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辦公,成為工作場景的革命者——寫在優客工場上市一周年後

職場 發佈 2021-11-26T04:25:31+00:00

如果存在一種俯瞰時空的視角,人類或可發現,2020年,將是人類文明進程中一道異常明顯的標記,你叫它分水嶺、里程碑、轉折點都可以,總之,這一年前的世界,和這一年後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如果存在一種俯瞰時空的視角,人類或可發現,2020年,將是人類文明進程中一道異常明顯的標記,你叫它分水嶺、里程碑、轉折點都可以,總之,這一年前的世界,和這一年後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自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大爆發以來,很多國際網際網路巨頭陸續開始允許員工居家辦公,甚至宣布將這種辦公模式設為常態。那是當時的疫情形勢迫使他們做出的決定。

就在不久前,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旗下一家專注於企業辦公軟體服務的公司發出全員倡議,員工每月可以選擇居家辦公一天。

這一次,企業鼓勵居家辦公的理由卻與疫情無關,在疫情防控體系嚴密的中國,這家公司嘗試居家辦公的動機是為了優化旗下遠程辦公產品,並探索未來工作方式的可能性。

技術的迅速進步,對於辦公空間產品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

毫無疑問,這個市場非但沒有萎縮,反而正在極速擴張。正是因為技術,讓人們在辦公場景中可以獲得更加滿意的體驗,這種體驗,是居家辦公所無法實現的。

一 我們一直在關注遠程辦公技術

事實上,作為一家長期致力於為企業提供辦公服務的平台級企業,優客工場在幾年前已經接觸了遠程辦公的相關產品,並嘗試在很多具備硬體條件的社區進行推廣。優客工場與多個遠程辦公領域的頭部企業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優客工場一直在密切關注著遠程辦公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其理由不言自明,作為一家以提供辦公空間為核心業務的企業,表面上看,遠程辦公一旦形成潮流,商業辦公空間的市場份額很可能將受到影響。

那麼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嗎?

首先,我們必須要理解遠程辦公的邏輯定義。

狹義上的遠程辦公,即通過第三方軟硬體技術在非物理辦公空間進行協同辦公操作;廣義上,遠程辦公則需要基於公網搭建流暢高速的網絡信道,企業成員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包括收發郵件、在線溝通、依據個人權限獲取公司資料庫內容在內的一切辦公需求。

狹義上的遠程辦公早已出現在我們身邊,無論是私密性較強的民居,還是咖啡廳等第三空間,都可以提供遠程辦公場景,但廣義上,遠程辦公依然存在諸多技術上的壁壘和突破。

在技術上,辦公信息的安全性、員工的自律性和溝通場域的高效性,都是遠程辦公與傳統辦公模式的巨大差別點。

二 空間是辦公的終極命題

無論遠程辦公還是傳統辦公,我們都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是:空間。

網際網路無論如何發達,技術如何進步,人類只要還需要工作,就一定需要一個提供工作場景的空間。

關於辦公空間的概念,中國古人稱之為書房,西方中世紀的教會創造了Scriptorium,即繕寫室,專門用於謄抄書稿的小型寫字間。

在人類文明抵達重要突破口的18世紀,英國倫敦出現了第一座專門的辦公室,隨著東印度公司貿易總部的成立,文書工作的密度增加,辦公室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20世紀初,機械工程師泰勒提出了科學管理原理,泰勒主義的核心就是要求所有員工在同一個空間內集中辦公,以便隨時接受管理者的監督與指導,這是現代辦公室的雛形,但辦公室的進化仍在繼續。

又過了半個世紀,美國人發明了一種由書桌與牆壁組成的辦公設備,其中的重要創新理念是「三堵移動的牆」,聽上去有些耳熟,仔細一想,這不就是今天大型開放辦公空間內的格子間嗎?

