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出身雜牌的空頭中將,最後卻能夠執掌上海殘餘守軍,成功起義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6T11:30:43+00:00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發起渡江戰役,在西起蕪湖,東至江陰的千里江面上強渡長江,並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攻下了被國民黨盤踞22年之久的南京。

編輯搜圖

▲解放軍突破長江防線

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發起渡江戰役,在西起蕪湖,東至江陰的千里江面上強渡長江,並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攻下了被國民黨盤踞22年之久的南京。國民黨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慌忙下令收縮部隊,將麾下殘餘的12個軍全部集中在上海周邊,企圖依託這座遠東第一大都市負隅頑抗,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編輯搜圖

▲《戰上海》

中將副司令卻不掌握兵權

5月12日,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經過充分準備後,集中兩個兵團10個軍30個師共計40萬部隊,從四面八方圍攻上海。此時,原第1綏靖區中將副司令劉昌義也來到了上海,但他任職的第1、7綏靖區已經合併,組成了暫編第1軍,從駐地常州撤至長江口的崇明島,由原第1綏靖區司令丁治磐擔任軍長。

劉昌義雖然仍頂著中將副司令的頭銜,但僅僅是個空頭中將,沒有任何實權,也未繼續到暫編第1軍任職。因為他是出身西北軍的雜牌將領,抗戰時期由於深陷日寇重圍而被迫落水當過漢奸,儘管後來劉昌義率部反戈一擊,還成功殲滅600餘日偽軍,被蔣介石授予「三級雲麾勳章」。但他實際上並不受蔣介石的信任,甚至出身北洋軍閥的丁治磐也排擠他,並不授予其兵權。


編輯搜圖

▲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

兵力最雄厚的軍長不被高層所喜

5月23日,第三野戰軍已占領了上海郊區的南翔、安亭、南匯、金山衛、南橋、青浦、松江等地,連接海上通道的吳淞口也岌岌可危,駐守崇明島的丁治磐不待撤退命令,自行搶掠船隻逃遁;湯恩伯也匆忙率領上海守軍中的5萬餘中央軍經吳淞口登上軍艦,向舟山群島撤退,但留在上海市區仍有數萬殘兵,總要有個人暫時統領。

本來,駐防浦東的第37軍軍長羅澤闓是最佳人選,該軍下轄4個師,都是剛剛由青年軍改編而來,兵員足,裝備好,是上海守軍中的頭號主力。但是,羅澤闓為人囂張跋扈,他又是太子蔣經國的親信,因此一直不把湯恩伯之流放在眼裡,甚至多次公開頂撞,即使到最後時刻,湯恩伯也不願將兵權交到他手上,於是他就想到了在蘇州河北岸新亞飯店閒居的劉昌義。


編輯搜圖

▲劉昌義劇照

上海守軍被交到了空頭中將手裡

此時的劉昌義已經升任第51軍軍長,但昔日東北軍頭號主力,擁兵4萬餘的第51軍,此時已經僅剩數千殘兵。該軍原本駐守長江防線三江營至申港段承擔防禦任務,渡江戰役時被殲滅1個師,殘部逃到上海外圍;5月16日,其在川沙地區白龍港一帶被殲滅大半,軍長王秉鉞也被俘虜,但有數千殘兵逃到了市區,群龍無首。劉昌義趁機主動請纓,找到湯恩伯說:「第51軍沒有軍長,部隊很亂,應該有人管啊!」湯正為了第51軍這群亂兵頭疼,遂委任劉兼任第51軍軍長。

5月23日下午,淞滬警備司令陳大慶在自己家裡召集會議,部署將蘇州河以南的第54軍、第75軍和第37軍殘部全部撤至蘇州河以北,依託蘇州河為屏障,繼續固守。會上,劉昌義被提拔兼任淞滬警備副司令兼北兵團司令,隨後,陳大慶就匆匆趕往吳淞口,隨湯恩伯一起撤退,將上海的全部殘餘守軍都交給了劉昌義。



編輯搜圖

▲上海守軍經海路潰逃

當上副司令後立即率部起義

24日,第三野戰軍進攻上海市區的戰鬥正式打響,蘇州河以南迅速得到解放,但殘餘的國民黨軍和交警總隊等特務武裝依然據守在蘇州河北岸,占領百老匯大樓、郵政大樓、四行倉庫等高大建築物,封鎖過河的所有橋樑。區區30米寬的蘇州河自然無法阻擋解放軍的步伐,但為了保全上海這座現代化的城市,解放軍還是決定儘量採取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恰好,劉昌義也打定了起義的主意,並通過上海地下黨組織聯絡上了第三野戰軍27軍81師師部。5月25日,劉昌義親自到81師師部談判,並當場打電話給51軍,要求立即停止抵抗,接受改編。同時,他還給分散在上海各處的殘餘部隊寫了十幾封信,要求他們放下武器。

編輯搜圖

▲劉昌義簽字宣布起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