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釣的魚土腥味太重,吃不了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7T04:07:38+00:00

昨晚跟一個美食vlog頭條美女播主互相懟了大半夜最後以我不憐香惜玉結束最後你跟她講道理她還是跟你講態度跟我家裡的溫香軟玉一樣呢也就是一件小事我看美食播主在不到5分鐘的燉草魚酸菜魚的視頻2分鐘在講「魚腥線」我就回了一句「不存在魚腥線」然後美女就跟我熱烈的聊了2個小時而且比戀愛時媳婦

昨晚跟一個美食vlog頭條美女播主

互相懟了大半夜

最後以我不憐香惜玉結束

最後你跟她講道理

她還是跟你講態度

跟我家裡的溫香軟玉一樣呢


也就是一件小事

我看美食播主在不到5分鐘的

燉草魚酸菜魚的視頻

2分鐘在講「魚腥線」

我就回了一句「不存在魚腥線」

然後

美女就跟我熱烈的聊了2個小時

而且比戀愛時媳婦回消息還快

那我們就來說說「魚腥味」吧

這個「魚腥味」吧

其實分幾個圈的


釣魚人會分為腥味和土腥味

作為四季釣魚的釣魚人

腥味是能接受的

畢竟釣完魚

手上身上車裡都是那味

但是土腥味是不能接受的

要是聽說「他家魚土腥味太重」

哪怕你釣的魚不吃

大概率你也是不會去他家塘的


作為美食播主

或者家裡掌勺的

對於上述腥味都是不能接受的

於是

不僅要擺弄半天蔥姜蒜料酒

而且剔魚腥線逐漸成了

殺魚做魚前的一種「儀式感」

雖然自己也不知道為啥

反正不做又感覺少點什麼

畢竟不知道在哪個年代

就開始口口相傳了


若你是相應的學術圈的人

你肯定只相信學術理論

但是為了孝順掌勺的老媽老爸

也可能會假裝信了「魚腥線」的存在


我們先來看看

幾乎所有的「科普」都這麼講

居然有個聞所未聞的名詞

「腥腺」

這就是為了碼字

生造出來的一個詞

你就算翻遍中外的資料

都沒有這個詞

更不可能直接分泌三甲胺


對於魚的腥味而言

用生活家和釣魚人的話來說

細分有腥味和土腥味


多數的科普說是三甲胺的功勞

三甲胺確實是個很重要的因素

但不是唯一


我們來看看

目前學界已經確定的

魚腥味類物質

實際上

還是我們在武昌魚[點「武昌魚」看原文]那篇文章

提到的醛、醇、酮等物質

但這些物質的含量

實際上是非常少的

即使是主要物質三甲胺

產生三甲胺的氧化三甲胺

淡水魚是每100克含10mg

海水魚至少是淡水魚70倍

這是海貨比淡水魚腥的緣故


除了三甲胺的產生的腥味

魚肉是高蛋白肉類

失活後會降解產生胺類臭味物質

比如戊二胺這種東西又叫屍胺、腐胺

