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我眼中的美國教育,為什麼值得所有人經歷

新東方 發佈 2020-02-07T18:06:48+00:00

在美國留學期間,我也深刻地體會到美國人對於自由和獨立思考的追求是如何融入在美國高校課堂中。「Thoreausaid, 『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Don』t be resigned to that. Break out」

「這些年越發覺得,知識學位的獲得,很大程度上離不開自身結構優勢和地位,並進一步帶來許多privilege——所以如果這些學識,不能用來為那些被壓迫、被排除、被邊緣的群體做一點微小的事、發一點微小的吶喊、挑戰任何一點結構的鐵籠,那麼所謂精英名校高學歷,便沒什麼可誇耀的地方。」


——引自豆瓣


Hello,大家好呀,我是張賀,又和大家見面啦!


我2018年5月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教育發展專業。在留學期間,有很多家人和朋友問我:「你在美國學的知識有用嗎?」


隨著出國留學越來越普及,相信這也是很多在猶豫是否出國留學的同學和家長的疑問。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為什麼去美國留學、以及去美國留學到底學什麼。


No.1

獨立思考之精神

Educate 一詞源自於拉丁語educere,其中e相當於英文中的前綴ex,表示「出來」,ducere表示「引導」,也就是說educate的本質是引導和啟發。



我還記得若干年前看完《死亡詩社》這部電影熱血沸騰,因為我認為電影中的「Captain」真正做到了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勇於發問和探求。


在美國留學期間,我也深刻地體會到美國人對於自由和獨立思考的追求是如何融入在美國高校課堂中。



「Thoreau said, 『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Don』t be resigned to that. Break out」

「梭羅說,『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別陷入這種境地。衝出來」 ——引自《死亡詩社》


和亞洲傳統的「teacher-centered」(即以教師為中心)授課方式不同,美國高校的課程非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多數課堂的上課形式為:課前完成閱讀預習,課上以討論、辯論或者課堂展示為主,而教授更多是做引導和啟發



這種授課形式首先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思考與表達能力的培養,其次學生們不止是在從教授身上汲取知識,同時也在和其他同學學習。



剛到美國讀書時,我發現美國學生非常善於提問,學生們甚至會以很直接的方式在課堂上「質疑」教授。


在美國的課堂上,教授不是唯一的權威,敢於接受學生質疑的教授才有可能營造自由的學術討論氛圍,而有了自由的氛圍,學生們才不會有壓迫感,從而敢于思考和表達。



最近,「獨立思考,不唯上」這句話很受歡迎,學生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和走向社會後的思維及處事習慣是一脈相承的。畢業後我也一直在思考,留學給我帶來的改變,並不是知識本身,更多的是思維層面的歷練。


No.2

多元化和包容性

「Melting Pot」這一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真正在美國生活過可以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什麼叫做diversity以及大家對於diversity的尊重和追求。


多元化可以指種族、膚色、經歷等等各個層面的多元,而在美國高校一個課堂中的學生,就可以遍布全世界。



研究生期間我非常喜歡的一節課——Globalization, mobility & education,主要探討的是全球化背景下人口迅速流動給教育帶來的影響和挑戰。

當時這節課一共有6位學生,其中包括:曾以埃及難民的身份移民美國的黑人、一位日本/美國雙國籍的老奶奶、信仰穆斯林教的巴基斯坦人、印度的二代移民,而我們的教授是巴西移民,也是在哥大畢業的人類學博士。


從其他經驗層面來看,有同學在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國際救援組織)工作過,有同學在紐約的雙語學校工作過……



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下探討全球化和人口流動,所有的知識不再停留在紙面上,而是一場場由過往經歷、思考激發的討論。由此,課堂中的每個人也會更加深刻地對他人的處境有發自內心的理解和共鳴,而不再人云亦云,被「刻板印象」所束縛。



當然,在美國的學習不止停留在課堂中,日常生活或實習工作都會更加拓寬自己的視野。在研究生期間,我住在哥大的6人套間裡(suite)。我的室友有菲律賓人、牙買加人、美國人還有可愛的中國小夥伴們,大家平常一起參加活動、做飯、探店,這些都一次次讓我們對不同的文化更加了解。



我們到底為什麼要追求多元化?我的理解是,只有我們能夠接受別人與我們的不同,尊重不同,才能有更加包容的態度。



無論是種族、文化、語言、還是日常和我們接觸的人,沒有絕對的好壞或優劣之分,更多的只是與我們不同而已。


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們會少一些「評判」,多一些同理心,以及去探求「不同」這個表象下的深層原因,而整個社會的評價體系也會更加多元。


No.3

社會責任感

美國高校的教育和活動都很強調對社區、社會的回饋和責任感。


我研究生期間的專業——國際教育發展,本身就是關注弱勢群體或被邊緣化群體的教育公平性,而其他理工科甚至商科的專業也都很強調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美國很多高校在錄取過程中都很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一點從很多美國高校的宣傳中都有所體現。


比如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強調的「Learning to change the world」、賓大校訓「Leges Sine Moribus Vanae 」(法無德不立)。對於知識的追求從來不該和道德、社會大環境脫離開來。



美國的高校教育並非沒有其自身的弊病,比如私立學校的高昂學費等等,但綜合來看,美國高校教育還是在不斷努力倡導學生不只局限在個人發展,更要回饋社會,關注「the bigger picture」。



看到這裡,大家對「為什麼去美國留學」和「去美國留學到底學什麼」是不是有了更多想法呢?

回到文章開頭我引用的這句話,這段話很好地總結了我在美國讀研結束時的感受。接受過良好的教育,首先是對自我思維的提升,但是這並不僅僅是留學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對社會的感知、包容和貢獻。


希望無論大家選擇出國留學與否,都能加油突破自我,做有格局的global citizens~ 最後放一張在哥大Butler Library拍到的彩虹鎮樓,祝小夥伴們好運。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我們下次再見!



作者介紹

張賀: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教育發展專業碩士,新東方在線出國考試事業部美本項目主管。崇尚Work hard, play harder,喜歡賦予工作和生活100%熱情。業餘愛好:養貓、瑜伽、攝影。

2月3日-2月7日

SAT文法特訓營

原價99元限時 免費領取



新東方SAT在家備考學習公益群

教師駐群每日答疑+規劃已經開始

更有內部備考資料分享+打卡監督

立刻掃碼入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