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瑞安潘岱:數百年文脈相續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7T06:24:49+00:00

潘岱位於飛雲江北岸,2016年設為街道,西接桐浦鎮,東連錦湖街道,我在潘岱走訪了兩天,沒有見到繁華的商業,沒有遇上驚艷的風光,卻在村落瓦舍里找到「孫半城」,在荒山草坡上尋得志三墓,我覺得這就夠了。


孫詒讓故居「太史第」

山縈水繞,我順著江流來到了瑞安潘岱,這裡江面開闊平緩,江邊蘆草如帶,飛雲江五橋氣勢如虹,連接大江南北。潘岱位於飛雲江北岸,2016年設為街道,西接桐浦鎮,東連錦湖街道,我在潘岱走訪了兩天,沒有見到繁華的商業,沒有遇上驚艷的風光,卻在村落瓦舍里找到「孫半城」,在荒山草坡上尋得志三墓,我覺得這就夠了。


潘岱古道


孫氏名門世家的發祥地

從地理位置上看,潘岱是瑞安市中心的「邊緣地區」,被不少人說成「鄉下」,潘岱給我的最初印象,也是城鄉接合地的特徵。當走訪了潘岱硯下村,得知清代官吏、學者、藏書家孫衣言、孫鏘鳴兄弟倆曾居住於此地,「一代大儒」孫詒讓就出生在這裡,從古至今又有那麼多的事件和故事都離不開硯下村,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潘岱是幾百年浸潤在文脈相續的人文底色中,這裡的街道和古宅,有著不一樣的風貌。

在瑞安文友的帶領下,我參觀了坐落孫詒讓故居,這是一棟占地面積3700平方米的庭院式樓房,坐北朝南,青瓦粉牆,是晚清時期典型的浙南民居建築,也當之無愧地成為「潘岱文化」的地標和代表。我們從轎廳進入故居,轎廳磚木結構,一層4間,據說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被作為村裡的會計室,後來又成了老人協會。穿過轎廳,有一條白石甬道通向主屋,甬道上豎立著一對旗杆石,兩邊是草坪,據說以前種著桃樹,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村中盛會、江湖賣藝、鼓詞說唱都在這裡舉行;甬道東面是6間廂房,屋頂呈人字形,坡度不大。我們走過條白石甬道,上台階,迎面是台門,門額上塑有「太史第」三字,院牆上有精美的雕塑和花窗。進入台門,是單層9間正屋,飛檐翹角,有隔火牆,中堂懸掛「詒善堂」匾額,柱子粗壯,有方、圓兩種款式的柱礎。東西各有3間兩層廂房,均為磚木結構,門窗、隔扇、檐坊、雀替考究,透雕有戲曲人物、花鳥龍鳳。新中國成立之初,故居分給了10來戶村民,大多是退伍軍人或勞動積極分子,同時又是住房困難戶。他們世代居住,人口最多時達到近百人。

2013年,故居修繕工程正式啟動,一些雕塑被修復,被拆的西廂房按東廂房模樣重建。

瑞安地方史專家蘇爾勝告訴我,硯下村是瑞安近代名門望族孫家的發祥地,據舊志載,孫氏始祖惟睦,於五代後唐從福建長溪遷此,到了孫氏二十七世祖孫希曾,注重耕讀傳家,次子孫鏘鳴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舉人,時年19歲;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進士及第,入翰林院,任翰林職23年,為李鴻章的房師。長子孫衣言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舉人,時年30歲;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及第,得到閱卷師曾國藩的賞識,居職翰林8年。因此,後人常說「孫家一門兩翰林」。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後來被譽為「三百年樸學之殿」的孫詒讓出生。

同治三年(1864年),孫氏兄弟在硯下介堂山前重建大宅,稱之「介堂」,也稱「太史第」。那時孫詒讓已是翩翩少年,隨父親南歸,在溫州、瑞安一帶遊學,結識了眾多賢達名流,開始了古籍鑑藏和金文學習。孫詒讓是孫門的巨子,孫家在當代依然名人輩出,如孫詒讓的曾孫孫義燧,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蘇爾勝認為,這棟老宅大院叫「孫氏故居」更為恰當妥帖。

