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人」攻打:一戰奧匈帝國與義大利戰史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7T10:37:15+00:00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在塞爾維亞遇刺身亡,奧匈帝國隨即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在塞爾維亞遇刺身亡,奧匈帝國隨即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隨後,無論自願與否,西方各國紛紛捲入了這場紛爭。而當大戰爆發時,歐洲主要的強國中只有義大利在這場衝突中置身事外

作為「三國同盟」中的一員,儘管德國人對義大利根本不存在什麼指望,但在戰爭爆發前出於盟友的義務還是徵詢了義大利的意見。義大利表示不反對,但只保持中立,聲稱「三國同盟」只用於防禦目的。

多年以來,由於義大利對英法表現出的友好姿態和它對的里雅斯特的野心,德奧對它的不信任與日俱增,所謂的「三國同盟」已經逐漸破裂,淪為一紙空文。

在之後的外交博弈當中,英法用更大的籌碼戰勝了德奧,在《倫敦條約》中答應義大利在戰後將分得特倫蒂諾-上阿迪傑、阜姆、的里雅斯特和達爾馬提亞等面積可觀的大量領土,義大利終於投向了協約國的懷抱,並於1915年5月對同盟國宣戰。

根據協約國的部署,義大利對奧匈帝國開戰,隨著第一次伊松佐河戰役的爆發,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的拉鋸戰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十一次伊松佐河戰役:漫長的僵持

義大利參戰後,軍隊迅速在邊境沿線徵集了數量超過40萬的人口。然而,如往常一樣,武備鬆弛的義大利根本就沒有為這次戰爭做好周全的準備,義大利軍隊的現狀遠不足以應付長時間的戰爭,義大利軍官的訓練相比起奧匈和德國的軍隊明顯不足,軍備開支也少得可憐,部隊彈藥的供應更是嚴重不足。

除此之外,義大利還有一位平庸而缺乏戰略思想的指揮官--路易吉·卡多爾納將軍。在他的指揮下,義大利軍隊的一系列進攻付出了傷亡慘重的代價,而結局卻是一無所獲。

戰爭爆發後,意軍統帥部計劃在北部交通不便的阿爾卑斯山區實施防禦,而在距塞爾維亞較近且利於進攻的東部邊境向伊松佐河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湊巧的是,奧軍因主力部隊陷於俄國戰場,決定在義大利方向實施防禦,而重點防禦的正是伊松佐河地區。

這樣,一場硬碰硬的戰鬥就不可避免了。

時任總參謀長的路易吉·卡多爾納將軍親率二十萬名意軍兵分三路發動進攻, 試圖驅逐駐守在伊松佐河和附近山區的十萬名奧匈帝國軍隊, 由於炮彈短缺和指揮無方,意軍的炮火未能充分掩護意軍,在面對奧軍的交叉火力防禦的情況下,義大利人寸步難行,在高地的奧軍成功守住防線。

在沒有取得任何其他重大進展之後,路易吉·卡多爾納將軍下令停止進攻,第一次伊松佐河戰役至此結束。而伊松佐河這條蜿蜒於阿爾卑斯山脈的河流,在未來幾年中還將經歷十多次類似這樣死傷慘重卻戰果全無的低智商戰鬥。

隨後不久,義大利軍隊在路易吉·卡多爾納將軍的率領下又發動了數次進攻,但收效甚微。伊松佐河戰役共進行了十一次,意軍付出了傷亡100餘萬人的代價,沒有突破敵人的防線,也沒有達成戰役的目的,漫長的戰爭還在繼續。

無休無止似乎也永遠沒有轉折點的消耗戰引起了義大利士兵的心理失衡。部隊的士氣逐漸低落下來,並隨著時間慢慢瓦解。不斷上升的死亡數字不能不使士兵們加深懷疑他們是在打一場無止盡的末日之戰。

而一場滅頂之災似乎馬上就要降臨到義大利軍隊的頭頂。

卡波雷托戰役:危機與反轉

1917年末,隨著俄國逐漸退出戰場,德奧開始在對俄作戰前線中脫身,得以抽出兵力對義大利進行反擊。在經歷了十一次伊松佐河戰役後,奧軍雖然守住了陣地,但也傷亡慘重,無力單獨對意軍發動進攻,被迫向德軍求援。

在得到德軍7個師的火速馳援之後,由德國將軍奧托·馮·畢洛指揮的德奧聯軍開始對義大利防守薄弱的伊松佐河畔卡波雷托發動反攻,卡波雷托戰役爆發。

義大利軍隊在此地雖然人數眾多,但士氣低落,反應遲鈍,在敵人迅猛的攻擊下很快敗下陣來,防禦正面很快被突破。德奧聯軍穿插作戰,迅速推進,意軍總司令路易吉·卡多爾納將軍擔心意軍被包圍殲滅,遂命令所有部隊撤退。

