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家長怎樣處理孩子的情緒和衝突?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5T11:12:24+00:00

如果孩子做錯事情了,家長應該持怎樣的態度,才能既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同時又呵護孩子那顆幼小的心靈呢?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個分寸把握起來真的很難。

如果孩子做錯事情了,家長應該持怎樣的態度,才能既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同時又呵護孩子那顆幼小的心靈呢?


很多家長都覺得這個分寸把握起來真的很難。往輕了說,那些輕描淡寫的話,「熊孩子」根本不聽,反而把孩子慣壞了;往重了說,打罵孩子,除了情緒受損外,萬一給孩子造成心靈創傷,甚至身體外傷,也不是家長希望的。


其實在面對這些教養問題時,我們需要堅持一些基本原則,這些原則能讓我們正確地和孩子親密相處。


理解孩子發泄情緒是應該的也是正常的


為什麼這種情況是正常的?這是由孩子所處的年齡階段導致的。


孩子的心智相對不成熟,表達方式也不成熟,他們不像成年人那樣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他們面對著「擔心、無奈、不滿、憂慮」等等情緒都會很直接的表現出來。可是在成人眼裡那些是不理智、不可理喻、太幼稚的行為,但這也許正反映了孩子處於最無助、最脆弱的時刻。


家長們需要思考的是,孩子產生情緒背後的原因或者具體事情是什麼?


記住,發散情緒是正常的,我們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情緒需要去發散。如果孩子正在安全的前提下發散的情緒,被強行壓下去了,表面上恢復了風平浪靜,而事後如果再不去彌補的話,有可能孩子當時的強烈情緒會壓抑到潛意識裡面,在若干年以後被類似的情景激發,對孩子的未來生活造成更深的影響。



家長不要立即反應


孩子和家長衝突就好像兩輛行駛的車撞在一起。如果兩輛車都沒有剎車的話,那麼撞擊力是非常強烈的;如果有一輛車沒有剎車,而另一輛車有剎車的話,就能夠讓撞擊力減少,還不至於帶來那麼大的傷害。


所以,當孩子給你任何刺激的時候,千萬不要立即反應過來,要把反應的時間拉長。


在這個拉長的過程當中,記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兩樣東西:一個叫做「良知」,一個叫做「幽默」。你和孩子的「良知」及「幽默」都能用在這段拉長的時間裡面。


也就是說,孩子有「良知」知道剛才發脾氣是不對的,他很可能用他「幽默」的方式和家長說:「哦,不好意思,剛剛我說的那句話,我一定是還沒有完全想好,才那樣說的。」也很有可能做家長的「良知」發現,不能將工作上的情緒帶回家裡,而去傷害孩子的情感。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完美的人,都有鬧情緒的時刻,當情緒上來的時候,理智下降而衝動的因素上升,這時人們的氣話很容易傷人,互相誤傷的同時矛盾會輪番升級,針尖對麥芒,甚至到了已經忘卻了當初為了什麼而爭吵的地步,只是為了爭一口,最後弄得不可收拾。


當我們延長反應時間的時候,情緒緩和下來了,理智上升,自我覺察和自我反省的能力提高,「良知」與「幽默」能緩和氣氛,是親子關係的複合劑。



衝突是為了建立更好的情感連結


很多的家長害怕跟孩子衝突後,會破壞和孩子間的感情,所以他們一再縱容,縱容孩子做些不應該做的事情。被太過縱容的孩子,時間長了會養成亂發脾氣、亂摔東西,甚至打人的不良習氣。


大家需要了解的是,衝突發生本身是具有意義的:在衝突發生之後,應想想怎樣將這些問題徹底地解決,解決後能夠將親情變得更好。


為什麼會有衝突呢?其實很多時候就是溝通不良而引發的衝突。


當衝突發生的時候要反思,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某一方面的情感連結還沒有建立好,這一次衝突從客觀上說就是為了建立這方面的情感連結。我們還需要努力增加對孩子情感帳戶的情感存款,堅持這樣做的話,隨著孩子越來越大,教養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少,甚至就沒有教養的問題了。


當家長與孩子發生衝突的時候,也是家長能夠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深層次問題的關鍵時期。


假如家長和孩子沒有任何的衝突,有可能的一種情況是,孩子的心門已經封閉,情感上已經進行了自我的隔離,孩子對家長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不是問題已經解決了,而是將問題隱藏起來了,甚至將問題帶到了成年而用另一種方式呈現出來,並不代表著孩子不需要溫暖和支持。


所以我們了解孩子在衝突背後的真實需求非常重要,我們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夠促進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成長。



教養孩子的最大目的是與孩子合作成長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從心態上應該理解它,我們對事情的關注點應放在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上,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避免今後再犯相同的錯誤,這也正是培養孩子正確價值觀的良好機會。


孩子在成長中學習做人,家長在參與孩子的成長中學習做父母。


家長用行動告訴孩子,我們需要的是學習正確的處理事情的方式。當孩子在情感上察覺到了和家長是「合作關係」的時候,孩子的心靈大門將向父母敞開,這是孩子和父母間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的基礎,也是日後和孩子建立起「心與心」溝通的基礎。


給家長一個欣慰的今天,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明天。


希望以上的原則能夠啟發和幫助大家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