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佛禪寺一日游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9T15:31:14+00:00

去禮佛禪寺本來是一項政治任務,老闆的朋友要搞一個什麼活動,需要人去捧場增加人氣。部分同事已經去過這個地方了,他們還在那裡住了一晚,在周邊調查了一圈,所以對於再去本身是拒絕的。

去禮佛禪寺本來是一項政治任務,老闆的朋友要搞一個什麼活動,需要人去捧場增加人氣。部分同事已經去過這個地方了,他們還在那裡住了一晚,在周邊調查了一圈,所以對於再去本身是拒絕的。

因為同事沒有明說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抗拒,但是又不能不去,那就調整心態,就當做一次秋遊好了,反正我們自己又沒有額外的宗教信仰,去看看寺廟的建築和文化也是好的。後來發現這個心態是對的,至少又獲得了一次新奇的體驗。

差不多快十二點的時候才到,正是吃飯的時間了,快到的時候滿腦子就想著電影裡看到的那些精緻的齋菜(哈哈,我想多了,不過偶爾吃吃還是不錯的,至少全部是天然綠色蔬菜)。老闆他們早就到了,但是他朋友組織活動的老闆還沒有到,喝了兩杯茶後就去寺廟參觀。

同行的同事有個老家是在南華寺的,對佛教歷史和故事很熟悉,(據說還被南華寺的住持約談過讓他出家,說他前世是高僧,哈哈)。這座禮佛禪寺坐落於博羅縣觀音山,故此以供奉觀音菩薩為主,第一幢建築就是觀音廟,不知道完工了多久,裡面看起來都特別新,也沒有看見香火,正是吃飯時間,也沒有和尚大師們在,所以就我們幾個遊客,圍繞著大堂走了一圈。

遊覽就是這樣的,建築如果沒有歷史,沒有文化就是一個房子沒有內涵,所以走馬觀花地看一下就表示來過了;宗教也是如此,對宗教沒有研究看那些似乎都一樣,除非有研究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蘊意。

來到第二座大殿,比之前的觀音殿更大,更宏偉,更金碧輝煌。是不是所有的宗教或者信仰都是這樣,用高大空曠的空間來表達人的渺小,讓人臣服於它的莫名威嚴之下。走了一圈,看了十八羅漢以及牆上那些金光閃閃的如牌匾一樣的物品後不禁這樣感嘆。

來到庭院,陽光燦爛,天空碧藍,感覺整個人的氣場都活潑起來,即便這個寺廟是新建的,進到裡面還是會覺得壓抑,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旁邊有座極樂殿,供奉先人的地方。

遊覽的過程中,同事大概說了下禮佛禪寺的規劃和現狀,因為一直到我們晚上離開的時候,寺廟並沒有其他人來拜香火,這幾座殿的旁邊還有停工了的幾棟樓,據說當時是規劃的打通寺廟和康養這兩個項目,把養老和死亡後的事情都結合起來,給後人最好最全的孝順的表達。

現狀是除了大殿建起來外,其他的要麼停建,要麼還在規劃的圖紙中,資金流已經完全斷了,現在急需通過運營來謀求資金繼續,不然前期投入就打水漂了,至於謀求來資金之後能不能讓這整個的氛圍起來,氣場變化也不可知。我們只是來旅遊的,具體的信息也不了解,就不追根問底了,雖然我對康養很感興趣,但就他們目前的規劃而言,除了提供房子外,沒有看到任何相關的配套措施。

吃完飯後去旁邊的小山走走,下午兩點據說還請了個國學大師給我們講易經思維和企業管理。真的是很小的山,路都修建得特別好,但是因為沒有人走,所以布滿了落葉和雜草,上下山來回不到三十分鐘,很是安靜,對於我這個喜歡走路和爬山的人來說意猶未盡。

上國學課是一種新體驗,這是第一次。我不太推崇專門去學國學,一個是國學的思想基本上是農業文明的產物,現在是信息文明,可以去學其精華,但是以此作為根本感覺是倒退了;其次是國學沒有邏輯,不成體系,沒有邊界,什麼場景這話都對,但是什麼場景都可以說不對。就是在這種心理下開始聽老師講課。

以前聽過翟鴻燊的課,一點點,感覺在打雞血,聽不下去。這個老師的形象完全不一樣,聲音微弱,面色蒼白,我都擔心他能不能堅持下來半個小時。而且我們是在禪堂里聽的,沒有PPT,就一塊白板,更重要的是我們都得盤腿坐在長凳上,長凳上放了蒲團,下午睡意正濃,我一直在擔心自己不小心後仰的時候回摔跤,這可就好看了。前半個小時不敢動,後來腿實在受不了,看見他人也在換姿勢,才小心翼翼地換個舒服的姿勢。

老師的課程內容就不說了,因為沒有和其他的國學老師進行比較不能判斷其好不好。但是講到思維和認知,我真的還是推崇混沌的課程,一思維,U型思維,思維的層次等等,這個老師也講到了從現象到本質,陰陽就是現象和本質,兩者融合就是體用一元。

總之到4點多的時候禪寺的工作人員說五點開飯,一下子感覺我們好像都解放了,整個氣場都活躍起來。晚餐和中午的飯菜一樣,不過是用餐的地點換了,之前我們是單獨一大桌,現在是和師傅們一起各自拿著餐具打餐,餐後要自己洗餐具。

說起來還是挺有意思的,沒有看手機,禪寺一日體驗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