撤退很快變成了潰退,意軍在300多公里的戰線上開始全面潰敗,意軍指揮部喪失了對部隊的指揮能力,士兵丟掉重型武器、火炮和軍用物資撤往後方。路易吉·卡多爾納將軍的所組織的抵抗毫無成效,並因此而被撤職。

德奧聯軍開始轉戰南方,眼看就要威脅整個半島,但由於戰線拉得太長,進攻不得不停止下來。這給了義大利以喘息之機,意軍新的指揮官阿曼多·迪亞茲在得到英法聯軍的大力援助後,馬上重組軍隊,並以縱深防禦和機動預備隊阻擋敵軍挺進,在皮亞韋河附近阻止了德奧軍隊的攻擊,並於11月底穩定了戰線。

卡波雷托戰役使義大利瀕臨崩潰,幾乎屈膝投降,而此時的義大利陷入混亂,戰爭導致的霍亂造成大量的士兵死亡,軍隊士氣低落,國內經濟惡劣,民不聊生。如果德奧聯軍有足夠的鐵路和汽車運送兵力,如果義大利沒有獲得協約國的增援,卡波雷托戰役很有可能一戰定乾坤,扭轉整個南部戰場的戰局。

但歷史沒有如果,義大利在協約國的幫助下挺住了這沉重的一擊,奧匈帝國和德國在卡波雷托的進攻雖然取得了這些戰果,但並未改變總的戰略態勢。

之後隨著美國參戰,整個戰爭的形勢都發生了變化,同盟國大勢已去,協約國逐漸占據了優勢。

維托里奧威尼托之戰:大局已定

1918年夏,隨著戰事對同盟國越來越不利,奧匈帝國已經內部陷入混亂,陸海軍加速解體,帝國面臨崩塌的危險,奧匈帝國實際上已不再具備繼續戰爭的能力了。

雖然此時的義大利國內也不太平,但相比於它的對手,義大利的情況要好得多,通過協約國的大量援助,義大利在前線已經擁有了比對手強大的多的火力和軍隊,他們隨時準備發動攻擊。

1918年10月24日,義大利將軍阿爾曼多·迪亞茲率領協約國軍隊向扼守皮亞韋河東北部平原的奧匈帝國軍隊陣地發動了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維托里奧威尼托之戰爆發。

雖然約瑟夫皇太子的博伊納將軍仍率領奧軍進行頑強的抗擊,但已無力回天,激戰至11月1日,意軍在薩奇茉強渡利文扎河成功,奧軍防線隨即崩潰。12月4日,整個戰役結束。意軍傷亡38萬人。奧軍傷亡慘重,被俘約30萬人,義大利成功將戰敗的奧軍驅趕到北方,取得了重大勝利。

隨著奧匈帝國戰敗,簽訂停戰協定,奧匈帝國隨之瓦解,它和義大利漫長的拉鋸戰終於以義大利勝出而落下了帷幕。而義大利雖然成為了戰勝國,但也為勝利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與其付出的巨大代價相比,戰爭自然是得不償失。

1920年,《凡爾賽合約》簽訂,義大利得到了國土東北部一直到布倫納山口的區域,這是先前承諾中的重要部分。

義大利在一戰後的獲利主要體現在了《聖日耳曼條約》中,這個徹底宣告奧匈帝國解體的條約規定了奧地利要將南蒂羅爾、特蘭蒂諾、達爾馬提亞沿岸的一些島嶼以及包括的里雅斯特在內的伊斯特拉半島割讓給義大利。

這使義大利不僅實現了以阿爾卑斯山天然分水嶺劃界的夙願,亦實現了在亞得里亞海東岸地區建立戰略支點的目標。它還得到了北非一些沒什麼價值的領土。但是倫敦承諾的其他領土,包括阜姆在內,它一處也沒有撈到。

對於這種安排,國內民族主義輿論大為惱火:義大利贏了戰爭,卻失了合約。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義大利的法西斯勢力迅速崛起。

其中,墨索里尼領導的「戰鬥的義大利法西斯」組織尤為突出,他們選擇向大資產階級和封建殘餘勢力靠攏,對內鎮壓工農運動,對外則瘋狂叫囂重塑羅馬帝國的輝煌。這也使義大利離法西斯主義墳墓更近了一步,並最終導致了義大利再次陷入二戰的泥潭。

參考資料: 奧匈帝國 . 何蓉;周末讀完義大利史 . 瓦萊里奧·林特納;一戰全史 .張卉妍;一戰史 . 約翰·基根;一戰簡史:1914-1918,帝國的崩潰及世界格局的重構 . 加里·謝菲爾德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特別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於商業宣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