聽名字就知道是啥意思了吧

魚類含有的脂肪類物質

失活後脂類氧化產生醛類臭味物質

尤其是受追捧的不飽和脂肪酸

所以吃魚就得吃新鮮

氧化三甲胺這東西不臭

也是魚類必須的活性物質

但是三甲胺就惡臭了


氧化三甲胺主要在

魚鰭、魚肌肉組織兩頭

紅肉魚比如金槍魚、鮐鮁魚

幾乎都在肌肉組織

白肉魚魚鰭、魚鰓、肌肉頭尾

都有分布


同時紅肉魚種伴有的組氨酸

會因為魚失活逐漸產生過敏物

這就是為什麼

有些釣友吃鮐鮁魚、金槍魚

頭痛頭暈心悸的緣故

不過多數能自行痊癒

要是喝著小酒吃著上面兩種魚

結果頭疼了

別錯怪是酒不好上頭了


由此我們也能得知

去掉魚鰓就能很好的去腥

對於懶人而言

如果不是在正式的宴會上

直接去掉魚頭也行

吃公魚、鰟鮍、白條、麥穗等小體型魚

掐頭就是個很好的方法


然後把魚鰭清洗乾淨

身上粘液清理乾淨

就差不多了

前面說了還有魚肌肉頭尾

如果按整條的做呢

多漂洗幾次是沒問題的

如果是片魚片

直接水泡一會也能去腥

至於美食播主推薦的

「這種魚比較腥,多加點姜」

蔥姜蒜料酒大法

不過就是「掩人嘴鼻」的偽辦法

就好比車裡有異味你放柚子皮

家裡有異味你噴空氣清新劑

異味還是存在的

只是被其他更重的氣味掩蓋了


下面我們來分析下為什麼

剛才我們說了魚的粘液里

含有各種產生腥味的物質

但是量非常之少

雖然名字聽都沒聽過

這東西仔細清洗就能去掉了

其實就是絕大部分的水

和少量的蛋白質、活性酶等

活性酶也是蛋白質嘛

跟人類一樣

皮膚系統就是抵禦外界病菌的

第一道屏障


然而有一類多數人很敏感的三甲胺

這種物質

活魚基本上是沒有的

魚失活後就開始產生

魚越新鮮就越少

由魚體內的氧化三甲胺轉化而成


鮮魚的體內

基本是不含有三甲胺這種東西的

你聞到的活魚的腥味

多數都是你的「心理暗示」

因為產生腥味的物質量實在太少了

除非魚受傷了有魚病了


所以你跟朋友在水庫作釣

釣上來就燉上的魚

你覺得異常鮮美一點都不腥

不僅是因為有一起暢飲的朋友

還是有理論支持的


氧化三甲胺是魚類的重要活性物質

就像人類關節之間的「潤滑液」一樣

對於海魚而言

它更重要

直接關乎生死

沒有這類物質無法平衡滲透壓

它就會變成一條鹹魚

氧化三甲胺是一種鮮味物質

你覺得魚鮮就有這種物種的作用

但這種物質不穩定啊

尤其是魚失活以後

就開始轉化成三甲胺這種惡腥物質


所以上世紀全球檢測魚類新鮮度

都是檢測三甲胺濃度進行鑑定

越不新鮮三甲胺濃度越高

魚的腥味就越重

也告示著這魚不新鮮了


但是三甲胺這種東西

能溶於水

也能溶於乙醇(酒精)