沒錯,從那時起,這種既有一定私密性、又可以提供效率的格子間迅速風靡世界,成為大公司辦公室的標配。

辦公空間的概念是很晚才傳到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之初,所謂辦公樓,即等同於政府機關、國有企業的工作空間,在同一個大院或大樓內,標配設施還包括食堂、禮堂、傳達室等。

隨著改革開放的迅速推進,市場經濟的逐漸成熟,城市化的進程加速,城市中的人口越來越多,從事文書工作的人員增加,辦公室在中國大陸的發展速度隨之加快。

三 聯合辦公:年輕人的第一個工作空間

21世紀來臨的同時,千禧一代(1984-2000年之間出生)也陸續進入了辦公場景,與上一代人對於辦公的理解有所區別,年輕人心中的辦公,更趨於開放、創新、交互、社交。

需求是商業模式成長的最重要驅動力,基於千禧一代對於辦公空間的理解,聯合辦公的新型辦公場景逐漸為人們所接受。

過去,無論是格子間,還是獨立辦公室,其定義都是由同一家公司統一管理並單獨配備相關辦公服務軟硬體的辦公空間,而在聯合辦公空間,一切都變得更加開放與共享。

會議室、茶水間、前台、遠程電話設備、監控設施、複印機、零食區、員工食堂,在同一個空間內,這些設備可以同時為所有入駐於此的企業提供服務。

這就意味著,一家剛剛成立的新公司在選擇辦公室時,只需要量體裁衣,劃出適量工位後,即可立即啟動公司業務,再不用招聘新的前台人員,不用裝修辦公室,不用購買辦公硬體,節省了很大一筆企業啟動成本。

四 聯合辦公倡導的企業文化:

開放、透明、公平

2014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正式被提出,借政策東風,大量創業者邁出了創新的第一步,中國的中小微企業數量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增長。

隨著大量創業團隊的湧現,以開放、共享、便捷著稱的聯合辦公空間應運而生。

一年後,致力於為廣大創新企業服務的優客工場正式創立,從北京出發,迅速進入全國一、二線城市,並獲得了越來越多青年創業者的認可與喜愛。

從最初提供一個靈活的辦公場所,到如今不斷向精細化服務探索,聯合辦公也從野蠻生長到高質量發展,不斷建立完善標準。

六年多來,優客工場服務了數萬家中國企業,為數十萬中國創新力階層賦能,並提供資源連結服務,企業及個人會員總量已超過百萬。

這些年,隨著行業整合度的加速,以及客群認知度的提升,聯合辦公行業已經逐漸褪去了誕生之初的光環,遠離媒體聚焦後,進入了穩定的發展期。

回顧聯合辦公從誕生至今的發展歷程,這其實就是一部辦公室疊代升級的歷史,根本推動力還是在於企業組織結構的革命,導致人們對辦公的需求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換言之,隨著科技的變化,社會主流群體對於未來的辦公、生活、社交需求會有極大變化,網際網路越發達,他們越需要社群、跨界、合作。原有的辦公空間、辦公方式乃至辦公氛圍,已經很難滿足現下企業員工的需求,他們看中的,更多是在工業風裝修、簡約燈光、設計感的桌椅沙發之間,流動著的空間活動、交流環境、社區氛圍、人際關係、公司業務,以及人和人的化學反應。

企業組織的革命,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去中心化就是讓系統中的每個節點具有高度自治性,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結,並形成全新的組織單元。

去中心化不是沒有中心,而是沒有永恆不變的中心,只有階段性的中心,每次節點間的連結,都會形成一個暫時的組織中心,但沒有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屬性。所有節點之間的相互作用,將通過網絡形成無規則的因果關係。

去中心化有三個主要特徵:開放、透明、公平。

這也正是辦公室文化的潮流所在,無論是傳統辦公室、聯合辦公,還是居家辦公、遠程辦公,其共同、共通的特徵基礎,皆源於此。

五 聯合辦公,成為城市減排的先鋒力量

2020年。一場疫情再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需要更加彈性靈活、人性化和智能化的辦公服務,也要求辦公行業繼續擴大服務的邊界。同時碳中和也在要求更加綠色、生態、環保的辦公方式。

