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與中國民營美術館首次合作,在北京對話義大利文藝復興

fans news 發佈 2021-11-29T15:57:50+00:00

歷史課本上是這樣介紹文藝復興的:「14世紀中葉至16世紀在歐洲發生的思想文化運動,核心是提出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我前幾天剛寫了篇關於佛羅倫斯的「三座大衛像」,今天就聊聊文藝復興在北京吧~畢竟,文藝復興本來就是在歐洲「黑死病」之後發展起來的。

歷史課本上是這樣介紹文藝復興的:「14世紀中葉至16世紀在歐洲發生的思想文化運動,核心是提出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用今天時髦的話說就是「以人為本」。那時的歐洲剛剛從「黑死病」的陰霾中走出來,「黑暗的中世紀」並不僅僅指的是疾病帶來的「黑暗」,中世紀的藝術作品裡聖母、耶穌都是愁容滿面。而文藝復興的作品表現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更重視人體美。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就是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藝術作品也遍布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館。

在我此前的旅行中,無論是梵蒂岡博物館裡拉斐爾的《雅典學院》、還是羅浮宮里米開朗基羅的《垂死的奴隸》,亦或是米蘭《最後的晚餐》,甚至達文西與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忘年交」的八卦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能出國旅行的日子裡,北京也能看文藝復興了。從9月3日至明年2月20日,由大英博物館與木木美術館(北京隆福寺)聯合主辦了一場展覽——《義大利文藝復興紙上繪畫:一次與中國的對話》。

展覽是大英博物館與中國民營美術館的首次合作,旨在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紙上繪畫介紹給中國的觀眾,包括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和提香等藝術大師的作品。

展廳里還有20世紀初中國在一系列變革與發展的過程中,對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認知與探索。知識分子們立志學習和借鑑西方的歷史文化,以探索中國自身的「復興」之路,他們是文藝復興在中國傳播的重要力量。

其實吧,2019年10月那次去英國,就是我最後一次出國旅行。那時候我在大英博物館裡走了整整一天,從早上10點進去晚上8點半出來的,相機手機充電寶、包括我自己,全沒電了……如今能在北京欣賞一場這樣的展覽,再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來一場隔空對話,就更加難能可貴。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關鍵字: