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個史前「盲盒」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7T04:06:17+00:00

在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舟山市文物保護考古所逐年、定期、有計劃地開展了考古調查,穿插著進行文物保護區域評估以及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發掘。

開個史前「盲盒」

講述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朱雪菲

這兩年,我們正在逐步重啟舟山群島地區古文化遺址的田野考古工作。在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舟山市文物保護考古所逐年、定期、有計劃地開展了考古調查,穿插著進行文物保護區域評估以及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發掘。

在去開展考古調查工作之前,我對於舟山史前史的印象,完全來自舟山市博物館與馬岙博物館裡陳列的那些新石器時代文物。它們較集中地出自定海區白泉鎮十字路遺址、定海馬岙地區和岱山縣衢山鎮孫家山遺址。

王家園遺址出土的部分陶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當時,我主要有兩點不理解:其一,明明沒有看見任何典型的河姆渡文化遺物,舟山的「海上河姆渡」之稱從何而來?其二,明明出現了那麼典型的良渚文化玉石器,為何沒被納入良渚文明的表述體系中?當然,這絲毫不影響我確信河姆渡文化與良渚文化是舟山群島地區追溯歷史本源的兩個重要支點。

我們在泗礁島東北面海的基湖沙灘邊緣,發掘出了浙江境內所知的第一處沙丘——黃家台遺址。層層堆壘的貝殼夾雜著先民們的日用殘器,生動直觀地再現了史前人類抱團食用著小海鮮的畫面。黃家台遺址的主體年代屬於良渚文化時期,但其人群卻保有著良渚文化中基本絕跡的繩紋傳統。之後,具有相同內涵的遺址在距離沙丘不遠的老虎頭山麓和衢山島若干個岙口中又被勘探到。我們相信,這些打著繩紋烙印的「海上良渚人」,絕不是一小隊一小隊地進行登島活動,他們相互關聯著、相互扶持著,有計劃、成規模地邁向海島,將荒蕪營建成心中的樂土。

白泉鎮上過去發現過十字路遺址,出土的標本具有晚期河姆渡兼馬家浜文化的風格。這一次,經調查勘探發現,毗鄰十字路的鎮中心,僅剩的兩片空地中,竟然有一片保留著超過7000平方米的文化堆積。我們按照附近小區的名稱將其命名為王家園遺址。通過小心翼翼地清理一處農田中的剖面,我們發現了宋代擾亂層下兩個階段的史前文化堆積。較早階段的堆積中,出現了典型的河姆渡文化夾炭黑陶釜,而疊壓其上的較晚階段堆積可以直接對標河姆渡遺址第二層的文化面貌。如此,舟山群島的河姆渡文化因素總算有了明確的出處。

據此可以分析,在不同的海島上,有限的生存空間與淡水的分布導致早期人類在選擇居址上出現一定的共性——大多不會離海太近,至少與海水之間有所阻擋。並且,遺址往往不是單一出現,一旦發現一處,附近還有其他。比如白泉十字路與王家園、泗礁黃家台與老虎頭、小沙街道樟樹墩與沙峧村、馬岙涼帽蓬墩與洋坦墩,衢山島上的連片多處更是如此。

試想一下,6000多年前,第一批登上舟山群島的先民經歷了怎樣的艱苦卓絕。如果是生存壓力和自然環境所迫,大陸上完全有足夠的地盤供養他們,何至於冒著生死不知的風險漂洋過海?我寧可相信,那是一批河姆渡時期最優秀的人,聰明絕頂且勇猛精進,他們掌握著當時諸如天文、水文、航行、造船等最前沿的科技,又具備著開疆拓土、上下求索的決心。

如果能按照時代的順序,在舟山地區做一系列典型遺址的考古發掘,建立海島的歷史文化軸線,將是件多麼有意義的事。

(光明日報記者曾毅整理)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27日0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