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零售老闆參考」(ID:lslb168),作者:萬德乾,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今年阿里至少要再增長1萬億元。
阿里集團2020財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交出了一份遠超外界預期的高增長財報。而在備受疫情影響而關注的Q4財季(今年第一季度)方面,阿里依然交出了超預期的營收能力。
年度成交額方面,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的12個月裡,阿里的消費型業務GMV(成交額),達到人民幣7.053萬億元(2019財年為5.73萬億元),相比上個財年增長8620億元。就在剛剛結束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花名:逍遙子)表示,2021財年,阿里還將至少再創造人民幣1萬億元的商品交易額(GMV)新增量。
2020財報,阿里不僅成為全球第一個線上平台銷售過1萬億美元的公司,也繼續維持了財年成交額增長的水平。整個2020財年期間,一共有2200個品牌在天貓上的銷售額超過1億元,7個品牌在天貓的銷售額超過100億元,進入百億俱樂部。而在10天前的天貓Top Talk 2020大會上,阿里集團副總裁胡偉雄(花名:古邁)宣布,未來2年天貓將要批量孵化30至50家,成交額超過100億的品牌旗艦店。
年度營收方面,財報顯示,阿里收入為人民幣5,097.11億元(2019財年為3768.4億元),同比增長35%(2019財年為50.6%),實現了財年初公布的指引。
年度凈利潤方面,財報顯示,凈利潤1492.63億元(2019財年為802.3億元),高於市場預期1452.2億元。
Q4財季方面,財報顯示,本財季營收1143.14億元(2019年同期為934.98億元),同比增長22%,高於市場預期的1070.4億元。天貓「女王節」大促期間,2萬個品牌在天貓取得3天100%銷售額增長。當然,這個季度,凈利潤方面為人民幣31.62億元(2019年同期為233.79億元),凈利潤增長有所下滑。
活躍會員用戶方面,財報顯示,2020財年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全球年度活躍用戶為9.6億(包含Lazada等海外業務)。其中,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用戶為7.26億(2019財年為6.54億),同比增加7,200萬。2020年3月(自然年月),阿里中國零售市場移動月活躍用戶為8.46億(2019年同期為7.21億),較2019年3月增加1.25億。阿里活躍會員用戶數已經連續三年高速增長,2019財年相比2018財年新增的1.02億,其中77%來自下沉市場。2020財年相比2019年財年新增的1.25億,70%也來自下沉市場。顯示出阿里在下沉市場獲取新客的能力還有所增長。
其他主要事業群及細分業務方面,阿里整個財年也迎來了高速增長。
雲計算業務(阿里雲)方面,2020財年實現營收超400億元,相比2019財年的247億元,同比增長62%,推動阿里雲估值上漲至770億美元(估值超過2個百度)。其中,Q4財季(第一季度)的增長依然超過14%,遠遠超過其他雲計算競爭對手(騰訊雲第一季度增長環比下跌),進一步拉開了與競品的差別。
本地生活服務(餓了麼+口碑)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收入為48.41億元,同比下降8%,顯示疫情帶給外賣業務的總體影響非常明顯。
其他方面,2020年第一季度,淘寶直播上使用直播的日活躍商家數同比增長88%。2020財年,盒馬線上GMV占比約在60%,同比增長10%。2020年3月份,釘釘工作日的日活躍用戶達到1.55億(年活躍數超過3億);菜鳥驛站日均處理包裹數量同比增長超過100%。其他還包括大文娛板塊的數媒和娛樂業務,第一季度營收為59.44億元,同比增長5%,2019財年數字媒體和娛樂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
阿里集團合伙人、CFO武衛認為,中國零售市場業務(核心電商業務)和雲計算收入的強勁增長,保障了阿里2020財年超過人民幣5000億元營收的關鍵。而阿里作為全球唯一公布年收入指引的大型科技公司,阿里於今天同期公布了2021財年(2020年4月-2021年3月)的收入指引。武衛表示:「基於我們目前我們對當前國內消費及企業數字化的看法,我們預計2021財政年度的總收入將會超過人民幣6,500億元。」
阿里今天公布的年報和季報,最突出的業績地方,在於平台成交額(GMV)、營收額、用戶數,這三個運營指標方面,依然維持並超出外界預估的高增長。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兩份年報的市場背景,是在2019年全球經濟和貿易高度不確定情況下,以及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席捲全球的宏觀不利情況下所取得的。
阿里在此次年報公布中,最著重強調了全年成交額首次突破一萬億美元大關,這個有著歷史性里程碑意義(張勇語)的指標。有趣的是,早在2017年6月8日的阿里投資者大會上,張勇就親口預估過「我們中期目標是2020年GMV達到一萬億美元」。今天公布的年報,完全驗證了3年前張勇的預估。
這個一萬美元裡面帶來增長的兩個原因,一個來自天貓,一個來自全球化。
天貓在過去5年以來,整體GMV增長都在增長態勢中,增速也高於淘寶,2019年天貓GMV就占到阿里總GMV的45.61%。2019年,蔣凡領導下的天貓,還加速了整體業務的多個大升級。連續在品牌新品發布、天貓旗艦店2.0、帶貨直播、平台運營規則改變、以用戶為中心的增長驅動力,以及「新品新客新組織」帶給品牌商數字化升級的整體戰略推進,都是天貓能夠持續拉高阿里在中國零售市場業務強勁增長的關鍵。
全球化在此次年報里,最主要貢獻了1.8億的年活躍會員用戶,也是目前中國網際網路產業裏海外業務總體規模和業務占比最高的公司。「拉動內需、大數據云計算、全球化」是阿里目前的三大戰略,阿里是數字經濟堅定不移的推進者,天貓又是拉動內需的主力軍,現在就連全球化,都已經開始給阿里帶來實實在在的業績回報。
今年,阿里又將「新基建」作為阿里全年最主要的業務發展目標。「新基建」是國家為了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所推出的一場涉及34萬億規模的國家工程。阿里認為「新基建」通過雲計算、AI、5G,以及智能化應用在傳統基礎設施的結合,與阿里過去20年來打造的數字生態經濟體完全不謀而合。阿里認為融入到國家推進的「新基建」工程,既目標方法吻合,又實力儲備到位。並將此當作以後應對種種外部不確定性變化,依然能達成既定目標的關鍵能力。
按照張勇的定義,抗疫的過程將使數字化的生活方式,和企業經營方式越發成為常態。「社會經濟和生活全面走向數字化的大趨勢,是在不確定性中高度的確定性。」阿里著力建設的數字商業、金融科技、雲計算、智慧物流、數字娛樂等在內的數字基礎設施,幫助消費者和中小企業廣泛分享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張勇認為,「這是阿里面向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阿里在今天的財報公布之際,繼續強調了2036年發展願景:要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全球1億就業機會、幫助全球1000萬中小企業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