飛雲江潘岱段

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層出不窮

在風雨飄搖的晚清時期,孫鏘鳴以翰林侍讀身份回籍操辦地方團練,凡加入者,發給印有「安勝義團」字樣的白布一塊,作為號衣,故稱「白布會」。咸豐三年(1853年),在孫家宅院外圍動工修建郡堡,次年建成,命名「安義之堡」,民間稱之為「孫半城」。安義堡城牆長約550米,高6米多,寬約4米,城門三座,炮台一座,鑿有護城河,可見當時孫家大業之興盛。

硯下村老村長孫孝德說:我上溯第八代,與孫詒讓同一個祖宗,我父親對孫家文化有熱心腸,曾收藏著一塊石碑,碑文有「烈士劉公瑞之墓」,是孫鏘鳴題寫。劉公瑞是湖嶺人,孫鏘鳴組建白布會時,請他來當武術教練,他也有軍事指揮才能,金錢會圍擊安義堡時,他就在西門城頭指揮防守,被亂箭射死。後來戰爭的煙火消散,但村里青壯年習武之風延續了下來,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些村民還外出設拳壇謀生。

安義堡在160多年的歲月里破壞嚴重,留有不多的遺蹟。我們在潘岱街道夏書記的帶領下,見到一段石塊壘築的殘破古城牆,城牆上還被開闢成菜園,一排排捲心菜長勢良好。護城河已不可尋,村民告訴我已在1958年時被填埋,開發成田垟,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田垟又陸續被建了房子造了道路。三座城門據說原是由規整石塊砌成的拱門,後來逐漸坍塌,在建設溫福鐵路之前,村里重建一座鋼筋水泥的城門,來喚起後人對那些已逝往事的聯想。

潘岱梧岙村委會主任林其夫說:「我小時候,常常從老家梧岙到硯下來玩,這裡是個集鎮,熱鬧,農曆二月十五硯下就有會市,也叫潘岱會市,四面八方的人都約好了似地匯聚到這裡來,甚至有從樂清、青田趕過來的。街上擁擠不堪,我就到城牆上走走,那時城牆和南城門還在。潘岱總是春來早,二月的城牆上已露出初春的端倪,石頭縫裡探出白茅的小嫩芽,針尖一樣,綠意微微。站在城牆上可以看到硯下溪,也叫上下溪,由東而西流向飛雲江,那時溪流很寬,兩邊是卵石灘,我讀小學時,老師帶我們到溪灘上撿小顆粒的鵝卵石,用來鋪車路。會市期間,攤位也擺到溪灘上。」

村里既流行著孫家的人與事,也流行著龍山大人的傳說。故事發生在明朝,甌海婁橋人金德順翻山越嶺到硯下村賣蓆子,村民知道他忠誠老實、收入微薄,還接濟他人,稱他「金善人」。有一年深秋,來了強冷空氣,金德順還來硯下賣蓆子,不料那天風雲突變,降下大雪,他回不了婁橋,傍晚時要找個地方投宿,就來到孫員外府邸,跟守門人要求借宿。孫員外擁有9000多畝良田,府邸叫石坦房,地上鋪的全是光滑發亮的條石。可是,守門人卻不讓金德順進屋,金德順只得在石坦房門外鋪上一領蓆子,再身裹一領蓆子躺倒睡上一覺。就在這個夜晚,饑寒交加的金德順被凍死了。第二天,孫員外得知金德順凍死在自家門口,既悲痛又羞愧,把他安葬在硯下村附近的龍山上,還請人把金德順以誠行商、樂善好施的事跡寫成報告,報到朝廷,被冊封為龍山大人,百姓在龍山上為他塑像建廟,平時香火供奉,二月十五抬著他的塑像巡遊。一個平民化的傳說,給潘岱披上了傳奇的色彩。

