可以不穿,領帶可以不打,而微信這身行頭一旦上身,想脫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相信不少微友同我一樣,睜眼閉眼三件事:手機、微信、朋友圈。早上睜開眼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臉,不是淘米做飯,而是四處找手機、翻朋友圈兒。晚上臨睡前同樣如此,不把當天的朋友圈微信從頭到尾瀏覽個遍,如何睡得安穩?白天就更不用說了,曬完了美食曬美景,曬完了美景曬美人,恨不能連穿著兜肚光著腚的百天照都拿出來曬一曬。當然了,光曬自己可不行,很容易被視作「自戀」,成為眾矢之的。您得時刻關注其他微友的各種曬,該評論評論,該點讚點讚,至於成色如何暫且不去管它。——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朋友圈兒講究的是禮尚往來,友好互動,指不定哪天自己也會遇上「求贊」「求關注」的糗事呢。


相較微信圈兒「求贊」「求關注」的常態,「求財」「求施捨」就顯得有些失態和變態了。前不久,一位「著名」相聲演員的妻子通過微信發帖,聲稱丈夫病重,需要大筆的治療費用,懇請微友們不吝賜「幣」,奉獻愛心。英雄帖一撒,微友們群起響應,幾天時間便湊出了百萬之巨。但很快有人披露,這筆錢根本沒有用到該相聲演員的救治上,而是被他的妻子拿去買車、買房、雇保姆,「頤養天年」了。真是天下之大,良心都被狗吃了。


無獨有偶,六個月前,我的微信朋友圈兒里也出現了一條求救信息,說是他們剛滿三歲的小寶寶得了一種稀罕病,現在 大洋彼岸一家洲際醫院接受治療,醫藥費是個七位數,需要「水滴籌」,需要獻愛心。我和妻子經過商量,當即把養老的五萬元「愛心」通過微信轉了過去。


一晃半年過去了,孩子的病情怎麼樣了?治療費夠不夠?是否需要繼續捐獻?帶著上述一系列疑問,妻子忍不住給那位患兒的母親發了條微信,沒想到對方半天只回了兩個字:好了。我們夫妻二人自討沒趣,四顧無言,暗自後悔不該咸吃蘿蔔淡操心,皇上不急太監急。


還有個微友做事更絕。凌晨兩三點鐘發來一條信息,央求我在某核心期刊幫忙發兩篇論文,申報高級職稱用,越快越好。朋友有難豈可坐視不管?何況是自己神交已久的紅粉知己。於是乎,求爺爺告奶奶,東奔西走,請客吃飯,總算在短時間內把這件事搞定了。某期刊主編酒酣耳熱之際當場表態:爭取搭上本期雜誌的末班車先發一篇,另外一篇論文留待下期雜誌一準推出。


兩周後,第一篇論文的樣刊如期到手了。填好信封,正準備快遞給那位紅粉知己,知己的微信拍馬趕到:路總,上次傳你的兩篇論文千萬別發,拜託啦。「啦」字後面還附送了一個齜牙咧嘴的笑臉。我哩個去!當時真想把雜誌樣刊連同手機一起從樓上扔下去,然後伏在某個瘦削的肩頭大哭一場,直到哭出眼淚為止。


列位看官別不好意思往下看,還有比這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話說有位平時不怎麼玩微信的幼兒園同學,突然之間就建了那麼一個群,突然就在群里發了那麼一條請柬(當然不忘@所有人),說是女兒明天出嫁,盛邀大家今晚都去他們家喝喜酒,並相互轉告行車路線、聯繫電話云云。我當時真真是被震撼到了,目瞪口呆了老半天——女兒明天就要出嫁,今天才通知大家喝喜酒,而且是以微信群發的方式,而且,而且同學與同學之間遠隔萬水千山千山萬水……

真是網絡時代,「微」才輩出啊!


以上只是「試舉幾例」,由微信生髮出的那些個奇葩事兒真可以用車載斗量來形容:別有用心的陌生人加你好友,男扮女裝不說,還假借「叔叔」「大爺」的名義,就差把祖宗八代搬出來了(——就為推銷個腳氣寧,至於嘛);費勁巴力加了你微信,要麼三年兩年不說話,要麼一大早推出上百條售賣信息(襪子褲頭魚鱉蝦蟹的應有盡有),要麼今天拉你進這個群,明天拉你進那個群。刪了他吧,熟人,不好意思下手;拉黑吧,又擔心落下個無情無義白臉奸臣的罵名。多日不見,發微信問候,驀然驚覺你跟他還不是好友(八成被拉黑了);新人進群,發二百塊錢紅包表示祝賀,紅包瞬間被一掃而空,但連一個道謝的也沒有(這還是個高知雲集的大學校友群);兩個血脈相連的孩子好不容易聚到了一起,霸著家長的手機各玩各的,忙活得不亦樂乎。家長還沒批評兩句呢,孩子們率先發難了:你們怎麼知道我們在玩遊戲呀?我們這是在視頻聊天呢……


唉,不說了,說起來都是眼淚。當務之急是痛下決心,和類同洪水猛獸的微信徹底劃清界限,說聲再見——不,是再也不見。


作者簡介:路舒華,九三學社社員,《中國藝術與收藏》雜誌總編輯。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鄭州市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文集《搖筆散珠》《地獄天堂》《人煙煙火》《愛在深秋》等多部,曾獲鄭州市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