所以用水漂洗去腥沒錯

你媽媽做魚抹酒去腥也沒毛病

溶解歸溶解

你得把它處理掉啊

好在三甲胺容易揮發

但是沒有溶解的怎麼辦呢


所以還得想治標又治本的方法

三甲胺屬於鹼性物質

所以我們加醋加醋加醋

就能反應掉更多的三甲胺

所以治標的去腥大法就是

蔥姜蒜料酒香葉桂皮辣椒

掩人嘴鼻的偽辦法

治本的去腥大法是

水和白酒溶解和加醋

物理化學反應方法

實在不行加檸檬汁茶葉也行

只是效果差點唄


說了半天魚腥味

我們沒有說到

這根所謂的「魚腥線」有腥味


釣魚界還存在土腥味一說的

你要是聽說

「他家釣的魚土腥味太重

吃不了,不去」

算是基本正確的也不全對


因為也要考慮「倖存者偏差」

不信你同一天問不同釣友

你想去渾河釣一會口咋樣

「我2小時一口沒有,

渾河今天全線沒口別去了」

我釣不著滿河必定都是空軍


「去吧,我幹了一會十來條吧

三四兩的有五六條」

你爆護了指定大家都不差


「干就完了」這四個字

這時候就合理了

釣魚嘛無非圖個樂

看你的時間精力心態

適應黑坑、野釣還是庫釣

知足常樂

那麼釣魚人嘴裡的「土腥味」

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其實釣魚老手是略有了解的

淡水魚沒有海魚那麼腥

前面提到了

氧化三甲胺這種「腥味原材料」

海水魚是淡水魚的70倍


但是淡水水域水體

環境參差不齊

很多長期沒有水交換的水域

會產生大量的微生物和各種藻類

但凡是魚受點傷或者被魚攝食了

就會進入魚體進入代謝循環


這些微生物中

有一類叫放線菌的細菌

一般是通過魚鰓侵入

然後通過魚類代謝

產生一類土腥味的物質


在水體富營養化後

即釣魚人說的「水太肥」

這樣的水質條件下

會產生大量的藍綠藻

這就是魚類有土腥味的元兇

其主要成分是土味素和土黴素

只是土腥味會更重一點

往往忽略了麼霉味

早在本世紀初

國內外就開展了針對土腥味的研究

國外一致認為

水質、底泥、藻類是三大要素

而北京專家在對比研究

養殖塘、放釣塘、水庫、河流後

認為土味素和池水和底泥無關

只與藻類有關係


作為一個水產養殖大國

得出這樣的結論是比較「正常」的

作為釣魚人

這些爭論就交給專家吧


我們以釣魚人的感官體驗來說一說

對於一個新塘

用了生石灰殺菌

也是殺菌殺小魚卵之類

還是很容易產生各類腐殖質

這類塘的魚

更容易有土腥味

所以釣魚人更樂意釣

沙坑老塘的老魚


對於水域的底泥

一般鏈黴菌占比90%以上

即產生土味素的菌種

根據研究數據得知

放釣塘>養殖塘>人工水庫>自然湖泊

那麼釣魚人願意吃大水庫的魚

就是有理論依據的了


網上美食播主的視頻里

又是要公雞蛋嫩滑

又是十八瓣蒜

六十六粒花椒

和前女友沒喝完的酒的

這種垃圾段子

不看也罷

好在這種段子一看就會一學就廢


土味素這種東西水溶性

多過過水有一定作用

但最主要的是跟酸才會反應

那麼要去土腥味

還是加醋加醋加醋

而不是蔥姜蒜八角香葉辣椒

要不然你夾上一塊魚肉

入口酸甜麻辣香

下喉還是土腥味餘味反覆


要說做菜用調料

全國都是玩不過湖北的

針對肉類食物

老師傅首先就是教你用醋

而不是蔥姜蒜料酒


基於此

我們還是優先選擇相信國外專家

認為水質、底泥、藻類等等

都是土腥味來源的主要因素

在選擇作釣水域的時候

如果漁獲要自己吃或送朋友

那麼就得選擇陳年老塘

選擇水質較為清澈的

不選看起來就藍色綠色褐色的

也不選無風時遠看色塊不均勻的


我們說了半天

都沒有說到「魚腥線」

因為腥味來自於所謂「魚腥線」

根本就是瞎扯淡的說法

有人會說我忘了魚肚裡的黑膜

也是魚腥味的來源

其實這也是瞎扯淡


因為大家都獵奇

自媒體不搞點「新概念」

就很難吸引眼球

就好比我花錢買論文

熬夜翻譯閱讀總結分析

又沒有美女圖

寫短了怕說不清

寫長了大家一看文章又長

都懶得看完

更不談幫忙分享了


懶得看長文的

看到這裡也就差不多了

已經知道結論了

要知道所以然呢

就繼續讀下去


前面雖然我們證明了

魚腥味和「魚腥線」沒有半毛錢關係

但是為了窩友吹NB有底氣

我得通俗的告訴大家所以然

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才是能常年爆護的十佳釣魚人


自媒體說的「魚腥線」這東西啊

學術上叫「側線管」

淡水魚是基本都有的

為什麼有的魚被你叫做大傻魚

而有的魚你很難釣也很難抓

都跟它有點關係


它實際上是魚的一套神經組織

有豐富的神經元和神經末梢

起於魚鰓