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是治國平天下

柴草茂密,荊棘叢生,無邊的鐵芒萁覆蓋著整個山坡,我們分不清腳底下是山石還是溝壑,艱難攀爬,步步謹慎。我們一行6人,在長山村村委會鄭主任的帶領下,來到這山里尋訪近代思想家陳虬的墓地。大家氣喘吁吁,汗流浹背,卻興致勃勃,不願歇息,都說這樣尋找一個墳墓也是平生第一次。我們在岩山背西南角山腰間見到一座椅子墳,石碑上有「志三墓」三字,才算大功告成。我回頭一望,身後是我們踩踏出來的一條彎彎斜斜的印痕,從斜坡繞到溝底,我不禁遙想,是什麼機緣將他的屍骨留在這裡?是這裡的風水還是個人的命運?

咸豐元年(1851年),陳虬出生於瑞安縣城,原名國珍,字志三,出身貧寒,祖父以更夫為業,父親是油漆匠。他從小才智過人,勤奮好學,志向遠大,對歷史、星命、兵事特感興趣。他20歲開始學醫,26歲開始出訪名醫,立醫案治病。光緒十一年(1885年),陳虬與陳黻宸等人合資在瑞安城東創立瑞安利濟醫院,在院內創設醫學堂,把辦學辦醫集為一體。光緒十五年(1889年),39歲的陳虬考取舉人,為榜上最後一名。當時瑞安有這樣的順口溜:頭代柝柝(祖父打更用的梆子),二代索索(父親是「刷刷」的漆匠),三代中背榜里落(意為最末一名舉人)。

陳虬不忘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是治國平天下。在中國社會危機四伏的背景下,他探尋國家民族的出路,撰成了《治平通議》等經世著作。而戊戌維新運動更是給他帶來全新的思想,他提出了許多維新變法主張,內容涉及政治、文化、經濟和軍事;他積極投身變法救亡的實踐之中,參與「公車上書」和「保國會」運動,發起籌立「保浙會」,從一名封建士大夫勇敢地轉變為維新志士。陳虬和陳黻宸、宋恕被人合稱「東甌三傑」,他不僅是造詣頗深的中醫師、我國最早的新式中醫學校創辦人,還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改良派思想家。

陳虬墓坐北朝南,墓室下有拜台二壇,椅圈和墓室封堆由花崗岩砌成,碑文註明其後裔在1964年重修過。墓上長著兩棵天仙果,樹幹粗壯,枝節繁茂,有十來年的樹齡。時已深冬,葉片卻鮮綠如初,枝頭居然還綴著果實。這裡視野開闊,前眺長山全村,華屋農舍、鱗次櫛比,平疇千里、阡陌交錯,他已與這塊土地緊緊相擁。

與陳虬墓相比,尋找同在潘岱的謝佃墓就絲毫沒有難度,它坐落在謝岙村附近一片墳塋之中。北宋學者、永嘉學派先聲人物謝佃,字用休,出生於謝岙村,少年立志功書,他遠遊洛陽,向理學家、教育家程頤問學,又赴陝西,拜金石學家呂大臨門下,他博學多才,中得進士,被敕封為知閣門事。他傳播中原文化,在家鄉留有好名聲,離世後回歸謝岙村,葬在梅壟山,每年春、秋二祭。

為我們帶路的謝岙村村民謝維新說:謝佃墓圈椅式,坐東南朝西北,由墓室、墓壇、享亭三部分組成,歷經九百多年後,由於國家軍事用地的需要,於2004年從梅壟山搬遷到這裡的堂山。搬遷時,當地文化館來了4位同志,在謝岙幾位老人的配合下把墳墓挖開,尋找文物。但他們挖了五六天,挖下十幾米深,也沒發現任何文物,估計早被人盜光了。

逝者如斯,謝佃和他的時代已離我們很遙遠,我不是史地學者,完全是憑個人興趣與感悟來尋覓。因為當我們仰望浩瀚的星空,總會為那些划過天空發出絢爛光焰的彗星所震撼和感動。我想,每個時代都會造就一些理想主義者,人生貴在理想,貴在追求,這是驅動生命不斷向前邁進的強大動力。所有為理想而義無反顧的人,都值得我們崇敬和緬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