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不只是「抖」那麼簡單

中國吉林網 發佈 2020-01-22T05:00:39+00:00

包餃子捏不上皮,吃飯時筷子拿不穩,嗅覺莫名其妙下降,字越寫越小…非運動症狀主要有四大類,包括神經精神障礙,如抑鬱、焦慮、淡漠、痴呆等;睡眠障礙,如失眠、不寧腿綜合徵等;感覺障礙,如疼痛、嗅覺減退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如尿頻、出汗,直立性低血壓等。

包餃子捏不上皮,吃飯時筷子拿不穩,嗅覺莫名其妙下降,字越寫越小……出現這些症狀時,很多老人沒太當回事:人老了,手腳不麻利,這不是正常現象嗎?殊不知,這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警報」。這一疾病近年來呈現出年輕化趨勢,並逐漸走進大眾視野。那麼,帕金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今天,我們請專家給大家科普一下。

帕金森病是世界上第二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在我國約有250萬患者,

65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為1.7%,

隨著年齡增長,這一比例逐漸增高。

近年來,該病有不斷年輕化趨勢,

目前我國臨床已知年齡最小的患者為17歲。

我省患者數量約為5.1萬,

臨床接診最小患者僅為18歲。

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

可分為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兩大類。

主要運動症狀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

肌強直、姿勢平衡障礙等。

非運動症狀主要有四大類,包括神經精神障礙,

如抑鬱、焦慮、淡漠、痴呆等;

睡眠障礙,如失眠、不寧腿綜合徵等;

感覺障礙,如疼痛、嗅覺減退等;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如尿頻、出汗,直立性低血壓等。

易被誤診 不可小視

邱吉慶:目前醫療界普遍認為,帕金森病的病變部位在人腦的黑質,黑質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它們通過合成一種神經遞質——多巴胺能神經遞質,調節人體的運動功能。但當黑質發生病變,多巴胺能神經元減少,腦內的多巴胺含量顯著降低,就會出現帕金森症狀。也有專家分析,年齡老化、環境因素、家族遺傳性等原因也是該病發病原因。此外,外傷、情緒低落、過度勞累、寒冷也可誘發該病發生。

帕金森病症狀複雜,所以很易被誤診。因為有行動不便、肢體輕顫、身體僵直等症狀,經常與頸椎病、腦動脈硬化、腦卒中等疾病混淆;出現痴呆及精神症狀,又會與阿爾茲海默病混淆。同時,主要早期症狀,如走路不穩、動作緩慢都可能被誤認為是人老了後的正常現象,很多患者根本不到醫院就診。調查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帕金森病的就診率不到40%,而我省更低。

帕金森病不能拖 規範診治是關鍵

帕金森病本身並不是致命疾病,

一般不會影響壽命。

但一旦有臨床症狀應及時就診,及早治療。

需要強調的是,目前該病還無法根治,

現在所採取的治療方法,

都是著眼於緩解患者症狀,

不論何種方法,都需要根據患者具體情況

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綜合性、

個體化、規範化治療方案。

目前,帕金森病常規的治療手段有藥物治療、

手術治療、康復治療、心理治療等。

其中藥物治療是基礎,手術治療是有效手段,

康復治療和神經心理治療是輔助治療。

詳解「腦起搏器」和「電子藥物」

邱吉慶:現在被越來越多患者選擇的腦深部電刺激療術,俗稱「腦起搏器」,它是一套精密的微電子器械,在患者腦內特定的神經核團植入電極,通過脈衝發生器連續釋放高頻電刺激,抑制因多巴胺能神經元減少而過度興奮的神經元的電衝動,從而達到治療目的。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該項治療技術已十分成熟,本人自2007年開展我省首例腦深部電刺激療術後,至今已有百餘名患者接受該項手術治療,術後患者的臨床症狀均得到明顯改善。

需要強調的是,被確診的患者中大概只有20%適合手術,術後可改善70-90%症狀,能大幅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重寫生命軌跡。患者術後可與正常人一樣生活,但外出要佩戴儀器識別卡,需要通過相關安檢時,出示識別卡後可不進行機器檢查。如需做核磁共振檢查,需與手術或程控醫生聯繫,暫時關閉儀器,再行檢查。

帕金森患者手術植入「腦起搏器」後,需定期到醫院做程控微調,就像吃口服藥一樣,在病情不同的時期需要調整服藥劑量,這個術後程控治療過程被醫生形象地稱為「電子藥物」治療。「腦起搏器」療法真正起效始於術後程控,通過體外調控基本上可以控制帕金森病的震顫、僵直、運動緩慢或行動不能的症狀,還可減少口服藥物劑量,能明顯提高患者獨立生活能力。但調控到適合患者的最佳狀態需要一定時間,因此患者術後要定期到醫院經醫生調控,一般半年左右會達到穩定狀態。

隨著網絡、手機APP的進一步發展,最新的治療方式——術後遠程程控的出現,免去了患者頻繁到醫院調整「電子藥物」劑量的奔波之苦,患者端坐家中,醫生藉助網絡、手機APP和電腦,就可對患者實現異地程控,省時省力的同時,也大大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養治結合預防為主

帕金森患者想要達到既定的治療效果,延緩該病進程,需要遵循養治結合原則,日常生活中,注意相關保養常識;健康人群也要詳細了解保健知識,預防該病發生。

1.鍛鍊:無論是帕金森患者的康復還是健康人群對該病的預防,都應多加鍛鍊。鍛鍊時尋找變化較多、比較複雜的運動形式,如讓患者多走走彎曲的石子路,這對於延緩運動功能減退很有好處;

2.飲食:帕金森疾病本身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患病後往往會伴有植物神經功能損害,容易出現便秘,所以要在清淡飲食基礎上,多吃粗纖維食物等有通便功效的蔬果。此外,多巴類藥物要空腹服用,像雞蛋、肉等高蛋白食物最好晚上吃,以免影響藥物療效;

3.避免接觸有毒化學藥品:如殺蟲劑、除草劑、農藥等,長期接觸這些化學品易患帕金森病;

4.避免重金屬錳以及放射線污染:從事相關工作人群應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5.避免或減少應用誘發震顫麻痹的藥物:認真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