一直延伸到魚尾

但它是在魚皮膚系統裡面

所以需要側線鱗和側線孔配合

側線鱗是區分魚種的根據之一


看過幾個釣魚自媒體視頻

分析側線鱗天花亂墜

說研究的透不透關乎爆護不爆護

我爆你個錘子哦

只要前面內容看過的的窩友

就知道這個側線管才是關鍵


不過這個側線鱗

分辨土鯽倒是不錯

經常有釣友發著圖

我釣的這鯽魚金黃色

老特麼饞人了

絕對是土鯽

我釣的這鯽魚刷白

老特麼乾淨了

肯定是遼河土鯽

你也別看顏色、個體了

遼河土鯽一年頂多長一兩

長期挨餓的改良品種也一樣

但是你數數側線鱗

超過28片就不是土鯽


這側線管的作用呢

實際上就是

感知聲音、溫度變化、水流等動態

多數魚類是沒什麼視力的

你以為它看到你了

實際上是它「聽」到你了

側線管和魚內耳、魚骨等

構成了一套複雜又敏銳的神經系統

能感知到人類感知不到的聲音範圍

比如地震前魚類就亂跳

不同的魚類

對聲音頻率感知範圍不一樣

所以有的魚傻有的魚敏感


對於深水魚而言

很多根本就是瞎子

感知外界變化、發現食物、躲避障礙

完全靠這條側線管


魚是趨溫動物

非常細微的溫度變化

都能被魚類感知到

進行相應的規避

也是靠這條側線管


魚喜歡流水

哪怕是喜靜的魚類

也基本都是在緩流中

因為魚類上溯洄游是本能

而對水流的判斷感知

靠的就是這條側線管


知道了這一點

我們就知道了很多釣魚常識

龍海大師教我釣魚

教我一定要打好頻率

為啥呢

因為餌料在落水的過程中

水體的振動變化

才是魚最先感知的

而不是你餌料的味型、顏色之類

所以打頻率是極好的誘魚手段

尤其是競技釣中


當然你不能跟我一樣

我釣魚已經被鵬派大師拉黑了

每次釣魚離我都遠遠的

因為我管不住嘴

釣上了我要嘚瑟

沒口了我要咋呼

關鍵我嗓門不小啊

而是時不時還學文藝青年

扔個小石子打個水漂

關鍵扔的是石子不是窩料啊

就好比你都爬上小菇涼炕了

結果自個躺著玩手機去了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因為聲音在水中傳播速度

是1500米/秒

而你打的老壇玉米、豆餅

它們的懸浮物擴散速度

在靜水是2厘米/秒

並且還取決於濃度

濃度越低擴散越慢


所以你在魚塘東南角

用53°飛天茅台打窩

你拿打窩勺舀一勺喝了

也才是不到1°的水酒

半個小時後

你西北角的釣友

也學你舀一勺喝了

他喝的只是原塘水而已

沒有半點飛天茅台


也就是說

哪些XX藥酒無敵的神話

以後自己就掂量掂量

根據自己的錢包判斷

能交哪個層次的智商稅

就買多少錢的貨

只要不比自己喝的貴就行

茅台成本才60一斤


前面說了

魚類對外界振動、聲音的感知敏感

所以你一偷懶

你後面站的釣友就催你

「你逗一下啊」

「逗釣」「活餌」都是讓魚

儘快感知附近有「侵入物」

魚一感知

這不是兩釣魚人聊天吹NB的說話聲

魚這時就想

「是不是吃的?走,看看去」


側線管對水溫感知也敏感

魚類會找適合的水溫去呆著或巡遊

所以你一問老手我要去X家釣

老手偷偷看完天氣預報

然後掐指一算就告訴你

上午去那岸下午去那岸

所以有時候

你眼睜睜看著隔壁釣友爆連

有時候

只有你能得意忘形的表演連杆


同一類魚不同的品種

對水流的愛好都不盡相同

但是總體而言

魚類側重於喜歡流水

所以你會發現

入水口出水口洄水灣

總有人比你先搶到

漁獲最多的也是他們

魚類正是通過側線管的感知

尋找到這種最合適它們的水域

有它們喜歡的溫度

有它們喜歡的水流


你要是跟著路亞選手去玩

最忌諱的肯定是大聲說話

我這種大嗓門

至今師傅只教理論不帶我實戰


因為路亞、飛蠅這一類

模擬的是食物信號

逗釣的各種泳姿

就是產生不同的信號

魚類通過側線管感知到信息

這是食物類信號

你大聲說話

這就是危險信號

你家魚缸再小

你見過2條魚「撞車」麼

我們來看看側線和側線管

比較專業的說明

有的文章說

你看看這個側線管

是和外界相通的

外界的各種毒素、異味物質

都通過側線孔進入聚集

因此成了魚最腥的「魚腥線」


為吸引眼球的段子手們

是真會瞎編亂造

你照個B超膽囊有個增生

是不是嚇的幾天吃不下飯

進化了幾億年的魚類

你給人家賴以生存的器官

又是塞毒素又是塞異物

人家能好好活下去嗎

無腦到可恥


摘兩段水產研究人員寫的內容

比論文讀起來簡單多了

論文裡非常專業的內容

我也就不一一翻譯了

講到這裡

大家應該都能了解透徹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