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神經系統疾病後,能做有氧運動嗎?運動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發佈 2020-01-04T13:15:27+00:00

對於有氧運動和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還是很多的,有一些研究證明有氧運動可以很好的促進血管的再生,增加腦組織血液循環,促進神經的再生,對於改善神經問題患者的認知功能或者是提高其生活質量都是有一定幫助的。

對於有氧運動和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還是很多的,有一些研究證明有氧運動可以很好的促進血管的再生,增加腦組織血液循環,促進神經的再生,對於改善神經問題患者的認知功能或者是提高其生活質量都是有一定幫助的。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神經系統疾病的特殊性,大部分的神經系統問題都會導致肢體的障礙,一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認知的障礙,是否能真正的進行有氧運動,還是有待於探討的。

我們先從有氧運動說起!

有氧運動是指強度低(對於神經系統疾病病人可不低……)且富韻律性的運動,其運動時間較長(約30分鐘或以上),運動強度要求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值的60%至80%),衡量的標準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鐘的運動量為有氧運動,常見的有氧運動,有慢跑,跳繩,游泳,健身操和騎自行車等。

有氧運動本身就有禁忌症:癌症的晚期以及惡病質狀態;感知認知功能嚴重障礙;主觀不合作,或者是不能理解運動的病人;血管功能不穩定的階段

再來說說神經系統疾病

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比如有腦出血腦梗死腦外傷脊髓的損傷多發性硬化周圍神經損傷運動神經元病,還有帕金森病,以及我們耳熟能詳的老年痴呆,也就是阿爾茨海默病

我們就拿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腦出血和腦梗死來看,如果患者的腦出血量比較大,或者是腦梗死的範圍比較大,患者出現了嚴重的肢體障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偏癱,恢復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如果一側肢體偏癱了再進行有氧運動幾乎是不可能的,對於這一種類型的患者,我們主要康復的目的是儘量恢復患者的日常功能,就是我們常說的adl訓練,比如康復師會指導患者在助行器的輔助下適當的行走;比如訓練健側手的功能,可以使患者能完成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需要;這一類的患者,想要進行有氧康復鍛鍊,可能性很小。

又比如帕金森病的患者,我們也稱之為震顫麻痹,這個病有主要的四大主征,那就是靜止性的震顫,不動肢體也會顫抖;會出現嚴重的動作緩慢肌肉僵直以及步態的異常

對於這一類的病人,我們也很難談到指導去進行有氧運動,能維持正常的日常生活,能進行生活自理就已經是很好的恢復效果了。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強行的進行有氧訓練,很容易導致摔倒等意外發生。

什麼樣的患者可以進行有氧運動呢?

相信大家看到上面的講述,應該發現很多的神經系統問題的病人,很多情況是有氧運動的禁忌症。然而這也不代表全部的神經系統疾病,病人都不能進行有氧訓練了。

比如有一些比較輕的腦出血以及腦梗死的病人,如如果經歷了早期的治療以後,並沒有特別嚴重的肢體功能障礙,或者是肢體功能障礙比較輕,那麼可以在康復醫師的指導下適當的進行有氧運動,比如早期在跑步機上適當的行走,隨著鍛鍊的強度增加以及身體功能的恢復,慢慢的逐漸過渡到慢跑等運動當中去,我們身邊有大量這樣的患者,如果患者不告訴我們曾經有過腦梗死,我們基本看不出來,他(或她)曾經是個病人。

如果有神經系統疾病,但是肢體還能進行比較協調的運動,不會丟失平衡感,沒有認知方面的障礙,心、血管功能還好,血壓控制的比較平穩,也可以嘗試進行有氧運動。但是有一些注意事項:

●在進行有氧運動的時候,儘量要在室內身邊,一定要有人陪同,做好防護,而且最好是在專業的康復訓練師或者是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有氧運動。

●運動時一定要帶運動手錶監測心率,無論何時只要有異常的身體感覺及時停止。

進行有氧運動只是對身功能維持的一種手段,絕對不要過度依賴運動導致運動損傷。最開始進行鍛鍊的時候,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運動的量和時間,從簡單到複雜,從短時間到長時間

有其他慢性病的患者,身邊要準備藥品和監測設備,比如高血壓的患者要準備降壓藥和可攜式血壓計、高血糖的患者要準備糖塊以及血糖儀,最大限度的降低,由於有氧運動帶來的風險。

總結

其實說句實在話,很多神經系統方面疾病的患者很難去進行有氧運動。有些時候不僅僅是患者疾病的問題,而是我們缺少專業的人員。康復醫學雖然在大城市發展的比較迅速,但是全國來看發展還不夠好,我們現在的神經系統康復,還是主要以恢復患者的日常功能,使患者儘量回歸社會為主,談到有氧運動這方面其實還是要求有點高的。

另外專業的這方面康復花費也是比較大的,很多患者很難去承擔這方面的費用。期待將來的醫保政策以及康復醫學的進一步進展,能更好的通過運動,不僅僅是有氧運動,來幫助有一些嚴重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

最後謝醫生還要嘮叨一句,雖然現在主張運動是良醫,但是對於很多神經系統方面有比較嚴重問題的患者,比如出現嚴重震顫的帕金森患者,出現認知障礙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還是儘量不要考慮有氧運動這樣的方式了。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讚吧,謝謝了!

#謝醫生科普小站##生命召集令超能團##真相來了#@生命召集令@頭條健身@青雲計劃@健康真相官@頭條健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