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養中華文明的古代灌溉文明與灌溉系統起源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8T23:02:31+00:00

江蘇裏運河-高郵灌區、江西潦河灌區、西藏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2021年11月26日成功入選2021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其中,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西藏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是目前海拔最高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經達到26處。

江蘇裏運河-高郵灌區、江西潦河灌區、西藏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2021年11月26日成功入選2021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其中,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西藏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是目前海拔最高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經達到26處。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延續幾千年歷史沒有中斷的國家。中國屬於典型的東亞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季節分布和地區分布差異很大;地勢大體上西高東低,從青藏高原向東呈階梯狀傾斜,主要江河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領土面積中只有20多億畝適於農耕。這種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決定了自古以來灌溉對於農業乃至經濟社會的重要性。以灌溉文明為特點的農耕文明,是華夏文明起源、發展和延續的重要基礎。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人口多、耕地少、水資源緊缺、水旱災害頻繁,特殊的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以及社會條件決定了中國農業必須走灌溉農業的發展道路。

人類社會發展灌溉,最初很可能開始於水稻等親水作物的種植和栽培。中國是世界稻作的起源地,稻作是中華民族的一大傑出創造。中國南方屬於熱帶、亞熱帶地區,雨量充沛,年均氣溫在17℃以上,適宜水稻的栽培。古代中國北方地區也較現在溫暖和濕潤。

考古發掘表明,新石器時代中國水稻種植已經普遍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廣大地區。在浙江金華浦江上山、江西萬年仙人洞、廣東英德市牛欄洞、湖南道縣玉蟾岩等遺址中先後發現了距今10000年到12000年的稻作遺存,引起世界考古界的極大關注,表明當時人類正在馴化稻穀,嘗試進行水稻種植,逐步形成了最初的水稻農業。

浙江蕭山跨湖橋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良渚文化遺址等許多考古表明,長江流域、太湖流域和浙江東部在六七千年前已經普遍種植水稻。在江蘇省蘇州市草鞋山和湖南省澧縣城頭山遺址發現了距今6000多年的古稻田遺址,當時的播種方式是撒播,有了初步的稻田結構形態,並有與古稻田配套的水坑、水溝、水井或水塘等原始灌溉系統。在淮河流域、山東、河南、陝西各地,也發現了同時或稍晚一些時間的水稻遺存。灌溉因農業生產的需要而產生,伴隨著農業生產發展而發展。

江蘇蘇州草鞋山遺址發現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目前中國最早發現有灌溉系統的古稻田。


我國是世界上從事農業、興修水利最早的國家,早在5000年前的大禹時代就有「盡力乎溝洫」、「陂障九澤、豐殖九藪」等農田水利的內容。

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了上古時代中國人民與洪水作鬥爭以及在農業生產中最初應用溝洫進行灌溉排水的情況。傳說4000多年前,中原地區發生了特大洪水。禹總結經驗教訓,順應自然規律,採取「疏川導滯」辦法,率領民眾排除了洪水和積澇,取得了抗禦特大洪水的勝利。

中國儒家的大成至聖孔子,對於大禹更是頂禮膜拜,云:「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司馬遷對大禹也是無限崇敬:「堯遭洪水,黎人阻飢。禹勤溝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載,動履四時。娶妻有日,過門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錫茲」。

據《史記·夏本紀》記載,大禹治水之後,曾「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在地勢平坦、水源豐富的地方發展水稻生產。歷史記載大禹不僅「鑿山導淮」還記錄了大禹修築溝渠水利工程,改善古中國人民的農耕生產條件,提高了生產力與生產水平。洫,田間水道也,田間的水溝;溝與洫同義,大禹興修農耕生產必須溝渠水利,也是大禹得到當地民眾擁護愛戴的一項重要功德,與「鑿山導淮」工程同等重要。

在安徽蚌埠境內淮河塗山南麓的禹會村,發掘了4100年前的禹會遺址。在塗山地區當地的古中國地圖中,就有清晰的、大範圍的人工「溝洫」遺蹟,證實孔子與司馬遷所言大禹的曠世功績。古中國地圖如下:

從古中國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荊塗二山的正北方15公里處,那一條條田字型南北縱橫、東西貫通的人工溝渠,區別於周邊曲折蜿蜒的自然河流。這些溝渠的年代久遠,當地無人能道出這些溝渠的挖掘年代,常年造福著當地民眾,大禹的故事在當地也是深入人心,流傳民間。


商代(約前17世紀初至約前11世紀),農業灌溉開始有了更為明確的文字記載。在距今4000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有不少象徵農田和灌溉的文字,其中有「田」字與象徵著彎曲蜿蜒渠道的符號一起組成一個漢字,說明當時農田已經布置灌溉排水渠道,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措施。商代水稻在黃河南北均有種植,鄭州白家莊商代遺址、安陽殷墟中都有稻穀遺存發現。

考古還發現了距今3600年前殷商都城附近的由乾渠、支渠和毛渠組成的農田灌溉系統,縱橫交錯的渠道將農田分割為若干長方形,在渠與渠、地與地之間有明顯的水位落差,說明當時對小規模的田間灌溉系統的規劃已經達到一定科學水準。

遼寧省阜新市發現一處距今3500年前後的高台山文化類型的古人工灌溉水渠。灌渠基本保存完好,縱橫交錯,相互溝通,可分為主幹渠、支渠、毛渠,總長約245米。灌渠人工挖修成上寬下窄,壁斜直的倒梯形。


西周時在黃河中游的關中地區已經有較多的小型灌溉工程,如《詩經.小雅.白華》中就記載有「泥池北流,浸彼稻田」。意思是引渭河支流泥水灌溉稻田。

據歷史記載,西周時期(約前11世紀至前771年)實行井田制度,對王室貴族的公田按照一種理想的方式進行規劃,按照漢字「井」字形將一塊農田劃分成方正規整的9小塊,中間布置蓄水設施,並有輸水、配水、灌水、排水以及田間道路將農田分割開來,形成與井田相配套的溝洫體系。這就是被後代推崇備至的井田溝洫制度。

農田灌溉在中原地區起源很早,在戰國人所著地理書《周禮·職方氏》中,已對全國主要自然水體的分布有概括的敘述。在當年全國的「九州」中,都分布有適於水生物生長的「澤藪」;適於船隻航行的「川」;有灌溉效益的「浸」。而人工灌溉系統,則由有蓄水、輸水、分水、灌水、排水等不同功用的各級渠道所組成,稱作「井田溝洫」制度。

實際上它是西周時期與井田制度相配套的農田灌溉排水的規劃標準,體現了在上古時代農業發展早期人們對旱能灌、澇能排的理想。主要描述西周時期社會生活的《詩經》有六篇記載水稻的詩歌,所記述的地點在今山東、山西、陝西一帶,反映了當時灌溉的發展。不過,夏商周時期農業灌溉仍處於起步階段,一般來說灌溉工程規模較小,農業生產仍更多地依賴於自然降水。殷商甲骨文中有許多關於占卜降雨的卜辭;在《詩經》中記載了當時不少的祈禱降雨的詩歌,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農業對自然降雨的依賴程度,灌溉還處於較低水平。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進入了一個諸侯爭霸和兼併的時代。為發展、壯大人口規模和經濟實力,各諸侯國都普遍比較重視興修水利,發展灌溉,減輕水旱災害,提高糧食供應保障能力。這一時期興修的灌溉工程,主要集中在前期的「春秋五霸」和後期的「戰國七雄」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重心地帶。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這一時期開始能夠在一些水源條件較好地區修建具有一定規模的引水渠系工程。春秋戰國時期還出現一些在戰爭背景下,由於進攻敵方的需要而修建的水攻工程,後來被改建為灌溉工程。這反映了當時特殊時代水利特點。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的變革時期,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大量土地得到開墾,灌溉排水相應地有了較大發展。著名的如魏國西門豹在鄴郡(現河北省臨漳)修引漳十二渠灌溉農田和改良鹽鹼地,楚國在今安徽壽縣興建蓄水灌溉工程芍陂,秦國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

約公元前600 周定王七年,孫叔敖引期思(今河南年固始縣西北)水灌溉雩婁(今安徽金寨縣北)地區的土地,是中國入史最早的灌溉工程。

《淮南子》人間訓篇 有一句關於孫叔敖被楚莊王賞識並提拔的詩句:「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莊王知其可以為令尹也。」

意思就是:孫叔敖引流期思之水,將其用於澆灌雩婁良田,楚莊王以此看出孫叔敖治理國家的才能,便任命孫叔敖為楚國令尹。

孫叔敖於淮河岸邊長大,幼時飽嘗水旱災害之苦。因此,興修水利、根治水患,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抱負。孫叔敖當了令尹後,更是大修水利工程,著名的水利工程:芍陂和期思雩婁灌區至今福澤兩淮。


秦漢時期(公元前255-公元190年)秦漢時期形成了統一的中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灌溉發展的高潮時期。這一時期以開始規劃修建一些大型灌溉工程而著名。公元前256年秦滅掉了戰國時期各國名義上的宗主國——周。此後,秦國通過一系列的兼併戰爭,完成了全國統一,於公元前221年建立規模空前的秦帝國。秦國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對水利很重視,先後修建了三大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鄭國渠和靈渠,其中前兩個是灌溉工程。據學者研究,西漢初期全國人口數大約在1500~1800萬人。到西漢末年的公元2年,全國人口數達到5767萬,耕地達到50600萬畝。人口的增長,增加了糧食需求,促進了灌溉建設。漢代在秦代的基礎上,灌溉事業又有新的發展。


我國歷史上的灌溉工程有兩大特點,一是根據地域劃分,北方以大型灌溉工程為主,南方以小型灌溉工程為主;二是與種植作物形成了互動的發展關係,即某種作物的種植推動了灌溉工程的發展,而灌溉工程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該種作物的大面積種植。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之間地形和氣候千差萬別,這形成了農業發展的先天條件,當然也決定了灌溉工程要面對的水利問題的複雜性。我國古代的灌溉工程技術大致可以分為如下類型:陂塘堰垻、陂渠串聯工程、引渾灌溉、井灌、水網圩田工程、御咸蓄淡工程等。

在丘陵山地,水流容易流失,乾旱是農業生產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在這些地區修建陂塘堰垻工程是為了達到滯洪蓄水的目的。這些工程大多在溪流上築壩,攔蓄水流,我國古代將這一類的灌溉工程稱為「堰」「垻」「陂」「堨」等。陂渠串聯工程即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繞山渠道把大小陂塘連接起來,形成類似「長藤結瓜」式的引、蓄水密切結合的水利系統即稱為陂渠串聯工程。丘陵間的盆地或開渠飲水灌溉,或修築塘垻蓄水灌溉,最早開發的漢中、南陽等盆地積累了豐富的灌溉工程技術經驗。

我國古代灌溉工程的特點大致來說是北方多興修引渠灌溉工程;南方山丘區以蓄水塘垻為主,平原低洼以水網圩田為主;江淮地區位於南北過渡地區,多修建陂渠串聯工程。多樣的灌溉工程技術類型經歷了數千年的實踐檢驗,時至今日,仍為我國現代灌溉技術的發展提供著工程實踐經驗和技術思想。

從6000年前的馬家浜文化水稻田,到5000多年前良渚古城的水利灌溉渠系,到3000年前的大禹治水,我國農田水利事業的發展已有6000多年歷史。中國古代因地制宜地創造了多種形式的農田水利工程。有的工程,如都江堰工程,就其規模之大設計的巧妙和高超技術都居於當時世界先進之列。

在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與水利灌溉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說有些地區農業發展,以至於社會經濟發展與灌溉的興有廢直接關係。幾千年來豐富的水利資源滋養了中國農業,古老的灌溉系統給中國古代人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同時歷史上旱澇災害頻現也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中國的農業發展史也就是發展農田水利、防治旱澇災害和戰天鬥地的鬥爭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