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的傳記:透過科學的歷史仰望牛頓,透過牛頓的雙眼洞悉世界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6T13:31:54+00:00

牛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力的單位、砸到頭的蘋果、萬有引力、站在巨人肩膀上。讀了《牛頓傳》這本書,才算是真的全面認識到艾薩克·牛頓這位偉大的科學巨人。

牛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力的單位、砸到頭的蘋果、萬有引力、站在巨人肩膀上。留在記憶里的貌似也就這些了。也就是說,並不熟悉。

讀了《牛頓傳》這本書,才算是真的全面認識到艾薩克·牛頓這位偉大的科學巨人。

用生命在探索

「牛頓更重視用實驗去驗證,而其它的科學家只是沉浸在猜想中。」

為觀察光,把粗針插進眼窩,不顧後果地盯著反射到鏡子裡的太陽,視力差點會毀掉。

在書中我們看到作者提到培根的一句話:「上帝不允許我們憑藉自己的想像夢想著能琢磨出世界的規律。」

然而,上帝還是派了牛頓來給人類解惑。

英國詩人蒲柏對牛頓贊道:

大自然和它的規律,

隱藏在黑暗之中。

上帝說:「讓牛頓出生吧」,

於是一切顯現光明。

在《牛頓傳》前言定義牛頓是「現代世界的首席設計師。」貌似牛頓生來就是為了人類答疑解惑的。他解答了光和運動的謎題,發現了引力,預測了天體的運行軌跡,創立了牛頓定律,影響世界達幾百年,至今仍在造福人類。

牛頓墓碑上刻著這樣一段話:「讓人們歡呼這樣一位多麼偉大的人類榮耀曾經在世界上存在。」牛頓對科學的追求和奉獻精神值得後人銘記。他存在過,是整個人類的幸運。

離群索居的孤獨和豐盈

牛頓的母親以為他可以成為一個農夫,而他卻選擇成了一個學者,而後經過自己的努力,成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在牛頓小的時候,母親改嫁對他影響很大。他也成了一個孤僻和倔強、愛思索的孩子,孤獨是從牛頓的童年開始就一直跟隨著他。但他並沒有把自己的世界過得荒蕪,他的世界裡最好的玩伴就是各種形狀啊、力啊、思想等等,他與它們交流,有真實的,也有想像的。

他總是在熱情洋溢地揮灑自己對研究的熱情。牛頓談論光,研究微粒理論,他觀察和研究的是整個自然界。

牛頓身邊沒有親朋,沒有愛人,他是極其孤獨的,但他的人生也是豐盛的,因為他有對科學的執著。

異於常人的純粹和執著

「我並沒有什麼方法,只是對於一件事情很長時間很熱心地去考慮罷了。」

就算取得了那麼多劃時代的成就,牛頓也不急於昭告天下,而是低調地認為自己只是個在沙灘上自得其樂的男孩,對大海一無所知。

要知道,牛頓可是個不折不扣的百科全書式的天才。

6歲就製造了日晷儀、水車,23歲創立微積分,24歲發現太陽的光譜,25歲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44歲寫下舉世震驚的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61歲時,總結了牛頓醫生研究光學成就的《光學》出版。

在《牛頓傳》中,作者格雷克不止詳細地介紹了牛頓的成就是如何一步一步取得的,還有他的個人故事,他與科學家圈子之間的八卦。其中就有牛頓與胡克長持久的爭論。

在牛頓與胡克的爭論傳信中留下了那句傳之後世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頓傳》作者格雷克用富含思想、優雅的文字, 全面地展現了一個立體、鮮活的牛頓,看到他一生的貢獻及其背後的來源故事,也讓我們知道了更多牛頓的性格特點和為人處世。

這部傳記作品,不算太厚,但含有非常豐富、準確的內容。在書中隨處可見的標註,可見作者查詢參照了大量的相關作品、信件和史料,很有說服力和可讀性。

格雷克用文學家的筆觸,代牛頓執筆,講述了他一生的故事,還順帶用牛頓的研究過程給我們上了一堂數學+物理+各種知識的課。

可以說,打開這本書的任何一頁都會有收穫。這也是我離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最近的一次。用書籍後封面上的一句話就是「透過科學的歷史仰望牛頓,透過牛頓的雙眼洞悉世界。」受益匪淺。


你好,我是橘子,

歡迎關注我,一起讀書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