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了
審校:周鶴翔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周末的飯局上,一個朋友告訴我們,她決定結束北漂生活,回老家備戰明年考研,我們問她為什麼,怎麼突然就要回去了?她說,她在北京的這些日子裡,多數時間都是不開心的,並不是因為北京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快節奏的生活,也不是因為背井離鄉的想念,而是因為她不知道自己拼搏的目的是什麼,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她選擇了回歸最原始的方式,去找尋自己。
迷茫、仿徨、無助、困惑似乎成了困擾大多數「90後」的通病,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我要選擇怎樣的生活?現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嗎?
是忙忙碌碌、急急忙忙,每天用工作充實生活的拼搏姿態,還是朝九晚五、悠悠閒閒的機關大院式的從容不迫?是抱定決心、進修深造,像朋友那樣去攻讀碩士,甚至是博士,還是滿足於一個本科學歷,在社會大學校大熔爐里去學習「生活」這門大學問?未完成的夢還要繼續做嗎?但現實總是會給我們當頭一棒。
迷茫好像成了一個熱詞,身邊的朋友都在迷茫著。
又或許,人生的道路就是需要邊走邊找吧,哪有什麼唯一的標準。
每一條都會引領著我們走向不同的人生境遇,讓我們經歷不同的人生風景,但同時也是一種對自己選擇的考驗和磨礪,「如果真的存在平行宇宙,那現在是不是有一個我正在讀研、一個我正在奮力地工作,還有一個我回到了老家過起了一杯茶水一張報紙的小日子呢?」
記的在歌德的《浮士德》中最經典的那個片段,當魔鬼梅菲斯特要擄走浮士德博士的靈魂時,天使突然出現並四處在揚灑花瓣,上帝隨之降臨,上帝動情地對浮士德說:「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來我輩都能救」。也許,變強大是唯一的出路,要走出現在的困境和迷途,就需要我進行一場「肖申克」式的自我救贖,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