這些年,優客工場利用、整合、翻新、改造了大量城市中的閒置建築和老舊空間,我們的理念是搭建出高效、集約、共享基礎之上的辦公空間。

實際上,中國很多城市已經不再需要擴大房地產的規模,而應當把更多精力與資本投入到城市更新、再利用的事業中。

與此同時,科技與創新的手段將在這項事業中擁有更多的施展空間,藉由先進的標準化運營管理方式,實現對辦公文化的全新升級,讓都市人群擁有更多的辦公生活選擇和更高效的工作成果。

迄今為止,優客工場在中國62座城市共有274個改造完的既有建築物再利用的場地,已投入使用的建築物面積達到76萬多平方米,在這些物理空間內可以同時容納十餘萬名工作者。

根據對工作者狀態及能源消耗、資源利用的追蹤數據的統計分析,我們發現,在聯合辦公的工作模式下,比普通寫字樓的效率提升了56%。

在科技創新與資源共享理念的推動下,聯合辦公正在成為城市減排的先鋒。

六 聯合辦公頭部企業:

在「變輕」的路上殊途同歸

一年前的十一月中旬,優客工場正式上市,不久前,另一家聯合辦公企業WeWork也已成功上市。

持續關注商業辦公市場的業內人士都已注意到,2020年以來,「轉型」成為優客工場的業務主線。

在數位化平台的搭建初具規模之後,與輕資產戰略的齊頭並進,優客工場已經告別了二房東身份,轉型成為一家輕資產運營公司,通過運營託管、運營管理輸出等輕資產合作模式,為樓宇、園區提供運營管理服務。

2020年,優客工場項目的輕重比約為1:1,預計到2021年底,輕資產占比能夠達到70%。

Q3財報顯示,優客工場輕資產業務在54個城市共簽約165個場地,管理面積突破50萬平方米。輕資產城市數、簽約場地數及管理面積數分別同比提高了28.6%、55.7%及84%。輕資產運營模式在公司運營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升,且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在優客工場的輕資產模式下,由資產持有者負擔啟動成本,而優客工場提供低成本標準化的樓宇管理服務,投資方與運營方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共享收益。由於避免了高額的前期投入,2020年,優客工場的淨虧損同比收窄37%。

運營上的實踐效果驗證了優客工場的轉型戰略:輕資產是共享辦公行業減虧並加速盈利的有效手段。

Wework與優客工場的發展思路存在部分交集。截至2020年底,輕資產戰略也在成為WeWork的重要發展理念。

2020年初,優客工場關注到了中國三四線城市下沉市場的巨大潛力,截至目前,優客工場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已布局了33個項目。與WeWork在國際範圍的企業服務場景相比,優客工場聚焦國內的布局,讓運營管理和企業服務更容易實現標準化和可複製性。

中國房地產擁有潛力巨大的萬億級存量市場,將為輕資產擴張提供巨大的空間。疫情之下,中國社會的快速控制與經濟復甦能力,也為優客工場提供了一個更穩定的市場環境。

今年上半年,優客工場的入駐率已經接近80%。能夠在快速增長的同時維持較高的入駐率,離不開優秀的運營和招商能力。

目前,優客工場已然形成「輕資產+ saas+企業服務」的業務模型,2020年,優客工場包括設計工程、營銷、企業財稅法務、社區電商、智慧財產權等在內的非空間業務收入占比約為52%。2021上半年,這一比重提升到63%,增值服務的價值逐漸提升。

另一方面,優客工場已經為阿里巴巴、美團、360、忠旺集團等大客戶提供了多個城市的定製服務,大客戶資源和分公司企業成為了新項目短時間內提升入駐率的基礎。

在數位化方面,優客工場通過開發UDA、Udata等系統提升智能管理效率,通過智慧物聯+SaaS應用雲平台及數年的服務經驗,將智能硬體與軟體運用到空間運營管理和辦公服務中,以科技手段降低經營成本。

在經歷爆發、低谷和洗牌之後,聯合辦公行業的焦點不再是圈地擴張,而是轉向數位化和企業增值服務。

聯合辦公的業務焦點始終聚焦於為更多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因此,這一市場的蓬勃發展,對於廣大創業者和致力於科技創新的創新型企業而言,非常值得期待。

