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兒童和婦女,老年人作為特殊人群,用藥也值得特別關注。老年人生理機能不斷退化,完全不同於年輕人,但在服用藥物時,卻是按照成人這個模糊的概念用藥。從這個角度講,老年人用藥是有別於年輕人的。
調查發現
老年人用藥存在很多誤區,其中主要包括,身體稍有異常就用藥;吃藥憑「經驗」或者跟著廣告走;非處方藥沒有不良反應;無不良反應就是安全;同一時期多種藥物一起服用;一種藥物長期服用;治病心切而用藥量大等。為此,美國老年醫學會提出「老年人避免使用或慎用10種藥物」。
非甾體抗炎藥
避免應用長效非甾體抗炎藥,如蚓哚美辛和吡羅昔康;最好選擇短效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和雙水楊酸酯類。如果規律服用該類藥物,對有潰瘍病史者,應預防消化道出血。
非甾體抗炎藥應避免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達比加群、雙嘧達莫、普拉格雷、噻氯匹定和華法林等藥物合用,因為這樣會增加消化道出血風險。
非甾體抗炎藥會增加消化不良、胃腸出現潰瘍和出血的風險,也會引起血壓上升,影響腎功能,甚至使心衰加重。
避免地高辛超量
地高辛,用於治療心衰和心律失常,在老年患者及腎功能不全患者中容易引起地高辛中毒。服用地高辛時,要按時按量。一旦出現新發的心律失常、噁心、嘔吐、下腹痛、異常的無力軟弱、黃視、綠視等症狀,應去醫院請醫生調整劑量或停藥。
某些降糖藥物
格列本脲、氯磺苯脲等會導致嚴重低血糖。夜間血糖往往是常規血糖檢測的盲區,糖尿病患者應警惕夜間低血糖造成反應性清晨高血糖的發生,確診後應減少夜間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劑量,消滅夜間低血糖,防止發生意外。
肌松劑
如環苯扎林、美索巴莫、卡立普多及類似藥物會導致頭暈和譫妄,增加跌倒風險,導致便秘、口乾和排尿障礙,而且藥效亦不理想。
抗焦慮藥物和安眠藥物
如地西泮、阿普唑侖、氯氮卓(利眠寧)、扎來普隆和唑吡坦,會增加跌倒風險,誘發譫妄。因為藥物清除需要很長時間,因此患者會長時間感覺頭暈、嗜睡。
抗膽鹼藥物
抗抑鬱藥物阿米替林和丙咪嗪,抗帕金森藥物苯海索,腸易激綜合徵藥物雙環維林,會導致譫妄、便秘、排尿障礙、視物模糊和低血壓,攝護腺增生患者使用時應特別小心。
鎮痛劑哌替啶
會增加癲癇和誘發譫妄的風險。
避免特殊的非處方藥物
避免用含有抗組胺藥苯海拉明和氯苯那敏成分的藥物(尤其攝護腺增生患者),避免應用含有苯海拉明成分的非處方安眠藥。儘管可以無需處方自購,但並非完全沒有風險,可能會導致譫妄、視物橫湖、便秘、排尿障礙和口乾。
抗精神病類藥物
如果不是用於抗精神病治療,避免應用抗精神病類藥物,如氟哌啶醇、利培酮或喹硫平。因為該類藥會增加卒中甚至死亡的風險,導致震顫及其他不良反應,也會增加跌倒風險。
雌激素片劑和貼劑
特別是因為潮紅和其他絕經相關症狀而處方,會增加乳腺癌、血栓,甚至痴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