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自由——道家的證言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5T04:32:38+00:00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時代,香港要獨善其身,並不容易。正是許多人日憂夜慮的問題。猶憶九七年中香港回歸之日,股市競升,樓價高揚。

文 / 霍韜晦教授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時代,香港要獨善其身,並不容易。雖然香港實力不弱,今後香港的前景如何?正是許多人日憂夜慮的問題。

猶憶九七年中香港回歸之日,股市競升,樓價高揚。一片形勢大好,孰能料到半年後的下跌?天道無常,災難往往猝然而降;措手不及,自命聰明者亦不能預防。人在這種共同劫運中,最容易產生一種無力感;人無論如何奮發,殫精竭力,最後仍得看天。這並非說天有主宰,或有神靈俯控,而是人太渺小,如蒼海一漚,只好隨波逐浪。所以人不必爭,不必斗,不必作計劃,也就不必蒙受損害。

這是失敗者的一種極端表現,錯解道家的無為,以為「無為」等於放棄,等於消解自我,徹底隱遁,結果一沉即不能再起,生命萎縮;而不知真正的道家,須有一段修養工夫,決非只是由失敗引致。屈原放逐後,漁父歌云:「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人生本來可進可退,處逆境時仍有自己的選擇,仍有自由,不為物動,則外力何有於我?這決非「精神勝利法」,而是有一更深的心靈空間在,不過須有修養者方能至。

由此即可翻出一種對逆境的接受:逆境不能傷我。人為什麼怕失敗?怕辛苦?怕人嘲笑?乃至怕讀書、怕承擔責任、怕對人有承諾?就是因為人自身脆弱,不能承受壓力。失敗是一種壓力,辛苦是一種壓力,被人嘲笑也是一種壓力,乃至讀書、承擔理想,無一不是壓力。壓力當前,就會形成一種逃避心態,找理由推搪。

道家往往成為失敗者的安樂窩,就是因為它提供一個「無何有之鄉」,以徹底抽空自己,不再行動。所謂「不知常,妄作凶」,一般人即以此為拒絕行動的藉口;不知這是批評那些沒有心靈修養,因此對天地秩序也沒有體會(不知常)的人的話。他們放縱自己,以欲望為指引,一如在黑暗中盲打瞎撞,最後當然要付出代價。問題是:在這蒙昧世界中誰不盲目呢?誰不「妄作」呢?這其中涉及知識問題、修養問題、識見問題、判斷力問題,還有就是失敗後的接受問題。所以道家不是怕行動,而是怕「妄作」;道家也不是教人逃避,而是教人知道自己的弱點。

人有局限,怕困難、怕接受挑戰、怕承受後果,其實問題不在形勢險惡,敵人強大,而在自己有「死地」。何謂「死地」?《老子》說:「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施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以故?以其無死地。」(五十章)

「無死地」就是沒有致命的弱點,沒有弱點就沒有恐懼。人因為喪失了財產不知道怎麼辦?污損了名聲不知道怎麼辦?沒有人關注你不知道怎麼辦?沒有人支持你不知道怎麼辦?乃至病了不知道怎麼辦?遇到兵賊不知道怎麼辦?碰上災難不知道怎麼辦?如果因為怕這些而採取逃避的方法,哪能逃避呢?天地雖大,最後必然無處容身。所以不是逃避的問題,而是面對的問題。

《老子》就是教我們面對,避開也避不了。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不要害怕,不要以此為忌憚。老虎不要以之為老虎,就不是老虎;敵人不要以之為敵人,就不是敵人。同一道理,困難不要以之為困難,困難便會消失,所以真正的「死地」不在外,而在我們自己身上。

人要解除「死地」,便要修養,便要超越自己從一個天地的角度去看自己的存在,從而知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責任、自己的承擔、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自己的分位,以完成自己。這其中即涵藏一個體的獨特性,每一個個體皆非別人所能代替,從而獲得最高的存在價值,也就是最高的自由。所以《莊子》的〈逍遙遊〉說:「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但小鳥如蜩與學鳩又怎樣呢?它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此中無所謂高下,若不互相要求,大家都可以達於逍遙之境。這也就是郭象的「獨化」。

郭象的解釋對不對?暫時無關宏旨。最重要的是了解到人的關在自己身上,要過關便要深化自己的思考。讀書為什麼有用?就是要從古人的智慧紀錄中讀出啟發,讀出智慧,讀出受用。

感謝逆境。因為只有當逆境來時才會刺激我們的思考,反省自己的不足。雖然此時有人倒下,有人犧牲,有人付出,但若從一更長遠的角度看,他們的付出是一種成全,理當得到後人的感謝。何況,成敗都不過是過程,只要心在,便不是終局。任何人都可以在失敗中汲取教訓,學得經驗,便可以再來。

道家表面上謙退,其實是要我們自己更堅強;練成銅皮鐵骨,百毒不侵,全無「死地」。

我們為什麼不學一點道家的智慧來過關呢?發揮我們本有的自由,逆境即不成為逆境。

*原刊《法燈》189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