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討厭聯想?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5T07:24:34+00:00

網絡大V司馬南,用視頻當炮彈,轟向聯想,吃瓜網友們迅速集結。其實我有點疑惑: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討厭聯想?

1

網絡大V司馬南,用視頻當炮彈,轟向聯想,吃瓜網友們迅速集結。

在一個相關的網絡帖子下,點讚最高的兩個評論是這樣的:

「萬惡的柳家,一門漢奸」

「司馬夾頭為造謠而生」


兩種聲音截然不同,各有簇擁。


其實我有點疑惑: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討厭聯想?於是去網上沖了一圈浪,收集到這麼些個聲音和觀點:


  1. 聯想根本就不是什麼科技企業,當年就是靠「攢電腦」,靠銷售起家的,每年的研發投入比例非常低(意思是對不起網友們的期待)。
  2. 聯想的27個高管有14個是外國人,政府採購可能存在信息安全問題。
  3. 同樣型號的電腦,賣到國外便宜,國內貴,或者配置更低,真是「美帝良心想」。
  4. 聯想打著科技公司的名頭,搞了很多金融業務,也就是借貸之類的。
  5. 「資不抵債」,聯想負債達到1800多億,負債率達到90.28%。
  6. 聯想這個廟越來越窮,公司高管卻越來越富了——高管的工資占了利潤的一半,楊元慶的工資是1.7億元,比蘋果CEO庫克高一倍,一個人就占了公司利潤的3.7%。
  7. 當年的二號人物,總工程師倪光南為聯想公司出了不少力,卻被淨身出戶,沒有一點聯想股份。
  8. 5G投票的時候,聯想投了高通的方案,沒投給華為。
  9. 聯想公司最初是中科院搞的,純純的國有企業,後來國有企業改革,中科院的股權被賣了一部分股份給私人,價格太低,涉嫌賤賣國有資產。


我大概就收集到那麼多,也許有遺漏。以上信息都是從網絡上收集來的,我並不確定是否事實。



2


我不想評判和站隊,因為我並不確定事實真相是什麼,以及真相背後是否另有真相。


起初,我看到資產負債率90.28%(等於說你手裡有一百塊錢,外面欠著90塊的債),心想這分分鐘要崩啊,可後來我又看到說,聯想的競爭對手惠普、戴爾的負債率也在95%以上,甚至超過100%,我的心情就稍稍緩和了些——原來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再比如,我看到聯想的27名高管,有14名是外國人,心想:聯想公司竟然被外國人把控了!(我腦子裡閃現出14個金髮碧眼或黑人的西裝外國人形象)


很快我就發現其中很多「外國人」是華人(比如首席技術官芮勇),我的心情又稍微緩和那麼一點點。(我當然不贊成優秀的華人人才加入別國國籍,但畢竟華僑也可以是愛國華僑的嘛,很多人雖然國籍是外國,但是也幹了很多對中國有好處的事,有的人雖然是中國,卻幹了很多對不起國家的勾當,比如轉移資產到國外的貪官)


等我再想起來:微軟公司的CEO納德拉和谷歌公司的掌門人桑達·皮采是印度裔,百事可樂的總裁盧英德的國籍是印度,我的心情又稍稍緩和了一些——原來高管是印度人,並不意味著公司就被印度人把控。


我又想,假如事情反過來:一群中國的高智商人才,到國外的公司去當高管,給外國公司打工,人們很可能又要感慨——這麼厲害的人才,流失到國外,給外國公司打工,真是辜負了祖國的培養——那現在再反過來,14個外國的高智商人才跑來給中國公司打工,有什麼問題呢?


我的意思是:人們關注事實,是因為他們關心這個事實「意味著什麼」,但是當更多事實擺在一個事實的面前,這個事實的意義有可能會變。


不妨讓子彈多飛一會兒。



3


人們總是愛把一個集體當作個體來對待,仿佛它有像人一樣的獨立意識、欲望和愛恨情仇。


司馬南說到巨額國有資產流失的可能性,於是很多人就迫不及待給聯想貼上個「壞」的標籤。一看到倪光南當年以總工程師的身份離開聯想時,一點股份都沒有,就大罵聯想沒良心,就像罵一個負心漢。


可問題是,聯想並不是一個人——假如確實存在國有資產流失,當年誰操作的,那就找誰去,抓那個具體的人。罵聯想這個整體,解決不了問題,聯想有幾萬打工人呢。


就好比你被一個男人給打了,你去找那個人,而不是歸罪於「男人」這個並沒有集體意識的群體。


司馬南當然可以質疑,可以提出問題,那問題誰幹的,干誰就完了。出了個貪官,那就抓具體的那個貪官,而不是……



4


網上有一個老梗,大意是:


一想到美若天仙的女神居然也會拉屎,我就哭了一整天,心疼自己。



在很多人的初始設想里,女神是不會拉屎的,腳也不臭,渾身都是草莓味,當你告訴他女神不僅會拉屎,還會熟練地夾斷,他信仰就崩塌了。


現在人們一遇到個什麼厲害事,就喊「YYDS!」,永遠的神,神,那得是完美的才行,就像飯圈粉絲,喜歡哥哥,那哥哥的一切都是好的。


人們起初把聯想看作「民族企業」,你可是民族企業啊,全村的希望啊,你怎麼能不完美?


可是慢慢地,人們發現「它也會拉屎」,便開始懷疑,想像一旦被打破,就走向另一個極端,和它割席,也跟過去那個喜歡過它的自己割席。當初捧多高,現在就踩多深。


但是如果一開始就用平常心去看人,看事,就會發現:


不管是什麼人,終究是個人,走近了看,都有七情六慾,吃喝拉撒,以及各自的人性弱點和認知缺陷。


不管是什麼公司,就是個公司,走近了看,裡頭什麼人都有,恩怨糾紛、利益糾葛、往事情仇、理想追求,也有光鮮和不堪。


這麼一來,偶像頭上的光環就消失了。


心裡沒有當初那個亮晶晶的玻璃人設,也就不會被今天這滿地的玻璃碴子傷透了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