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之歌 第3集 冰島攀冰

探秘與研究 發佈 2020-04-26T04:17:42+00:00

冰與火之歌第3集 冰島攀冰原創 俞競 吃了空 3月17日早功課趁著早餐的間隙,先了解一下我們今天要去地方吧!

冰與火之歌 第3集 冰島攀冰

原創 俞競 吃了空 3月17日


早功課

趁著早餐的間隙,先了解一下我們今天要去地方吧!


米達爾斯冰川(Mýrdalsjökull)

坐落於冰島南部高地區域,是冰島的第四大冰川,冰川面積達600平方千米,最高處海拔約1500米。活躍的卡特拉火山(Katla volcano)即掩藏於冰川巔峰之下。沿一號環島公路行駛至維克鎮(Vík)以北路段時,即可望見米達爾斯冰川。

其注出的索爾黑馬(Sólheimajökull)冰川,是冰島最受歡迎的冰川徒步與攀冰地點之一。也是我們今天最重要的打卡點。


▲關於米達爾斯的「冰與火」:自公元930年冰島議會建立起,冰島人便開始記錄島的內火山噴發。米達爾斯冰蓋下的卡特拉火山平均每隔50年便噴發一次。每次火山噴發都會產生巨型的火山灰雲。這些包含了大量火山粉塵的雲狀物飄散至空中,便會阻斷航空;飄落至地表,則會毒害牲畜與農作物;甚至還有可能改變全球氣候。冰島的火山因為有冰層覆蓋,爆發時常常會引發冰川洪流摧毀村莊與民居。這也是冰島南岸居民點稀少的原因之一。

卡特拉火山最近一次噴發於1918年,巨量火山泥流奔騰入海,將冰島南岸的海岸線延展了五公里。

卡特拉火山與埃亞菲亞德拉冰川火山(Eyjafjallajökull)彼此相連,屬於同一火山系統。通常在一次火山爆發後,另一座會緊隨其後爆發。2010年,埃亞菲亞德拉冰川火山的噴發震驚了世界,使歐洲空中交通一度癱瘓。這個繞口的火山名字也不斷出現在全球各大媒體上。如今,卡特拉貌似平靜,卻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

冰島人根據地震與往往與火山運動共生的特性,一直監控著這座活躍的卡特拉火山,一旦監測到火山有地震跡象時,卡特拉周圍的道路會被封閉,周邊城鎮、酒店也會立即收到通知,因此遊客無需擔心會在冰島旅行中遭遇火山爆發的險情。在冰島路況局的網站上也可以查詢實時信息。

安全啦,出發!

上午9:54,我們經過斯科加瀑布,天色微明。


斯科加瀑布(Skógafoss)

斯科加瀑布位於冰島南岸斯科加小鎮(Skógar)旁,米達爾斯冰川的西南面。在一號環島公路上即可看到。它寬約25米,高約60米,是冰島境內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瀑布之一。在陽光照射下常有彩虹高懸於瀑布之上,故也有「彩虹瀑布」的美譽。

斯科加瀑布發源自斯科加河(Skógá)。瀑流匯聚成溪,溪流中生活著大量北極紅點鮭與三文魚,夏季時常有人來此垂釣。

斯科加瀑布下的陸地十分平坦,遊客可以直接行走到寬闊的瀑布跟前。也可以沿階梯攀登至瀑布頂端,在觀景平台上俯視瀑布和冰島南岸全景。


關於斯科加瀑布的民間傳說:該地區最早的維京定居者之一塔拉斯·索洛夫森曾擁有一隻寶箱,上面鑲嵌了一個金環。公元900年,塔拉斯預感大限將至,就將裝滿黃金的寶箱藏入斯科加瀑布後的洞穴中。

後來,許多人都曾試圖得到寶箱,而當有人終於抓住寶箱一側的金環時,突然脫落,寶物也就永久地消失了。而這隻金環後被贈與當地教堂,成為教堂的門環。現在這個金環被陳列在斯科加鎮博物館中,似乎要證明這個傳說的真實性。


索爾黑馬冰川(Sólheimajökull)

索爾黑馬是米達爾斯冰川西南部的一條注出冰川。距離雷克雅未克僅有158千米。攀登索爾黑馬冰川是我們今天的主要行程。


▲索爾黑馬冰川長約8千米,寬約2千米。索爾黑馬冰川和米達爾斯冰川之間沒有明確的分界,也不是米達爾斯唯一的冰川分支。


▲想要登上攀冰,必須跟隨專業冰川嚮導。他們對冰川地形更加了解,並能夠保證遊客的安全。


▲參加者需要自行準備保暖防風的衣物和結實的登山鞋。遊客中心為遊客準備必需的安全裝備頭盔。


▲還有冰爪鞋 、冰鎬、安全帶等。


▲在正式開始冰川徒步前,嚮導將介紹安全裝備的使用方法,講解冰川上的安全須知。


▲好,萬事俱備。我們邁過索爾黑馬冰川公園的標誌。沿著黑黝黝的火山灰小道徒步半小時去冰川的攀登點。


▲火山灰形成浩瀚的黑沙灘,迅速把我們吞沒。


▲未到攀登點之前,我們要扛著這些裝備行走。


▲其間,我們會經過索爾黑馬冰川下一條冰川融水匯集成的河流:約爾庫爾塞·索爾黑馬桑迪河(Jökulsá á Sólheimasandi)。從冰川腳下一路緩緩而流,途徑索爾黑馬黑沙灘(Sólheimasandur),冰川河最終匯入大西洋。


▲這裡是索爾黑馬冰川的冰舌末端。一幅藍冰、清水、黑沙構成的美妙圖畫。

也許您沒有發現畫面右角的勇士們。


▲讓人惋惜的是,索爾黑馬冰川的面積正在逐年銳減,冰川腳下的冰河湖也因冰川的快速融化而迅速擴大。冰河湖每年都會擴展大約一個標準奧運泳池的面積。預計在未來的100年之內,索爾黑馬冰川將完全消失。


▲全球變暖已經是無可逆轉的現實。我們有幸在索爾黑馬冰川消失之前目睹它們日漸消逝的美麗,且行且珍惜吧!


▲終於抵達攀冰點。冰川嚮導向我們介紹攀登冰川的要領。臨陣磨槍不快也亮。


▲我們這就全副武裝,開始劈波斬浪。當然,沒有冰爪鞋和冰鎬,這樣的路是寸步難行的。


▲據說,這些火山灰最晚形成於2010年埃亞菲亞德拉冰川火山的噴發。


▲有的冰山已經被火山灰完全包裹起來了。


▲火山灰具有隔熱作用,這些被黑色火山灰包裹的冰錐比裸露的冰錐更加穩定,不易被融化。


▲也有的火山灰卻是被冰包裹起來了。


▲這是一場冰與火相愛相殺的遭遇。


▲這對歡喜冤家就這樣深情相擁,千年百載,直至成水成砂……


▲索爾黑馬冰川的冰舌碎成許多浮冰,義無反顧地成為索爾黑馬桑迪河的水源。


▲現在,我們來欣賞這些凝固的波浪,沉睡的水。


▲它們用蕩漾的姿態在逆光里安靜地透明。


▲下雪啦,我們在冰與火的邊緣更加艱難地攀登。


▲火的指引,冰的舞蹈。我們努力在冰雪間保持平衡,動作誇張地移動身軀。


▲終於登頂。四周蒼茫茫一片。


▲那巨大的冰裂縫,如巨獸覓食的大嘴。而這漫天的大雪讓黝黑的火山灰頃刻間蒼老。


▲站在索爾黑馬冰川頂,俯瞰索爾黑馬桑迪河。它與冰舌的交界處是一個巨大的冰河湖,由於氣候不斷變暖,這個冰河湖在不斷擴大。然後這些冰融水蜿蜒經過索爾黑馬黑沙灘,湯湯入海。


▲大雪,無疑給攀冰的歸途增加了難度,比剛才往上攀登更加艱難。幸好這每個危險點都有領隊的守護,只是我的雙手根本無法操作相機了。


▲一路臨淵履波,戰戰兢兢。終於摸回索爾黑馬桑迪河畔。浮冰露出了怪異的神情。


▲獨自佇立良久,記錄這晶瑩的時光。


▲記住了,即使您曾經來過,或許有機會再次造訪,索爾黑馬冰川一定不是現在這般模樣!

嗯,一瞥即成永遠。


維克鎮(Vik)

維克鎮是冰島主島上最南端,沿海而建的小鎮。距離首都雷克雅未克約186千米。是冰島一號環島公路南岸沿線的著名旅遊景點。小鎮人口僅為300餘人,但基礎設施卻十分完備,因此,也是冰島重要的旅途中轉站。


▲維克鎮作為冰島南部的主要城鎮,加油站、餐廳、咖啡店、超市、溫泉泳池、不同級別的住宿應有盡有,鎮上甚至還有羊毛工廠供遊人參觀。

這家馬克西姆商場就是鎮上的一家大型的綜合性商場。


▲馬克西姆商場餐廳就是我們今天的午餐點啦。


▲據說這裡的烤羊排是特色。


▲煎魚排也不錯。


▲馬克西姆商場的南面就是著名的雷尼斯黑沙灘。

樹樁在冰島可是稀罕物。它就這麼霸氣地擋在進入黑沙灘的道路中央。


雷尼斯黑沙灘(Reynisfjara)

黑沙灘位於冰島南岸一號環島公路沿線,與維克鎮毗鄰。以黝黑神秘的火山沙礫和熔岩地貌著稱。

1991年,《國家地理》就將雷尼斯黑沙灘列為世界十大最值得遊覽的非熱帶沙灘。


▲火山灰造成黑沙灘的異世之美為冰島特有,一望無垠的雷尼斯黑沙灘絕對是其中最美麗的一處。大西洋的滾滾白浪與黝黑火山灰形成了夢幻般的視覺衝擊。


▲被海水打濕的鳥羽,在黑色的沙灘上瑟瑟發抖。


▲大西洋海底的巨藻也被巨浪折騰上岸。


▲漫天的濃霧幾乎收走了所有的顏色,遠處巨型玄武岩柱在波濤和黑沙灘之間神秘地若隱若現。


▲對了,那些雷尼斯山入海處的齒狀物,就是著名的雷尼斯岩柱群。


雷尼斯岩柱群(Reynisdrangar 雷尼斯德蘭格)

雷尼斯岩柱群矗立於維克鎮南的大西洋中,它們是古時海崖的遺骸。岩柱在海浪中傲然挺立,與雷尼斯山(Reynisfjall)的岩壁相對而望,獨有一份神秘的野性與壯美。許多電影與美劇都曾在此取景,其中就包括《權力的遊戲》第七季在此取景,以展現絕境長城以北的凜冽風光。


▲根據遊覽安全提示:因南極洲與黑沙灘之間沒有任何能夠阻擋浪潮的大型陸地,所以,這裡的海浪格外強勁洶湧。而且,海浪強度還與天氣無關,即便是在風和日麗的夏季,黑沙灘地區也有可能產生令人猝不及防的兇猛大浪。遊客必須遠離海岸,至少與其保持30米的距離,以防被捲入海中,發生無可挽回的慘劇。

傳說雷尼斯岩柱群是冰島巨魔的遺骸:當年幾個巨魔在黎明破曉時,欲將漁船拖入海中時,遭遇初升的陽光,結果就化為了巨石。


▲從黑沙灘海岸北望,維克鎮正處在雷尼斯山和雷尼斯黑沙灘的包裹之中。

雷尼斯山(Reynisfjall,又名雷尼斯加爾山崖):位於冰島南岸,其長約5千米,寬約800米,最高點海拔為340米。雷尼斯山與維克鎮、雷尼斯黑沙灘、雷尼斯岩柱毗鄰。


▲這個金屬人物是我們在機場見過四個金屬人物中的一個。表示這裡是冰島的最南端。哈哈,果真邂逅了《方向人》。


教堂鎮(Kirkjubæjarklaustur,當地人也稱「Klaustur」)

是冰島南岸斯卡夫特(Skaftárhreppur)大區所轄的一座小城鎮,約有120名常住人口。教堂鎮坐落於一號環島公路沿線,在維克鎮東北面70千米處;城鎮設施齊全,銀行、超市、加油站、酒店住宿應有盡有,也是冰島南岸景區的重要旅行中轉站之一。


▲教堂鎮的歷史可追溯至冰島定居時代之前,在北歐維京人入主冰島前,愛爾蘭僧侶就已在教堂鎮地區定居(維京人稱其為「Papar」)。這片信基督的地區是不允許北歐異教徒涉足的。

相傳公元10世紀時,異教徒希爾迪爾·埃斯泰因松(Hildir Eysteinsson)試圖踏入聖域,卻在越界時立即死去,後被葬於附近的一座山丘,即「希爾迪爾之墓(Hildishaugur)」。

傳言固有玄虛之處,但教堂鎮的鎮名卻明白昭示了其與基督教的關係。「Kirkju-bæjar-klaustur」分為三部分,詞義分別為:教堂-農場-修道院。


▲教堂鎮附近的姐妹崖(Systrastapi)、姐妹瀑布(Systrafoss)、姐妹湖(Systravatn)。姐妹崖頂凸起的岩石酷似一隻蝸牛。


▲冰島早期北歐異教與基督教的衝突衍生了許多奇詭而恐怖的宗教傳說。例如姐妹崖的背後就隱藏了一段黑暗的傳說。

相傳,教堂鎮女修道院的兩個修女因被指控與魔鬼交易靈魂、偷竊聖餐麵包、與男人交歡、褻瀆主教,而被判處火刑,她們的屍身就被葬於姐妹崖下。宗教改革後,其中一位修女得以平反,因為她的墓上立即開出了鮮艷的花朵。


▲姐妹瀑布下移動的白色鳥兒是機警的雷鳥,它不肯離開,是因為有一顆蛋。


雷鳥:松雞科,雷鳥屬。體長約40cm,善於奔走,飛行迅速,但不能遠飛,是寒帶地區特有的鳥類。羽色因季節而異:冬季羽毛白色;春夏則為有橫斑的灰或褐色。雷鳥在北極和高山頂上僻靜之處越冬,吃灌叢枝,剝取地衣和乾葉,並在雪堆里睡眠。

在北美印第安神話中,雷鳥是全能神靈的化身,在空中具有攪動雷電之威力。


▲有兩隻雷鳥飛過溪流。對岸那條小路,可以登上瀑布頂端,騎到蝸牛的背上。


▲日光還未退去,月亮已經臊眉耷眼地出來招搖。


冰川湖福斯酒店(Fosshotel Glacier Lagoon )

位於瓦特納冰川腳下。這是一處別致的現代主義建築。既有山景又有不錯的餐廳。


▲餐廳名不虛傳,的確非常雅致。


▲燭光晚餐,透著些許浪漫。


▲用岩石裝起司,很新穎。


▲生牛肉,敢吃嗎?我曾經在西藏吃過一回,這是第二次吃。反正說不出什麼特別,好奇而已!


▲冰島的海鮮餐,真是百吃不厭。


▲沒有樹的原野,眯起夜的眼,昏昏睡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