七 如何成為面向未來的辦公空間

無論科技如何發展,辦公都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場景,只要有人在辦公,就一定需要辦公室。

技術與網絡的升級能否最終導致辦公室消失?這是一個不需要被討論的問題,

居家辦公,自由職業,這些工作場景看似不需要辦公室,但在真實的工作中,辦公空間為工作者帶來的效率、溝通、沉浸、協作體驗,是第三空間和家庭空間所無法實現的。

今天,聯合辦公服務提供商所面臨的挑戰,顯然與居家辦公的趨勢、傳統商業地產的轉型並不衝突。

通過對優客工場旗下大量辦公社區的內外部環境進行分析,並對入駐企業會員進行走訪了解,我們發現,辦公空間正在經歷一場由用戶需求驅動的軟硬體升級革命。

根據專業機構的調研數據顯示,在技術水平可以實現的情況下,一個符合未來趨勢的辦公空間中,共享會議室、靈活公共空間、靈活辦公空間已經成為標配。此外,基於疫情對於人們健康衛生理念的提升,空間內的空氣品質、無接觸設施、健身設備也是提升空間體驗的重要加分項。

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套開放穩定的辦公生態體系。在這個體系內,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內,為了特定的目標,辦公者之間的關係本身就是一種生態。因為身處於生態之中,個體與集體都將因此收益,這是居家辦公所無法實現的。

在這個生態體系內,所有人的空間關係是建立在服務與信息交互基礎上的目標共同體。

最近幾年,優客工場從技術創新、效能提升、成本控制三個維度上,努力搭建這樣一個生態體系。

無論如何,一個辦公空間的核心內容,就是要為工作者提供沉浸式辦公場景和資源交互平台。

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與嘗試,我們的一切技術與創新手段,都是為這一目標服務的。

結語

在經歷爆發、競爭和洗牌之後,聯合辦公已經進入了穩步發展、多元輕量、空間為軸、服務外延的全新階段,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全要素的企業級辦公服務商模式。

尤其是,當我們看到,在經歷了近兩年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的衝擊後,聯合辦公行業並未像其它某些也曾站上風口的行業一樣倒下甚至消失,而是在整合、擴張、升級的秩序下繼續發展壯大,並逐漸成為城市創新人群更樂於選擇的一種工作場景。

當這個行業的焦點不再是圈地擴張,而是轉向數位化、輕資產和企業服務後,整體前景值得重新審視與評估。

儘管在目前,聯合辦公行業距離整體盈利仍有一定差距,卻已展示了走出低谷的良好趨勢,在很多條業務線上都在出現增長性極強的發展勢頭。

資本市場對於聯合辦公的商業模式仍持觀望態度,整個社會輿論層面對於這一行業的態度也尚不明朗,但是,必須承認的是,戰略轉型之後,聯合辦公行業的頭部企業正在成為商辦市場上的重要拼圖,憑藉服務與效率、科技與創新、開放與活力等諸多傳統商辦市場有所欠缺的內容特色,聯合辦公已經被廣大工作人群所認知。

共享辦公的業務始終聚焦於為更多企業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因此,這一市場的蓬勃發展,對於廣大創業者和致力於科技創新的創新型企業而言,非常值得期待。

這就是聯合辦公繼續前行的最大動力。

毛大慶簡介

毛大慶,城市規劃與區域經濟學博士,區域經濟與城市更新學者。優客工場創始人,優享創智創始人。中國科協八屆、九屆、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北京新聞文化研究所執行所長。

優客工場是中國聯合辦公空間運營商,截止2021年6月30日,優客工場在87個城市共有282已簽約場地,管理面積約為70萬平方米,為116萬會員提供服務。

著有《城市人居生活質量評價體系研究》、《永不可及的美好》、《無處安放的童年》、《一口氣讀懂新加坡》,譯著《奔跑的力量》、《朝聖波士頓馬拉松》、《鞋狗》、《為誰留的空椅子》、《鑿開公司間的隔柵》、《布隆伯格傳》等。

愛好馬拉松運動,截止2021年11月,已經完成全程馬拉松126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